开题报告(荣县一中省级课题)

 

四川省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

《农村薄弱高中教研活动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主研人员:周淑英 杨万权 申正文 谢小平 朱勇辉

参研人员:陈永婕 胡莉 代跃能 吴春梅 陈俊瑶 吴光祥 谢玉琼承担单位:四川省荣县第一中学校教育科研课题组

时间:二0一二年十二月

本课题《农村薄弱高中教研活动有效性的实践研究》于2011年5月开始筹备,2012年5月申报,2012年7月被四川省教科所批准立项,文号:川教函[2012]422号,本课题2012年12月开题,拟定于2015年7月结束。

一 、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市、县发展的背景

目前的教育教学方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学用脱节、课业负担沉重、学生厌学等问题突出,既损害学生身心健康,又制约素质教育的实施。这就需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钻研、勤于动手,提高学习的能力和效果。必须,逐步健全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体制。

在这种背景下,从今年九月起,自贡市、荣县开始下大力气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我校作为荣县排名第二的高中,自然要积极投入这次改革浪潮之中。

2、学校发展的背景

我校属于市级示范性高中,现在面临一次机遇:即将搬迁到新城中学,创建四川省二类示范性高中。这需要促进学校的建设、改革、发展,而本课题就是我校发展的抓手和突破口。本学期就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几个方面,包括实行集体备课、编写导学案和建设高效课堂。

(二)我校教研组活动的现状

多数流于形式,基本是每学期开始和结束时有计划、有总结,但没有真正的落实。活动内容也很单一,基本是开开会,听听课,仅限于探讨教学进度、考试范围等具体教学环节,不关心学科整体发展,观察视野狭窄。教师开课或其他安排都带有很强的功利色彩:有的是评职称的需要,有的是考核的需要,有的是应付检查的需要,有的是晋升的需要。即便有评课,组内教师也是或碍于情面或怕得罪人,不敢也不愿讲真话。这样,教研活动就失去了其有效性。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

教研活动在中学教学中地位十分重要。教研活动是最有效的研究形式,教研活动的兴衰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准。本课题研究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 2

是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二是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及教学能力的提升;三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可见,本研究对建设符合本地实际的教研组活动体系具有深远的意义,课题研究的现实性和实践性都很强。

本课题还可以对全省其他农村中学教研组开展活动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

二、相关研究述评

省内国内对于教研组活动有效性的研究比较少。通过在各级图书馆、中国CNKI 硕博数据库和互联网等进行文献检索,笔者发现和这一主题相关的文献很少,仅有十多种。比如:南京秦淮中学的刘明华、王必闩( 2008) 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中学教研组建设的策略,即:各参与方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学校加大支持力度; 教研组加强自身建设; 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华东师范大学尹文坚( 2006) 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中学英语教研组有效开展教研组活动的策略: 营造良好的教研组环境氛围; 加强教研组科学管理; 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加强“组本”培训等等。上海师范大学杨超( 2006) 通过对比研究美国的教师同伴指导制度与我国的教研组制度发现,要提高教研组活动的有效性,就要促进组内教师有效合作。他提出以下几个行动建议: 以教师的内在需求为出发点; 以任务作为合作的外在驱动力; 以外力支持作为合作的后备军; 赋予活动的权限; 注重合作的反思和反馈。

从已收集到的文献来看,其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教研组; 研究未明确针对中小学课程提出“教研组活动有效性”这一概念; 大部分研究局限于如何开展教研组活动的操作层面; 部分研究的范围被窄化为教研组活动中的教研活动。更没什么文献涉及到农村中学教研组的有效活动模式。

本课题研究创新点在于:着重从农村薄弱高中教研组出发,将教研组活动现状和教研组内教师的实际需求相结合,直接、深入地触及到教研组的主体——也就是教师的思想和行动的深处,研究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保障制度和有效活动形式,从而最大限度地优化教研组建设,使得教研组活动更有实效,将教师专业化发展落到实处,提高学科教育教学质量。

三、课题的界定

农村薄弱高中:指无地域优势,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教学设备得不到改善和更新,师资力量薄弱,生源质量严重下降的相对薄弱高中学校。

3

教研活动有效性:1、组织上:教研组长关注、引领、分享;以任务为驱动,全员参与全过程,分工落实。2、内容上:能满足教师需求,在教与学中产生的问题能得到解决。3、活动形式上:基于教师教、学生学、学校发展方面的活动。

农村薄弱高中教研活动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着重从农村薄弱高中教研组出发,将教研组活动现状和教研组内教师的实际需求相结合,直接、深入地触及到教研组的主体——也就是教师的思想和行动的深处,研究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保障制度和有效活动形式,从而最大限度地优化教研组建设,使得教研组活动更有实效,将教师专业化发展落到实处,提高学科教育教学质量。

四、课题研究的依据

(一)政策依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七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要求: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2、《四川省“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在第四章写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教育体系,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实施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实施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3、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川教〔2009〕226号)中,有关“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的指示。

(二)理论依据

1、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发展是现代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理念,为倡导教师校本培训提供了重要支持。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实践表明,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应具备以下特点:是一种经验性的活动,即教师从事具体的教学、评价、观察和反思活动;来自教师的工 4

作,并与教师的工作密切相关;是合作性的活动;是一种持续的、不断进行的活动,在活动中围绕特殊的实践问题解决问题。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点来看,通过教研组有效活动对教师进行多元化培训,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2、教师教育理论

教师教育来自于具体的实践问题和真实背景下教师所经历的主题,旨在促进教师对自己及对其学生的想法、感受、思维和行动的反思,具有强烈的理论与实践的整合性特征。教师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帮助教师学习和应用教与学的重要思想,介绍在现存背景与教的角色之间取得平衡的途径,以及改进教和学的可能性。由此可见,只有通过学校教研组的有效活动,才能让教师理论联系实践,在反思、实践中成长。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基本精神是强调学习发生在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真实情境”中,强调学习者凭自己的“经验”进行“意义建构”,以及社会性相互作用的“对话”、“合作”、“人际互动”等等。其教育意义在于,对于学习者而言,先前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教育中必须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要尊重学习者个体的意见,注重采用互动的学习方式,应努力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能够主动积极地建构自己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教师无疑只有在学校工作实践这样的“真实性学习中”,方能获得更快的成长。

4、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理论

终身教育是“人们是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训的总和”。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它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力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要实现终身教育,必须以终身学习为前提。教师是终身学习的实践者,一个教师即使受过职前师资的培养,但在心智上,任何教师都有无限发展的空间,仍然需要持续学习,持续成长。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是每一位从教者自我教育的主要途径和不可放弃的职业权利,是终身学习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5、学习型组织理论

学习型组织是指组织中的成员能够不断地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在不断地研究所采取方式的最佳途径范围中,共同学习,去实现或大或小的目标,进而使组织取得创新和进步。从组织的理论与实践出发,创建适合学校教育和教师实践的教师发展的各 5

种有效活动模式,是教师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五、课题遵循的主要原则

1、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是指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必须参与实践,必须在实践中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在实践中检验思维成果的正确性。

实验中,通过教研组有效活动让教师体验通过活动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

2、主体性原则

所谓主体性原则,一般来说就是承认、重视并坚持主体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原则。

实验中,要充分尊重教研组的主体地位;发挥学校的主导地位,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去设计教研活动,使双“主体”和谐统一,从而促进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3、创新性原则

探索有效的教研活动,最紧要的是教师参与教研的心理和行为的转变。教研组要在新形势新理念的指导下,创造性的设计出有效的教研活动,以促进教师行为的转变。

4、开放性原则

教研活动视为开放系统。教研组在组织教研活动时,要坚持教研活动系统对环境的开放和系统内部的开放;鼓励教研组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组织发散的、逆向的、富于想像的教研活动,使教研组活动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避免固守某种思维模式。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旨在研究教研组有效活动的模式,科学合理吸收先进的理论,结合我校的具体校情,不断探索出我校教研组有效活动模式,其主要方法如下:

1、文献研究法,系统研究省内外教研组有效活动模式的研究成果,开展专题讨论,分析提炼对我校教研组活动模式改革有指导作用的理论和方法及策略。

2、对比研究法,广泛收集省内外其他学校的教研组活动开展情况,对比中具体把握教研组有效活动模式的发展趋势和我校研究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的地方。

3、调查研究法,深入到教师中,采取座谈会、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深入研究影响中小学教研组活动有效性的相关因素,并进行质和量方面的分析,进而针对教师、 6

教研组和学校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操作性建议。

4、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发现开展教研组有效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适当的范围内付诸实施,并在实施中不断完善。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范围和对象

本课题实验研究的主要对象为我校数学和历史、地理三个教研组。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总体目标是营造研究氛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育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有两个分目标:

1、完善我校教研保障制度和管理机制。

2、探索有效教研活动的内容体系、方式及流程。

七、课题研究的内容

1、重新思考现有的教研活动保障制度与今天的形式之间的差距,修改《荣县一中教育科研奖惩办法》,做到奖惩与督促相结合,激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热情。

2、探索一套符合我校校情的教师乐于接受的教研活动形式。拟实践以下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1)“磨课--速成”式:在教研组开展磨课活动,反复打磨青年教师,使其快速成长。磨课是教师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梳理教材,设计方案,共同探讨,反复推敲,最终生成好课的过程。

(2)“微型课题研究”式:每学期,教研组内一人或几人一组,针对课堂的某个真实问题进行研究。老师们觉得研究就在身边,通过撰写教学随笔的形式参与研究,降低了参与梯度,人人能参与,个个可研究。

(3)“虚拟教研”式:通过开展虚拟教研活动,研究开展虚拟教研活动的方式方法;研究虚拟教研内涵和外延;研究虚拟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探索高中教师授课教案的改革。应用BBS论坛、博客、维基、在线多媒体技术、资源共享技术、自组建站系统、网络教学平台、电子刊物技术和思维导图等技术开展虚拟教研。教研组成员在网上交流,共享。

(4)“主体研讨”式:在"专家型层次"中确定一名教师,针对本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困惑,进行一次专题讲座,再由这层次的其他教师针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类似的问题,提出各自观点,引发争鸣,进行针锋相对的学术辩论。最后把自己的观点、 7

感想写成书面材料,每位成员以此开展一次专题研究,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教学特色,然后结合研究内容在校内上一节研究课进行推广。

(5)“教学比武”式:通过教学比武,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6)“集体备课”式:

集体备课的五个基本流程:①.分工准备。在备课组长的统筹安排下,精心制定教学计划,分工协作。明确每次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主备人和记录人,主备人注重“五研”:一研课标考纲考题;二研教材;三研学情;四研教法;五研资料,形成初步设计方案。其他教师同时独立备课,并准备在集体说课、议课时表明自己的观点。②.集体说课、议课。在备课组长的主持下,全组参与。说课、议课的内容主要是: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时数、教学构思、教学设想、习题配备等。说课、议课主要程序为:一是备人以说课的形式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二是其他组员进行补充、删减、矫正,形成教学设计预案框架,三是备课组长作小结,对活动过程作详细记录。③.完善整理。主备人在集体说课、议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整理,形成规范的教学设计预案,并上传到组内共享。④.预案补改。备课组每位教师对预案进行个性化的加工,融入自己的教学思想,结合自己所授班级的学生实际,做好调整、补改,形成个性化、特色化的教案。⑤.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捕捉教学中最深刻、最难忘的亮点,感悟其中教与学的原理,找出不足之处,写出教学反思,并在下次集体备课时交流。

十一、课题研究的周期和步骤

(一)第一阶段 课题规划、启动阶段(2011.05~2012.12)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

1、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召开论证会,明确分工,制定研究具体方案;

2、组织理论学习,收集相关资料;

3、在两个教研组进行问卷调查,并写出分析报告,了解教研活动现状,提出核心概念和基本观点;

4、完成课题申报和课题立项论证报告;

5、修订完善《开题报告》,召开课题开题报告论证会。

(二)第二阶段 课题实验阶段 (2013.1~2015.5)

8

1、本阶段的主要任务

(1)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讨论课题研究方案,统一认识,增强课题意识;

(2)制定新的《荣县一中教育科研奖惩办法》;

(3)探索教研活动制度,开展多种教研形式,大胆创新新的方法,从而确定有效教研活动形式;

(4)召开课题实验中期报告会,总结分析中期实验成果。

2、具体做法

(1)由杨万权、申正文和周淑英分别做一次关于农村薄弱高中教研活动有效性的专题讲座;

(2)广泛征求教师意见,再由校务会讨论制定新的《荣县一中教育科研奖惩办法》,通过制度保证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3)实践以下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①.由谢小平、朱勇辉负责,开展磨课活动,反复打磨青年教师胡莉、陈永婕、吴春梅、王刚、樊玉兰、曾凤明、张莉、何慧容,让他们在校内上公开课,并在打磨后推到县、市参加比赛,以促使他们快速成长。

②.开展微型课题研究,以研促教:每年,三个教研组内一人或几人一组,积极申报县、市微型课题,针对课堂的某个真实问题进行研究。此项工作由谢小平、谢玉琼、朱勇辉、吴光祥、陈俊瑶、吴春梅、陈永婕、代跃能、胡莉负责。

③.建立课题组、教研组QQ群,开展虚拟教研,教研组成员在网上交流,共享。此项工作由周淑英、吴光祥、吴春梅负责。

④.每个教研组每学期针对本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开展两次专题讲座、两次组内献课,组内其他教师针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类似的问题,提出各自观点,引发争鸣,进行针锋相对的学术辩论。最后把自己的观点、感想写成书面材料,每位成员以此开展一次专题研究,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教学特色,然后结合研究内容在校内上一节研究课进行推广。此项工作由谢小平、朱勇辉、谢玉琼负责。

⑤.开展教研组长引领下的备课组集体备课,编写导学案,为建设高校课堂打下基础。此项工作由周淑英负责组织并收集资料,所有课题组成员共同参与。

⑥.2013年举办一次校内优质课竞赛,通过教学比武,让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从而提高教学水平。此项工作由周淑英负责。

9

⑦.2014年举办校内“高效课堂建设”示范课。此项工作由周淑英负责。

(4)组织教师外出参观、访问,学习和借鉴其他地区、学校的经验。

(5)课题组每个成员每学期至少写关于教研活动有效性的论文、心得体会各一篇,整理为《教师教研活动心得体会汇编》。此项工作由课题组成员共同完成。

(6)收集每次年级以上考试学生的成绩表,分析其变化。此项工作由课题组成员共同完成。

(7)撰写《农村薄弱高中教研活动有效性的实践研究》中期报告,并请专家莅临我校开中期报告会,指导课题。此项工作由周淑英、谢小平、朱勇辉、陈俊瑶负责。

(三)第三阶段 总结、结题阶段(2015.6~2015.7)

1、收集整理研究资料,编印“教研组有效活动学习资料”、“教师教研活动心得体会汇编”,普及知识,交流经验。

2、对比史地、数学两个教研组和其他教研组在自贡市统一考试中的排名情况。

3、课题组成员完成个人总结和相关研究论文;

4、归纳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整理修订课题《工作报告》和《研究报告》;

5、撰写《荣县一中青年教师培养制度》; 6、召开结题会,邀请专家组进行评估、检测、检定。

十二、课题预期成果及形式

通过本课题研究,拟探索农村薄弱高中教研活动实施策略,其预期成果及形式如下:

(一)预期成果

1、形成农村薄弱高中有效开展教研活动的保障制度和管理机制;

2、探索有效教研活动的内容体系、方式及流程。

(二)成果形式

1、《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现状及原因分析调查报告》;

2、《“农村薄弱高中教研活动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3、《“农村薄弱高中教研活动有效性的实践研究”工作报告》;

4、《教师教研活动心得体会汇编》

5、《荣县一中教育科研奖惩办法》

6、《荣县一中青年教师培养制度》

10

7、其他:教师论文;师生获奖证书;教师个案集;多媒体课件;学生成绩登记表;教师心得体会文章等。

(三)预期效果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促进他们成绩提升。

2、激发教师参与教研、教改的积极性,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从而促进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及教学能力的提升。

3、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品牌打造,形成广泛的社会效益。

十三、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1、课题指导组

王坚(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书记、副所长)

伍恒峰(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陈洪(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理论室主任、职教主任 )

罗国咸(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理论研究员 )

邹永才(荣县教研室理论室主任)

2、课题领导小组

杨万权(中学高级教师,荣县一中校长)

申正文(中学高级教师,荣县一中副校长)

周淑英 (中学高级教师,荣县一中教导处副主任)

3、课题组研究人员

(1)课题负责人:周淑英(中学高级教师,荣县一中教导处副主任)

(2)主要研究人员:

杨万权(中学高级教师,荣县一中校长)

申正文(中学高级教师,荣县一中副校长)

朱勇辉(中学高级教师,数学教研组组长)

谢小平(中学高级教师,史地教研组组长)

(3)参研人员:

陈永婕 胡莉 代跃能 吴春梅 陈俊瑶 吴光祥 谢玉琼

(协调、协助课题研究、会务以及课题研究的其他工作)

4、研究制度

11

学校为课题组提供必要的硬件条件:设备齐全的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会议室,以及必要的资金。市教科所、县教研室为本课题组派了经验丰富的专家指导。

5、研究经费保障

学校为研究过程中所需资料,培训学习,调查研究,信息咨询、组织活动、论证会议、实验人员奖励等提供经费保障。所需经费预计:

2012年:4000元;

2013年:4000元

2014年:4000元

2015年:4000元

十四、主要参考文献

12

四川省荣县第一中学校

教育科研课题组

2013年1月 13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园林史名词解释
    长城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 上一篇:2016年全国一本大学在重庆文科录取分数线
  • 下一篇:C语言实验实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