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复习题

 

第一章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 (1)以揭示社会的形成、发展过程及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2)社会学是一门从社会结构的视角出发,来研究社会行动、社会生活和社会变化的学科。

(3)课本P2:作为专门的具体社会科学,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行动(韦伯)社会行动是指人的公开或内心的活动,是一种主观思想同别人的行为想联系并在行动过程中,依赖别人行为的活动。社会行动是有意义的,且意义是可以理解的。

P24马克思韦伯将社会行动分为A目标合理的行动,即能够达到目标,取得成效的行动。

B价值合理的行动,即按照自己信奉的价值所进行的行动,不管有无成效

C激情的行动,即由于现实的感情冲动和感情状态而引起的行动

D传统的行动,即按照习惯而进行的活动。

3.社会事实(迪尔凯姆)

课本P23:他认为社会是独立存在的客观实体,同时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即在社会层次上发生的种种现象,这些事实构成了社会。因此,迪尔凯姆主张在社会整体层次上进行实证性研究。

笔记:迪尔凯姆为社会学确立了独立的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充实了孔德开启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构想,使社会学方法论具有实证性的内容。

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

为社会学确定了独立的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1)物质社会事实如劳动分工与法律,有形固定的东西;

(2)非物质社会事实如社会风气、思潮、意识等,是思想观念的东西;

(3)特点:客观性、强制性、普遍性。

二.概论辨析

1.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孔德)课本P22:孔德的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部分,前者注重研究社会体系存在的条件和作用的规律,他认为社会体系各部分之间的平衡与协调的关系,是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一旦这种关系遭到破坏,社会系统的运行就会发生障碍,造成社会病态,引起社会混乱与变革。

后者着重研究社会体系的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他认为社会的发展表现为人类的体质、道德、知识和政治的进步,尤其受人的知识的影响,因此,知识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因素。

2.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迪尔凯姆)P24迪尔凯姆把社会团结分为“机械的团结”和“有机的团结”,前者是指在古代或传统社会中的团结,后者是指在现代社会,具有高度社会分工的社会中的团结形式,社会分工是社会团结的动力,是维持现代社会的和谐运行的机制。

三.简答

1.社会学的学科特点是什么?

(1)整体性(2)综合性(3)现实性(4)实证性

2.社会学产生的条件是什么?P3社会学在20世纪30-40年代产生,决定性的因素是时代实践的要求。西欧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引起了社会变化,英国产业革命和法国政治大革命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后果,正是这些社会变化和社会后果,使现代社会运行和发展的问题,即如何实现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避免恶性运

行和畸形发展的问题,突出出来了。

一方面,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型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突飞猛进,工业化和都市化,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问题的产生,对社会学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学一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理性的王国”并没有带来普遍的“自由、平等、博爱”,相反却越来越暴露出这一社会的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这种种社会运行和发展中的障碍和不协调,以及其鲜明的形式,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能否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问题,于是从孔德开始的西方社会学传统和从马克思开始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根据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特别是圣西门的思想,各自做出了了不同的回答。

3.迪尔凯姆对社会学作出了哪些贡献?笔记:迪尔凯姆为社会学确立了独立的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充实了孔德开启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构想,使社会学方法论具有实质性的内容。

运用统计方法对自杀现象的研究,用人类学资料对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宗教研究,是社会学理论和经验研究相结合的范例,从而结束了西方社会学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长期脱节的状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课本:P10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所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指两者互生、互动的过程,而不是那种僵死的二元对立的关系。

从理论上说,这个问题贯穿于社会学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是每个社会学家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解决的问题。第一,定义社会学的对象或侧重社会,或侧重个人,都离不开两者的关系问题。第二,区别社会学的学派,如唯实论和唯名论、实证论和反实证论、整体论和个体论等,都是根据这个问题来划分的。第三,确定社会学的属性,如宏观社会学和围观社会学,也是以这个问题为准绳的。第四,社会学的主要内容,不论是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角色、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分层、社会制度、社区,也不论是水问题、社会控制、社会工作以及社会变迁,无一不是直接或间接地包含着、体现着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发展的根本线索。

从现实上说,这个问题也贯穿在实际社会生活的额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实际的社会生活,归根到底是个人,也即每个社会成员,如何从社会中获得资源的机会的问题。

从社会学的层次结构看,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与社会学对象有着密切联系。第一,社会学基本问题层次,第二,社会学对象问题层次,第三,社会学范畴问题层次。

5.如何认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这个研究领域包含了非常多的主体,从重要的社会议题,到当代文化的各个面向。

(一)从经典社会学家和社会学著作来看

①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整体的科学

②社会学是研究个人及其社会行为的科学

③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群体和群体生活的科学

④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制度、社会过程和社会组织的科学

⑤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关系的科学

(二)从当代社会学家所做的工作来看

①社会学分析②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③基本社会制度④基本社会过程

四.论述

作为一个刚接触到社会学的学生,你打算如何学习社会学?

第二章 社会

一.名词解释

1.社会 课本P69: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笔记:古代思想家的看法:①指在一定地方举行的集会②志趣相同者结成的群体

西方社会学者的看法①社会唯实派:认为社会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

②社会唯名派:认为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正实在的只是个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看法:①社会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②生产关系是社会的本质和基础

2.社会运行 课本P77所谓社会运行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3.社会系统 ①社会学认为,社会是一个系统。②所谓系统,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各种要素构成的整体或统一体,社会系统也是如此,构成社会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结构和秩序,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转和变化。③社会作为一个整体,一个大系统具有不同于各个子系统的新的功能。

二.概念辨析

1.先赋地位与后致地位

①先赋地位:既得地位,包括年龄、性别、种族等社会强加给我们的地位。

②后致地位:获得地位,指可以进行一定的控制,通过个人努力可以获得的地位。

2.纵向社会运行与横向社会运行P77

①纵向社会运行:也就是社会的变迁与发展。社会系统在其前后相继的纵向运行中表现出一些基本关系:A继承的关系B变异的关系C中断的关系

②横向社会运行:指社会发展某一阶段上,社会诸要素、社会诸系统的交互作用。横向运行也表现出了一些基本关系。A交叉与渗透的关系。B制约的关系C促进关系D转化的关系,即一种要素转变为另一种要素、一个系统的问题转变为另一系统的问题。

三.简答

1.简述社会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笔记:①生态因素: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貌以及自然资源等,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要素之一。

②人口因素:指生活中在特定社会历史过程中的人的总和,它包括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构成以及人口变动等内容。它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和影响。

③文化因素: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社会整体结构中一个相对独立的要素,其积累和传递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

课本P71:①人口要素:人口要素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之一,任何社会,都是由人构成的社会,即人类社会。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成为一个社会的核心。有数量质量的体现。②资源要素:资源要素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调教,是社会系统运行的动力来源。③环境要素:环境要素是社会存在和运行所依托的空间的、物质的基础。

④文化要素:文化是社会的又一重要构成要素。任何社会,都包含了人类通过智慧和心智而创立和积累的文化,如语言、习俗、艺术、宗教、法律、制度以及各种物品等。

2.社会系统的特征有哪些?①社会系统是一个极复杂的系统。

②社会系统是各个子系统的有机联系的系统

③社会系统是一个活的有机体

3.简述社会系统运行的三大机制?驱动机制、调节器机制、安全阀机制

四.论述

1.如何理解社会的系统性?

2.如何理解当代我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第三章 文化

一.名词解释

1.文化圈:文化圈是一个空间范围,在这个空间内分布着一些彼此相关的文化丛或文化群。从地理空间角度看,文化丛就是文化圈。

2.文化丛:又称文化集丛,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功能上互相整合的文化特质构成,这些文化特质彼此为一体,表达一定范围的文化意义。

3.文化涵化:当一个社会与另一个经济文化上都比较强大的社会接触时,这个较弱小的社会经常要被迫接受较强大的社会的很多文化要素,这种由于社会的强弱关系而产生的广泛的文化假借过程成为涵化。

4.文化堕距:美国学者威廉·奥格本认为文化各部分变迁的速度并不一样,有的部分快,有的部分慢,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

二.概念辨析

1.主文化与亚文化 这是根据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从对立、冲突的角度对文化做的区分。有学者认为反文化事实上是一种特殊的亚文化。

主文化:指社会上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亚文化:居于附属地位的其他价值观念和规范体系。

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2.文化与文明 ?首先,文化比文明的出现要早得多,文明阶段仅仅只有五六千年,文化则在人类的蒙昧时期就已产生。

②其次,文明是进步的、有积极意义的人类创造的成果。

③再次,只有当文化使人类脱离生物体本能和野蛮行动而产生理智行为,并建立起先进的物质或精神生活方式的时候,才能成为社会文明的表现。

3.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中心主义:以自己的文化评价和衡量其他文化,并认为自己的文化比其他文化优越。它建立在对文化的误解之上,在那些与外界很少发生联系的社会里表现得非常突出。

文化相对主义:另一种相反的文化视角,是指不主观武断地用一种文化标准去衡量和评判另一种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相对的价值,没有什么高低好坏之分。

三.简答

1.文化的内部构造包括哪些内容?

①哲学、具体科学、宗教、艺术、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念等,其中以价值观念最为重要。

②语言与符号

③规范体系:规范是一个社会中社会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标准或通则。它要求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的环境下应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甚至能够让他们预期他人的行为。

④物质产品: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产品,,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品,以及为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创造出来的或加工改造过的物质产品都属于文化。

2.文化的一般特性是什么?

①文化是由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衍生或创造出来的。

②文化是后天习得的知识和经验,文化的内容不能通过生殖系统遗传。

③文化是人类所共有的。

④文化使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

⑤文化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

3.文化具有哪些社会功能?

①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

②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

③文化具有社会整合的功能。

④文化具有社会导向的功能。

四.论述

1.如何理解文化多元化和文化一体化?

2.怎样理解当代中国文化的变迁状况?

文化变迁的主要方式:发现和发明、传播、涵化、革命。

第四章 社会群体

一.名词解释

1.社会群体:①广义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且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

②狭义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2.社区:就是地域性的人类共同体,地域性的小社会。社区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实体,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3.城市化:①城市化的数量过程: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农业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的过程。 ②城市化的质量过程:包括城市本身的现代化过程和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

③城乡一体化过程:城市化要达到的目的。

4.核心家庭:以婚姻为基础,父母与未婚子女共同居住和生活。

二.概念辨析

1.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①初级群体指由面对面的交往而形成的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的群体形式。

②规模较大,成员通过间接方式互动和交往的正规群体形式。

2.内群体与外群体

①成员对其有团结、忠诚、亲密及合作感受的群体即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 ②无法令人们产生归属感的其他任何别的群体。

3.社区与行政区

①行政区是为了实施社会管理,依据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人为划定的,边界线是清楚的。 ②社区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自然形成的,其边界比较模糊。

同一社区可能被划入不同的行政区,而同一行政区内却可能包含着不同的社区。

三.简答

1.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①有比较明确的成员关系

②有比较稳定的社会关系

③有比较持久的社会交往

④有一致的群体意识

⑤有比较一致的行为能力

2.家庭的社会功能体现在何处?

①它是人们在生活过程中最初加入的社会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孕育和发生着各种社会因素和功能。

②它是社会中最普遍,也是最基本的群体,是个人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个人通过家庭走向社会,社会通过家庭得到支持。

③它是社会生活的基础,负责社会新分子的繁衍,具有社会内部充分开展了的各种互助和互争内容。

④它是最小和最持久的群体。一般而言,每个人终其一生都与家庭相联系,只要那女两个就可以组成家庭。 ①性爱功能②生育功能③教育功能④经济功能⑤保障功能⑥情感功能

3.组织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①目标:组织试图实现某一事物的期望状态。

②规范:社会组织内部稳定的规则体系。

③地位:组织内部成员按照分工原则所处的特定位置。

④角色:组织内特定地位的行为模式。

⑤权威:组织内部一种合法化的权利。

⑥物质条件:组织活动所需的一切硬件设施和保证。

4.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有什么特征?

根据社区的聚落特征、文化特点、经济组织、人口结构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我国社区可划分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两大类。这两大及本社区类型,构成了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社区结构。

人口、经济活动、职业、生活方式、组织结构、家庭、血缘关系、人际关系

四.论述

1.社会组织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有何意义与影响?

①非正式群体能满足组织成员的需要,并给个人带来一定的好处。

②成员间的相同性和相似性产生了人际吸引和经常的互动。

消极:1抵制变革2个体与组织目标冲突3不愿接受正式规范的约束而导致遵从行为的问题4谣言等

2.谈谈你对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看法?

第五章 个人及其社会化

一.名词解释

1.个人社会化:社会化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通过社会交互作用,学习社会文化,参与适应社会生活,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从个人方面看,首先,只有经过社会化的个人才能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独立生存。其次,社会化有利于个人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2.再社会化:一个人由于社会化的中断和失败引起的从一种生活方式向另一种生活方式急剧转变的过程。

3.社会角色:①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②社会角色是一套行为规范和行为期待

③社会角色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的反映

④社会角色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

二.概念辨析

1.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

①社会教化: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其执行者实施的社会化过程,具体机构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大众传媒等。

②个体内化:社会化的主体——人,经过模仿学习、主观认同、角色扮演、自我强化等手段,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目标、价值观、行为规则和方式等转化为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2.基本社会化与继续社会化

①基本社会化是婴幼儿时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的社会化

②继续社会化是指成年期的社会化

三.简答

1.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①人与社会处在复杂的相互关系和制约关系之中,从根本上讲,这是一种双方适应和改造的关系。

②人必须适应和依赖社会,没有社会就没有个人。

③社会依赖于个人,没有个人就没有社会。

2.个人社会化的条件和特点都有哪些?

(一)个体生物基础条件①人类具有语言能力。②人类具有思维能力。③人类具有高度的学习能力。④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二)外界社会环境条件①家庭——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场所②学校——社会由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系统教育的机构,继家庭之后社会化的第二个主要场所③同龄群体——认得社会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④职业群体——个人进行职业社会化的最主要场所⑤大众媒介——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社会化无不受此影响

3.社会化主要有哪些类型?

①基本社会化,是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

②预期社会化,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

③发展社会化,是相对于初级社会化而言的,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 ④逆向社会化,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同时也可相反。

⑤再社会化,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4.为什么在现代社会,一个人从青年到老年,要不断地进行社会化?

人需要不停社会化,没有社会化就不是一个社会的人。

5.简述社会角色的类型。(一)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①先赋角色②自致角色

(二)角色规范化的程度①规定性角色②开放性角色

(三)角色追求的目标①功利性角色②表现型角色

四.论述

1.试论述环境因素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

2.如何处理社会角色失调问题?

问题有:角色紧张、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

第六章 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地位:社会差别是社会成员之间基于社会属性的差别。在这里,具有社会意义的社会属性就叫做社会地位,指的是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通俗地说,社会地位就是社会关系之网中的各个纽结。

2.社会分层:是指根据不同的社会标准,把一个社会的成员划分为高低有序的等级层次的现象和过程。

3.社会流动:就是指个人或群体从一个社会阶级、阶层向另一个社会阶级、阶层和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变动。实际上是个人与原有社会位置的分离而与心得社会位置相结合的过程。实质是对社会性资源的再分配过程。

4.异化(马克思):马克思的异化观。马克思批判了前人非科学形态的异化理论,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最典型的异化本质。在马克思之前,人们所揭示的种种异化,基本上还停留在异化的外部现象。马克思则揭示出决定异化外部现象的本质异化,即异化劳动或劳动异化。

二.概念辨析

1.阶级与阶层

①阶级是个历史现象,仅仅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阶级现象最终将随私有制的铲除、生产力的高速发展而消亡,阶级的消亡是不可避免的,意味着人类最终能消灭社会不平等。

②阶层是根据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之外的属性划分的,它或者存在于阶级内部,或者是与阶级相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特殊群体。进行阶层分析必须以阶级观点为指导。

2.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

①社会分化特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

②社会整合,社会不同的因素、部分结合为一个统一、协调整体的过程及结果。亦称社会一体化。

3.水平流动与垂直流动

①水平流动:是指个人或群体在同一社会层次上的位置转移,一般不改变人们的社会地位。

②垂直流动:是指个人或群体在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从一个社会位置流向另一个或高或低的社会位置,分为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

4.代内流动与代际流动

①代内流动:是指个人在一生中社会地位的变化

②代际流动:两代人之间社会地位变动,主要指子女从父辈所属的阶层流向其他阶层。

三.简答

1.如何理解个人地位的多重性?

个人社会地位的多重性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①场合地位的多重性。在不同交往场合,个人可以根据交往时空、对象、情境界定的不同而变换地位,由于人们的交往场合通常同群体相联系,因此,个人的场合地位取决于所属群体的数量以及活动领域的范围。

②素质(潜在)地位的多重性。个人在同一个交往场合,各种构成其内在素质的社会属性同时对交往过程发生影响,个人的素质地位取决于他的独特生活经历造成的内在潜能的发展程度,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成员的个性日趋丰富和多样化,内在素质的差异性也越来越大。

2.简答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

他提出一个由阶级、地位、权力组成的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后来他又进一步纠正自己的思想,在研究社会不平等时,既考虑经济因素,也考虑政治和社会因素,主张从财富(经济)、权力(政治)和声望(社会)三个角度总和考察一个社会的分层和不平等问题。

3.影响人们获得社会地位的条件有哪些?

①事业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的综合实力的综合表现。

②家庭背景对社会地位的影响力也很大。

③是否接受过高等教育影响社会地位的获得。

④身边的亲朋好友的社会地位也对自身的社会地位有影响。

4.为何说合理的社会流动是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

合理的社会流动首先要有流动数量的限制。合理的社会流动还要控制流动的质量,也就是要体现机会均等的原则。

①合理的社会流动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②开放的分层结构有利于降低社会个体间的不平等。

③社会流动拓展了社会个体的活动空间,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相互了解、相互接触,从而降低了社会隔阂,减少了社会冲突。

④合理的社会流动能够有效地激发起社会个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对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论述

1.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看待社会分层现象的?

阶级现象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首先,它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以剩余产品的出现为前提;其次,阶级的产生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相联系,私有制使得对剩余产品的剥夺和占有成为可能。因此,阶级结构是处于生产力发展特定阶段上的私有制社会的基本结构。

2.如何看待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①首先,阶级是由人们在所有制中所处地位决定的,是基于社会差别的不平等。

②阶级论认为,阶级关系是一种稳定性不平等,个别成员的社会流动不足以从总体上改变稳定的阶级格局③阶级论认为,在资本主义的社会条件下个人的努力很难弥补人们在晶振起点上的差距,各阶级间已存在的壁垒构成了他们相互流动的障碍。

④阶级论把阶级之间关系的对立性质视为社会冲突的根源。

3.我国当代社会流动的特点和问题是什么?

我国当前的社会流动,主要受到人口结构和经济结构两个因素制约。

①所有制结构的变动为社会流动创造了条件。

②产业结构的变化也促进了社会流动。

③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社会流动。

特点:①流动的主体具有多层次性。②流动主体和流动客体之间的相互选择性。

③流动的方式具有多样性。④流动的区域具有集中性。

问题:①流动还没有形成合理的态势,流动中存在着盲目性的倾向。

②我国当前社会流动的渠道和途径还不完善。

③我国现在的社会流动还没有完全实现机会均等的原则。

第七章 社会制度

一.名词解释

1.制度:①制度是组织起来的程序②制度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系统化、稳定的程序或社团③制度是一套由民俗民德所交织成的社会行为,这种社会行为由社会所规定,为人们所公认。

2.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结构形式,它是使社会运行体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结在一起的一种主要方式,是社会运行机制的重要构件。

3.制度化:表示社会个体或组织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的程度及行为模式化的过程。包含两层涵义,一是社会是否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社会制度体系;

二是社会规范在多大程度上及何时被社会成员所接受,成为社会成员自觉的行为准则。

4.本原社会制度:指人类最早形成的社会制度,而且是其他一切社会制度的母体。

5.派生社会制度:是指从本原制度生长、演化、发展起来的后来制度。

二.简答

1.什么是社会制度?主要有哪些类型?

社会制度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结构形式,它是使社会运行体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结在一起的一种主要方式,是社会运行机制的重要构件。

①自然制度与计划制度②基础制度与辅助制度③一般制度与特殊制度④统治制度与操作制度⑤合法合理的制度与不合法合理的制度。

⑴按照制度的起源和功能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可分为:本原社会制度和派生社会制度。

2.社会制度具有哪些特征和功能?

特征:①普遍性:从时空角度,社会制度的作用角度来看

②变异性: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制度,同一制度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又有不同的表现。

③相对稳定性:任何制度性的社会规范,绝不是转瞬即逝的东西,它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一旦形成,在一段时期内会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没有巨大的社会变革的冲击,一般是不会轻而易举地发生变化的。这是制度的优点,也是制度的缺点。④强制性。

正功能:①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②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③整合社会机体④传递社会文化

负功能:社会制度有时也会妨碍人类需要的满足。在功能上表现为紊乱或不起作用。这种情况社会学上叫做社会制度的负功能,也就是社会的功能失调①内部结构的紊乱、相互抵触、相互抵消。

②制度的存在的意义和作用的模糊,从而流于形式。③制度的权威丧失,人们对它的存在满不在乎等。

3.什么是经济制度?它是怎样规范人类的经济行为的? 经济制度:人类经济生活的实质就是满足自身衣食住行、物品和劳务方面的需要。经济制度是生产和分配物品以及服务的制度化体系,它规范着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即经济行为。

三.论述

1.试论述中国制度改革的基本路径。

⑴当前我国的体制改革既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继续,同时也是消除旧体制造成的社会顽疾所必须。

⑵当前的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必经阶段。

①要把机构改革放在改革开放的大局中。

②要对机构的功能进行分析。

③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机构改革的整体局面用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

④要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堆在机构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随时纠正。

⑤加强舆论、宣传工作,以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支持改革。

⑥加强法制建设,运用法律排除干扰和破坏机构改革的行为。

2.试论述中国制度改革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八章 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

一.名词解释

1.社会问题:广义的社会问题指与人们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问题。狭义的社会问题指社会病或社会生活失调。 基本涵义: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影响了多数人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引起了社会上的相当数量的社会成员的注意,并需要社会群体的力量去解决的问题。

2.社会整合:

3.社会控制:广义:指通过社会自身力量,促使人们遵从社会规范,使社会系统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过程。 狭义指对社会越轨行为进行制约和监控的过程。在社会学研究中一般使用广义概念。

4.越轨:又称偏差行为论,墨顿和萨瑟兰的理论共同构成了越轨行为轮的主要理论构架。

越轨行为论认为:越轨就是指人们违反社会规范所期望的行为,社会问题就是个人或群体的越轨行为造成危害一般社会准则的现象。

二.概念辨析

1.结构型社会问题与偏差行为型社会问题

①结构性社会问题:由基础社会条件或基本的社会结构的缺陷所引起,社会现代化或社会转型那个这类问题的产生虽有影响,但并非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②变迁型社会问题:由社会变迁所致,即在社会现代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结构失衡、功能障碍、关系失调、整合错位导致了各种社会问题的产生。

2.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所为贫困,是指人们缺乏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而造成生活困难的状态

①绝对贫困:是一种“生存贫穷”,即缺少维持生存的基本必需品。

②相对贫困:是相对于社会一般生活水平而言。即个人或家庭收入低于社会中等水平。

3.外在社会控制与内在社会控制

①前者是利用外部力量,即各种形式的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实施社会控制。

②后者是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观念,对自己的行为实施的控制。

4.制度化控制与非制度化控制

①前者又叫形式化控制、正式控制,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向社会成员昭示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从而实现社会控制。

②后者又叫非形式化控制、非正式控制,指以道德、风俗等非制度化手段实现的社会控制。

三.简答

1.社会问题的主要属性是什么?

⑴客观性与主观性①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事实,存在于一切社会,是一种现实问题。

②是指人们被某种利益驱动,主观而为制造的社会问题,如缉毒、吸毒问题,卖淫嫖娼,拐卖妇女儿童等。 ⑵普遍性和特殊性①任何社会时代和人和社会领域,都存在社会问题。

②在时间上,每一种社会问题都烙有时代印记,或者是新时代产生的新问题,或是老问题带上时代新特点。

在空间上,各个国家、民族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社会问题,即使国际或几国共有的问题,也会以各自不同的特点表现出来。

⑶复杂性和周期性①所有的社会问题都几乎具有形成的多因性、内容的多元性、表现的多态性和后果严重性。②过程性:性质较为单纯的社会问题有一个孕育、发展到激化、解决的生长周期;阶段性:性质较为复杂的社会问题,持续时间长,其周期性就会表现为阶段性,以几个阶段性的周期循环构成社会问题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⑷破坏性和联动性①社会发展矛盾问题是因为社会消极面的存在,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和延缓的结果。 ②因果循环效应、相互激发效应和集群衍生效应。

2.“社会病理学”和“标签论”是怎样理解社会问题的?

社会病理学认为:社会就像是一个有机体,而且也会像有机体生病一样出现故障,社会问题是一种违背社会道德期望的现象,或者社会本身就是不道德的社会。

标签论起源于社会学中的符号互动主义,偏重于社会问题的主观认定过程,即着重探讨和检验。“越轨行为”或“社会问题”的社会定义,分析人们是如何定义哪些被视为是有问题的状况、个人、过程或事件的。

3.简述贫困问题的成因。

①贫困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严重问题。

②连绵不断的天灾人祸也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

③政策上的失误,也是产生贫困不可忽视的原因。

④科学技术的落后,也不可避免要产生社会的贫困。

4.社会控制的功能和意义体现在何处?

功能:①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稳定②维持社会的正常生活③促进社会发展

意义:它可以协调社会运行的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修正他们的运行轨道,控制他们的运行方向和运行速率,使之功能耦合、结构协调、相互配套、尽量使各社会运行系统同步运行,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四.论述

1.谈谈你对社会偏差行为的认识。

偏差行为型社会问题是由个人或群体的偏差行为所致,如犯罪问题、酗酒问题、性犯罪问题、药物滥用问题、集群行为问题等。

2.从社会学的角度,如何看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开发政策。

分三阶段展开,①1978-1985,为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时期

②1986-1993,为贫困人口稳定减少时期

③1993年以后,中国进入消除贫困最艰难的攻坚时期,国务院于1993年3月公布并实施“八五攻坚计划”。 ?扶贫济困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党宗旨和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的。

?扶贫济困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也是我们面临的历史任务所决定的。

?扶贫济困也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所决定的,对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3.如何看待中国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问题?

中国城市贫困人口的绝对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有减少的趋势,之后又表现出上升趋势,特别是90年代以来突破千万大关,在整体上增长趋势明显。

第九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变迁:“社会现象的变化”其内容是自然环境、人口、经济社会制度、社会群体、生活方式、价值观、科学技术、文化等诸方面的变迁。“凡是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组织、人口、人的环境以及道德、法

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时尚等一切社会现象的突发的,急剧的或渐进的缓慢的变化,都叫做社会变迁。 定义:社会变迁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矛盾运动而引起的种种社会变动现象。

2.现代化:①工业化,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

②“西化”,就是落后国家采纳欧洲或西方式的现代化价值标准和各种社会制度。

③社会现代化是场整体的社会变迁,是一个连续不断地历史进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各个方面都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

定义:社会现代化是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以及改造自己以适应这些条件,达到社会繁荣发展的过程。

3.理性化:合理地指向有意识的目标实现的行为。韦伯的理性化是指在一定的习俗、制度、情感、规范、意志和信念下产生的,意义的价值与理性共同发挥着作用,而且意义的向导性或者说“行动的自我趋向性”,往往作为理性化行动的一个先行存在而发挥作用,意义内在于一切行动之中,无意义则一切行动就不会发生。

二.概念辨析

1.社会变迁与社会变化

二者虽然都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但社会变迁是带有阶段性的,《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变迁为“情况或阶段的变化转移”,而社会变化则重于研究对象,现象产生的根源及结果。

2.渐进性社会变迁与突发性社会变迁

这是从社会变迁的速度及深度来分类的①渐进型社会变迁:社会逐渐地、缓慢地演变的过程,如社会进化、社会改良,社会改革等。

②突发型社会变迁:急剧发生的带有质变性质的社会变迁,社会革命是它的一种形式。

3.现代化与现代性

“现代性”与“现代化”概念的区别①首先在于,现代化主要是一个在经济学与社会学层面上谈论的范畴,现代性则主要是一个哲学范畴;

②其次,现代性乃是现代化的结晶,是现代化过程与结果所形成的属性。现代性具有如下三个特征:首先,它标志着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表现为与某些传统的断裂;其次,自由构成现代性的核心,人的各种权利的保障构成现代性的前提;

③第三,现代性表现为建立起竞争机制与合理的规范,即竞争的理性化过程。

三.简答

1.简答社会变迁的形式和原因。

形式:⑴就方向性而言,分为①进步的(或正向的)社会变迁②退步的(或负向的)社会变迁

⑵社会变迁的范围①整体社会变迁②局部社会变迁

⑶社会变迁的层面①宏观社会变迁②微观社会变迁

⑷社会变迁的速度及深度①渐进型社会变迁②突发型社会变迁

⑸社会变迁的可控性①无计划的社会变迁②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原因:①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变迁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导致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

②自然环境的变化也是导致社会变迁的因素之一。

③人口变动对社会变迁也能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人口的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

④社会文化的变迁和传播也是导致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因素。

2.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①社会现代化是一场涉及到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内容广泛的社会变迁

②社会现代化必须以近、现代文化,现代科学技术为后盾,是一种迅速而猛烈的社会变迁

③社会现代化不是一时一国的追求,而是全球性的社会变迁。

四.论述

1.影响社会变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已成为现代社会变迁的动力

②由于生产力急剧的提高,现代社会正面临着社会方方面面结构的大革命和大调整

③随着改革、调整的深化,又必然引起了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革。

第十章 全球化与本土化

一.名词解释

1.理性化:理性对待全球化

2.全球化:广义:全球化泛指人类从彼此分隔的多中心的民族国家社会逐步走向全球性社会的历史变迁过程。 狭义:全球化特指20世纪以来,以全球意识为基础,以人类共同利益为目标,以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为动力,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人类社会整体化、多样化、依存化、关联化的客观历史进程和趋势。

二.简答

1.全球化趋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交通、信息、科技、经济、贸易、经营、文化、观念、竞争、国际型社会问题 全球化。

①经济方面: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形成了全球统一的大市场,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彻底打破封闭状态,使世界财富得到迅速增加。

②政治方面:促使国家安全的内容和形态发生变化,传统的主权观念和政党政治形式将受到越来越强劲的冲击,人们更多地直接参与社会运动。 ③文化方面:不断扩张的大众参与包括观察者、消费者。旅游者、听众和观众等等,他们与电子媒体和信息技术革命一起,导致了世界范围内文化交流的巨大扩张。

④社会心理方面:全球化不仅把每个人变成了全球社会的一员,使其具有现代的法理意识和理性精神,还极大地扩展了人们的时空观念和社会历史视野。

三.论述

1.如何认识那些反对全球化的观点?

①全球化的动力②特征③历程④定义⑤后果

2.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会产生哪些重要的影响?

全球化引发了社会学家思维的变化。主体意识、全球观念、系统思想等等,已经牢牢扎根于活跃在学科前沿的思想家、理论家的学术研究中,并通过他们悄悄地影响着广大社会成员的思维方式。

①从研究对象上看,全球化时代的社会学被传统社会学长期排斥在外的文化列为重要的研究现象。

②从认识论基础上看,全球化时代的社会学动摇着传统社会学的基础——实证主义和普遍主义,导致社会学理论的多元化。

③从预设前提上看,传统社会学理论关于“秩序与进步”的假定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全球化时代的社会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社会学理论,也将“解构”传统的“秩序与进步”的研究主题。

3.发展中国家应如何面对全球化的到来?

首先,独立自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建设步伐。

其次,应加快政治民主化步伐,建立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体制。

再次,发扬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优秀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园林史名词解释
    长城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 上一篇:【2015】波士顿学院:以最低的标化申请到最好的学校
  • 下一篇:刍议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之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