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晨背术语(省级示范高中)

 

高中生物必修晨背术语

第一单元 走进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讲 走近细胞

晨背术语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

2.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于各种分化的细胞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共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

5.蓝藻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第2讲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细胞中的无机物

晨背术语

1.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都是生物必需的元素,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占细胞鲜重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占细胞干重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碳。

3.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4.自由水和结合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5.水不仅是细胞代谢所需的原料,也是细胞代谢的产物,如有氧呼吸、光合作用、蛋白质和DNA的合成等过程中都有水的生成。

6.一些无机盐是细胞内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许多种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3讲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晨背术语

1.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2.脱水缩合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的过程。

3.氨基酸分子以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肽键,由肽键连接氨基酸分子形成肽链,肽链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4.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是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

5.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具有催化、运输、免疫、信息传递等许多功能。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

6.高温使蛋白质发生变性的原因是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易被蛋白酶水解。

第4讲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晨背术语

1.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

2.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大致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几类。其中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

3.淀粉和糖原分别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分子。

4.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等。其中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等。

5.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化合物,是构成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因此说:“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功能

第5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

晨背术语

1.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2.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3.生物膜选择透过性的物质基础是生物膜上的载体蛋白。

4.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5.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第6讲 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

晨背术语

1.原核生物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低等植物细胞含有的细胞器种类最多。

2.没有线粒体的生物不一定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如好氧细菌。

3.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也可能是绿色植物的细胞,如绿色植物的根部细胞。

4.没有叶绿体的生物也可进行光合作用,如蓝藻。

5.高尔基体是动、植物细胞中都具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

6.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7.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囊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第7讲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晨背术语

1.渗透作用的发生必须依赖半透膜和膜两侧的浓度差。

2.动物细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3.物质的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细胞对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具有选择性。

4.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它们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过程,不消耗能量,但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

5.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运输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消耗能量。

6.胞吞和胞吐是借助于膜的融合完成的,与膜的流动性有关,它是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的物质运输方式,靠ATP提供动力。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8讲 酶和ATP

晨背术语

1.加热使反应物获得了能量,加快反应速率。

2.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3.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4.酶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

5.低温抑制酶的活性,但不破坏酶的分子结构。

6.高温、过酸、过碱都会导致酶分子结构破坏而永久失去活性。

7.ATP是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直接能源物质。

8.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9.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

第9讲 细胞呼吸

晨背术语

1.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2.在酸性条件下,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3.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均能产生ATP,第三阶段产生ATP最多。

4.有水产生的细胞呼吸一定是有氧呼吸。

5.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实质都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形成ATP。

6.不同生物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不同的直接原因是所含酶的种类不同。

7.O2抑制细胞无氧呼吸,促进细胞有氧呼吸。

第10讲 光与光合作用

晨背术语

1.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2.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内部的巨大膜表面上,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3.光反应阶段就是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光能,将H2O分解成[H]和O2,同时形成ATP的过程。

4.暗反应过程是在叶绿体基质内,在多种酶催化下完成的。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等过程。

5.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措施有:控制光照强弱和温度的高低、适当增加环境中CO2浓度等。

6.光合作用最终使光能转换成为化学能,储存在生成的糖类等有机物中。

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1讲 细胞的增殖

晨背术语

1.细胞体积越小,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就越大,越有利于物质交换。

2.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3.细胞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4.动物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和中心粒的倍增均发生在分裂间期。

5.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6.有丝分裂最重要的变化是:间期DNA复制,数目倍增;分裂期在纺锤体作用下将复制后的亲代细胞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细胞遗传性状上的稳定性。 第12讲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及癌变

晨背术语

1.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此过程中遗传物质并未改变。

2.细胞分化在自然条件下是不可逆的。

3.雌蜂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雄蜂证明了动物生殖细胞具有全能性。

4.细胞衰老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5.细胞凋亡是受到严格的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死亡。

6.癌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7.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8.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9.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凋亡都不会使遗传物质改变。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13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晨背术语

1.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2.减数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似,不同的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3.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都是均等分裂的,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初级(次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极体的细胞质均等分裂。

4.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

5.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有: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6.受精作用可以激活卵细胞,受精卵核内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第14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

晨背术语

1.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纯合子体内基因组成相同,杂合子体内基因组成不同。

4.纯合子自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

5.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第15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晨背术语

1.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后,产生的F1自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四种表现型中各有一种纯合子,在F2中占1/16,共占4/16;双显性个体占9/16;双隐性个体占1/16;重组类型比例为3/8或5/8。

2. 生物个体的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也不一定相同。

3. 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产生比例相等的4种配子。

4.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同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别由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所引起。

5.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在有性生殖中的传递规律。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晨背术语

1. 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2. 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萨顿假说。

3. 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呈线性排列。

4. 伴X隐性遗传病表现出隔代交叉遗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女性患者的父亲、儿子都是患者的特点。

5. 伴X显性遗传病表现出连续遗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男性患者的母亲、女儿都是患者的特点。

6. 伴Y遗传病表现出全男性遗传特点。

第17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晨背术语

1. 格里菲思实验的结论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

2. 艾弗里实验的结论是: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性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

3. 在T2噬菌体的化学组成中,仅蛋白质分子中含有S,P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

4.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的实验思路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等其他物质分离开,单独地、直接观察它们的生理作用。

5.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第18讲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晨背术语

1.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旋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DNA双螺旋结构的基本骨架是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的。

3.DNA上的碱基对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氢键连接。

4.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

5.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6.DNA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参与。

7.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8.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存在基因。

第19讲 基因的表达

晨背术语

1. RNA与D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在于:RNA中含有核糖和尿嘧啶,DNA中含有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2. 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作为模板,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3. 密码子位于mRNA上,由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组成。

4. 一种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多种密码子来决定。

5. 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也有61种。

6.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条途径,一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二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第20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晨背术语

1.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是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原因是三者细胞内遗传物质都发生了变化。

2.基因突变是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3.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4.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基因重组也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基因重组来源于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及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第21讲 染色体变异

晨背术语

1.染色体变异的实质是基因数目和位置的改变。

2.配子发育成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单倍体细胞中不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

3.外界条件剧变,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受阻,染色体数目加倍,可形成多倍体。

4.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5.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单倍体。与正常植株相比,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并且高度不育。

6.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多倍体。多倍体植株常常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较高。

7.目前最常用而且最有效的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第22讲 人类遗传病

晨背术语

1.单基因遗传病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多基因遗传病是受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3.先天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

4.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患者体内可能不含有致病基因。

5.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是监测和预防遗传病的主要手段。

6.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全部的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第23讲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晨背术语

1.诱变育种时突变的个体中有害个体多于有利个体。

2.诱变育种能产生前所未有的新基因,创造变异新类型。

3.杂交育种能将多个优良性状集中到同一生物个体上。

4.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5.杂合子品种的种子只能种一年,需要年年制种。

6.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

7.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在DNA片段之间的磷酸与脱氧核糖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8.基因工程育种能定向改造生物性状。

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晨背术语

1.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2.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3. 变异是不定向的,变异的利害性取决于生物所生存的环境。

4. 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5.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使两种生物共同进化。

6. 生物进化形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晨背术语

1.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

2.组织液、血浆、淋巴在成分上的最主要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3.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4.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而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5.内环境的功能: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6.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7.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第26讲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晨背术语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需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 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2.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神经冲动的(电信号或局部电流)形式进行双向传导。

3.兴奋在突触处借助神经递质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需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因此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要慢。

4.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5.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要受到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第27讲 通过激素的调节 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

晨背术语

1.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2.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使靶细胞或靶器官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3.由下丘脑分泌、垂体细胞释放的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4.体温平衡决定于产热和散热的平衡,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是有机物的氧化放能,热量散失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毛细血管散热等。

5.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具有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的特点。

第28讲 免疫调节

晨背术语

1.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

2.由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参与完成的免疫为非特异性免疫,由第三道防线参与完成的免疫为特异性免疫。

3.人类第三道防线中B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作战”,为体液免疫;T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该方式为细胞免疫。

4.B细胞收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

5.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该类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到该类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6.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病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础,因而能被吞噬、消灭。

7.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称为自身免疫病。

第29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晨背术语

1.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2.生长素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3.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仅发生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而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行非极性运输。

4.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生长素所发挥的用,因生长素浓度、植物细胞成熟情况和器官种类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

5.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可抑制细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则可促进果实成熟。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0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晨背术语

1. 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2. 出生率、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3. 迁入率、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4. K值:又称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5.种群数量波动和下降的原因: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晨背术语

1.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一般我国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木本植物的物越丰富。

2.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有关;动物的分层象则与栖息条件和食物有关。

3.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称为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4.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晨背术语

1.生态系统都包含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种成分。

2.在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总是生产者,各种动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

3.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把光能或化学能固定在它们制造的有机物中,被生物所利用,因此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4.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31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33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晨背术语

1.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经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传递,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

2.输入第一营养级能量的四个去向:一部分呼吸消耗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生产者自身生长、发育繁殖储存于有机物中;一部分随残枝败叶被分解者分解;另一部分则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体内流入第二营养级。

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两个明显特点,即: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有效传递率只有10%~20%。

4.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循环流动的特点。

5.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二者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第34讲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

晨背术语

1.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①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②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③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3.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该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4.生态系统抵抗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叫抵抗力稳定性;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叫恢复力稳定性。

5.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第35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

晨背术语

1.人口增长不同于自然种群数量的增长,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

2.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出现的根源是人口增长过快,我国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措施是实行计划生育,降低出生率。

3.植被破坏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也是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之一。

4.各种污染物经河流和空气进入海洋,以及海洋运输时的石油泄漏和倾倒污染物等造成海洋污染。

5.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6.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名胜风景区等是就地保护的最有效措施。

7.人类活动超出了环境的承受能力,对人类自身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了破坏。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园林史名词解释
    长城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 上一篇:高2017届高三物理训练题(6)教师版
  • 下一篇:高二物理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