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感训练

 

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最早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爱尔丝博士(Dr.Jean Aryes)在1969 年提出的一个研究观点,将儿童的脑神经发展与心理发展相结合,提出感觉统合理论。爱尔丝博士终生 致力于教育事业,把感觉统合训练应用于特殊儿童的康复与训练中。 什么是感觉统合?在母亲的子宫内,胎位变化的过程中,触觉、潜艇平衡、固有平衡等能力就已经逐渐 在发展。出生后,它们和视、听、嗅、味等感官更不断相互影响。在大脑中的感觉中枢相互联系着,这 些感觉神经的交错程度,比任何网络都复杂。这种进入大脑的感觉刺激信息,在中枢神经形式有效率的 组合,就叫做“感觉统合”。正因为有这中能力,大脑才能协调身体对外界作出适当的反应。爱尔丝博士 将之比喻为交通指挥者或红绿灯管制者,没有它们交通将乱成一团。在达到各种目的的协调行动上,感 觉统合的能力非常重要。 智障儿童在生活中与同伴交往受到限制,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语言;有的家长缺乏特殊教育知识,过 于溺爱孩子,教育孩子缺乏耐心,家长有事包办;有的家长无法承受现实,夫妻之间经常发生矛盾,把 孩子送到祖辈照顾,与孩子接触少,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家庭环境;有的家长过于自卑,把孩子关在家 里,孩子很少到户外活动,接触大自然。以上种种情况加重智障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程度,同时也错过智 障儿童特殊教育的训练的最佳时期。 智障儿童感知觉、语言等方面发展迟延,在他们的早期教育中注重感知觉与运作的发展训练是十分重要 和必要的,感觉统合训练有效的促进智障儿童的智能开发和综合能力(行为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 力)的提升,在他们日后学习、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的教师在感觉统合在训练中注重发挥 以下几方面作用: 一、设氛围,快乐体验。 智障儿童缺乏个人动机与兴趣,主动性差,意志水平低下,在训练中一味采取强迫手段,或者乏味的机 械训练,智障儿童会产声厌烦、恐惧、害怕等不良情绪,训练遭到失败,甚至会产生副作用。所以在训 练中创设良好的氛围是至关重要的,让智障儿童喜欢身处其中,在快乐的气氛下自动自发,全力去做, 这样也容易发展出原本不足的能力,教师创设良好的氛围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音乐合理化。目前,各路专家、学者都在研究智障儿童的康复训练及特殊教育的有效方法,得到的 一致结论是:音乐治疗效果显著。虽然我国对智障儿童进行音乐治疗才刚刚起步,然而国外早在数十年 就将音乐治疗或综合

音乐、舞蹈、绘画等在内的艺术治疗的 方法与技术运用在特殊的教育中,为特殊教 育拓宽了道路,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智障儿童对音乐敏感性强,教师在训练中选择一些他们喜欢的音乐 ,可以有效的调动和调整智障儿童的情绪,使他们很快的进入到教师设计的游戏活动中并配合治疗,教 师对音乐的选择也要因人而异,音乐参与智障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情节趣味化。赋予感觉统合训练过程游戏化的情节,能增强趣味性、娱乐性,更进一步激起智障儿 童良好的情绪和积极从事活动的力量,从而使他们活跃起来。如趴地推球,球推进的是一个个小动物的 嘴巴,仿佛在给小动物喂食;钻进布袋,学做蚕宝宝,随着蚕宝宝的一天天长大,钻出布袋,跳着去游 玩;推着羊角球,钻过山洞,绕过树林,形成一列火车;做与平衡台上,和老师、小朋友拉大锯;趴于 滑板上,学做小乌龟,一边游泳一边和小鱼、小虾做游戏;圈和罐相结合、纸和瓶相结合、滑板和布袋 相结合,学做小鸟、小青蛙、小士兵;将奥特曼打怪兽、解放军炸碉堡、警察抓小偷等智障儿童所喜爱 的情节融入感统训练中,情节简单明了,智障儿童从中能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到成功与自信,从 而产生愉快情绪,在活动中也会更专注投入。 3、语言游戏化。在感统训练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关心、启发、暗示、引导和鼓励指导智障儿童,而不 是以主观命令去代替他们想、代替他们做,其目的是启发他们的相法,使他们玩得更愉快。如,当智障 儿童“推小车”(羊角球)大汉淋淋时,可以用游戏的口吻说:“小司机到加油站去加点油吧!”调节孩子 的活动量。又如,为了让智障儿童掌握滑板趴的动作,教师可以用游戏的语言说:“小乌龟快抬起头 来,小鱼和小虾游过来和你们做游戏喽!”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用角色身份贯穿活动,教师处处以 游戏的口吻进行引导,智障儿童定会兴趣盎然,同时主动参与,达到锻炼身心的目的。 4、动作儿歌化。单纯讲授动作的要领,智障儿童很难理解而且会感到枯燥无味,如果将要领编成朗朗 上口、充满游戏性和趣味性的儿歌,效果就会迥然不同。如,智障儿童在跳床上跳跃,教师就可以说儿 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树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又如,在“有趣的平 衡台”中,要求幼儿利用身体的各部位在台上保持平衡。我们就编了儿歌:“一二三四五六七,大家都来 做摇椅,左摇摇,右摇摇,象个快乐的不倒翁。

”孩子们一边摇,一边跟着老师听、念儿歌,既加强了 动作要领的掌握,又不单 调枯燥,既调节了宽松自由的气氛,又提高了智障儿童活动的激情。 5、器材形象化。“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智障儿童也不例外,”感统器材色彩鲜艳,造型美观,能吸引智 障儿童的注意,引起智障儿童的兴趣。孩子看到它,想去摸一摸、试一试、玩一玩,这就是它的独特之 处。为了让感统训练变得更为生动愉快,让智障儿童变得更为积极主动,我们赋予这些器材生命、灵 性,将它们形象化、游戏化,并围绕感统训练的某一器材设计一系列的活动方法。如“有趣的滑板”,我 们将它变成“汽车”,智障儿童独自坐在上面,手作方向盘状,用脚跟帮助移动,前后左右开车;我们将 它变成“小船”,智障儿童卧于上面,以腹部为中心,抬高头,抬起腿,用手臂当作船浆,使小船在水中 只有滑行;我们将它变成“大转盘”,智障儿童趴在上面。靠双手的双掌来旋转身体;还将她变成“小火 车”,两个、三个、四个智障儿童连在一起,靠前一个孩子的力量带动后面的幼儿前进;还将它变成“小 推车”等等,既是一种力量锻炼,又是对颈部肌肉及协调能力培养。在日常的感统训练中,我们充分利 用感统器材的独特性,教师对各种感统器材进行大胆形象创新和想象,在将其贯穿、融入到活动中去, 提高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 二、以人为本,量力而行。 对智障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最重要的是:清楚地检查出孩子在感觉统合 基础上的问题,再设计孩子可以尽力去玩的游戏,使孩子的身体和大脑的反应及协调顺利发展。教师在 训练前要充分、科学评估学生情况,训练时也要采用小步子、多循环的原则,设计游戏难度适中,使智 障儿童“抬一抬脚就能够吃到苹果”,这样智障儿童会产生成就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也帮助教师一步 步引导学生完成任务目标,达到训练的效果。教师且不要操之过即,忽略了学生的感受,使学生拒绝参 与,这也是感觉统合训练最容易失败的地方。 三、耐心细致,适时鼓励。 智障儿童是一群特殊群体,大脑器质性损伤以及社会、家庭不良因素的共同作用促进了智障儿童心理、 行为问题的出现,表现为害怕情绪、发脾气、易怒、爱哭闹等一些现象,对于学生一时做不到的,教师 要细心而有系统的引领,并将此做成计划,用游戏将这些不佳的感觉反应有效的加以组织。对于学生出 现不良情绪,教师要马上中止训练,进行安抚,调整好学生的情绪,在训练中教师要耐心

、耐心、再耐 心。 适时鼓励也是对智障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如何在游戏中引发孩子的乐趣,无意 中 不断地练习他原本作不到的能力,教师应适时鼓励他“做做看、勇敢些试一试”,有效化解孩子情绪上的 焦虑和紧张,并让孩子逐步认识自己能力的成长,以建立足够的自信心。训练中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鼓 励,鼓励方式也要形式多样,并适时地鼓励,如:教师可利用游戏中的角色以鼓励的口吻说:“这孩子 真聪明,本领学得真好,熊妈妈真喜欢你!”“我们的本领可真大,都学会了轻轻推的本领。”又如:教 师可采用与学生击掌、抚摸头等形体语言对智障儿童进行鼓励。 一、感觉统合训练内容   感觉统合训练包括提供前庭、本体和触觉刺激的活动。训练中指导 儿童参与各种活动,这些活动是对儿童能力的挑战,要求他们对感觉输 入作出适应的反应,即成功的有组织的反应。新设计的活动逐渐增加对 儿童的要求,使他们有组织的反应和更成熟的反应。在指导活动目标的 过程中,重点应放在自动的感觉过程上,而非指导儿童如何作反应。在 一个学习活动中,涉及的感觉系统越多,学习的效果越好。   感觉统合训练过程几乎总是让儿童感到愉快,对儿童来说,治疗就 是玩,成人也可以这样认为。但训练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因为训 练中有老师或训练人员的指导,儿童不可能在没有指导的游戏中取得效 果。设计一个游戏气氛不只是为了愉快,而是让儿童更愿意参与,从而 他们从训练中获得更多的收益,为儿童获得一个肯定的成长经验而设计 这样一个训练。 二、感觉统合训练的一般目标   1.提供给儿童感觉信息,帮助开发中枢神经系统; 2.帮助儿童抑制和/或调节感觉信息; 3.帮助儿童对感觉刺激作出比较有结构的反应,最终目标是达到如表所 示的最后结果,如组织能力、学习能力、集中注意的能力。 三、感觉统合训练的原则   1.训练当中要让儿童感到快乐而不是压力; 2.训练中儿童是主角,要尊重儿童对感觉刺激的需要和选择; 3.通过控制环境给儿童以适当的感觉刺激,从而改善其感觉统合能力,使 儿童能作出适应性反应,不要教孩子如何做; 4. 训练过程中,给孩子以积极的反馈,并与家长分享孩子成功的喜悦。 儿童感觉统 儿童感觉统儿童感觉统合潜能 合潜能合潜能训练的奥秘 训练的奥秘训练的奥秘 躺在一个小滑板上滑来滑去,和改善学习有什么关系? 在平衡台上反反复复地接球,就能改变孩子的脾气

? 挂在吊缆上插小棍子,能够使孩子的注意力变得集中? 当我在郑州智灵童儿童潜能开发中心看到这种名为“儿童感觉统合潜能训练”的活动 时,感到非常 新奇和不解。那些花了钱带着孩子来训练的家长,大多也和我一样将信 将疑:这些既像游戏又像运动的训练,真的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帮助他们改掉坏 毛病吗? 专家荣老师告诉我,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是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王玉凤最早 从台湾引进大陆的。 郑州智灵童儿童潜能开发中心自开办以来已有1000多个孩子在这里接受了训练, 大多数的孩子取得了显著效果。 感觉统合失调——现代小家庭后遗症,孩子们不上学,再怎么淘气,大人也不会太 在意。等一上了学,学习成绩就成了家长、老师关注的焦点,与之有关的问题似乎在 一夜之间暴露出来:有的孩子好动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有的阅读困难,计算粗 心,写作业磨磨蹭蹭,有的胆小害羞,上课不敢发言,有的总用破坏纪律的方式招人 关注……家长急了,打骂者有之,唠叨者有之,可管用的不多。家长们并不懂,晓之 以理,动之以情,甚至辅之以棍棒,孩子为什么就是管不住自己? 1972年,美国南加州大学爱尔斯博士发现,这样的孩子往往感觉统合功能不 佳。什么是“感觉统合”呢?我们通过眼睛、鼻子、耳朵、皮肤等感觉器官所接收的大 量信息,必须经过大脑将其统合(分析处理),才能使整个机体和谐有效地运作。当 大脑对感觉信息的统合发生问题时,就会使机体不能有效运作,这就是感觉统合功能 失调。比如触觉敏感的孩子,对外界刺激的适应性比较弱,大脑前庭不能过滤掉那些 不重要的信息,对一切都要忙着处理,这样的孩子就好动,情绪不安。 人的感觉统合功能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生命早期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大量感觉 信息的适当刺激,逐渐发育形成和不断磨合完善的。近些年来家庭和社会环境的急剧 变化,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孕妇受到过度保护,活动不足,胎儿便 不能得到足够的刺激;出生时的剖腹产,剥夺了孩子第一次的触觉刺激和本体感觉; 睡床代替了有助于孩子平衡感建立的摇蓝,学步车方便了大人,却使孩子得不到足够 的爬行;狭小的生活空间,大大限制了孩子的活动;身负职业和家庭双重压力的妈 妈,不能给孩子更多的爱,陪伴大人和电视机长大的独生子女一代。失了友伴群体, 缺乏了友伴群体,缺乏交流、等待、合作、分的训练无怪乎心理学家说,感觉统合失 调是现代

小家庭后遗症。 感觉统合训练——事半功倍的“补课”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实际上是对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进行“补课”。它用沿板、圆 筒、平衡台、吊缆、羊角球等20多种训练用具,根据每 个孩子的不同特点制定训练计 划,寓训练治疗于游戏之中。 小茜是个上过两次一年级的女孩。她胆子特别小,刚上学的时候,见了厉害的教师 就不由自主地用胳膊挡住脸。她读课文总是丢三落四,还经常把数字写反,有次考试 才得40多分。老师急了让家长带她去测智商,可测得结果是智商正常。明智的母亲知 道这样下去会毁了孩子,便让孩子换了个学校重读一年级,后来她听说有个 “儿童感 觉统合训练”,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到训练中心测试结果是小茜的感觉统合功能中度 失调,其中视觉和触觉发育都不是太好。妈妈下决心带孩子来训练,经过20多次的 训练,变化真的在孩子身上发生了。学校老师告诉她,小茜现在听课注意力特别集 中,学的生字当时就记住了,考试几乎总能得到好成绩。不仅如此,小茜的胆子也变 大了,当她在课堂上举手发言时,坐在后面的妈妈简直不敢相信。采访中我找到一个 男孩,老师让他用双脚夹住一个圆球蹦跳,他试了很多回也夹不住,脸得通红。肚子 里的无名火好像正在一股股往上窜,可他终于没有发脾气。孩子的父亲告诉我,他孩 子的“问题”就是脾气特别大,以前一不高兴就要闹将起来,对谁都这样。参加感觉统 合训练后,孩子的自控能力明显提高了,作业也写得快了。 其实,孩子不是不想控制自己,不是不想学得更好、做得更好,可是他们没有能力 达到这样的目标。经过感觉统合训练,他们的能力提高了,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变化。 专家告诉记者,感觉统合失调,3岁前是最佳预防期,3—7岁是最佳弥补期,12岁 为可治疗上限。在一些发达国家,感觉统合已经成为幼儿教育的最基础的概念,在台 湾,也已列入幼儿园和小学的常规教学内容。 感觉统合训练毕竟是一种“补课”,而不是治疗孩子毛病的万能药。与其孩子上学后 着急上火,不如从小防患于未然。“感觉是人认识世界和心理发展的第一步。让孩子多 活动,接受各种感觉刺激,就是让孩子的大脑得到足够的营养。孩子在活动中了解了 周围环境,了解了社会,也了解了自身。” 感觉统合的三大主要感觉系统 感觉统合的三大主要感觉系统感觉统合的三大主要感觉系统 1.触觉系统: 是最基本,影响力最大的系统.触觉是提供我们有关周围环境的讯息最主要的来源,可

以 让小朋友避开危险,探索世界,同时,它对小朋友心理安全感的发展也非常的重要.小朋友 经由触觉,在早期,可以和妈妈建立亲密的关系,而在以后,可以帮助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基础. 在手部动作方面,触觉和区辨觉的建立,可以促进小朋友对物体 形状,大小,重量的认 识,是往后认知发展,精细动作控制的重要基础. 2.前庭系统: 它能使小朋友去感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及身体各种形式的移动及运动.与眼外肌有密 切的关连:视觉-动作的协调. 前庭系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肌肉张力(尤其是对抗地心引力的肌肉群),维持姿势,产 生动作及发展出正确的身体空间概念. 它会告诉我们个体在环境中的空间关系,使人在身体与情绪上有安全感,也有助於小 朋友的心理发展. 3.本体感觉: 本体感觉主要是经由肌肉,关节或骨骼等受器而来的讯息,动作是促进感觉统合发展最 主要的途径. 它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增加本体感觉的输入,有助於情绪的正常化. 视觉知觉及身体空间概念的发展:进而影响个体计画活动的能力. 本体觉本身有抑制性作用,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有阻力的本体觉活动,使活动量太高的 小朋友安静下来. 所有感知觉一个不能少 所有感知觉一个不能少所有感知觉一个不能少 您知道美国著名残疾人作家海伦·凯勒吗?她的故事是让人震动的,一位没有了视觉、听觉的“残疾 人”,能最终成为了一位著名的作家,她是依靠什么来感知世界进行创作的呢?她依靠敏锐的触觉、味 觉、嗅觉和知觉来感受这个世界。由此可见,人的各种感知觉形式都有巨大的潜能,只是我们绝大部分 人,都太依赖视觉、听觉形式来感受世界,使得我们的其他感知觉形式没有更好地被“认识和利用”。 ※相关理论 感觉和知觉是孩子认识的开端。 感觉是眼、耳、鼻、舌、皮肤、肌肉、关节等感觉器官的神经组织接受外部世界或有机体内部刺激,并 通过内导神经将刺激信息传入脑中枢的过程。感觉是外部刺激的接受、登录过程,是通过神经系统和脑 实现的生理心理现象。 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解释过程,是对感觉输入的信息赋予意义的过程。知觉无论在人类进化上或个体发 展上都是比感觉更高一级的心理活动,它是把感觉信息进行编码,并和已有脑内的贮存信息相结合或匹 配,同时把各种单一感觉结合为整体的整合活动,是知觉解释世界的过程,也是对感觉赋予含义的过 程。 宝宝在出生以后的短短几个月内,就逐渐形成了各种感知觉能力,您在引导他认识周围世界时,应该帮 助宝宝用多种知觉形式

来认识。 ※您可以给孩子做的游戏 (1)闻闻什么是醋味? 让孩子先闻一下醋的味道,最好拿醋瓶子直接给孩子闻,告诉孩子这是醋。然后拿两个一模一样的小瓶 子分别装上醋和水(或者是其他气味的东西)给孩子闻,让孩子指出哪个和醋的味道一样,然后告诉孩子 这也是醋,两个是 一样的。 在上一步的基础上,家长把装水的瓶子里装上某种酸的水果,然后让孩子闻闻哪个是醋?看孩子能否分 辨出来。 【讲解】游戏的目的是让孩子产生嗅觉记忆,然后在记忆的基础上再识别哪个是醋。这样的游戏家长可 以先让孩子闻完醋味,然后玩一下其他游戏,把孩子注意力分散以后,然后再拿出来问孩子哪个是醋。 (2)尝不同味道的东西 先让孩子尝一下糖水的味道,告诉孩子这是糖水。然后把糖水和醋分别装在杯子里,让孩子尝尝后指出 哪个是糖水。 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把装醋的瓶子里装上其他酸甜味道的饮料,然后再尝尝,并让孩子指出哪个是糖水 的味道。 【讲解】游戏的目的是让孩子产生味觉记忆,然后在记忆的基础上再识别哪个是糖水。对于能力较强的 孩子,家长可以适当地增加其他味道的东西。 (3)把石头找出来 准备一些光滑的小石子和一些塑料纽扣,先让孩子摸摸、看看,并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然后把石子和 纽扣放到口袋里,让孩子把手伸入口袋内,根据触觉把石头找出来。 【讲解】在引导孩子区别石头和塑料纽扣的区别中,温度和事物外表的光滑程度将是孩子区别的最重要 依据,游戏促进了孩子手触觉的发育。 (4)猜猜是什么? 在口袋里一一放入孩子比较熟悉的一些生活用品(每次只放一样,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放),口袋外面没有 任何可以参照的物品,让宝宝把手伸进袋子,不能让他看见,然后问孩子:“袋子里面是什么?”让孩 子说出来。 【讲解】利用手触觉认物是非常难的,接近2岁的宝宝基本可以达到了。这个知觉过程是:首先手触觉 获得信息——触觉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构图——去记忆库里搜寻相似事物——触觉识别——最终判 断。这么一个复杂的过程对于孩子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这个游戏对于孩子建立空间想象力是非常重要 的。 (5)不同的球 收集或制作不同材料的球(有塑料球、橡胶球、布球、金属球、木球等),鼓励孩子用手摸摸并说说有什 么不同。还可以引导孩子一起做滚球、扔球、拍球的游戏,让孩子再对比有什么不同。 【讲解】通过多种知觉形式来认识事物的不同。 ※生活中的多种感知觉学习 实际上,在您平时的生活中,您引

导宝宝认识事物的时候就已经运用了多种知觉形式,您做得很好了, 不信,我们回忆一下: 夏天,吃西瓜的时候,您一定先让宝宝摸过光滑的西瓜皮,然后再切开让孩子品尝; 晚餐前,您先让宝宝闻闻您炒的菜香不香,然后告诉宝宝菜很好吃; 宝宝和您正在等爸爸,听到熟悉的脚步声,宝宝就躲在了您的身后,尽管没看 见爸爸,但他已经知道是 爸爸了; …… 那么,从现在开始,您需要做的是每次当您教孩子认识新事物的时候,让孩子尽可能听听、看看、摸 摸、闻闻、尝尝;当您有时间陪宝宝做游戏的时候,把一些相似的事物“集合”起来,和孩子讨论、讨论 它们的不同;您一定是一位好家长! ※致家长的话 拓展各种感知觉的潜能是早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天生的探索者 天生的探索者天生的探索者   通常来讲,不同的感知觉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也各不相同,其敏感期也就不能一概 而论。例如,听觉的发展从胎儿时期就开始了;0~0.5岁是婴儿视觉发育的敏感期; 触觉发育的敏感期则在0~2岁; 3岁左右是方位知觉发育的敏感期;2.5~3岁是大小 知觉发展的敏感期;时间知觉的敏感期会更晚一些,大概在7岁左右;而观察力则是 更高级的感知觉形态,在各项感知觉陆续发育的基础上,3~6岁将迎来孩子观察力发 展的敏感期。 感知觉有多重要 感知觉有多重要感知觉有多重要   感知觉虽然是宝宝最初级的认知本领,但决不能忽视它的重要性。感知是宝宝所 有认知活动的开端,人的认知过程如同一个信息的接收、编码、储存、提取和使用的 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的输入是第一个也是最基本的环节,而人们接受信息就是 靠感知觉来进行的。感知觉虽然是较低级的认知活动,但没有感知觉,就谈不上记 忆、思维、想象等高级的认知活动,也就是说,感知能力发展得越充分,记忆储存的 知识经验就越丰富,思维和想象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也就越大。因此,从宝宝出生之日 起,父母就应该通过多种手段促进宝宝各方面感知觉的发展,积极引导宝宝通过感知 觉认识和探索周围的世界。 训练促感知 训练促感知训练促感知   视觉训练   ——注视不同颜色(大小)的玩具   妈咪准备:不同颜色(大小)玩具若干。   感知训练:在宝宝胸部上方60~70厘米处悬挂任一颜色玩具,成人可将玩具移 动、旋转或抖动以引起宝宝注意。当宝宝开始注视时,可记录下其注视的时间。3~4 天后如宝宝不再注视该玩具,即可换另一颜色玩具。如此依次替换。   特别提示:

如果宝宝对同一颜色玩具注视时间超过5分钟,一般就不要再进行下 去,以免引起视疲劳。   听觉训练   ——聆听不同的声响   妈咪准备:能发出不同声响的物品、音乐CD等若干。   感知训练:当宝宝精力较旺盛的时候,找出各种能发出不同声响的物品,依次为 宝宝“奏”响,比如小铃铛、口琴、杯子等,当宝宝寻着声音的方向望过来的时候,妈 妈 可以一边继续发出声响,一边清晰地说出物品的名称或乐曲的题目。这也有助于宝 宝言语的发展。   特别提示:声音不要太大,也不要离宝宝的耳朵太近。不同声响之间要作适当间 隔,给宝宝休息、接纳的空间。   触觉训练   ——摆弄带盖子的小罐   妈咪准备:一个有装饰图案带盖子的小罐(其他合适的代用品也可以)。   感知训练:妈妈手拿小罐站在距宝宝半米处并设法激起宝宝接近它的愿望。宝宝 爬过来试图拿走小罐时,不要立即给他,而采用能使宝宝拿住并打开盖子的握姿,协 助宝宝将盖子打开(一般要尝试几次后,宝宝才能做到)。任宝宝把玩盖子(圆盖滚动会 引起宝宝特别的兴趣)。1~2分钟后,妈妈可将盖子重新盖好,让宝宝自己试着打 开。   特别提示:宝宝如能认真观察小罐,并打开盖子2~3次,同时转动小罐,游戏就 算成功!游戏可持续若干天,每次进行5~10分钟。   大小知觉训练   ——抓握大小不同的物体   妈咪准备:大小不同的玩具若干,但要保证形状统一,可用套环(直径为3~5厘 米,厚度0.5~1厘米)、积木等(颜色丰富更能引发宝宝的兴趣)。   感知训练:先将宝宝俯卧,把最大的套环放在宝宝面前(注意防止宝宝将玩具塞入 口中),观察他如何摆弄这一玩具。当宝宝能摆弄大环后,再放一个小套环,然后将所 有大小不等的套环放在宝宝面前,让他自由摆弄。游戏进行5分钟左右为宜,其间, 妈妈可以温柔地同宝宝交谈,游戏结束时,可表现出肯定、赞许的表情与动作。可每 隔3~4天进行一次。3.5~4个月起可训练宝宝同时摆弄并抓握不同形状的玩具。   特别提示:给宝宝的物体直径不能小于3厘米,以防止误吞或塞进鼻孔和耳朵 里;套环中间的孔很有意义,宝宝抓握时可能会把个别手指塞入孔中,不仅练习了抓 握还锻炼了手部小肌肉的动作。   形状知觉训练   ——拿放形状、大小、颜色不同的玩具   妈咪准备:一个10~12厘米高的带盖小桶、易于抓握的各种形状、颜色、大小的 小型物体(如积木、彩蛋、小球、圆柱体、小蘑菇等,直径约3~5厘米)。

  感知训练:妈妈先向宝宝出示盖着盖子的小桶,并告之里面有玩具,然后打开盖 子让宝宝看到里面的玩具(桶里玩具的摆放如下:上面一层是容易放稳的玩具,下面一 层则是易滚动的玩具如彩蛋、小球、圆柱体等)。妈妈引导宝宝从桶中拿出一样玩具并 给予及时鼓励。随后,妈妈可以建议宝宝观察玩具是否可以放稳并提醒他继续从桶里 拿其他玩具。引导宝宝摆积木(他会发现圆形物体放不稳,可以 滚动)。宝宝玩完所有 玩具时,妈妈可以开始收拾玩具,也可以吸引宝宝一起把玩具放回小桶。   特别提示:收拾玩具时,如宝宝失去兴趣就不要强迫他,重要的是保持宝宝良好 的情绪。游戏时间不超过5~8分钟,每种材料可使用3~4次,而后更换。   空间知觉训练   ——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   妈咪准备:一面镜子。   感知训练:把宝宝抱到镜子面前,依次指着宝宝的头、脖子、身体、上肢、下肢 对他说出各个部位的名称,注意在说的时候要用上方位词,例如“头的下面是脖子”、 “嘴的上面是鼻子”等。说的时候吐字要清晰,语速要适中。不用镜子,让宝宝和妈妈 面对面坐着进行也可以。   特别提示:先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重复使用“下面”,反复几次后再按照从下到上 的顺序重复使用“上面”,不要毫无规律地一会儿说“上面”,一会儿说“下面”。 游戏提升观察力 游戏提升观察力游戏提升观察力   花花绿绿看地图——地图是一样训练宝宝观察力的绝好工具,空闲的时候,妈妈 便可以将地图平展开来,母子二人的地图探索之旅就可以开始了。地图的挑选可以按 照本市地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依次升级;观察的目标也可以从宝宝最熟悉的自己 家所处位置开始,慢慢扩展到幼儿园、小朋友家、奶奶家、动物园等等。这种训练对 锻炼宝宝观察力的持久度很有帮助。   水少了吗——找两只杯子,一只“瘦高”,一只“矮胖”,先在其中任意一杯中倒入 半杯水,让宝宝看清楚,然后再将水倒入另一只杯子,由于两只杯子底面积有差异, 所以水的高度会有明显不同。引导宝宝仔细观察妈妈操作的过程,特别注意观察先后 两只杯子的水面高度有何不同,并请他思考:第二只杯子里的水比第一只里的少了 吗?也许宝宝会对此感到很迷惑,没关系,实际上,科学实验表明,大约7岁的孩子 才能充分理解液体守恒概念。但对于幼儿,这绝对不失为一种在宝宝观察事物过程中 促进其思考事物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的好方法。   我爱蔬菜——去菜市场或

超市的时候别忘了带上宝宝,你可以预先和他商量你们 要买哪些蔬菜,然后引导宝宝依据他平时的观察和记忆说出这些蔬菜的特征,特别是 一些细微的差别,如果有说错的地方,妈妈可以先不断然否定,只是表示怀疑,进而 引起宝宝的注意;选购蔬菜的时候,妈妈别忘记提示宝宝对刚才说错的地方进行特别 关注。这样的观察就更有目的性也更情境化了。 前庭平衡失调的感统训练方法 2008-06-20 21:14 前庭机能是在婴幼儿感知——运动中 发育成熟起来的。前庭功能与孩子的运动计划、 双侧大脑的协调、空间知觉、思维推理、语言发展,以及听、说、读、写、计算能力 都有关系。孤独症儿童在没有特效治疗方法的情况下,感觉统合训练的确是一种能给 孤独症儿童带来福音的有效办法。由于孤独症儿童存在着广泛的脑功能发育性障碍, 不仅存在触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存在平衡感觉和本体感觉的失调,通过感知——运 动强化训练,的确有利于脑功能的改善。在这提供一些简单的触觉和本体感觉的训练 方法。 1、滑板游戏 、滑板游戏、滑板游戏 使用对象:孤独症、多动症、动作不协调等儿童。 训练目标:调整前庭机能、本体感机能、触觉敏感或迟钝。 训练方法:让孩子俯卧与滑板上,挺胸抬头,并拢双脚,从大滑梯上向下俯滑至地板 上这样来回滑行数十趟。这种滑板游戏有助于大脑机能协调发展。 2、吊缆游戏 、吊缆游戏、吊缆游戏 使用对象:孤独症、多动症、视觉协调障碍的儿童。 训练目标:调整前庭机能、视觉协调等。 训练方法:让孩子俯卧于吊缆上,训练师将其前后、左右晃动。孩子对这种游戏适宜 过后进行旋转运动,其强度和时间,应根据孩子的具体反应而定。 3、 、、蹦蹦床游戏 蹦蹦床游戏蹦蹦床游戏 使用对象:孤独症、多动症、身体不协调等。 训练目标:调整前庭感.本体感觉.手眼协调机能。 训练方法:训练师或家长握住孩子的双手,让孩子在蹦蹦床上跳跃起来,跳的同时配 合着口令.音乐,增加孩子跳跃的兴趣。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可以在跳跃的基础上变 换花样,比如,跳跃+接球,跳跃+投球入网。训练师或家长应当配合表情或形体奖 励,以激发孩子的信心和兴趣。 4、走线游戏 、走线游戏、走线游戏 适用对象:孤独症、多动症、学习障碍者。 训练目标:调整平衡觉.本体感觉等。 训练方法:在地上划一条直线或波浪型曲线,让孩子踩着行走,足尖对着足跟,双臂 向两侧伸直,抬头看前方。 家庭感统训练的几个小方法

如果小孩的感觉统合失调,会造成学习上的困难,以及心理素质方面的不健康。所以家长们要重视孩 子的感统能力的训练。多做这些训练可以使小孩左右脑平衡发展。以下几点感统训练方法是我们在教育 孩子的过程中自己总结出来的,在家中就可以做,简单易行,写出来供各位家长参考、交流学习。 一、准备一个宽10公分,长2米左右的木板。让小孩在上面走平衡木,锻炼小孩的胆量和平衡能力。也 可在室外,让孩子走马路沿、花池沿。 二、给小孩买一个羊角球让他在家中蹦。如果 他蹦烦了,没有新鲜感,可以和他玩捉迷藏的游戏,让他 蹦着去找你、去捉你。 三、让小孩平躺在垫子上,胳膊伸直,在垫子上滚,每天每次滚5分钟为宜。这个方法可以提高小孩的 注意力。 四、让小孩扒在地上,头抬起来,双手抱一个球,向墙上推球,再双手接球。我每天让孩子做100个。 距离墙的距离自己掌握。 以上几点可以利用零星时间做,坚持每天做,会收到好的效果的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园林史名词解释
    长城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 上一篇:观《陆贞传奇》有感
  • 下一篇:买学习桌需要注意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