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16秋《写作》在线作业

 

谋学网www.99jianzhu.com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杂文是文学文体中的轻骑兵,杂文一般少的几百字,多的也只一两千字,没有长篇巨制。这是杂文( )的特征。

. 切近时代

. 形象论辩

. 短小精悍

. 杂取博彩

标准答案:

2.( )是具有明确而具体的实用目的,明确而特定的使用和接受对象,是人们借以进行社会交往、交流联系的文种。

. 演讲稿

. 信函

. 请柬

. 解说词

标准答案:

3.写作活动是一个传递信息的整体运动系统,它由写作主体、写作客体、语言载体和读者受体等系统所构成。其中写文章的作者是( )。

. 写作主体

. 写作客体

. 语言载体

. 读者受体

标准答案:

4.茅盾说:“‘人’是我写小说时的第一个目标。我以为总得有了‘人’,然后一篇小说才有处下手。”这表明了小说中( )的重要性。

. 情节描述

. 制造冲突

. 台词设计

. 人物塑造

标准答案:

5.现代写作理论把写作得规律归结为"写作的运动系统"的动态规律,亦即"物——意——文"的双重转化规律。从聚材阶段到构思阶段,完成的是( )的转化。

. 物到意

. 意到文

. 物到文

. 物到意和意到文

标准答案:

6.(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 通报

. 批复

. 通知

. 报告

标准答案:

7.艺术感受获得的形象与客观事物之间不是一个简单的刺激--反应形式,它有一个"中间变

谋学网www.99jianzhu.com

量",称为( )过程。

. 艺术化

. 精神化

. 内化

. 心灵化

标准答案:

8. 知照性公文大部分是( )。

. 下行文

. 上行文

. 平行文

. 法规性公文

标准答案:

9. 比较观察指的是( )。

. 对发展变化着的事物作连续性的观察,它观察的是生活中的戏剧,而不是生活的图画 . 把观察对象作为静物而进行关照体察,它观察的是生活的图画而不是生活的戏剧 . 对于同一环境(或条件)下的不同事物所进行的对照观察

. 对具体对象的全貌作观察,直接获得整体的印象

标准答案:

10. 命令的时间有两种标法:一种是标在标题之下,另一种是写在文尾署名的下方。应用( )书写。

. 阿拉伯数字

. 汉字

. 拉丁字母

. 阿拉伯数字和汉字

标准答案:

11. ( )是新闻与文学联姻的产儿,所以,它有新闻的特征,又有文学的特征。其表现可概括为: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

. 通讯

. 报告文学

. 短篇小说

. 消息

标准答案:

12. 议案根据其适用范围,可分为以下类别:一是法律法规提请议案,二是重大事项提请议案,三是( )。

. 日常事务提请议案

. 外籍事务提请议案

. 党务工作提请议案

. 专门工作提请议案

标准答案:

13. 电视解说词《春蚕曲——作家巴金的一天》则写巴金老人77岁高龄时的一天。这是以( )为中心的解说词。

. 事件

. 风景名胜

谋学网www.99jianzhu.com

. 人文景观

. 人物

标准答案:

14. 写作活动氛围三个阶段,要完成"物——意——文"的双重转化,那么完成意到文转化的是( )阶段。

. 聚材

. 构思

. 表达

. 传播

标准答案:

15. 初稿完成以后,马上进行修改。这是修改方法中的( )。

. "热"改法

. “冷”改法

. 求助法

. 回炉法

标准答案:

16. 小说中展现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画卷,人物众多,人物性格发展较完整,故事情节曲折,结构复杂的是( )。

. 长篇小说

. 中篇小说

. 短篇小说

. 微型小说

标准答案:

17. 搜集、积累信息,充分占有资料是写好论文的重要基础。这是要求撰写论文时要( )。 . 选取题目

. 撰写提纲

. 建立资料系统

. 仔细推敲语言

标准答案:

18. 如鲁迅的《阿Q正传》、谌容的《人到中年》、苏童的《红粉》等都属( )小说。 . 长篇

. 中篇

. 短篇

. 微型

标准答案:

19. ( )以对话为主,以演员的台词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偶而穿插有音乐舞蹈,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

. 话剧

. 歌剧

. 舞剧

. 类型剧

标准答案:

20. 在两个以上机关的联合发文中,公文的成文日期,以( )签发机关的领导的签发日期

谋学网www.99jianzhu.com

为准。

. 最先一个

. 最后一个

. 中间一个

. 第二个

标准答案: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叙述角度就是运用在文本当中的作者的观察方位,知觉方式,现一般将其划分为三种:( )。

. 全知叙述

. 限知叙述

. 他知叙述

. 本知叙述

标准答案:

2. 报告文学一般可分为三类,即( )。

. 以写人为主的报告文学

. 以写情为主的报告文学

. 以写事为主的报告文学

. 反映社会问题的报告文学

标准答案:

3. 从生活现象到文学现象之间的心灵化感受过程具有三个主要特征,即( )。

. 生活在其中

. 生活情绪化

. 印象主观化

. 感觉理性化

标准答案:

4. 材料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简单地说,作者为了某种写作目的所感知和搜集到的一系列事实和事理,都称为材料。获得材料的途径有( )。

. 直接摄取

. 间接采集

. 摘录旁人材料

. 个人感悟

标准答案:

5. 主题(thm)是一个外来词,源于德语,最初是一个音乐术语,指乐曲中最具特征并处于优越地位的旋律,即所谓"主旋律"。主体的提炼要做到( )。

. 要立足于材料

. 要开掘事物本身

. 要有新的角度

. 要多用事实材料

标准答案:

6. 层次体现着作者对整篇文章的大的布局安排,因此,考虑文章层次界分时,要特别注意

谋学网www.99jianzhu.com

思想开展(内容表现)的顺序问题。记叙性作品划分层次的常见顺序有( )。

. 以时间推移为序安排层次

. 以空间变换为序安排层次

. 以时空的纵横交错为序安排层次

. 以时空的纵横交错为序安排层次

标准答案:

7. 任何一个观察对象,都是相对静止又发展变化的,或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而一次具体的观察,往往只侧重事物性质的某个方面。因此,根据对观察对象性质的不同选择,可以在两个层次上把观察方法分为三种( )。

. 静态观察(观察对象本身)

. 动态观察

. 比较观察(该事物与他事物的区别和联系)

. 整体观察

标准答案:

8. 体验有( )两种形式。

. 写作者情不自禁体验到某种情感,并有意识地将内心的情感描述出来

. 使自己进入任何一种角色,设身处地地去体验,并把这种体验过的情感表现出来 . 由心到物,托物寄意

. 由物到心,感物言志

标准答案:

9. 写作主体,指写文章的作者,即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从一定意图出发,自觉进行写作活动的写作者。主体的素养主要有( )几个方面。

. 生活积储

. 知识结构

. 思想品格

. 审美素养

标准答案:

10. 从现代信息论、系统论的理论理解,写作活动是一个传递信息的整体运动系统,它由( )等系统所构成。

. 写作主体

. 写作客体

. 语言载体

. 读者受体

标准答案: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抒情的方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 错误

. 正确

标准答案:

2. 动态观察是把观察对象作为静物而进行关照体察,它观察的是生活的图画而不是生活的戏剧。

谋学网www.99jianzhu.com

. 错误

. 正确

标准答案:

3. 《关于复旦大学师资队伍发生深刻变化的调查》这一调查报告标题是公文式标题。 . 错误

. 正确

标准答案:

4. 意识流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主要指一种非理性的心理描写。所谓意识流,即人的意识像河流一样,呈现出自然流动的状态。其主要特征在于展现人物的"思想流"、"主观生活之流",追踪、扫描人物内心活动的轨迹。

. 错误

. 正确

标准答案:

5. 报道新闻事件中人物活动片断和事件场景的新闻体裁,特点是运用形象的语言,再现人物和场景,给人以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受。这种消息是特写性新闻。

. 错误

. 正确

标准答案:

6. 记叙散文不包括记人为主的散文,只包括记事为主的、记自然景观为主的、记人文景观(包括器物)为主的散文。

. 错误

. 正确

标准答案:

7. 侧面描写与印象描写都是相对正面描写而言的。正面描写是指链结部分对人物、景物直接进行描写。正面描写与印象描写都属于间接描写动静方法。

. 错误

. 正确

标准答案:

8. 杂文按其性质、功能来分,大体可以分为讽刺性、歌颂性和知识性三类杂文。 . 错误

. 正确

标准答案:

9. 主题有两层含义,一是文章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揭示,一是作者对客观事物所采取的态度。 . 错误

. 正确

标准答案:

10. 感受是一种接受客观事物的影响,从而产生某种体会的个性心理特征。艺术感受与一般感知相同。

. 错误

. 正确

标准答案:

谋学网www.99jianzhu.com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园林史名词解释
    长城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 上一篇:华师16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基础》在线作业
  • 下一篇:导数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