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序论:
哲学:
一、定义1.本质:质学与世界观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也是世界观,但世界观并不都可以称为哲学,只有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才可称为哲学
2.功能:哲学与方法论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用这种理论去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各种问题,就是方
法论。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
二、基本问题1.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一个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问题
2.内容:何者第一性\有无同一性
两个方面:①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即精神与物质何者
为第一性的问题,亦即谁决定谁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精神(意识)
和物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反映存在或正确认识存在的
问题
3.论据:不能回避\前提基础\斗争焦点\实践问题
四条论据: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
而必须做出明确回答的问题;②如何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③思维和丰在的关系问题
是哲学史上各派斗争的焦点,从而成为划分哲学基本派别(唯物主
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社
会实践中的基本问题。
三、主要派别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基本派别)
⑴定义: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即思维与存在何
者为本原的问题,是区分哲学基本派别唯一的科学的标准。依据哲
学家们如何回答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哲学区分为唯物
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所谓唯物主义就是主张物质(存在)
第一性、意思(思维)第二性,物质决定意思、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物的哲学派别。所谓唯心主义,就是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意识决定物质、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的哲学派别。
⑵形态:首先,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和
科学的发展以及在同唯心主义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它
大体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或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一个历史
形态是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是近
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三个历史形态是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次,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哲学史上
出现过许多唯心主义哲学流派,但归结起来不外客观唯心主义和主
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式。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在万事万物之前,
1
先有一种神秘的“客观精神”。它是万事万物的本原,物质世界只
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和表现。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精神当
作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或现象,是感觉或意识的产
物。
⑶根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以及与此相交织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原因。概括来说主要有社会历史根源、
认识根源、阶级根源。①社会历史根源:主要指社会实践的性质和
发展状况,在人类社会实践中,就存在着产生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的深厚根源。②认识根源: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也存在着正确认
识事物和歪曲认识事物两种可能性,即唯物正确观点和唯心主义的
错误观点。③阶级根源:在阶级社会里,唯物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
斗争,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分不开的。
2.一元论与二元论
唯物主义和彻底的唯心主义都主张世界有一个统一的本原,所以它们都是一元论
哲学。哲学史上的二元论,否认世界有一个统一的本原,认为精神
和物质是两个各自独立、互不依赖的本原,是哲学上的折中主义。
3.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即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
答,把哲学区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凡是肯定思维与存在有同一
性,承认客观世界能为人们所认识的哲学观点,属于可知论;凡是
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否认客观世界能被人们所认识,或者否
认客观世界能够被人类彻底认识的哲学观点为,属于不可知论。
4.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没有
绝对静止和永恒不变的东西;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不只是量的变化,
而且有质变和飞跃;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主要不在于事物的外部,
而在于事物自身所包含的矛盾性。辩证法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历史形
态:辩证法的第一个历史形态是古代朴素辩证法;第二历史形态是
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第三个历史形态是马克思
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形而上学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和固定不变
的;虽然有时也承认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但否认事物的
根本质变和飞跃;认为事物运动变化的源泉在于外力的作用,否认
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事物自身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
马哲:
一、马哲产生的根源:具体说来,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阶级基础,
有其坚实的自然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
二、产生与条件1.社会历史条件:19世纪上半期社会历史的发展提示了社会历
史唯物辩证的性质(涉及:资本主义发展与工人运动发展)
①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激化,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条件。
②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
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
2
舞台,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
③无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同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丰富经验,为这个科学理论的
产生提供了现实的经验。
2.自然科学前提:19世纪上半期自然科学的发展提示了自然界唯物
辩证的性质(涉及:自然科学三大发现)
自然科学前所未有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科学
基础。19世纪上半期,自然科学取得了巨大进步,其中有代表性
的重大成就,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等三
大发现。
3.思想理论来源:19世纪上半期哲学理论的发展使唯物论与辩证法
的发展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涉及: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基本内核”
与黑格尔辩证法“合理内核”)
广义地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人类历史上优秀思想成果的继承
和发展;狭义地说,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
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直接理论来源。
三、特征与定义1.对象: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最普遍规律的科学(涉及:哲学
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对应:自然科学前提)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这是从哲学研究的对象上概括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之
间既有区别(对立)又有联系(统一)。二者的区别:具体科学研
究的对象是物质世界某一领域、方面或层次的特殊本质及其规律,
哲学以整个世界的共同本质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
二者的联系:每一时代的哲学都以该时代的具体科学为基础,从具体科学中概括出哲学的一般结论和原则;哲学所概括和总结的一般结论和原则又可以指导人们去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本身,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2.内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涉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
识对应:哲学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备
的理论体系,这是从哲学的内容上概括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马克思主义哲
学不仅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而且把唯物辩证的自然
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统一起来。
3.使命:实践基础上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涉
及:哲学的阶级性对应:社会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无
产阶级哲学,这是从哲学的阶级属性、根本特征和社会作用上概括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题: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为什么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简述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3.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
辩证唯物主义:
物质:
一、 唯一特性(定义)
1.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者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观点出发,认为物质是意识或精神的产物,精神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本原和基础。
⑴主观唯心主义:主观精神的产物
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物质是自我意识的产物。
⑵客观唯心主义:客观精神的产物
客观唯心主义者认为,物质是离开人、离天人脑的某种所谓精神的产物。
2.旧唯物主义
⑴朴素唯物主义:具体物质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某一种或某几中具体的“原初物质”构成的,“原初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⑵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原子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原子的特性说成是一切物质的特性。
3辩证唯物主义——列宁:客观存在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咱客观现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信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⑴唯物论:本原
①唯物论与唯心论
②一元论与二元论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无论的根本立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⑵认识论:可知
①反映论与先验论
②可知性与不可知性
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证和可知论,同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⑶辩证法:哲学
①哲学范畴与科学范畴
②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阐明了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物质观的缺陷。
二、 根本属性——运动
1. 物质与运动(物质与运动不可分)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是标志着一切事物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4
2.
三、
1.
2. 它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①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上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③离开物质讲运动,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是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讲物质,否认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形而上学。 运动与静止(绝对相对,相互渗透) ①所谓静止是指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主要指以下两种情形:一是特定事物之间没有发生空间位置移动,二是事物保持自身的稳定性,尚未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②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其一,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辩证的统一;其二,运动静止相互信赖,相互渗透。③在对待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上,我们既要反对否认绝对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动论,又要反对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语言和诡辩论。 存在形式——时空 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客观性(时空与物质运动不可分) 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性是一维性、不可塑性。 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空间的特性是三维性。 时间、空间同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①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②时间空间离不开物质的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也是不存在的。 辩证性(绝对相对)
⑴无限与有限
时间和空间既有绝对性的一面,又有相对性的一面。①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它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所件的。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时空的具体特征是随着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的,是可变的、有条件的。②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又表现为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边无际。但我们也得承认,每一具体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却是有限的。 ⑵不变与可变
意识:
一、 起源(时间上是第二性的):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 来源:自然界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 来源:社会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二、 本质(空间上是第二性的):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1. 基础: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基础
2. 内容: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来源
三、 作用(反作用上是第二性的):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即意识的反作用是指意识能够能动
5
地反映客观事物,形成主观观念(认识世界);自觉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改造世界).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③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有重要影响作用④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1. 前提:认识和遵循规律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①客观规律是指规律是物质运动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所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即自觉的能动性。②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相互依存有两层意思:一是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二是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既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有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就要把科学态度和革命热情结合起来,既反对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唯心主义,又反对否认主观能动性的形而上学。
2. 途经:付诸实践
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途径与条件①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②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就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③意识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3. 条件:利用工具等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 原理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①世界是统一的世界。②世界统一于物质。③物质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
二、 论据
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论证:①世界物质统一性的科学证明。②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哲学证明。
三、 意义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意义:①一切从实际出,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党的思想路线。
题:
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伟大意义
2.简述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3.试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及其实践意义。
辩证法:
所谓联系也就是关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信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①联系的客观性②联系的普遍性③联系的多样性
世界的永恒发展:1.发展的实质: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根本观点,是唯物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产生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广义的发展,泛指运动、转化、联系、变化的一切过程,既包括上升的运动,也包括不降的运动;狭
6
义的发展,特指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运动。2.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必然性:(1)适应性:新事物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优越性:在内容、形态、结构等方面都优于旧事物;(3)正义性: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阶级、人民群众创造性活动的产物,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反映着社会生活进步的要求,因而最终能得到绝大多数人、特别是有远大前途的先进社会力量的支持。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规律是事物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这是规律最根本的特点。
一、 矛盾
概念:所谓矛盾就是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稳中有降要素之间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关系。简单地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关系或对立统一,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
1. 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关系或根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包含两方面的基本含义:
(1)相互依存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2)相互贯通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趋势。
2. 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否定的性质和趋势。
3.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的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1)统一:它们的相互联系表现在:同一性和斗争性作为矛盾双方的本质属性,缺少任何一方面都不成其为矛盾。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另一方面,同一性是包含斗争性的同一性,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2)对立:它们的区别表现在: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二、 作用(动力)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1. 矛盾的作用
(1) 同一的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在于:
发展的前提(依存):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提供事物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发展的内容(渗透):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互相利用、互相促 进中共同得到发展。
发展的方向(转化):矛盾双方互相贯通规定着事物向自己的对立面发生转化的基本趋势。
(2) 斗争的作用:矛盾斗争性的作用贯穿事物的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
中
7
积累量变:量变过程中,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为质变做准备。
实现质变:质变过程中,斗争性冲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的分解和新的矛盾统一体的 产生。
同一性和斗争性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2. 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的作用
(1) 内部矛盾(内因)是发展的根据
(2) 外部矛盾(外因)是发展的条件
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即事物的外部矛盾;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外因的作用又是不同的: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和外因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精髓)
1. 普遍性
时间上普遍存在: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无时不在) 空间上普通存在: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无所不在)。
2. 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各有其特点。
性质上的特殊性:对矛盾和矛盾的各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矛盾和矛盾的各方面各有其特殊性。基本矛盾是指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过程本质的矛盾。非基本矛盾是不规定事物及其过程基本性质,也不一定贯穿事物过程始终的矛盾。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是相互作用的。基本矛盾规定和制约着非基本矛盾;非基本矛盾影响基本矛盾,加速或延缓基本矛盾的解决,在发展过程中,使其显出阶段性的某些特点。
地位上的特殊性:对矛盾和矛盾双方地位进行分析,矛盾和矛盾的不同方面具有不平衡性。所谓矛盾的不平衡性,是指在由许多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里,各种矛盾力量发燕尾服是不平衡的,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别。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二者的辩证关系表现为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所谓矛盾双方地位的不平衡性,是指矛盾对立双方必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为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唯物辩证法的矛盾不平衡性原理,要求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顾此失彼的形而上学“一点论”,反对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等量齐观的形而上学“均衡论”。
解决上的特殊性:解决矛盾的形式也是多样的。①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②矛盾双方“同归于尽”③有些矛盾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达到对立面的融合。
3. 两者之间的关系: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②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渗透、相互联结③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8
4. 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的意义:①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②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哲学基础,是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思想武器;③它是“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抓典型”、“解剖麻雀”等科学工作方法的理论基础;④坚持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辩证法,对于我们自觉地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以这个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有重大的意义。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①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③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④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四、 概念:度
1. 质:事物的本质,矛盾特殊性
事物的质,它的含义:质是指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2. 量:事物的数量,事物的结构
事物的量,和质相对就的范畴是量。量和质一样,也是事物所固有的一种规定性,它是事物的规模、程序、速度 以及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与事物的存在不直接同一。
3. 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
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界限
五、 规律: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是辩证关系
1. 对立
(1) 内容: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形态或两种状态
①量变是度之内的变化
量变即事物量的变化,是事物在原有的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不显著的变化,是事物发展中的 连续性和渐进性。
②质变是突破度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与 质变的根本标志。
(2) 形式
①量变是渐变
②质变是突变
2. 统一
(1) 相互依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 相互转化:量变可以转化为质变,
(3) 相互渗透:此内容需再补充
六、 否定之否定规律
1..辩证否定观
(1)否定是客观的
9
①肯定是事物维持自身存在的方面
②否定是事物促使自身灭亡的方面
任何事物内部的因素都可以划分为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则是 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2)否定是辩证的
①否定是自我否定
②否定是扬弃:A。否定发展的环节
B.否定联系的环节
辩证否定观的要点是:首先,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它是通过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己 否定自己,并通过自我否定而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发展。其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最后,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是扬弃。
2.否定之否定规律
(1)形式:三个阶段,两度扬弃,一个周期
(2)内容: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①从发展方向上看,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②从发展道路上看,事物的发展总是迂回曲折的;③事物发展的周期性体现了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④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观点,要反对循环论和直线论两种片面性。
七、 范畴(此范围一般只考选择,不考大题)
范畴就是指基本概念,是人的思维对事物或现象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1. 外部与内部的关系:现象与本质
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
2. 要素与结构的关系:内部与形式
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真情煌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3. 引起被引起的关系:原因与结果
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一定现象引起的现象。
4. 确定不确定的关系:必然与偶然
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 中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
5. 潜在与现实的关系:可能与现实
现实性是指现实存在的事物及其所具备的内在根据和外在条件的综合。可能性是指事物依据其内在根据和外在条 件有可能转化为其他事物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题:
1. 为什么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 简述质、量、度的含义以及把握度的意义
3. 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4. 简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5. 运用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阐明我国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6. 试述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并说明怎样正确对待我国的历史
10
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
认识论:
一、 认识论
1. 绪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辩证)革命(实践)反映记(唯物)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这一观点划清了三个界限:①它把反映论原则贯彻到底,是全面的、彻底的反映论,从面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②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强调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从而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③它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揭示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从而坚持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克服了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
2. 认识的基础: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目的)
实践是主体能动地发行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点:①客观物质性②自学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①生产实践②处理社会关系实践③科学实验。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3. 认识的本质:反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力的反映)
①认识的主体。认识的主体是人,是处于一定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之中,从事一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②认识的客体。认识客体是进入人的实践活动领域并与主体相联系的客观存在,即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 对象
③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实践关系,即主体 和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是改造者,客体是被改造者。实践关系是主客体之间最根本、最基础的关 系。其次,认识关系,即主体和客观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主体是反映者,客体是被反映者。第三,价值关 系,即客体对主体的利益关系。最后,审美关系,指人作为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欣赏、感受和体验关系,是主 客体关系的最高层次,它要求在真和善的基础上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理想世界。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于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4. 认识的形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认识的辩证运动,人的认识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即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能动地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 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质变)。
11
①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初级阶段,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现象,对事物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 的论识,其特点是直接性和形象性,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②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而得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内 在联系的认识,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③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过程中两个不同的阶段,在内容、形式和特点上 都有质的区别。但二者又有相互联系的,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辩证统一。A首先,二者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论。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这是认识 论中的辩证法。其次,二者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因素。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也渗透 着感性因素。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实践。B.其次,达到了理性认识认识运动并没有结果,还 必须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实现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
5. 认识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①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②认识运动的无限发展③“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 穷”,使认识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就是认识运动的总过程、总规律。它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 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6. 认识的结果:真理与谬误
二、 唯物论:真理客观性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真规律的正确反映
1. 内容客观:来自客观并与客观一致
真理是客观的,亦称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在于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来源于人的主观思想之外的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 标准客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的客观性还在于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社会实践也是客观的。
三、 辩证法:真理辩证法
1.内部矛盾: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
(1) 对立:相互区别(有无条件)
真理的绝对性亦称绝对真理,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其次,每一个真理性认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真理的相对性亦称真对真理,也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些部分、方面的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还有待于扩展。其次,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些部分、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还有待于深化。
对象: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本身就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能力:人的认识能力既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标准: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2) 统一:①相互渗透②辩证转化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和相互渗透的。②真理
12
的发展总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辩证转化的过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①实践成为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决定的。②实践成为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由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2.外部矛盾:真理与谬误
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
(1) 对立:相互区别(正确/歪曲)
真理和谬误的相互关系。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统一。
(2) 统一:
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一方面,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另一方面,趔和谬误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题:1.简述实践的含义、特点和基本形式,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怎么样的?
4.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试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
一、社会历史观——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
唯心史观=历史唯心主义=英雄史观
历史观亦乏社会历史观,是指人们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历史问题所持的根本观点和方法。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历史观面对的问题很多,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则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物质活动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精神活动和精神生活的总和。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其主要根据在于:
(1)它是一切社会历史观无法回避而且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2)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3)它是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这两种对立的
13
历史观的根本标准。凡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就属于唯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凡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就属于唯心史观或历史唯心主义。(4)它是人们社会实践中的基本问题。
3.马克思以前,一切历史理论存在着两个主要缺陷: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主张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第二,以往的理论从来忽视居民群众的活动(主张英雄史观)。
二、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
1.社会是个有机体:
(1)社会有机体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是在人的活动基础上生成的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
(2)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特征:社会有机体有三个基本特征:①社会有机体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之中②社会有机体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③社会有机体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
2.社会生活的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①实践是人类社会生成的基础。②实践将人类社会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同时也与自然界紧密联系起来。③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存在形式。④实践使社会历史的发展实现了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3.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发展是个自然历史过程
论据1:人类社会的历史过程同自然历史过程一样,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过程。
论据2: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有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结论: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说明,社会和自然一样,都是物质的、都有其发展的客观规律、都是客观物质体系内部固有的必然的联系。因此,人们就有可能用精确的眼光来考察和研究人类社会,像建立起唯物辩证的自然观那样,建立起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
4.历史唯物主义
所谓经济是指与一定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或适应于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制度。
一、社会结构
经济结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关系——阶级
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实际能力,体现着物质资料生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办是一个结构非常复杂的系统,主要由:①实体性要素:指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这三个物质要素。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被改造或加工的一切对象;劳动资料是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和物质手段;劳动者是具有生产经验和技能并实际从事物质生产的人。在生产力的三个实体性要素中,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统一又称生产资料,是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劳动者则是生产办中唯一能动的“人”的因素,因而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主导性因素。②非实体性要素:除实体性要素外,生产力中还包括教育、管理、科学技术等一些非实体性要素,也称“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在当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系统中最主要的非实体性要素,也被称为“第一生产力”。
14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