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概论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文化
第一节爱琴文明和希腊神话传说
一、克里特与迈锡尼
二、 希腊神话传说的源流
三、 赫西俄德的《神谱》
四、 荷马史诗与“系统叙事诗”
第二节 希腊城邦文化
一、希腊城邦制度的早期发展
二、斯巴达与雅典
三.城邦时代的宗教文化与文化精神
四.希腊悲剧与喜剧
五.希腊哲学的发生与演变
六.希腊的科学
第三节希腊城邦文化的衰落与希腊化时代
一. 从分离主义到帝国主义
二. 亚历山大帝国与希腊化时代
三. 希腊文化精神的凋敝
第四节罗马帝国的兴衰
一.罗马的起源和发展
二.罗马政治体制的演变
三.罗马帝国的衰亡
第五节、罗马文化的特征
一.罗马英雄主义的盛衰
二.罗马的宗教与文化
三.罗马法
四.罗马世风的腐化
第二章中世纪基督教文化
第一节 基督教的早期发展
一、萌芽于希伯来文化土壤的基督教
二、基督教对犹太教的超越
三.基督教与希腊哲学
四.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生长历程
五.修道运动的兴起
六.蛮族大入侵与罗马帝国的灭亡
七.日耳曼蛮族对基督教的皈依
第二节 基督教与西欧封建社会
一、西欧封建社会的经济生活
二.西欧封建社会的生活状况
三.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状况
第三节 中世纪西欧社会的文化状况
一.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生活
二.教会与大学
三.中世纪的哲学
四.骑士文学与哥特式建筑
第四节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衰落
一.信仰的松懈与道德的沦丧
二.宗教裁判所
三.基督教文化内在的矛盾
第三章 西方近现代文化
第一节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一、文艺复兴
二.人文主义
三.宗教改革
第二节 新视域和新背景
一、地理大发现及其后果
(一)航海活动的时代背景与初始动机
(二)航海活动的发展过程
(三)海外扩张与殖民主义
二、民族国家的崛起
(一)王朝国家与民族国家
(二)“势力均衡”与大国兴衰
(三)奥斯曼帝国与俄罗斯帝国
三、从宗教专制到宗教宽容
(一)“反宗教改革运动”与宗教战争
(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与宗教宽容
第三节 西方文化的现代化
一.“天才世纪”的文化成就
(一)怀疑主义与经验主义
(二)科学理性的勃兴
(三)自然神论
(四)古典主义
(五)人性的觉醒
二、现代化转型的完成
(一)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
(二)基督教信仰在西方现代文化中的意义
(三)西方的政治文化变革
(四)西方的经济发展和国际格局
(五)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六)西方现代科技的巨大成就与精神苦恼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文化
第一节 爱琴文明和希腊神话传说
一、克里特与迈锡尼
(一)米诺斯文明
(二)迈锡尼文明
黑暗时代,也称为英雄时代
(一)米诺斯文明
真正的爱琴文明主要是指发源于克里特岛的米诺斯王国,该王国在公元前17—公元前15世纪达到鼎盛时期。
关于米诺斯的神话传说:迷宫、牛
优越的航海环境和恶劣的农业环境,使经济是外向型经济,克里特人有发达的航海业,广泛吸收周围地区文明,埃及和两河流域的文明,受到埃及文明明显影响
主要的物产为精美的陶器、金银器和匕首
(二)迈锡尼文明
是北方的印欧语系的游牧民族——阿卡亚人,南下建立,吸收克里特文明
和北方游牧文明,是最初的希腊人。
主要的建筑是巨石城堡和狮子门。
开始崇拜宙斯和奥林匹斯山的神灵。阿卡亚对爱琴海地区的征服活动构成
了希腊英雄传说的历史原型。阿加门阿喀琉斯、奥德修斯等。
黑暗时代,也称为英雄时代,北方的印欧语系的游牧入侵者多利亚人进入希腊半岛,使该地陷入3个世纪的“黑暗时期”。荷马史诗和传说产生与这一时期。“黑暗”一词的理解
二、 希腊神话传说的源流
希腊神话的演变过程:是不同民族和地区神话传说相互混杂和历史演进的结果。主要的整和归功于游吟诗人,诸如荷马和赫西俄德。
克里特神话传说的痕迹:米诺斯迷宫和米诺陶洛斯的传说,忒修斯和阿里阿德涅的爱情。代达洛斯和儿子伊卡洛斯的传说。
印欧语系的阿卡亚人带来的关于宙斯等主要奥林匹斯神灵传说。其中地位最显赫的神是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的十二个主神。
迈锡尼时期是阿卡亚人英雄传说的全盛时期,英雄传说中的英雄都是神和人所生的后代,是半神半人的,具有过人的才能和非凡的毅力。英雄传说以不同的家族为中心形成许多系统,主要包括赫拉克利特的传说,忒修斯的传说,伊阿宋的传说等等。英雄传说反映了现实的征伐和民族冲突、融合过程。
从现实历史的角度看,不同神族时间的战争是印欧语系民族对爱琴海地区征服活动的反映。特洛伊战争、七将攻忒拜。希腊神话是征服者的神话,被征服民族的神灵退居臣属的地位。
希腊神话是历史融合的产物,既包含东方——埃及、巴比伦、赫梯等神话的神秘主义色彩(如希腊的民族神秘祭厄琉西斯崇拜、奥尔弗斯崇拜),也包含着爱琴海世界的古朴特色,同时又融入了北方印欧语入侵者的粗犷勇武风格。
三、 赫西俄德的《神谱》
希腊神话是一个广阔浩繁的系统,支脉派系庞杂,传说故事众多,并不完全
一致。但它具有明显的家族色彩,包孕着一条血缘的纽带,存在一个基本脉络。
荷马和赫西俄德。 《神谱》的作者赫西俄德是西方思想文化史上能够确认的最早的诗人,对纷繁复杂的古希腊神话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神谱》以奥林波
斯神为归宿,把诸神纳入了一个单一的体系。这样就完成了希腊神话的统一。”
神灵谱系
卡俄斯(混沌)
塔尔塔洛斯 地母该亚Gaes 厄洛斯 厄瑞波斯 诺克斯 乌拉诺斯 Uranus (黑暗) (黑夜) Titans提坦神族(六男六女){克洛诺斯 瑞亚 司法女神和巨神}普罗米修斯 宙斯Zeus 赫拉Hera 波塞冬Poseidon 得墨忒尔 哈得斯Hades 阿波罗 阿尔忒弥斯 雅典娜 阿瑞斯 赫淮斯托斯 赫尔墨斯
(日神) (月神) (智慧神)(战神)(铁匠神)
神与人生下的英雄:赫拉克勒斯(宙斯和阿尔克墨涅)、阿喀琉斯(忒提斯和珀琉斯),人,这些英雄往往又被当作王者的始祖。一些有权势的人需要有一个神灵的祖先,“宗教加强了贵族的统治权力,对于头目们最常用的形容词是:‘宙斯多生的’,‘宙斯所养的’/许多头目吹嘘他们远祖的谱系,都是上溯到宙斯为止。荷马史诗中每一个主要的英雄都是与奥林匹斯的某一个神结伴相随的”
神谱的文化学意义
从文化学角度看,《神谱》具有两方面重要意义:第一,通过神系的生殖原则反映了一种朴素的宇宙起源论和自然演化观;宇宙起源——自然神——社会神
第二,它蕴涵着一种以自我否定为动力的社会进化思想。王位更迭是暴力实现。
自我否定机制的影响 冷酷的进化思想,与中国的儒家伦理截然不同。肯定了力量,甚至是暴力。
四、 荷马史诗与“系统叙事诗”
1. 荷马其人
公元5世纪前,希腊人相信实有荷马其人,如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os、修昔底德THucydides,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人都相信,但关于荷马究竟有多少作品,有争议。18世纪以来,人们怀疑有荷马其人,认为史诗是许多人集体创作。史诗在公元前6世纪中叶,才有文字记录,经公元前3至2世纪亚历山大学者校订,两部各分24卷,史诗有最后定本。
2.关于史诗的现实性(传说的特洛伊城Troy)
1873年,亨利希·施利曼找到了传说中的特洛伊城。他7岁时,父亲送他《世界史》,立志学希腊语。找荷马描绘的地方,在希腊萨里克山挖掘成功。
《伊利亚特》以公元前12世纪末,阿凯亚人与特洛伊人十年战争Trojan War为根据。
《奥德赛》Odysses Odysseus归乡 女神雅典娜的保护 卡吕普索Calypso 海上历险,战胜吃人的海神之子、独眼巨人波吕非摩斯Polyphemus,引起海神的愤怒,遇到以歌迷人的人首鸟身女妖塞壬
家中,妻子佩涅洛佩Penelope与求婚者,
忒勒玛科斯Telemachus
系统叙事诗:公元前8世纪,新的希腊文明从“黑暗时期”生长出来,出现了一批叙事诗,反映神话和英雄传说,盛行于荷马和赫西俄德以后的时期。《塞浦路斯之歌》、《埃提奥皮斯》、《小伊利亚特》、《特洛伊失陷记》等。这些叙事诗将凌乱的希腊民间神话传说联系起来,填补了荷马史诗和赫西俄德作品空白。这些史诗一般将英雄的家族历史和不幸遭遇作为叙述主题,明显突出命运和神谕的重要
性。
从历史角度看,这些叙事诗大多取材于血缘关系维持的氏族社会向以财产关系维系的公民社会转化的时期。
第二节 希腊城邦文化
一、希腊城邦制度的早期发展
(一)希腊城邦的崛起与殖民
公元8世纪,腓尼基字母传入使希腊人走出了由于乙系线形文字失传而坠入的“黑暗时期”,希腊出现曙光,希腊城邦社会并不追求政治上的统一,而是走上了一条分离主义和自由主义的道路。
所谓城邦,就是一个国家,它以城市为中心,周围是乡镇。
希腊城邦文明分三阶段:第一阶段是公元8世纪到前6世纪 表现为各城邦海外殖民发展和城邦内部的政治变革 第二时期为公元前6世纪到前4世纪,是全盛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第三阶段4世纪后,衰落时期,成为马其顿附庸。亚历山大的征服以及后来的衰落。
希腊殖民活动的特殊性:殖民地和母邦之间联系往往不是政治上、经济上的,而是文化上的。现实出分离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特点,小国寡民,国家之间平等。
(二)早期希腊城邦的政治变革
城邦的政治生活:公民的概念以及其中的权利义务。直接民主制度。
亚理斯多德对城邦和公民的定义:(一)凡有权参加议事或审判职能的人,我们就可以说他是那一城邦的公民;(二)城邦的一般涵义,就是为了要维护自给生活而具有足够人数的一个公民集团。
公民大会
希腊城邦在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的变化:
最早为君主制度
寡头政治 王权与贵族结合
僭主政治 个人政治家崛起
民主政治 公民权利
二、斯巴达与雅典
斯巴达以其严酷纪律、独裁统治和军国主义而闻名。斯巴达的政体是寡头政治。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斯巴达及其同盟者战胜雅典军队并霸权整个希腊。但斯巴达在称霸希腊不久便被新兴的底比斯打败,在北方的马其顿崛起后,斯巴达失去了在希腊的影响力。
古代希腊最强大的的城邦中,雅典第一(是古代希腊文明的中心),斯巴达第二。
社会几个阶层:
斯巴达人(公民和战士)
柏里伊赛人(边民或邻人,从事手工业和贸易)
希洛人(奴隶)。希洛人被固定在土地上,从事艰苦的农业劳动,每年将一半以上的收获缴给奴隶主
斯巴达的政体:具说是吕库古创立,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建立元老院。28元老和两个国王组成权力核心,公民大会具有表决权,它不能主动提出任何动议,但有权对向它提出的任何建议表决通过或否决。任何法律不经它同意,都是无效的。后有出现5人监察团,任何一个王出征的时候,都有两个监察官跟随着他,监视他的行动。。二是重新分配土地,每个公民有均等的土地。第三,设立公共食堂。
斯巴达人的生活
斯巴达人崇尚武力精神,整个斯巴达社会等于是个管理严格的大军营。出生的身体检查——严格的军事训练——简朴的生活方式,锻炼意志和身体素质,以便成为军人。
斯巴达人除了军事外,不得从事其它生计。
为了防止斯巴达人内部贫富分化,斯巴达人不许从事工商业,不用金银做货币,而用价值低廉的铁币。
斯巴达女性
锻炼身体,有很大的自由度和权利,一些有利于国家的情感和行为被鼓励,“唯一生养战士的女人”
斯巴达妇女很勇敢和坚强,她们不怕看到儿子在战场上负伤或死亡。一个斯巴达母亲送儿子上战场时,不是祝他平安归来,而是给他一个盾牌,说:“要么拿着,要么躺在上面。”
文化上的贫瘠
斯巴达人轻视文化教育。文化教育或科学教育都被认为是无意义的事;惟一的目的就是要造就全心全意为了国家的好战士。青少年只要求会写命令和便条就可以了。斯巴达人要求他们的子弟语言简明,直截了当。斯巴达人轻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斯巴达城里,几乎看不到一座宏伟的建筑物,斯巴达人也没有制作出一件精致的艺术品传到后世。
温泉关战役 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一世以其本国精兵300人、700名底比斯人和6000名希腊各其它城邦的联军,在温泉关抵挡了数量上远远超过他们的波斯军队。战争过后,斯巴达人在战场上树立了一块纪念碑,上面只写着:“过客们,请寄语拉西第蒙人,我们躺在这里,遵照他们的命令”。
雅典的政治与文化
古雅典是一个强大的城邦,是驰名世界的文化古城。希腊是哲学的发源地,是柏拉图学院和亚里士多德的讲学场所的所在地。苏格拉底、希罗多德、伯里克利、索福克勒斯、阿里斯托芬、欧里庇得斯、埃斯库罗斯和其他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文学家都在雅典诞生或居住过,雅典也因此被称作“西方文明的摇篮”和民主的起源地。公元前5世纪和4世纪在文化和政治上的成就对欧洲及世界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雅典至今仍保留了很多历史遗迹和大量的艺术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是西方文化的象征。
雅典政治体制的发展过程:公元前8世纪,国王提塞斯将全体居民分为贵族、农民、手工业者,贵族德拉古公元前621年指定第一不成文法典,限制贵族权利,梭伦改革,强调财物作为划分社会等级标准。
雅典立法权属于公民大会,职能是制订法律、批准或否决“五百人会议”的提案及使用贝壳放逐法惩罚危害公共利益的领导人。
行政权属于“五百人会议”,后有十将军委员会
司法方面,由6000人组成陪审法庭。
雅典民主制度不同于现代民主制度,是具有贵族色彩的民主制度。
雅典民主制度与现代民主制度区别
雅典民主制度不同于现代民主制度,是具有贵族色彩的民主制度。
公民有权利,但是公民的范围很小。
妇女、奴隶和外邦人没有公民权
雅典人
雅典人对世界的开放态度,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以及注重日常生活享受但又不精神萎靡,表现出健全人的姿态。
雅典的文明与自由精神和宽容气氛有密切的关系。而宽容风气的丧失是其衰落的标志之一。
三.城邦时代的宗教文化与文化精神
(一)希腊的宗教生活
希腊宗教主要以奥林匹斯教和狄奥尼索斯、俄耳甫斯教为主要派别,其中又以奥林匹斯教为主。雅典的宗教节庆主要有泛雅典娜节、狄奥尼索斯节和厄琉息斯秘仪。
有几个泛希腊宗教中心:
德尔菲的阿波罗神庙,希腊人到此求神谕。著名的神谕
伯罗奔尼撒的奥林匹亚 竞技运动会敬拜宙斯
厄琉西斯的祭典仪式,对农业神德墨忒耳的神秘崇拜。
酒神狂欢秘祭。酒神的女信徒,酒神节日与戏剧活动。酒神活动对希腊人精神的影响。尼采的论述。
(二)希腊文化精神
希腊宗教和文化的基本特点:直观的自然主义和明朗的感觉主义,典型地体现在对人的自然形体和现世生活的赞美中。
肉体之美:雕塑等艺术作品中对人体美的热爱。西方人视人体为纯洁、真诚、美的化身。美具有的神性。神人同形同性。
享受生活:对生活享受的热爱。《会饮篇》
灵与肉和谐之美
四.希腊悲剧与喜剧
(一)悲剧与命运主题
活跃于公元前五世纪到四世纪的欧里庇得斯、埃斯库罗斯和索福克勒斯并称为希腊三大悲剧大师。
索福克勒斯一生共写过123个剧本,如今只有7部完整的流传下来,《俄狄浦斯王》是他的代表作,展示了富有典型意义的希腊悲剧冲突——人跟命运的冲突;
欧里庇得斯完全将视线从神身上转移到了人,主角以小人物为主,而非对远古英雄的崇敬,代表作品包括《美狄亚》和《特洛伊妇女》等。
希腊悲剧没有善与恶的截然对立,它不是把悲剧看做人滥用自由意志的结果,而是把它理解为人的自为存在(自由意志)与自在存在(命运)之间的一场
不可避免的永恒冲突。
(二)希腊喜剧
公元前五世纪,雅典产生三大喜剧诗人:克拉提诺斯、欧波利斯和阿里斯托芬。只有阿里斯托芬传下一些完整的作品,被誉为希腊“喜剧之父”。
阿里斯托芬作品
传说阿里斯托芬一共有44部作品,现仅存11部,包括《阿卡奈人》、《鸟》和《和平》等。
《阿卡奈人》攻击主战派头子拉马科斯
《鸟》The Birds (414 BC)是流传至今唯一以神话幻想为题材的戏剧作品,“云中布谷国”是欧洲文学中最早的乌托邦世界。
希腊喜剧的特点
怀疑和批判精神在希腊喜剧中得到发展。强烈的政治讽刺性。阿里斯托芬每出戏都有“对驳场”,采用说理方式说服人,戏剧中还有“插曲”,由歌队长代表诗人直接向观众发表政治见解和个人牢骚。
阿里斯托芬将美、智慧和猥亵等矛盾体混合在一起。喜剧习惯以不严肃的态度讨论严肃的问题。
五.希腊哲学的发生与演变
希腊自然哲学关于万物“本原”问题的哲学思考源于希腊神谱所反映的自然演化观,而希腊形而上学关于世界本质(或“形式)问题的思考则源于希腊深化中神秘诡异的“命运”意象。希腊哲学与希腊神话根本差异在于:它采用了一些还原性和抽象性的哲学范畴来解释万物的产生与变化,以此来取代神话中的感性直观的神祗和扑朔迷离的“命运”。
著名的代表有米利都的泰利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尼和爱非斯的赫拉克利特。
关于万物“本原”问题
泰利斯是希腊“哲学之父”,泰勒斯说,万物源于水,是水的变形,但又复归于水,水包围着大地,大地在水上漂浮,不断从水中吸收养分。
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世界本原为“阿派朗”(无限者)、阿那克西米尼认为世界本原为“气”
赫拉克利特说,万物既不是神创造的,也不是人创造的,而是由火产生的。火浓缩而变为气,气浓缩而变为水,水浓缩而变为土,土融解产生水,水蒸发产生气,气又返回到火。
恩培多克勒认为是水、火、土、气四种“元素”;
阿那克萨戈拉则认为是包含有各种不同性质的“种子”,万物是由它们以不同的比例结合而成的;
德谟克利特把万物的本原归结为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原子”(见原子与虚空),它们没有性质上的差异,只有形状、排列、状态的不同。万物是由原子组合而成的。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是“数”是世界的本原。其为奥尔弗斯宗教的改革者。奥尔弗斯宗教已经产生了灵魂与肉体对立的观念。毕达哥拉斯提出灵魂转世的观念。毕达哥拉斯的“数”实际上就是指万物都必须遵从的规律、法则和必然。类似“命运”,后来赫拉克利特表达为“逻各斯”。
巴门尼德为代表的爱利亚学派认为是“存在”,并认为“存在”是不变的,不生不灭的,运动变化的只是事物的现象。他们提出的非物质性的抽象原则,对以后唯心主义哲学的产生影响很大
苏格拉底
柏拉图认为我们感觉到的种种变动的、有生灭的具体事物,只是现象,它们是相对的,它们的本质是一个同名的、永恒不变的、绝对的“理念”。比如,具体的美的事物有无数个,“美的理念”却只有一个,美的事物以美的理念为目的,不断地追求它,却永远不能达到它。所以,理念是具体事物的原因和目的,它在具体事物之外,并且先于具体事物而存在。人对理念的知识是先验的,只要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觉就可“回忆”起来(见回忆说)。
毕达哥拉斯学派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是“数”是世界的本原。
其为奥尔弗斯宗教的改革者。奥尔弗斯宗教已经产生了灵魂与肉体对立的观念。毕达哥拉斯提出灵魂转世的观念。
毕达哥拉斯的“数”实际上就是指万物都必须遵从的规律、法则和必然。类似“命运”,后来赫拉克利特表达为“逻各斯”。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苏格拉底 传说与现实
柏拉图从理论上第一次建构了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他认为我们感觉到的种种变动的、有生灭的具体事物,只是现象,它们是相对的,它们的本质是一个同名的、永恒不变的、绝对的“理念”。比如,具体的美的事物有无数个,“美的理念”却只有一个,美的事物以美的理念为目的,不断地追求它,却永远不能达到它。所以,理念是具体事物的原因和目的,它在具体事物之外,并且先于具体事物而存在。人对理念的知识是先验的,只要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觉就可“回忆”起来(见回忆说)。
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的学生,但是他批评了他的老师。他把理念称为“形式”,把物质称为“质料”,认为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合而成的;因此,形式并不是在事物之外独立存在的,它只在具体事物之中,和质料相互结合而存在。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在《范畴篇》中,他认为具体事物是“第一实体”,这时候他是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的;而在《形而上学》等著作中,却认为质料只是潜能,形式才是现实,现实先于潜能,形式决定事物的本质(见形式和质料、潜能与现实)。他还认为有不动的第一推动者即纯形式存在,这就偏向唯心主义了。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从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运动变化的哲学体系,对以后黑格尔哲学影响很大。
六.希腊的科学
泰勒斯的天文发现
泰勒斯也是希腊第一个天文学家、几何学家和物理学家。第一个测定了太阳从冬至到夏至的运行,发现了冬至、夏至和春分的联系,提出了一年四季,并把一年分成365天.他还根据金字塔的影子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即按照人的身影等于自己身长的那个时刻来确定金字塔的高度.他用几何的知识计算海上船只与海岸的距离.这些都是人类生产劳动的实践活动所需要的.
毕达哥拉斯定理
德谟克利特是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一个夏天的收麦季节,
他知道天气会下雨,劝大家停下割麦,先去收割已经割下的麦子,果然一会儿暴雨倾盆。
亚里士多德还是第一个要将哲学和其他学科区别开来,使之成为一门独立学
科的哲学家。他分别地研究了逻辑、伦理学、政治学、天文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各门学科,他是这些学科最早的建立者,是古代希腊最博学的学者。作为逻辑学家,其演绎三段论被广泛应用。其地球中心说、重量与速度关系等学说的影响和限制。
第三节 希腊城邦文化的衰落与希腊化时代
二. 从分离主义到帝国主义
希腊城邦长期奉行的分离主义方式
波斯入侵的军事行为和政治影响。
希波战争:
第一次在前492年,大流士一世遣摩多牛斯率海陆军远征希腊,因陆军在色
雷斯境内受阻,海军行至亚陀斯海角遭受风暴,损失惨重,遂无功而返;
第二次希波战争,前490年,大流士遣达提斯率约十万军队、六百艘战舰横
渡爱琴海, 雅典应战 马拉松战役 获胜后,斐力庇第斯跑回雅典报捷,42.196公里,报捷后便倒地身亡,马拉松长跑的来源。雅典军于马拉松战役只有192人阵亡,而波斯军则损失了6400人
第三次希波战争 前480年,薛西斯一世率军五十万、战舰千艘进攻希腊 温泉关战役 萨拉米斯海战
前478年,提洛同盟建立,希腊开始转守为攻,前449年,在塞浦路斯岛的萨
拉米斯城附近打败波斯军,迫使波斯签订《卡里阿斯合约》,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马拉松战役 获胜后,一位名叫斐力庇第斯的士兵跑回雅典报捷,但他因为
极速跑了42.196公里,所以在报捷后便倒地身亡,而这亦是马拉松长跑的来源。雅典军于马拉松战役只有192人阵亡,而波斯军则损失了6400人 马拉松战役增强了雅典的影响和民族自信。
萨拉米斯海战
公元前480年9月,在希腊海军统帅特米斯托克利斯指挥下,雅典300多艘
战舰在萨拉米湾集结。萨拉米斯海战,希腊联军海军损失约四十艘战舰,波斯人的损失没有详细记录,史学家普遍认为超过六百艘,而人员伤亡数万。波斯王薛西斯极其害怕被希腊海军切断他与本土之间的联系造成全军覆没。于是立即率领波斯军撤离希腊。至此希腊取得希波战争的胜利。
伯罗奔尼撒战争(Peloponnesian War)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
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从前431年一直持续到前404年,其中双方几度停战,最后斯巴达获胜。这场战争结束了雅典的经典时代,结束了希腊的民主时代,强烈地改变了希腊的国家。几乎所有希腊的城邦参加了这场战争,其战场几乎涉及了整个当时希腊语世界。在现代研究中也有人称这场战争为古代世界大战。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历史学意义 它本身是第一次科学地、历史学地被记录
下来的史实: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他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详细地记录了当时的事件。这个纪录到前411年冬中止,修昔底德分析了这场战争的原因和背景,他的分析对欧洲的历史学是有先驱作用的。修昔底德后色诺芬在他的《希厄洛》中继续了修昔底德的工作,记录了前411年后的事件。值得注意的是古希腊人并不称这场战争为伯罗奔尼撒战争,这个名称是后来的人起的。 马其顿崛起
马其顿人崛起,并开始了帝国主义式的扩张
腓力二世
亚历山大大帝
二. 亚历山大帝国与希腊化时代
希腊曾经影响了全世界,但那往往是通过她对于人们的想象、理想和希望而起作用的,而不是直接地通过政治的威力。罗马建造了许多大路,大部分至今仍然保存着,罗马的法律是近代许多法典的根源,但是使得这些东西成为重要的却是罗马的军队。希腊人虽然也是可钦敬的战士,但他们并没有征服过,因为他们的军力主要地都消耗在彼此互相敌对上面。一直要等到半野蛮的亚历山大,才把希腊文化传播到了整个的近东,并使得希腊语成为埃及、叙利亚和小亚细亚内陆部分的文学语言。希腊人永远也不会完成这种事业的,并不是由于他们缺乏武力,而是由于他们不能在政治上团结。希腊文化的政治传播者从来都不是希腊人;但正是希腊的天才激动了别的民族,才使得别的民族传播开了他们的被征服者的文化。
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公元前356-323年)
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他足智多谋,在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东征西讨,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灭亡了波斯帝国。在横跨欧、亚的辽阔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药杀水的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庞大帝国。
亚历山大征伐的影响
亚历山大的伟大功绩带来了一个结果,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以前是西亚和埃及的知识向希腊传播,现在变成了希腊的知识向西亚、埃及、波斯、中亚和印度传播。
希腊人第一次也是欧洲人第一次出现在世界舞台上。他们以殖民者的身份出现,马其顿人雇佣了大量的希腊雇佣兵,每个被征服的城市都有希腊雇佣兵守卫,随之而来的是希腊商人、冒险者、学者,他们带来了希腊式的政权、社会形态和希腊式的生活方式。
在希腊的哲学和科学向这些地区传播的时候,这些地区的哲学与科学也同样被希腊学者带回。但是,这一时期的希腊文化、经济、社会中心离开了希腊、离开了雅典,随着马其顿的东征也到了东方,到了叙利亚的安条克、巴比伦附近新建的城市塞琉西亚、小亚细亚地区的中心是原吕底亚王国首都撒尔迪斯、埃及的亚历山大。其中最重要的城市就是埃及托勒密王国的亚历山大。
如果说希腊文明、哲学与科学起源于上述地区的话,那么在经过希腊本土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又回到了它的出生地埃及和西亚。不同的是,这回的主人是希腊人。
亚历山大港
亚历山大港不仅是一个古希腊文化的中心,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犹太人城市。开始的托勒密统治者维护城市的发展,并使得其大学成为希腊最好的大学。
亚历山大著名的文化遗迹有亚历山大—法罗岛灯塔和亚历山大图书馆等。公元391年,罗马帝国驻埃及的阿非罗主教下令烧毁亚历山大图书馆的藏书。这标志着埃及的古典文化时期结束,也是欧洲中世纪文化时期开始的标志。
欧几里德
约当公元前300年,即当亚历山大和亚里士多德死后不久的几年,生活于亚历山大港。他的《几何原本》直到现在还是中学教科书中的主要内容,也是毫无疑义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著作之一
阿基米德 (公元前287-前212)
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力学家。早年在当时的文化中心亚历山大跟随欧几里德的学生学习,以后和亚历山大的学者保持紧密联系,因此他算是亚历山大学派的成员。后人对阿基米德给以极高的评价,常把他和I.牛顿、C.F.高斯并列为有史以来三个贡献最大的数学家。他的生平没有详细记载,但关于他的许多故事却广为流传。据说他确立了力学的杠杆定律之后,曾发出豪言壮语:“给我一个立足点,我就可以移动这个地球!”《论浮体》,讨论物体的浮力,“阿基米德原理”著称于世。
三. 希腊文化精神的凋敝
希腊化时期,希腊的政治向专制主义、官僚主义和腐化堕落方向发展。希腊文化中越来越多了波斯和埃及的骄奢淫逸。
混乱的政治格局
亚历山大之后,马其顿王国、托勒密王国和塞琉西王国之间冲突不断。 哲学思想
当时,由于战争频繁,社会动乱不安,哲学讨论的重点转移到伦理方面,探讨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幸福是什么等问题。有 3大学派对这些问题作出了不同的回答:
①伊壁鸠鲁学派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认为快乐是人们生活追求的目的。但他们不是庸俗的享乐主义者。他们反对放纵情欲,认为身体的健康和精神的宁静才是真正的快乐和幸福。他们反对宗教迷信、宿命论和目的论 。
②斯多葛派是芝诺(约公元前336~约前264年)于公元前300年左右在雅典创立的学派。其代表人物有爱比克泰德、马可·奥勒留、克里斯普等。主张宿命论和禁欲主义,认为人生真正的幸福就是服从命运的安排,顺应自然而生活。他们宣传宗教信仰,反对追求快乐,主张克制一切欲望,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
早期:唯物辩证法,带有宿命论和禁欲主义。
中期:抛弃斯多葛派的唯物辩证主张,倾向宗教和神秘主义。
晚期:主张宿命论和禁欲主义
③以皮浪为代表的怀疑论认为,对事物不能有任何知识,甚至不能肯定它们究竟是存在还是不存在,最好对一切保持不肯定的态度,不作任何判断,以免引起无谓的争论和烦恼。皮浪主张对一切要无动于衷,以求得心灵上的平静。他甚至说,聪明的人应当象猪一样不动心。
精神与肉体的裂痕
极端享乐,狂欢放纵
禁欲式的精神提升 悲观弃世
神秘主义和彼岸性的宗教精神开始兴起,与感觉的、现世的希腊多神精神不同。
第四节 罗马帝国的兴衰
一.罗马的起源和发展
(一)罗马的起源
英雄艾涅阿斯
维吉尔的《艾涅阿斯》
母狼与罗马城
罗马人组成
建城初期,罗马城里聚集了一群奴隶、逃犯和亡命之徒,罗慕洛斯兄弟为他们建造了德尔菲神庙(意为避难神灵的庇护所),声称只要遵循此神庙的一个神谕,庇护所就会保证所有人的安全。他们以此来吸引邻近城邦居民的进驻。
为了繁衍后代,这些原先没有合法权利的亡命者劫掠萨宾人的妇女并强行成婚。
这样三个部族的人共同构成了罗马人,分别是:以罗慕洛斯而命名的罗马纳人(Ramnenses),以萨宾人首领塔提乌斯而命名的塔提恩人(Tatienses),以及因曾在丛林(拉丁语lucus)中避难而被称为卢克伦人(Lucerenses)的亡命者。拉丁语中“部落”(Tribe)一词本身就表示“三个”的意思,而且在后来的罗马法律和国家体制中,三分法始终构成了一种基本原则。
粗野与纪律
罗马的起源并不像希腊和一些东方国家那样有古老悠久的文明源流可寻,它缺乏一种天然的文化根基,缺乏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它是一种强制性的混杂产物。对于这样的历史开端,罗马人并不引以为耻,反倒因此而培养了一种粗犷剽悍的勇武精神和不可伸缩的纪律观念。
罗马国家的诞生
大约在公元前900年,埃特拉斯坎人在台伯河北岸的埃特拉里亚(今托斯坎尼)安家落户。根据出土碑文、武器和陶器等遗物,可以推测埃特鲁斯坎人是来自小亚细亚的入侵者。关于艾涅阿斯率领特洛伊人渡海迁居意大利的传说,可能就源于埃特鲁斯坎人的入侵。
罗马城的建城纪念日在公元前753年,罗马人以建城的这年作为纪元。 公元前8世纪至前6世纪,罗马历史处于王政时期,那时的罗马还处于原始社会的瓦解阶段。随着塞尔维乌斯的改革,罗马形成国家,进入了文明时代,奴隶制政治和经济也开始发展起来。公元前510年,罗马人推翻王政,将埃特拉斯坎人逐出了罗马,并接管了埃特拉斯坎人所有的领土,建立起罗马共和国,从此揭开了独立的拉丁罗马国家的历史序幕。
(二)罗马帝国的扩张
罗马是战争机器
孟德斯鸠对于罗马的兴起和灭亡是这样评价的,罗马的兴起是由于它只能不停地作战,而且仗着一种难以相信的运气,它总是在征服了一个民族之后,另一个民族才对他开始战争。罗马之遭到毁灭,是因为所有的民族一起向它进攻,并且从四面八方侵入了它的土地。
罗马人热爱战争的原因
一、执政官制度。罗马人每年选举执政官,执政官为了连任或是对荣誉的热爱,在其任职期间往往表现得雄心勃勃,他们不放过一切可以成就其赫赫功业的机会,而战争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国内的建设往往是缓慢和收效甚微的,而战争的胜利则可以带来巨大的荣誉,大量的战利品会让整个罗马疯狂。
二、元老院。元老院也愿意进行战争,因为它经常受人民申诉和请求之苦,为了使自己摆脱人民的困扰,它就设法把人民的精力放到对外事务上去。
三、人民。战争对他们的好处是可以分到战利品,这在罗马这个没有商业和工业的城市显得非常重要,因为人民要想致富就只有靠战争这种抢劫手段了。
高卢之战
公元前390年,高卢洗劫了罗马,后获得了1000磅黄金和罗马北部一块土地,罗马人将7月18日定为国耻日,并开始大力建设军队
布匿战争
第一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前241)
两国争夺西西里岛导致第一次布匿战争爆发。这次战争的导火线是“墨西拿事件”其根本问题都是为争夺地中海西部的统治权。
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前201)
汉尼拔先发制敌,于公元前218年秋,以前所未有的行动率军越过阿尔卑斯山,
元老Cato每次不论什么话题演讲之后,都有同样的最后一句话“Carthagodelendaest!”(迦太基一定要消灭!)
第三次布匿战争(公元前149~前146)
罗马军团
罗马军人的战斗力来源于追逐功利和严格的纪律
罗马军法的严明,也是举世闻名的。其中最有名的大概就是“十一抽杀律”和“棍棒死刑”了。
严酷的军法和训练,必须跟公民权相匹配,才能发挥最大效力,否则将成为单纯的暴政了。
二.罗马政治体制的演变
(1)氏族公社时期:公元前8世纪以前,传说罗慕路斯于公元前754至前753年创建罗马城。
(2)王政时期:公元前8至前6世纪的罗马,称为王政时期,此时的罗马尚处于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时期。公元前7世纪后,罗马社会产生了奴隶主和奴隶两个基本对立的阶级,氏族制度趋于解体。与此同时,“平民”阶层逐渐形成。正是平民为争取权利同贵族进行的长期斗争,客观上加速了罗马氏族制度的瓦解,促进罗马奴隶制国家与法律的形成。
王政时期,政治权力机构有三个:库里亚大会(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胞族会议)、元老院和国王。因为君主的权力有限,这种政体用“部落联盟”来描述更为恰当。
(3)共和国时期:
公元前6世纪中叶,罗马贵族被迫让步,第六代王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对罗马社会进行了改革,废除了原来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部落,以地域关系来划分居民,并按照财产的多少将居民划分为五个等级。这次改革标志着罗马氏族制度的彻底瓦解,罗马奴隶制国家正式产生,罗马从此步入共和国时期。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