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关键词:图书馆评估;高校图书馆;评估指标 论文摘要:高校图书馆评估成为促进图书馆事业 发展 的机遇,在高校图书馆迎接评估、追求达标过程中,对图书馆 文献 资源建设、自动化、服务和 科学 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指出目前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使图书馆真正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 21世纪,高校图书馆如何办馆、如何拓宽办馆思路、顺应时代潮流、真正满足我国高等 教育 飞速发展的要求,已是摆在面前的头等大事。推动高校图书馆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之一是高校图书馆评估,它是国家、社会、群众对高校图书馆进行监督的一种有力措施。一、评估的目的与指导原则开展图书馆评估是为了加强和改善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推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和支持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促进图书馆不断明确办馆指导思想,改善办馆条件,加强图书馆基本建设,深化图书馆改革,提高管理水平;逐步建立和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不断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更好地为社会主义 现代 化建设服务。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的制定,就是要在纷繁的图书馆活动中选择出能充分描述其状态的资料和数据,作为评估的指标依据,以实现“对状态做出判断,提出路向和改进措施”的目的。目前,高校图书馆已进入由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化图书馆转型的过渡时期,因此,在高校图书馆评估指标的制定上,应体现以下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一致性原则 评估指标的制定应与国家相关政策以及 法律 、法规相一致。 (二)连续性原则 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 (三)导向性原则 评估指标是描述和考察图书馆活动状态的条款,是有选择性的,制定评估指标所作的选择,就体现了评估指标对图书馆建设的导向性。二、评估指标对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影响(一)文献资源建设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评价指标包括:全年学生平均图书拥有量、全年学生平均经费数、馆藏文献资源量、资源结构、管理水平、利用效果等。全年学生平均图书拥有量和全年学生平均经费数是图书馆的重要评估指标。在图书馆评估中,藏书量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指标,也是最基本的指标之一。它是衡量图书馆办馆条件、办馆规模的重要参数,也是考核图书馆能否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发挥应有作用的关键。可以说,藏书量是一无法回避的硬指标。由此造成的直接结果是,图书馆在迎评中,片面追求藏书量,具体表现在: 1.临时增拨专款购置书刊资料。在临近评估的关键时刻,许多高校都会不同程度地加大对图书馆购书经费的投入,以增加藏书量,但由于急于“达标”,极易打乱在非评估时期坚守得很好的工作规范和操作流程,经费所能发挥的作用均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如:选购高复本质量差的书,及劣质书刊的误购;甚至还有意以低廉的价格去购买一些过期或剔旧的图书,以“弥补”馆藏的不足。在资金本已紧缺的情况下,为“达标”而进行的超大规模的盲目购书行动,虽暂缓了“藏书总量”的一时之急,却带来了图书质量的长久之忧。一方面我们在大叫经费困难之苦,另一方面又未能使仅有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绩效。 2.对过期藏书不进行剔旧处理,以保证一定的藏书总量。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以及我们都知道的图书馆图书“中3外7”的 规律 ,冗余图书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而定期对图书馆藏书进行剔旧,是保持藏书活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但为了应付评估,许多图书馆在几年内都没有对旧书进行必要的剔旧处理,违背藏书建设规律,目的只有一个:达到指标规定的藏书总量。 网络 环境下图书的满足率不能仅从现实馆藏来进行统计,传统的纸质和印刷型文献应该和 电子 出版物、光盘、视听资料、缩微资料并存、互补。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把握住“藏”与“用”的关系,尽量购置一些既能解决燃眉之急,又有收藏和利用价值的图书和电子出版物,真正做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 (二)自动化水平 随着 计算 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馆藏文献资源的数字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出现了电子文献与传统文献资源并存的状况,由于数据库和网络信息资源具有使用方便快捷,不受时间、空间和用户人数限制的特点,能极大地丰富、深化馆藏内容,网络信息资源在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已越来越重要。因此,“计算机的应用”指标
就成了图书馆现代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它包括数据库建设、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资源利用效用。加大这些方面的评估比重,将促使高校图书馆重视和发展数字化建设,提高读者对信息的利用率和图书馆对社会的满足能力。因此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的评估,是规范、指导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是,有了计算机、有了网络系统,并不等于真正实现了自动化,有效而充分地利用现代化技术和设施才是现代化管理的实质。对电子文献馆藏资源的建设已经成为各高校馆藏资源建设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首先建设光盘塔、专题数据库、全文数据库(拥有本地服务器)和镜像站点,充分发挥网络信息资源检索途径多、检索速度快、文献信息量大、涵盖面广等特点;同时各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各自学校的专业范围、学科类型、办学特色、科研项目等,有选择性地购置一些中外文数据库,增加电子阅览室网络终端连接数量,提高图书馆自身网络带宽和连接速率,增加网络远程连接的开放时间,最大化地利用电子文献资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自动化。
(三)服务 评价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指标由3个要素构成:一是提供的信息资源(包括传统的文献)保障率,以满足信息时代广大读者的需求;二是提供优质的服务方式和手段,让读者得到最为满意的服务,以优质服务获得读者满意度是评估的归宿;三是达到的服务效益,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知识和信息传播中心,图书馆资源利用程度越高,其社会效益就越能更好地发挥。但从目前高校图书馆的实际状况看,图书馆评估的结果不容乐观,服务人员的数量不足、素质普遍不高,服务层次、服务质量还不能达到要求等等,这些都是制约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因素。笔者认为: 1.必须加强图书馆服务队伍的建设,图书馆队伍可能是“老、弱、病、残”或“关系户”的落脚点,根本谈不上是高素质的图书馆队伍。人员数量可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高学历、高职称的图书馆员所占比例有限,应对图书馆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以适应新环境下的图书馆发展。 2.提高图书馆各项工作的服务层次,应从一般性咨询、课题检索、查证检索,到编制二、三次文献。 3.强调对读者的方便服务,将以馆员为中心向以读者为中心转移,文献资料的管理必须由闭架向开架转移,一切服务形式要体现方便读者,简便快捷有效。随着电子文献的收藏和网络资源的利用率的增加,设立自己的“门户网站”,为广大师生提供“一站式”服务,为教师的科研提供“导航”式服务,深入教师的科研课题,为学生做好 参考 咨询。 4.深化情报信息服务的途径,对文献信息进行多方揭示、深层加工、有序开发,使文献信息浓缩化、有序化、有针对性,才可能被读者借鉴、参考、利用。提高读者满意度,才能使图书馆的服务迈上新的台阶。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