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夏政治经济学(专题)离线作业最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考查课

《政治经济学(专题)》读书报告

姓名:学号:

年级: 16春建筑工程高专六班 学习中心: 华家池

(考查课程大作业均由教师批阅,发现内容雷同或抄袭一律按0分计)

课程考核方式:考查,网上递交读书报告

具体要求:

1. 结合学习课件的体会,理论联系实际,完成一篇读书报告。

2. 字数:3000-5000字,与视频中老师的要求有出入,请以此作业要求为准。

3. 读书报告的内容:要求涉及课程学习中多章内容(至少2-3章),联系要有机紧密,论述充分。如果只涉及单一章节内容或简单就事论事,都算没有达到基本要求。

4. 独立完成,切勿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一旦发现将以不合格处理。

5. 请在作业截止日期前,在平时作业栏目自行上传读书报告电子版。

正文:

《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创新与体制演进》读书报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

人生就是从一个个陌生的地方开始,然后慢慢的走向成熟,走出校园四年后的二零一六年春,本人有幸走进浙大,接触到戴文标老师编写的《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创新与体制演进》一书,让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更高层次的升华,对中国政治经济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深入的了解。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观其发展历程,经历了"目标逐渐清晰"、"框架基本建立"和"体制不断完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既一脉相承又不断创新,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分别体现了开创性、奠基作用和完善深化的意义。在巨大成就的面前,理论创新及实践开拓仍在不断深化,推动着改革与完善还在继续进行,《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创新与体制演进》一书正是戴文标老师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思考的结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活力之源,动力之本。曾经,由于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始终没有找到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适应的基准点,从而导致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而影响生产力发展,致使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段开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计划经济,这样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都离不开政府的意志,企业也成为政府的附属物,不仅严重影响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自主性和企业的活力,造成生产资料和供求关系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及精神需求,同时也使我们大大的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是部分发展中国家。

基于上述问题,邓小平在1978年初步提出了市场经济,即“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设想,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是我们党提出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正

确解决了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着力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又注重加强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客服市场自身的某些缺陷,促进国民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运行。我们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不断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动力。 本人通过对此书的学习,并且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后,发现正是因为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不断得到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加强和改善,从而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大致可把6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

第一时期,1949-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国民经济顺利恢复和发展;

第二时期,1957-1966 年:开始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国民经济曲折前进; 第三时期,1966-1976 年:“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但仍取得进展;

第四时期,1977-1992年: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民经济稳步、迅速而健康发展;

第五时期,1993年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国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

让我们通过下列表格对以上五个时期社会经济部分领域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加直观的了解在一代代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中国经济所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中国历年国内生产总(GDP)值增长率一览表

(1950—2015)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从解放初期到改革开放后的60多年里,我们既在深刻而广泛的变革中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创造性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不断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好的实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中国历年三大产业增加值及比重

(1952-2015)

从图形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在逐年下降,第二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大致比较平稳,第三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则在逐渐增加,甚至出现了追平第二产业的趋势,说明我国的第三产业在迅速地发展。

并且三个产业部门都在不断发展,产值逐年增加,但是第一产业总体增长较慢,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长则较为迅速,且呈现出非线性的增长,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飞速进步,而第一产业部门

的发展速度的较慢,由于第一次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因此其增长率要慢于GDP增速,第一产业在逐渐萎缩。

同时,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和升级,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多上升,农业和工业水平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经济效益,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尽管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相对的,它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发生变化。

当然,市场经济是一种有缺陷的经济,集中表现在市场失灵与市场风险上,即主要体现在两极分化(财富上的不公平)、失业、环境污染、垄断行为的产生等。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市场本身难以纠正的行为,而面对这些问题,只有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即经济政策,包括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干预,确保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我国政府更加重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长期依赖高消耗,低附加值的产品生产,不仅资源环境破坏严重,而且经济增长不能带来更多收益增加,还要承受巨大的舆论压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迫在眉睫。

伴随着经济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人们的就业也发生着变化,从1949年—1957年的建立“统一就业制度”;1958年—1966年大量动员劳动力就业,控制城镇就业;1966年—1976年的国家实施严格的就业政策,即“上山下乡”和“返城”政策,同时扩大固定工工作制度,强化劳动力计划控制的政策;1977年—1988年,开始了所谓的开展就业服务和劳动力深化改革;1989年至今,继续加大就业改革深度和政策调整,建立了更加适应当前经济增长的就业政策,

同时,就业观念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服从分配、走向开放、自主择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最近十多年就业结构的变化统计表,如下:

就业结构表

根据以上数据我做出多元环形图,如下所示:

注:由内而外分别是2001年-2012年的数据

由此图可知,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在不断减少,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员在不断增多,且第二产业人员的增加要快于第三产业,由下图我们可以看到更加清晰的结果。

如下图所示:

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在迅速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在不断上升,且增加速度相似在2011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口超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口也

在不断增长,预期在我国第二产业不断发展的情况,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将进一步减少,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口或将超过第一产业。

就业与发展的变迁,说明了就业的三个趋势:自主化——主体性越来越强;务实化——政治色彩淡化;多元化——选择面越来越宽。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完善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在这个机遇和挑战共存的世纪,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属于我们每一个人,作为新世纪的一员,我有义务、有责任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出一份力。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体制已初步转轨,市场已开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但经济体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待通过深化改革逐步解决。

针对以上问题,个人结合课本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在基本经济制度上,强调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并以两个毫不动摇为基础,指出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第二,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做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提出了在坚持国家所有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设目标。

第三,在企业制度建设方面,强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管理制

度。

第四,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创造各类市场资本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同时,把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作为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

第五,要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完善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第六,继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着力解决分配领域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建立适应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分配机制,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主要从三方面展开:一是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其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资本、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二是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三是改革分配制度,规范分配秩序。通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形成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分配格局。

第七,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根据“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目标,坚持广泛覆盖、适当标准、基本保障与补充保障相结合,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预见,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一个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的中国将稳步迈向全面小康。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我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将迎来美好的明天,中

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终究会得到完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定会不断提升,未来必将属于我们每一个人。

注:以上表格为本人自己制作,参考数据则来自互联网,同时根据戴文标老师编写的《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创新与体制演进》一书总结而成,部分论点如有不足之处,望老师多多指教,谢谢。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长城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园林史名词解释
  • 上一篇:中南城市道路设计在线作业答案
  • 下一篇:交通灯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