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单项选择题

1.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A)市郊柳条湖爆破铁路,制造借口向中国军队进攻。“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迅即侵占我国东北三省。

A.沈阳

B.长春

C.大连

D.旅顺

2.1932年1月28日,日军向上海闸北中国驻军进攻,中国爱国将领蒋光鼐、蔡廷锴率领( A )奋起抵抗,发动了一二八淞沪抗战。

A.第二十九军

B.第十九路军

C.第二十六路军

D.第二十五军

3.1933年5月,原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在(B )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并谋求同共产党合作。

A.绥远

B.张家口

C.石家庄

D.通化

4.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B),呼吁一致抗日。

A.《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B.《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

C.《停战议和一致抗日》

D.《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

5.全国抗战初期,国共合作最典型的战役是 ( B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6.在惨绝人寰、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共杀害了约( B )中国军民。

A.10万以上

B.30万以上

C.5万

D.50万以上

7.百团大战的直接指挥者是( C )。

A.毛泽东

B.朱德

C.彭德怀

D.贺龙

8.1938年初,国民政府改组军事委员会,下设政治部,( D )被聘请担任政治部副部长

A.叶剑英

B.叶挺

C.王若飞

D.周恩来

9.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了( D )一文。该文从战略高度,论述了抗日游击战争的地位、作用,以及在抗日游击战争中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与正规战争相配合、建立根据地、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向运动战发展、正确的指挥关系等一系列具体的战略问题。

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B.《论抗日游击战争》

C.《论持久战》

D.《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10.1940年5月,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 A )将军在枣宜会战中殉国。

A.张自忠

B.张治中

C.张灵甫

D.张发奎

11.1940年创办的( D )是中共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

A.延安大学

B.延安公学

C.鲁迅艺术学院

D.延安自然科学院

12.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发表“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这表明中共(D)

A.认为国共

合作实际上已经破裂

B.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

C.要独立自主的担负起反抗日本侵略的责任

D.揭露顽固派阴谋,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3.1941年5月,毛泽东做了( C )的报告,整风运动首先在党的高级干部中进行。

A.《反对党八股》

B.《整顿党的作风》

C.《改造我们的学习》

D.《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

14.1941年9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创办了盟报(A )

A.《光明报》

B.《大公报》

C.《文汇报》

D.《国闻报》

15..在抗战困难时期,中共采取的巩固统一战线的措施有①建立三三制政权 ②开展大生产运动 ③进行整风运动 ④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⑤实行精兵简政(D)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①④

16.抗日战争期间,新加坡成立了由( D )为主席的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 D

A.徐四民

B.司徒美堂

C.林白

D.陈嘉庚

17.1944年4月至1945年1月,日本发动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的战役是( C )

A.忻口战役

B.淞沪战役

C.豫湘桂战役

D.枣宜会战

18.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日是 B

A.8月15日

B.9月3日

C.7月7日

D.8月12日

19.抗日战争中,日军在海外作战中损失的287万人中,有( A )余人伤亡在中国战场。

A.150万

B.200万

C.100万

D.250万

20.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突出表现在(D)

A.中国战场最广大

B.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

C.中国反法西斯战争时间最长

D.中国战场对日本法西斯的牵制

二.多项选择题

1.1935年日本策动“防共自治运动”,其中华北五省是( ABCDE )

A.河北

B.察哈尔

C.绥远

D.山西

E.山东

2.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在东北设立的两大垄断企业是( BC )

A.东亚银行

B.南满铁路株式会社

C.满洲重工业股份公司

D.东北开发股份公司

E.三井重工业股份公司

3.1936年5月,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爱国民主人士包括( ABCDE )

A.宋庆龄

B.沈钧儒

C.邹韬奋

D.陶行知

E.章乃器

4.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除了除了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外,其他战役几乎都是以退却、失败而结束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ABC )

A.由于在敌我力量对比上,日军占很大优势

B.国民党战略指导方针上的失误

C.实行片面抗战路线

D.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

E.国民党政府在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陷入深刻的危机

5.1939年,国民党成立“防共委员会”,其方针为 ABDE

A.防共

B.限共

C.剿共

D.溶共

E.反共

6.毛泽东科学预测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包括( ABE )三个阶段。

A.战略防御

B.战略相持

C.战略进攻

D.战略撤退

E.战略反攻

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 ABC )

A.发展进步势力

B.争取中间势力

C.孤立顽固势力

D.反对投降势力

E.联合所有势力

8.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主办的( AB )报刊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发行,及时宣传党的主张,鼓舞和激励群众的抗战热情

A.《新华日报》

B.《群众》周刊

C.《向导》周报

D.《热血日报》

E.《解放日报》

9.1945年,联合发表波茨坦公告的三个国家是(BCD )

A.法国

B.中国

C.美国

D.英国

E.德国

10.1939年7月,中共明确提出( CDE )三大口号,继续争取同蒋介石集团合作。

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B.反对一切反动派

C.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

D.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

E.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

三、简答题

1、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有哪些?如何防止中国再次遭受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害?

侵华日军在中国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犯下了滔天的罪行,给中华民族造成极为慎重的灾难。

第一,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第二,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第三,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如何防止中国再次遭受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害?

第一,以史为鉴,面向末来,是处理中日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要百倍珍惜和维护中日两国人民历尽艰辛共同努力建立起来的睦邻友好关系。第二,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第三,我们要居安思危,保持高度警惕。记住历史的教训,警惕军国主义的残余死灰复燃,决不能让历史重演。

2.什么是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

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概括了全面抗战路线的基本内容,一是进行人民战争,全民战争,二是坚决抗战,反对任何妥协、投降。

3.为了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采取了哪些措施?

为了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生产,主要有:普遍开展减租减息运动,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农业生产;开展生产自救式的大生产运动;调整赋税政策,推行农业统一累进税制等。

通过采取上述政策和措施,根据地的经济困难情况得到了有效的克服。

4.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第一,全

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

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第三,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

第四,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实现我国发展目标的正确道路。

第五,紧紧依靠群众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5.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

第二,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五、论述题

1、如何评价中国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国民党和国民政府根据战争发展需要,建立战时体制。中国政府最高统帅部提出了“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的正面战场总体战略。

第二,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军队爱国将士在华北、华东战场上都表现出了空前的民族义愤和抗战热情。

第三,全面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打破了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速战速决”战略企图、并一定程度地消耗了日军的兵力和战争资源,以巨大的牺牲将抗日战争拉入了战略相持阶段。但由于国民党最高当局的错误指导,实行了片面抗战的路线,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致使正面战场的战役几乎都以退却和失败而结束,在短时间内丧失了大片国土。

第四,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之后,正面战场的地位逐步下降到次要位置。在日本的政治诱降下,国民党集团内部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公开投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

派集团虽然表示要抗战到底,但也表现出妥协、倒退的倾向。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国民党的内外政策发生重大转变,由抗日战争初期的积极抗战,转向消极抗战,积极反共。进入相持阶段后,虽然国民党的抗战政策有所动摇,但仍在坚持抗战。国民党的抗战损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不仅从中国战场上来看,起到了打击敌人的作用,而且,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角度看,也有力的牵制了日军。

第五,为了支撑中国战场的持久抗战,国民政府在坚持正面

战场作战的同时,以内迁工厂为龙头,在西南、西北地区开展了战时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建设。在政府主导的战时经济体制下,中国后方建设事业有较大发展。

第六,中国军队从缅甸开始的反攻,缅北战役的胜利,与盟军的对日反攻一起,构成了彻底打败日本法西斯的强大攻势。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一,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是全民族抗战的路线,采取的是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第二,为了贯彻执行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战略决策,并坚持在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

第三,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反对妥协,分裂和倒退。

第四,中国共产党积极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减租减息,大力发展生产,积极进行全化建设和干部教育。

第五,在大后方开展抗日民主运动和抗战文化工作,对于激发大后方人民的爱国意识,坚持国共合作团结抗战,支援抗战前线,积蓄革命力量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六,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溶入中国国情,创立出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从思想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使他们极大的增强了参加和领导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自觉性。

3.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是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的抗日战争挫败了日、德法西斯的全球战略。

第二,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及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第三,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民主进步力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获得空前的发展和壮大。以中国民主同盟为代表的中间党派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一百多年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的全胜利,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加快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历史转折

点。

六、材料分析题

1.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1

日本侵略者在旅顺疯狂屠杀我国同胞,死难者达一万八千余人,为掩盖罪行,日军将被害者尸体集中火化,把骨灰装进棺材里埋葬,用木牌写上“清国将士阵亡之墓”

材料2

某日,中国难民5000余人,被日军集体押往南京中山码头,双手反绑,排列成行,用枪扫射后,弃尸江中,其中仅有两人逃生。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反映的是在近代史上日军制造的哪两起屠杀事件?

(2)它们分别发生在哪次战争中?

(3)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有什么想法?

(1)旅顺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 

(2)甲午中日战争 抗日战争 

(3)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曾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我们要勿忘国耻,奋发努力,使我们的祖国早日富强起来。

2.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7月15日,中共向国民党提交《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并希望国民党方面新闻机关早日发表。郑重宣布:“(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 从1937年2月至8月,国共两党先后在西安、抗州、庐山和南京四地进行了六次谈判。1937年9月22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在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23日,蒋介石就公布《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发表谈话,承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是“摒弃成见,确认国家独立与民族利益之重要”;“中国民族既已致觉醒,绝对团结,自必坚守不偏不倚之国策,集中整个民族之力量,自己自助,以抵抗暴敌,挽救危亡”。谈话也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遂在抗日救亡的基础上得以实现。

——《中共党史教学资料》

材料三 1937~1941年,叶剑英先后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委员、南方局常委,在国民党统治区宣传我党抗日主张,广泛联络国民党上层人士,并多次参与同国民党谈判。1939年2月,

叶剑英参与创办的国民党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任副教育长,讲授抗日游击战战略战术,宣传持久战思想,产

生了深远影响。

——《抗日战争史》

请回答:

(1)中共是在什么背景之下提出《合作宣言》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3)材料三说明了哪些问题?

2.

(1)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

(2)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做出重大让步,表示遵守三民主义;国共两党多次谈判磋商;八一三事变后,日本要灭亡中国;蒋介石表示以民族利益为重,抵抗暴力,承认中共合法地位。

(3)两党有着共同的国家和民族利益,在外敌入侵之时必须合作。抗战爆发前后,国共两党多次进行谈判和亲密接触。两党均为抗战胜利做出重大贡献。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重要基础,中共竭力维护合作是统一战线得以维持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全民族同心同德、浴血奋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长城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园林史名词解释
  • 上一篇:2016年秋《计算机应用基础》 期末作业考核
  • 下一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生自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