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声教案

 

春之声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运用的“意识流”表现手法;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文中表现出的新旧冲突、社会转变的鲜明的时代

特点。

教学重点:

1.文章的思路、结构以及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点。

2.小说中主人公一系列联想的象征意义、小说的主题。

教学难点:

1.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点。

2.体会、理解小说中一系列联想的象征意义,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和小说的主

题。

课时安排: 两课时

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涟漪(liányī)铁砧(zhēn)高亢(kàng)针灸(jiǔ)蕨(jué)麻 偌(ru?)大狰狞(zhēngníng) 醪糟(láozāo)贫瘠(jí)立锥(zhuī)之地 瓦瓴(líng) 鹌鹑(ānchún) 采撷(xié) 荸荠(bíqí) 揿(qìn)

2.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作者简介

王蒙:当代作家,曾任中国文化部部长,同时也是一个作家、文化活动家。

河北南皮人,1934年10月生于北平。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14

岁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3年,19岁的王蒙写出了他的处女作长篇小说《青春万

岁》,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这篇小说成为50年代中国

文坛的一朵奇葩。此外,王蒙还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的《夜的眼》、《海的梦》、

《春之声》《风筝飘带》和《布礼》等,被文坛称为王蒙的“集束 手榴弹”。

三、《春之声》写作手法

王蒙被称为“最新文艺思潮的代表作家”。而小说《春之声》是王蒙借鉴“意

识流”创作手法的代表作,更是被誉为新时期中国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这种

意识流小说给新时期的小说创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冲破了传统小说观念,为小

说创作在艺术上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1、关于“意识流”

意识流是心理学家们使用的一个短语。是把思想比作一股流水的概念和“意

识汇流”的观念。它把人类心理活动中象流水一样活动着的意识的客观状态,比

喻为一个生动的形象。人类的思维活动并不是由一个一个分离的、孤立的部分组

成,而是一条连续不断的、包含各种复杂的感觉和思想流 。

2、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常常是以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长城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园林史名词解释
  • 上一篇:7.9日云南省轻工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 下一篇:文明教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