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述 发展心理学把儿童定义为0-18岁的发展中的人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是指从发展的角度研究心理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心理科学,包括三个分支:

儿童发展心理学只是个体发展心理学的一部分,但却是核心的部分。

原因:由此年龄段在人发展中的重要性决定——儿童期是人的一生中生理、心理发展速度最快,对人影响最大,可塑性最强的时期。

儿童发展的基本内容: 1、认知的发展

4、生理和动作的发展

通常把儿童认知发展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自然现象的认知发展

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是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包括能力、气质、性格、动机、信念等。

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内容: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1、帮助人们正确了解儿童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一)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

(二)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从中世纪开始,大致经历了三种模式。

完全否定环境的作用(遗传决定论) 高尔顿 霍尔的复演说

完全否定遗传的作用(环境决定论)华生

皮亚杰 心理图式 通过同化与顺应的机制

3、交互作用模式 萨莫夫和山德勒

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连续论强调发展上的量变强调发展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

现在的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发展是量变、质变的统一体

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儿童生来就能积极地探索周围世界,主动与他人交往,认为发展的原动力来源于机体的内部。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 劳伦兹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有两大因素起直接的推动作用:自然主义教育运动和进化论的影响。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编写《世界图解》 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说”, 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尔——论教育》

进化论的影响 达尔文 《一个婴儿的传略》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以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普莱尔被誉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成熟势力说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 双生子爬楼梯 成熟是推动心理发展的主要动力 格塞尔总结出三个重要的观点:

1.发展是遗传因素的主要产物;

2.儿童成长过程中,发展质量较高与较低的年头有序地交替;

3.儿童的身体类型与个性之间有明显的相关

格塞尔推出了行为发育诊断量表

华生认为,心理的本质是行为,

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客观与实证

斯金纳用操作性条件发射解释行为的获得。他设计了“斯金纳箱”,

班杜拉着重研究人的行为学习,强调观察学习在行为发展中的作用。 “替代强化”

弗洛伊德认为,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心理的发展就是“性”的发展。

皮亚杰 发展受成熟、自然经验、社会经验以及平衡化的共同影响,平衡化是决定性因素。 生理成熟是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思维起源于动作

维果茨基提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内化说是维果茨基心理发展观的核心思想。维果茨基的另一个突出贡献就是提出了最近发展区(ZPD)的概念。

客观性原则:

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者在研究个体心理发展时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来进行, 教育性原则(伦理原则):

研究者在进行儿童心理研究时,必须以不损害儿童的心理健康为基本前提。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儿童心理研究要将研究内容更多地与儿童发展实际和教育实际紧密联系。

矛盾性原则:

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要以唯物辩证法作指导,研究儿童心理的矛盾运动规律,研究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各种矛盾性。

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

要求研究者在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时不能忽视儿童心理发展中存在的特殊性和个别差异。

横向研究:

横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优点: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较多的资料; 样本易选取和控制。

缺点:不足以确切反应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转折点,描绘的心理发展曲线可能受到“世代效应”的影响,不能说明发展的因果关系。

纵向研究:

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优点:可以获得心理发展连续性与阶段性的资料,有助于探明个体的早期发展与未来心理发展的联系。

缺点:周期长,费用大,样本的恒定非常困难,会使被试产生“练习效应”,存在“时代变迁”效应。

观察法的分类(一) 根据观察时间的长短,分为长期观察和短期观察。

观察法的分类(二) 根据观察内容的多少,分为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

观察法的分类(三) 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儿童的活动,分参与式观察和非参与式观察。 观察法的分类(四)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接触儿童,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观察法的分类(五) 根据观察者观察记录特点的不同,分叙述观察、取样观察和评定观察。

观察法的分类(六) 根据观察过程的结构性质,分为正式观察和非正式观察。

观察法的优缺点:

优点:所得的结果相对真实可靠,操作相对简便易行。

不足:易受观察者主观性的影响,条件控制比较困难,无关刺激影响太多,对心理现象的分析解释难有信度,观察的心理内容不能及时出现。

第二章 儿童的生理发展 实验法是指研究者操纵和控制一定的条件 婴儿身高与成年后身高无密切关系。

从产前期开始,儿童身体的生长遵循两条原则: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

婴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新生儿脑重300-390g,是成人(约为1400g)脑重的20%-25%,此时新生儿体重仅为成人体重的5%。

出生后儿童脑重遵循先快后慢的原则随年龄的增加持续增长。

神经元的发育:

神经元生长迅速,1岁时数量相当于成人水平。儿童成长过程中,神经元发育的主要任务是形成突触联结的复杂网络结构。

神经元发展会出现用进废退现象,及时向婴儿提供合适的环境刺激对大脑的发育至关重要。 神经纤维的髓鞘化是大脑内部结构成熟的主要标志

大部分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在儿童出生后1-2年内完成,少部分的神经纤维要到2-3岁以后才能完成髓鞘化,与高级思维活动直接相关的额叶和顶叶的髓鞘化大约到7岁时才能完成。 神经系统机能的发展

新生儿脑电出现α波,α波是成人在正常安静状态下主要脑电波,称为脑电活动的基本节律。 儿童3岁时,脑电活动渐趋成熟。

儿童大脑各区成熟顺序是由后向前分别进行,发展线路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婴儿大脑皮质的兴奋机制随年龄增长逐渐加强

大脑的左右两半球在解剖和功能上存在差异,如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右半球主要负责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音乐和艺术的欣赏。 动作发展的规律:1、整分原则

2、首尾原则:头部—躯干—下肢

大动作的发展:头颈部和躯干部的动作 爬行动作 行走动作

精细动作的发展:五指分工 双手配合 重复连锁动作 自主够物

幼儿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些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

①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形式。

②幼儿的认知过程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但抽象概括性和随意性与开始发展。③幼儿形成了最初的个性倾向。

身体的生长发展:

幼儿的身高是成年期身高的一个较好的指标,两者相关约为0.70。

身体外形的变化:

女孩体重加速增长的高峰出现在11-12岁,男孩出现在12-13岁。

第三章 儿童的认知发展 视觉的产生:

儿童视觉(光线感觉)最初出现在胎儿中晚期(即怀孕5个月左右)。

视觉敏度:

视觉敏度是指个体精确地辨别物体细节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也就是觉察物体在体积、形状、大小方面最小差异的能力,俗称“视力”。 婴儿期尤其是半岁以前是儿童视力发展的关键期。

颜色视觉:

区别颜色是通过视网膜上的视锥细胞来完成的。

冯晓梅等人(1988)采用去习惯化对新生儿所进行的研究

儿童对颜色的辨认能力,一般是女孩强于男孩,

听觉:

不仅新生儿有听觉,而且胎儿也有听觉反应。

魏瑟墨(1961)的研究表明,新生儿具有听觉定位能力

弗里曼(1971)的研究表明,新生儿对人的说话声敏感

新生儿还能辨别不同人的语言 儿童对高频声音敏感且感到安全

幼儿的听觉能力发展教育起着较大的促进作用,人的衰老通常是从听力开始的。 在儿童触觉中,对心理发展作用最大的是口腔触觉和手的触觉。

罗恰特(1983)把婴儿无规律的口腔触觉活动称为口腔探索活动

拉夫(1984)研究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的婴儿对物体探究的情况,发现半岁后口腔探索逐渐减少,手的触觉更加发展,尤其是手的触觉与视觉、动觉相结合。 痛觉与人的情绪有关 新生儿有明显的嗅觉偏好。儿童出生两天以后已经能够分辨气味的不同。

空间知觉包括两种知觉,一种是对物体本身的空间位置和关系,另一种是对主体与物体之间空间关系的知觉

结果表明:

婴儿偏爱复杂的和社会性的形状刺激,即喜欢复杂图形。

喜欢人脸的图案。

喜欢轮廓多有动感的图形,喜欢曲线。

婴儿的形状知觉出现在生后3个月左右,形状恒常性出现在婴儿8个月以前。

生后6周的婴儿已经具有了大小知觉的恒常性。

杰布逊和沃克在20世纪60年代初设计了视崖实验,用被称为“视觉断崖”的装置对婴儿进行实验。

6个月的婴儿具有了一定的深度知觉。

学前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是上下——前后——左右,并且在这一发展顺序的每一相对方位中,是一个方位先发展,相反的另一个方位再发展。

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具有年龄特征。3岁儿童仅能辨别上下方位,4岁儿童开始能辨别前后方位,5岁儿童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6岁儿童能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左右方位,但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发展还不完善。

研究者认为7岁可能是时间观念发生质变的年龄。

小学生观察过程中也有较明显的自我中心主义倾向

小学生观察的全面性、细致性、理解性都有了较好的发展。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活动过程

注意的发生机制是一种定向反射,即心理对某一刺激物进行指向和集中的一种反射活动。这是一种先天具有的保证人一出生就能有效获得刺激信息的能力。这就是儿童最早的注意,又称为定向性注意。

新生儿空间定向反射发生时有一系列的反应:心率、血流、瞳孔、脑电波等都有变化。 国外研究证实儿童3个月前后就有明显的注意选择性:

(1)偏好的刺激物;(2)偏好多于直线;(3)偏好的图形多于规则图形;(4)偏好轮廓密度大的图形;(5)偏好集中的刺激物多于非集中的刺激;(6)偏好对称的刺激物;(7)从注意局部轮廓向有组织注意全面轮廓发展;(8)从注意形体外周向注意形体内部因素发展。 范兹发现出生两天的新生儿对人的面孔有特别的兴趣,

新生儿注意的特点:

纯粹的无意注意和短时间的不稳定注意。

纯粹的无意注意:新生儿时期,儿童对事物的注意都是在刺激物的作用下而发生的一种定向性反射。

大约在出生后3个月时,儿童才会出现条件反射性的定向反射。

从5个月左右开始,儿童的注意具有了社会性

婴儿的注意:

婴儿期(1~3岁)儿童,注意发展的表现有:

(1)注意延长。

(2)注意过程中的增强。

(3)注意的扩大,但只能注意到事物的外部变化。

(4)注意受的影响。儿童更多更积极地注意自己熟悉的事物 。

(5)注意受成人的影响。

总之,3岁前的婴儿,注意水平还是很低,以无意注意为主,注意的时间不太长,经常变换注意的对象。但此时的婴儿已经出现了有意注意的萌芽,只是这种有意注意易受无关刺激的干扰。

幼儿的注意:

幼儿的无意注意范围广泛,但不稳定,容易受无关刺激的影响,不断地变换自己的注意对象,心理活动维持的时间比较短。

注意的转移和分散: 注意的转移是有意识地将心理活动改变到另一个应该注意的对象上,是一种积极的注意品质。 注意的分散则是由于无关刺激的作用,使心理活动变换到不应该注意的某个对象上,是一种消极的注意品质。

如何提高幼儿有意注意质量?1.掌握好幼儿有意注意维持的时间。

注意的发展:

幼儿注意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注意的随意性增强和注意品质的提高两个方面。

注意品质的提高 注意范围不断扩大。注意稳定性不断提高。幼儿逐渐学会使用注意策略。 小学生的注意: 小学低年级学生,仍然以无意注意为主,小学高年级(四、五年级)学生,有意注意发展并占主导地位,

儿童有意注意经历三个发展阶段:成人言语指令的有意注意;儿童用出声言语调节的有意注意;儿童用内部言语控制的有意注意。 内部控制的有意注意是高水平的有意注意,小学高年级学生能达到这一水平。 一方面与儿童大脑成熟,主要是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功能的协调,控制自己神经过程的能力的提高有关,另一方面与教育和训练分不开。 小学生的注意集中性和稳定性逐渐发展。

研究表明,7~10岁儿童可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10~12岁儿童可集中注意25分钟,12岁以上儿童可集中注意30分钟。

小学生注意稳定性女生高于男生。

随年龄增长,注意广度在提高。

小学生注意分配能力随年龄提高,但速度比较缓慢,个别差异明显。

小学生注意转移反应时间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小学低年级,女生转移时间比男生更少,五年级时男女生差异消失。

中学生的注意: 无意注意一直在发展,初中二年级时达到高峰,效果接近成人水平,初中学生通过无意注意也能获得对事物的深入认识。

初中以后,学生有意注意的主导地位已十分稳定 初中的注意稳定性仍在发展,有随年龄增长升高的趋势。

中学生的注意稳定性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程度比学习能力的影响要大。 中学生注意广度发展很快。 中学生注意分配能力的发展缓慢。

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的注意转移水平差异不大,说明注意转移受年龄的影响不明显。 早期记忆发展:

。在3~6个月,儿童还逐渐出现了“”现象,9个月左右儿童开始出现延迟摸仿现象

早期人类个体的记忆中有一种特殊记忆现象:幼年失忆症。即人们成年后不能回忆提取3岁以前记忆内容的现象。

幼儿记忆的发展:1、记忆容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2、记忆的变化。

3、记忆不断发展。

4、发展。

记忆类型:幼儿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幼儿初期无意记忆表现明显,记忆效果较好。幼儿晚期即5岁以后,幼儿的有意记忆和追忆能力逐渐发展起来。有意记忆最初是被动的,记忆的目标通常是由成人提出的,以后幼儿才

能主动确定目标,进行有意记忆。 有意记忆的出现标志着儿童记忆发展上的一个质变。

幼儿的机械记忆占优势,理解记忆逐渐发展。

幼儿的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记忆策略:

儿童的记忆策略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没有策略,通过训练也不能产生策略;

第二阶段;不能主动使用策略,但经过诱导可以使用策略;第三阶段,能自发地产生和使用策略。 岁以前儿童多处于第一阶段,岁的儿童多处于第二阶段,岁以后儿童的记忆策略稳步发展。 元记忆是对记忆本身的认知活动

小学生的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在小学阶段都随年龄增长而发展

小学生的记忆方法比幼儿要多。

小学生逐渐由以机械记忆占优势发展到以理解记忆占优势,转折年龄是小学三年级。 理解记忆在小学儿童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材料性质不同,学习过程要求不同,既需要理解,也需要机械记忆。

小学生逐渐开始主动使用一些记忆策略,包括复述和组织。组织指识记者依某一规则将所要记忆的内容联系起来放进头脑中。

10~11岁儿童能自发应用来提高记忆效果。

小学生的记忆主要是形象记忆。

小学生对自己记忆的监控能力增强。

小学生在教育作用下能学会一些帮助记忆的策略。

儿童短时记忆广度基本和成人一致。

中学生有意识识记占绝对优势。

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的发展趋势:从初一到初二,机械记忆的效果随年级而提高,但从初二开始机械记忆效果随年龄增加而有所下降。

儿童的想象: 想象是人脑对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是心理活动中具有创造性特点的高级心理机能。

儿童表象的产生:一般认为,儿童表象出现的时间是1岁左右。

儿童表象的出现可以通过延迟模仿、象征性游戏、初期绘画、初期语言来加以验证。 儿童再现表象的发展(布鲁纳): 动作性再现表象(4岁以前),通过合适的动作去再现过去经历过、感知过的事物; 形象性再现表象(5~6岁),通过有选择性地对感知的事物的形象进行概括的再现; 符号性再现表象(学龄期),用符号来再现事物,具有间接性和任意性的特点。

最初的想象:

一般认为表象产生以后,儿童也就开始了想象活动,即一岁半左右,儿童出现想象。 儿童最初的想象水平很低,并且和其他心理活动混淆在一起,独立性不强,难以辨别。 3岁前儿童想象活动特点:

5.纯粹的无意想象;

幼儿的想象:

幼儿的想象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无目的性,主要受刺激物和主体兴趣所支配,感知到什么就想象什么。表现出一种无序性,想象的主题很难固定维持在某一对象上。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

幼儿中晚期,开始逐渐形成有目的的想象

想象的主要成分和方法是模仿和复制。

幼儿的主导活动——游戏。

1.游戏的特点:是一种;是生活的。

游戏的分类:

按游戏目的分:创造性游戏,教学游戏,活动性游戏。

按认知发展水平分:练习性游戏,假装游戏,规则游戏,智力游戏。

按社会化程度分:偶然行为,单独游戏,旁观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游戏的作用: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小学生的想象特点:目的性增强;

以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逐渐发展;

逐渐丰富,逐渐完备,符合,符合客观规律。 中学生的想象特点:有目的进行;

仍然有;

日益占了优势地位;

更加。

儿童的思维: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性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婴儿的思维:

纽韦尔和西蒙(1972)认为,当我们想达到某一目的又缺乏现成的方法手段时,便产生了问题。由问题引起并指向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即问题解决活动,其中的行为即问题解决行为。 问题解决情境有三个特征:具有明确目的性;缺乏现成的达到目的的方法;主体必须进行系列的操作(头脑中的操作)才能达到目的。

有人通过对动物心理的研究,认为婴儿早期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高等动物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具有相似性,其采用的方式是尝试错误和顿悟。

影响婴儿问题解决的因素:动作发展水平;

认知活动中获取的;

动机水平;

对行为反馈的;

的能力;

行为的。

直觉行动思维,即个体在直接感知和行动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是3岁前儿童典型的思维形式。

直觉行动思维特点:在直接感知的过程中进行;

离不开动作和活动;

幼儿思维的发展:

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2至6、7岁幼儿的思维处于前运算思维阶段。

前运算思维阶段,幼儿思维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幼儿普遍存在的泛灵论、自我中心主义和不可逆性。

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具体形象性——三山实验; 抽象性开始萌芽——幼儿末期,即6岁以后,儿童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主要表现为:开始使用逻辑规则;表现出一定的可逆性和去自我中心性等。 言语在幼儿思维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幼儿概念的发展:概括的内容比较贫乏;

概念的往往不精确,外延也不恰当;

概括的主要是外部的、非本质的。

根据研究,儿童形成数概念的发展顺序是口头数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和按数取物。 研究发现,幼儿分类的发展经历了习性分类(或随机分类)(多数2岁、一些3岁)、知觉分类(3岁和4岁)、功能性分类(或主题分类)、基于概念分类(6岁后)四个阶段。 幼儿在一定的范围内已能进行一些简单推理

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

1.儿童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2.存在“”——(10~11岁)

3.思维在从不完善向完善水平;

4.发展中存在。

前运算阶段(2岁-7岁)

主要特点:出现了符号、表象和直觉思维。

这一阶段儿童已出现象征性功能,运用象征性符号进行思维,儿童象征性游戏是从象征性思维开始的。

什么是运算? 运算是一种内化了的动作,是可逆的,守恒的。 获得了守恒性 群集结构的形成

形式运算阶段:又称命题运算阶段

最大特点是:儿童思维此时已经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和形式分开来,能根据种种的假设进行推理。

形式运算阶段是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高形式。

发展阶段观点总结:感知动作阶段是智慧的萌芽;

前运算阶段出现和;

具体运算阶段出现初步的逻辑思维;

形式运算阶段出现。

第四章 儿童的语言发展 婴儿语言的发展

(一)环境决定论:1、模仿说 2、强化说

(二)遗传决定论:1、先天语言能力说 2、自然成熟说

(三)相互作用论:

模仿说:传统的模仿说由阿尔波特首先提出,认为儿童言语是对成人言语的临摹,儿童的言语只是成人言语的简单翻版。 怀特赫斯特提出“选择性模仿”的新概念,主张:第一,言语学习不必是一对一的完全模仿,二者主要是功能上相似,婴儿有选择和创造的余地。第二,选择性模仿是在自然环境中发生的言语获得方式。

因此,成人与婴儿双方的言语行为之间既不是即时模仿的,形式上也非一一对应的关系。 许政援(1979,1992)采用个案追踪记录法,验证了选择性模仿理论。

首先,婴儿言语获得主要来源于模仿,语法规则只能在与人交往、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不是先天生成的。其次,机械的模仿理论是片面的。婴儿言语是通过他人言语进行选择、概括形成的。

强化说 :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和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都认为儿童言语的获得就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强化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斯金纳把婴儿的言语获得看成是剌激——反应——强化的过程。 乔姆斯基《句法结构》

具体观点:

第一,婴儿的语言是利用规则去理解和创造的,而不是模仿和强化得来的。

第二,语法是生成的。婴儿由先天具有的普遍语法转化为个别语法的过程,是由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LAD)”实现的。这一装置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遗传机制。

第三,语言都有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婴儿感知的是语言的表层结构,通过LAD的加工,可生成无数的句子。 勒纳伯格提出了自然成熟说

相互作用论:

代表人物是皮亚杰。

主要观点是:第一,主张从认识结构的发展来说明言语发展,认为认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主体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二,言语是儿童许多符号功能中的一种,出现在感知运动阶段的末期(18-24月间)

婴儿言语的发展/言语获得,指:婴儿对母语的产生和理解能力的获得。

婴儿言语发展的速度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但发展趋势大致相同。

言语获得从婴儿在1岁左右说出第一批真正能被理解的词开始。通常以词的出现为界将儿童言语获得过程分为言语准备期和言语发展期。

婴儿在掌握语言之前,有一个较长的言语获得的准备期——从出生到说出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词之前的这一段时间。

言语准备期可分为言语产生和理解两个方面的准备。

(1)简单/反射性发声阶段(0~3月):类似元音的声音“咕咕声”。

(2)连续音节阶段/咿呀作语阶段(4~8月):

增加了辅音“咿呀声”,出现了ma-ma-ma\ba-ba-ba; 学会调节和控制发音器官的活动。

(3)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

1个月能对辅音进行范畴性知觉,区别出清浊辅音的不同 ,这说明婴儿具有了语音范畴知觉能力。

11 个月左右,能把语词作为一种信号而引起相应的反应,这时才开始真正理解词的意义。

婴儿在1岁左右说出第一批能被理解的词,标志着婴儿进入了言语发展期。

词汇的发展:名词和动词占最大比例。

句子的发展:

(1)不完整句阶段

①单词句阶段 :1-1.5岁左右。

②电报句阶段:1.5-2岁。

(2)完整句发展的阶段

①简单句阶段:句法结构完整的单句,包括没有修饰语和有修饰语两种。

2.5岁开始出现简单

3岁开始使用较复杂的修饰语;

语法的获得:20-30个月是婴儿掌握语法的关键期。

语音的发展:

儿童进人幼儿园后,发音能力迅速提高。正常的环境条件下,4岁儿童能够掌握本民族或本地区语言的全部语音,并达到发音基本正确。

3~4岁是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最佳时期。

幼儿词汇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词汇的数量不断增加;

词汇的内容不断丰富;

词类的范围不断扩大;

积极词汇 幼儿期是个体一生中词汇数量增加最快的时期。

幼儿词汇发展的一般趋势表现为,词汇量逐年大幅度增长,但词汇量的年增长率逐年递减。 词的类型不断增加:

类别顺序:先实后虚。

实词掌握顺序: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

虚词掌握顺序:连词—介词—助词—叹词。

句子的理解先于句子的产生。(先听懂后会说) 幼儿末期

语用技能主要包括听和说两个方面。

幼儿的阅读材料主要是图画,

幼儿在阅读图画时表现出的阅读能力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分析阶段。

第二,综合阶段。

第三,分析综合阶段

幼儿言语能力的培养:首先,要重视幼儿发音技能的培养。

其次,为幼儿创造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

第三,以身作则培养家庭的阅读氛围

在幼儿的口头言语中,对话言语占绝对优势。

儿童进入学校之后,独白语言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并开始成为口头言语的主要形式 口头言语内容的发展: 发音更加准确。 词汇数量尤其是抽象词汇的数量继续增加,对词汇的理解更加精确和深刻,运用词汇的能力增强。

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进一步完善起来,语句合乎语则、完整而连贯。

在小学阶段,最初是书面言语落后于口头言语,约从四年级起,书面言语的发展可超过口头言语的水平。

书面言语的特点 :

①书面言语比口头言语出现得晚。

②书面言语比口头言语要求更高、更复杂,需要精确的词句,正确的语法和严密的逻辑。 ③书面言语更易于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得以广泛与长久地传播和保存。

识字的本质是记住汉字的音、形、意,

小学生识字的基本特点:

(1)各年级儿童一般都能顺利达到教学大纲所提出的识字要求,但发展不平衡。年级越低,优劣的两极分化越大,年级越高,差距越小。

(2)儿童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认识许多字。

(3)儿童识字后有回生现象——“学得快,忘得快”。年级越低,回生率越高;反之越低。 阅读理解能力是衡量儿童阅读能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阅读的速度也是衡量阅读能力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阅读的基本方式是朗读和默读。

童年期儿童的朗读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主要特征有以下几条:

①材料的性质会影响朗读效果。

②朗读的成功,必须以识字为基础,以理解为条件。

③学龄儿童朗读水平与语文成绩相关。

④各指标发展不平衡。

⑤朗读的性别差异随材料的性质不同而变化,但一般来说女生似乎要优于男生。 李学铭等人(1988)研究提出小学生默读能力发展的如下特点:

①小学儿童复述和理解的发展水平都随年级而上升。

②小学儿童默读能力发展的城乡差异,在复述方面不显著;理解方面城市优于农村。 ③小学儿童默读能力性别差异不显著。

④在理解的各项指标中,中心思想最佳,问答、段落次之。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即口述阶段。(2)过渡阶段。(3)独立写作阶段。

第五章 儿童的情绪发展 布里奇斯认为,新生儿的情绪只是一种弥散性的兴奋或激动,是一种杂乱无章的未分化的反应。这种反应通常由强烈的刺激所引起。

伊扎德认为,婴儿出生时有不同的面部表情和相当独立具体的情绪,它们是惊奇、痛苦、厌恶、最初步微笑、兴趣五种。 华生认为,新生儿的情绪主要有三种: 爱:在被柔和地轻拍和抚摸时,动作松弛反应,自然松开手指、脚趾或安静不动。 怒:主要由活动受到限制所引起,表现为身体僵直,手脚乱动,屏息并尖叫等。 怕:由突然出现的声音和身体失去支撑所引起,表现为发抖、嚎哭、屏息、啜泣。 林传鼎认为,新生儿具有两种情绪反应:愉快的情绪反应+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孟昭兰指出,新生儿已具有兴趣、痛苦、厌恶和微笑四种表情。

新生儿的情绪特征:(一)情绪表现完全受先天遗传图式的控制,有明显的个别差异。

(二)由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

(三)情绪表现笼统、不分化,不容易区分。

林传鼎发现,2岁的婴儿就有20多种情绪反应:对人的亲爱、尊敬、同情,对事物的好奇、羡慕,关于评价的惭愧、失望,否定性质的厌恶、愤怒,以及恐惧等。

婴儿已经具有所有的基本情绪。

约2—3个月时,婴儿能区别人和其他非社会性刺激,出现社会性微笑。

3—4个月时,婴儿能对适宜刺激大声发笑,对人的社会性微笑是无差别、无选择性的。 4个月后,婴儿出现有差别、有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对熟悉的人比对不熟悉的人笑的更多。 7—9个月,婴儿能将他人面部表情组作为一个整体模式加以识别,做出不同反应。 1周岁左右利用他人的表情作为社会参照来决定自己的行动方向。

约2岁时,婴儿能认识情绪经验的主观性。 两岁儿童已具有使用复杂的情绪调节策略的能力,如分心、自我安慰、寻求他人安慰、回避等 。

2~3岁,能认识到情绪与愿望满足的关系。

4~5岁,知道情绪与信念、期望之间的关系。

幼儿能用一些情绪词汇,如高兴、害怕、生气、喜欢、爱等,描述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体验,或安抚别人、影响别人的行为。

幼儿已能使用多种策略,如自我安慰、回避不愉快刺激、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情绪等,来调控自己的情绪。

但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有限。 移情是指儿童在觉察他人的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相似的情绪反应。

幼儿的移情主要表现为用言语去安慰别人,并经常伴随着亲社会行为。

移情分化为个人悲伤和移情担心。 个人悲伤指向自己,指观察者看到他人的不幸之后,想象自己会处在同样的情境中,从而产生与受害者类似的体验。 移情担心指向他人,是指面对他人的不幸时,观察者直接把注意指向受害者并想象他们有什么感受。

杨丽珠等研究发现,个人悲伤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移情担心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3~5岁的幼儿,个人悲伤优于移情担心,5岁左右的儿童,移情担心开始超过个人悲伤,逐渐占据优势。 学前儿童高兴和愤怒对恐惧表情的认知从幼儿一直发展,小学六年级时能较为稳定地正确辨认;五、六年级时能正确辨认轻蔑表情;对厌恶表情的认知,从幼儿园一直发展,六年级进入正确辨认阶段 ;六年级正确辨认惊讶表情。 初中生表情识别能力接近成人。不仅能通过声音的语音语调来辨认情绪,还能通过理解别人的语义来理解别人的情绪变化。初中一年级是个体面部表情认知趋于成熟的转折期。 高中生的面部表情辨认完全达到成人水平。 从学前晚期开始,儿童的同一情绪包含多种内容 ,引起较大的儿童恐惧的事物就多是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不同年龄的学前儿童,同一事件或情景所引起的情绪体验的深刻度不同。

小学生逐渐将情感体验与学校的行为规范和要求联系起来 初中生情绪体验更深刻且维持时间更长,尤其是他们认为最有价值的事情,最能激起强烈体验,这种体验常成为他们的心境,使他们的心理带上相同的色彩。 高中生情绪更为丰富更加深刻:

a某种体验一旦出现便难以消除和排遣,维持的时间长;

b已出现所有人类情绪,各类情绪分出不同的层次;

c体验更为复杂化,同一情绪中有多种成分;

d多与社会文化内容相联系。

儿童的笑经历阶段: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长城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园林史名词解释
  • 上一篇:教育社会学
  • 下一篇:中石油华东《现代远程教育导论》2016年秋学期在线作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