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调查(二)
文科综合试卷(地理部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第Ⅰ卷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土林是一种独特的流水侵蚀地貌。扎达土林位于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两列巨大山脉之间的扎达盆地,是我国土林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该地土林物质主要由砾卵石、细粉砂和粘土组成。
1.形成扎达土林物质的地质作用及扎达土林得以保存完好的主要气候条件分别是
A.风力沉积大气稀薄,光照强
B.河湖沉积空气干燥,降水少
C.冰川沉积天气寒冷,多暴风雪
D.岩石风化海拔高,昼夜温差大
图2为某地某时刻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图1西藏地区示意图和扎达土林景观图片
2.下列最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月份和地方时时刻为
A.8月 22时 B.8月 13时 C.1月 22时 D.1月 13时
3.影响图中39°纬线上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洋流 B.地形、大气环流
C.海陆分布、地形 D.大气环流、海陆分布
读某工业企业的收入总额与生产成本的变化图(图3),回答4~5题。
图3
4.从经济效益看,该企业最适合布局的区域在
A.o-a B.a-b C.b-c D.c-d
5.该企业在城市空间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 B.科技 C.能源 D.市场
图4为世界某特大城市20世纪下半叶工厂数量及分布的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6~7 题。
6.若城市布局合理,由图4可判断,符合该城市的主导风向应如图5中的
A. B. C. D. 图5 7.由该城市工厂的变化得出
A.工厂的布局变化是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反映
B.工厂的布局变化是该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C.工厂的数量变化导致了该城市逆城市化现象
D.工厂的数量及分布变化减轻了城市的环境压力
为减轻能源压力,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发展风电产业。图6是我国风电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图
6
8.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建设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A.地形起伏大,发电稳定 B.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C.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D.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
9.发展风电的生态意义在于
A.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B.减轻当地酸雨严重问题
C.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D.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
位于三个不同地区学校的学生,在国际互联网上合作设计了一个测量“立杆影子长度”的探究学习活动。他们于2014年6月22日,各自在当地正午前后,测量1米高立杆的影子长度,所得数据制
成图7。据此完成10~11题。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乙、甲、丙
11.甲地所在的经度和纬度分别为
A.135°E 23°26′N
B.105°E 0°
C.135°E 23°26′S
D.105°E 23°26′N
图7 10.甲、乙、丙三地该日昼长由长到短的顺序是
河西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调查(二)
文科综合试卷 (地理部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6分)
注意事项:
1. 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第Ⅱ卷相应位置范围内,超出答题范围及
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2. 本卷共3题,共56分。
12.(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图8为“一带一路”示意图。
(1)请依据表中项目,描述甲区域地理环境特征。(10分)
图8 “一带一路”示意图
材料二:丝绸之路沿线的西部地区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不仅有天山、青藏高原、塔克拉玛干沙漠等著名天然旅游资源,更有西安兵马俑、敦煌等世界级人文旅游资源。专家认为,旅游业应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先导产业。
(2)说出旅游业应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先导产业的五点理由。(10分)
13.(20分)根据资料,完成下列试题要求。
材料一:赞比西河流域处于热带气候区。甲处为季节性河流。维多利亚瀑布位于赞比西河上,宽度超过两公里,瀑布奔入玄武岩峡谷,该处断层发育。
材料二:棉花和玉米是赞比亚的主要农产品。赞比亚在修建灌溉设施、生产农用产品以及修建棉花储藏设施等方面与中国进行合作,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带动棉花产业链。
图9赞比西河水系分布及流域示意图
(1)试解释维多利亚瀑布形成过程。(6分)
(2)说出赞比西河流域面积明显增大的季节,并阐释成因。(8分)
(3)请依据材料分析中国和赞比亚棉花生产合作对赞比亚的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6分)
14.(16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西务镇是天津市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全镇有蔬菜基地4万亩,其中各类温室大棚
2.1万亩。
材料二: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统计,目前北京地区有突发性地质灾害(如泥石流等)隐患点589处,主要分布在延庆、昌平、怀柔、密云、门头沟、房山等山区县。
图10 京津地区示意图 图11 北京地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分布示意图
(1)河西务镇提出“河岸建成景观带,大田变成采摘园”的发展目标,据此说出为实现这一目标应采取的措施。(8分)
(2)图11中北京区域的西、北部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类型主要有 、 。 请你为当地提出两项减少灾害的具体措施 、 8分)
河西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调查(二)
文科综合试卷(地理部分)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44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6分)
12.(20分) (1)
(2)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多样性);特色突出(知名度高),资源的游览价值高;随经济发展,旅游市场需求旺盛;相对其他产业,旅游资源投入少(见效快);能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能创汇创税、回笼货币(增加经济收入);加强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任意5点10分) 13.(20分)
(1)内力作用,形成巨大断层(2分);瀑布下游地层断裂下陷,形成陡崖(2分);赞比西河流经此地形进一步侵蚀形成瀑布。(2分)
(2)南半球的夏季(雨季)(2分)(答时间不给分)。
理由:地处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2分),夏季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丰沛(2分),此时甲河流水量大,与赞比西河干流相连,流域面积扩大(2分)。
(3)农业:中国为赞比亚提供资金和种植技术(修建灌溉设备)等,从而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2分)工业:带动棉纺(印染、制衣)等农用产品生产产业,提高工业化水平;(2分)服务业:带动棉花储藏(运输及成衣销售)等。(2分)(答案要具体) 14.(16分)
(1)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大科技投入,推广优质品种;进一步发展交通(或加强对外宣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植树种草,改善农业生态环境。(4点8分) (2)滑坡 泥石流;(4分)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加强对灾害的监测及预报机制; 修建桥梁、道路的护坡和堤坝等工程措施。(合理即可 2点4分)
河西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调查(二)
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
本试题分第Ι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第Ι卷(选择题 共44分)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填写在第Ι卷的表格中1—11题的位置。
2.本卷共11小题,每题4分,共计44分。在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写到:皇帝祭天是每年的大典礼,东汉以后规定祭天大 典在国都南郊举行,都城布局逐渐由东西向改为南北向。隋唐以后的中央官署逐步集 中在宫城附近。对上述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A.都城布局由东向西适应了分封制的需要
B.出于都城整齐美观的需要
C.为更好地适应皇权统治的需要
D.根源于儒家思想内容的不断丰富
2.“梭伦的改革很受欢迎,但没有完全解决雅典的问题。”改革后,雅典的现状是
①取消债务奴隶制 ②公民按照财产分为四个等级
③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④部分公民获得“观剧津贴”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美国联邦党人汉密尔顿和麦迪逊认为:在共和政体中,立法权必然处于支配地位。 补救这个不便的方法是把立法机关分为不同单位,并且用不同的选举方式和不同的 行动原则使它们尽可能少发生联系。1787年宪法中体现这一理念的内容是
A.立法权控制司法和行政权力 B.立法、司法和行政三者权力制衡
C.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D.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合理分配权力
4.新格拉纳达是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到18世纪,其黄金产量约为16世纪 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A.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B.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C.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D.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5.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种信息。从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的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图1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 图2 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示意图
A.革命中心:从北方到南方
B.政权性质:从抗日民主政权到工农民主政权
C.主要矛盾:从阶级矛盾为主到民族矛盾为主
D.军队名称:从国民革命军到工农红军
6.下图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图中两次发展热潮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 政府政策鼓励支持 B.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C.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D.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7.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他提出了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 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三大主义”,成 为文学革命的纲领。据此可知文学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服务政治革命 B.方便民众阅读 C.推广白话文体 D.普及科学知识
8.《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解释“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时引述了毛泽东的一段话:“关于帝国主义
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因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绝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这段材料体现了新中国
A.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旧外交 B.平等地与一切国家建交的愿望
C.坚决保障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 D.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9.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公开宣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他 们抵抗着企图征服他们的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的压力。”这一讲话标志着
A.冷战序幕揭开 B.冷战正式开始 C.两极格局形成 D.北约建立
10.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1979—1990年在任)进行改革,对英国的“懒人”模式宣战, 铁腕对付工会改革,大刀阔斧地削减公共开支和社会福利。她坚信个人应该通过自己 的力量和能力改善生活状态。上述政策的最大特点是
A.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C.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D.发展第三产业
11. 印巴冲突的原因包括
①英国殖民主义者长期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 ②把宗教信仰作为划分国家的唯一 原则不利于社会稳定 ③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一直未被印巴双方同时认可 ④美苏
大国不断向印巴双方出售武器
A.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请把选择题的答案写在下面表格中!
河西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调查(二)
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6分)
注意事项:
1.用蓝或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第Ⅱ卷的答题范围内。
2.本卷共3道题,12题19分,13题21分,14题16分,共56分。
12. (19分)辛亥革命既是中国近代史的重大事件,也是史学研究关注的重点。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的政治改革使地方政治人物的参政热情日益高涨,同时经济新政极 大地刺激了人们的物欲,促进了兴办实业的浪潮。但清政府在铸币、路权上的新政举措
却使地方相关群体十分不满??辛亥革命要在全国取得成功,单靠孙中山深刻的革命思想和他领导的中国同盟会起义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社会大背景的配合,而清末新政在教育与舆论等方面的改革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有利的文化环境。
——郭世佑《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6分)
材料二 “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
——张謇《张季子·文录》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之革命”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更替的根本区别。(3分)
材料三 法学教授高全喜谈道:“清帝不是逊位给一家一姓的王朝,而是逊位给了一个未来的立宪共和政体,这是它与中国传统禅让的不同之处。”
——《立宪时刻》
(3)有人将《清帝逊位诏书》看成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论断的,请说明你的理由。(3分)
材料四 “文革”结束后,辛亥革命史研究重新步入正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得出如下的一些认识。在政治史方面,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在思想文化史方面,辛亥革命则是一场重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在经济史方面,辛亥革命有利于工业化的进程;在社会史方面,辛亥革命造成20世纪初中国社会各个层面的深刻剧变,推动了整个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进步;革命史方面,辛亥革命是承前启后的革命分水岭;在民族史方面,辛亥革命极大地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在中国史方面,辛亥革命埋葬了封建帝制,推动了近代化进程,??在世界史方面,“辛亥革命在东方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摘编自《走出辛亥革命评价问题的困境》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文革”后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研究体现了哪些史观?并说
明影响史学研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5分)
13. (21分)农业发展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周列国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鲁国首先在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经行“初税亩”。初税亩的意思是表明鲁国正式宣布废除井田制,合法地承认公田和私田的所有权,而一律取税??
——梁方仲《中国经济史讲稿》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的历史背景,并指出改革的结果。(4分)
材料二 1953年,毛泽东认为,农业问题、粮食问题已经成了我国工业化道路上的一大障碍,消除这一障碍的办法,就是要尽快引导农民通过合作化走向集体化,使农业为工业服务。
——肖国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1953—1956年底中央政府对农业采取的措施及结果。(3分)
材料三 (苏联)国家通过农业税(后改所得税)、义务交售、实物支付等方式,拿走了集体农庄很大一部分产品。这种方式实际上带有近乎无偿占有或半无偿占有的性质,??使庄员很大程度上失掉了对自己生产成果的物质兴趣。
——包雅玮:《评析我国高级社与前苏联集体农庄之差异》
材料四 人民公社时期中国粮食收购量及其占产量的比重(表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计划司:《中国农业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
(3)材料三、四的苏中两国的农业政策有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 问题的历史背景。(8分)
材料五 继任的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不再像胡佛那样主张“无为而治”,而是主张实行“开明政治”,对经济加强管理,他的口号是:“祖国要求行动起来,现在就行动起来。”
——肖国亮 隋福民《世界经济史》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采取的农业措施,并分析其产生的积极作用。(6分)
14. (16分)走近历史人物,深刻把握他们所处的时代,看到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和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想开始盛行。极富玄想天分的法国人还很自然的由自然联想到了人类社会。既然思想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绝不例外??
——《世界文明史》上
(1)根据材料一,说明牛顿的自然科学革命引发了欧洲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牛顿的著作、理论。(5分)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