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概论00642最新2013版本

 

《传播学概论》第一章 传播概述

(一)传播的含义

1、传播1400年前出现,最早见于《北史.突厥传》

2、传播的特点:形态多样性、时空遍布性、行为伴随性、极端重要性

3、传播的形态/类型: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图像传播

4、传播的本质:极端重要性

5、传播学最基本的概念的“传播”,精神内容的传布

6、传播是传授信息的行为(过程)

7、信息:事物(物质和能量)的存在方式(运动状态)以及对这种方式(状态)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述

8、传播:广义。传播是系统(自身以及相互之间)传受信息的行为。 狭义。传播是人(自身及相互之间)传受信息的行为(即人类传播)

(二)传播的类型

1、传播的二分法:亲身传播、大众传播

2、传播的四分法: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团体)传播和大众传播

⊙自我传播是最小的一种传播

⊙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见的传播活动。作为人际关系的基础,它的规模扩大为至少两四人以上,下限明确,但上限模糊 ⊙群体:是指具有共同价值观念和情感,持续地相互影响并共同活动的个人有机集合体,如家庭、社团、民族等

⊙组织:通常指正式的组织,即为达成特定目标而建立明确程序、发生协调行动的群体,如政党、工厂、学校、公会等

⊙大众传播:从受者角度看,包括这样一些大家习以为常的行为,读报纸、杂志、听广播、看电视、电影、上网等,大众传播还有另一层意思,即传者、传播机构,包括报社、杂志社、出版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电影制片厂、网站等。

3、各类传播的特点:

【周期】传播的节奏、频率。

人际传播:为偶发、最没有规律的传播,随时随地可能发生

组织传播:有一定规律,如每隔多少时间开一次会

大众传播:最有规律,凡有媒介都必须顶起发送信息,并严守规律

【角色】传播过程中扮演的是传者还是受者

人际传播:传者和受者,可随时交替,机会均等

组织传播:对传者和受者有所规定,机会往往不均等

大众传播:传者和受者大体固定,机会完全不均等

【反馈】:信息的流动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这与角色密切相关

人际传播:反馈很容易,可随时作出灵活反应

组织传播:反馈比较困难

大众传播:反馈更加困难

【信息】:指表达规范不规范

人际传播:表达最不规范,只要双方领会即可

组织传播:表达则有所规范,因为必须使团体或本组织成员都能了解

大众传播:表达最为规范,因为它面向大众,非如此不可。

(三)传播的结构

1、传播过程至少存在着三个环节(三个最基本要素):传(者)、受(者)、信息(内容)

2、模式的类型包括:文字模式、图像模式、数学模式

3、拉斯韦尔的5W模式: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果

⊙拉斯韦尔的5W模式的贡献和问题

⊙【贡献】

首先较为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结构和过程,5W的五个要素和环节:传者、讯息、媒介、受者、效果。

率先明确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从5W着眼,划分出五个研究领域:控制(传者)分析、内容(讯息)分析、媒介(渠道)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

⊙【问题】

单向/双向 孤立/联系 静止/变动 环节/要素

4、申农-韦弗的通信模式的贡献和问题

⊙【贡献】

a关于媒介,这里的发射器、讯息和接收器,相当于媒介,即媒介被细分为三种。

b关于讯息,这里的讯息,对应于5W模式中的讯息,但有以下的变化A增加了一个要素:信号或符号、B讯息也好,信号也好, 都不再是一个,而变成了两个:“发出的”和“收到的”。

c关于噪音,要保证传播的顺利进行,必须注意排除噪音的干扰。

⊙【问题】没从根本上克服线性模式的局限,依然忽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

5、德弗勒的控制论模式最重要的修正,就是加入并突出了“反馈”的技能

⊙控制论模式的贡献和问题

⊙【贡献】明确地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反馈”机制,从而更客观、更科学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 ⊙【问题】

a控制论模式容易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各个“传播单位”之间的传、受机会均等,实际上并非如此

b循环性的表述,也容易引起误解,传播经过一个完全的循环,不折不扣地回到它原来的出发点,这种循环类比显然是错误的 c控制论模式仍未清楚地显示传播结构、过程与社会结构、过程的紧密联系

(四)传播的功能

1、从功能的角度看,传播可分为两种类型:工具性传播、消遣性传播

⊙工具性传播:是应对环境,即顺利地、有效地开展与自身生存和发展直接相关的一切行为

⊙消遣性传播:是调节身心,消除人们的身心疲劳,也能间接地有利于应对环境

2、传播功能的三个层次:

个人层次(工具性传播:了解环境变动,学习社会规范和各种知识。消遣性传播:调节个人身心)

组织层次(工具性传播:为决策提供依据,协调组织成员的思想和行动。消遣性传播:调节组织成员的情绪)

社会层次(工具性传播:监测环境,协调社会各个部分的关系,传承社会文化遗产。消遣性传播:提供娱乐或调节社会大众的情绪)

3、传播的四大功能

(1)监测环境(2)协调社会各个部分(3)传承社会遗产(4)调节身心

4、传播功能的相对性问题和双向性问题

⊙相对性问题: 传播功能与内容的对应关系,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通常,某个信息内容再发挥一种主要功能的同时,也可能 附带发挥几种次要功能

⊙双向性问题: 由于绝大多数传播是双向、交互的,其作用、功能也就是双向、交互的

5、传播的负功能研究

大众传播有三种功能:授予地位、促进社会规范的实行、麻醉精神。前两种是正功能,后一种是负功能。

⊙托马斯公理:如果人将某状况作为现实把握,那状况作为结果就是现实

⊙自我达成的预言:如果个人根据对状况的错误理解而开展行动,结果就可能使这一错误理解成为现实

5.1充分发挥大众传播的正功能,又必须认真克服其负功能的具体操作

A受者角度:一是不可轻信大众媒介的信息,要认识到它是一种“虚拟环境“二是应尽可能多地接触各种媒介(包括人际信息来源), 在比较、鉴别、思考中,接近事实的真相.

B传者角度:作为传者,尤其是专业化的大众媒介工作者,应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担负着引导社会、书写历史的重大责任,要慎而又慎 地防止对环境作“歪曲“的反映.

C学者角度:作为传播学者,应进一步加强对这一重大课题的科学研究,并以此贡献于社会,切实地帮助大众传播媒介改进实际工作.

《传播学概论》第二章 传播学简史

(一)世界传播学沿革

1、传播学的欧洲起源于:达尔文的进化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马克思主义与批判学派和其他传播学思想的欧洲先驱 .

2、西梅尔在他的一生中,有两本重要的著作对后来的传播学研究者产生了影响,一本《陌生人》,另一本讲述的是“网络理论”的《团体分支机构之网》 .

3、施拉姆在20世纪40年代,开创了一门新的学科《传播学》.

4、拉斯韦尔与5W模式

(1)对“谁”即传播主题的研究,为控制分析 (2)对“说什么”即传播内容的研究,为内容分析 (3)对“通过什么渠道”即传播媒介的研究,为媒介分析 (4)对“对谁说”即传播接收者的研究,为受众分析 (5)对“产生什么效果”即传播效果的研究,为效果分析

5、勒温与把关人理论对传播学研究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创立了“把关人”理论,也称“守门人”理论

⊙场论:勒温吸取了物理学中磁场的概念,并赋予其某种适合心理学的特殊意义

⊙群体动力理论:勒温被整体与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现象吸引,他潜心研究两者在大众传播方面的奥妙,并将心理学知识与传播学研究对接,研究“群体生活的途径”,以及群体对个人的观念、动机、愿望、行为和倾向的影响,逐步发展出“群体动力理论”

8、拉扎斯菲尔德与两级传播理论:即大众传播只有通过“意见领袖”的中介才能产生影响

9、李普曼与《舆论学》

⊙虚拟环境:李普曼认为“虚拟环境”是个人在他的头脑中创造的图画,即外在世界影响了人们头脑中的图像

⊙刻板印象:李普曼认为,我们头脑中的图像往往因为几个原因而与实际现实不吻合,我们需要简单的规范,以便为这闹哄哄的、模糊不清的混沌世界提供解释

11、施拉姆是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是传播学领域的创始人,也有人称他为“伟大的概括者”

12、传播学界的两个主要学派,即常说的“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

13、批判学派具有的特点:

⊙A对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持批判和否定的态度 B着重考察与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相关的宏观问题 C以思辨为主,反对实证主义态度 ⊙批判学派中的主要流派包括:传播政治经济学学派、文化研究学派、意识形态霸权理论学派

⊙霍尔是伯明翰学派思想的集大成者,被人尊称为“当代文化研究之父”

⊙“文化研究”学者主要采用文本分析和受众调查两种研究方法

14、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有三大方面的差异

A:研究选题的不同 B:研究方法的不同 C:以及对现有政治、经济秩序表现出来的意识形态倾向的不同

15、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对于资本主义现行制度持有的不同意见

【经验学派】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多元社会,大众媒介就是能改进社会问题,引导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大众媒介可以为受众提供有关社会问题的信息,以此推动社会变革。

【批判学派】认为大众媒介是少数垄断资产阶级对公众进行意识形态控制的武器,是控制公众、维持现存制度和阻碍社会变革的力量。

(二)中国传播学历程

1、中国传播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萌芽阶段(1956-1978) 兴起阶段(1978-1982) 发展阶段(1982-1997) 确立阶段(1997-2007)

2、传播学科分支及其研究成果: A大众传播研究 B人际传播研究 C组织传播研究 D跨文化传播研究 E新媒体传播研究

3、中国传播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从研究层次看,总体仍停留在介绍层面。国人的传播学著作,大多是教材,有独到见解、系统观点的学术专著为数很少

⊙从研究话题看,长期分散。自传播学引进中国,研究话题就非常丰富,但是,这些话题的研究缺乏连贯性、持续性,也不注重社会反响,致使很多话题只局限于书斋,而缺乏现实针对性

第三章 传播技术的影响

(一)传播革命的意义

一、口语传播时代

特点:表述的自由性;依托人体发声传递信息,传播距离及空间有限;使用声符号,转瞬即逝,记录性较差

意义:增强人际沟通,维系社会,促进思维,传承文化

二、文字传播时代 公元前3000年左右已有文字

特点:克服了口语转瞬即逝性,在时间上能长期保存信息,便于记忆,储存。

克服了物理空间长距离的局限,可实现大面积传播。

文字记录的精确性,使人类知识、经验和文化的传承,有了确切可靠的依据。

三、印刷传播时代

⊙ 公元105年,东汉蔡伦造纸;公元7世纪唐代有雕版印刷;1045年,宋代毕昇胶泥活字印刷术。

⊙新媒介比早期媒介更加有效:A表达性:能传送范围广阔的思想和感情; B记录永久性:可以超越时间;

C迅速性:可以跨越空间; D分布性:可以到达所有阶层的人们

⊙ 1833年,美国印刷工人本杰明.戴伊在纽约创办的《太阳报》,将人类带入了大众传播时代

四、电子传播时代

4.1电子传播的贡献:

⊙1837年,美国人塞缪尔.摩尔斯发明了第一台实用电报机

⊙1844年,美国第一条电报线开通,摩尔斯从华盛顿发出第一封电报,内容《圣经》;

4.2电子媒介的种类:

⊙电影 : 20世纪初,美国发明了能放映1分钟的早期电影 ;/// 1903年,一批片长超过25分钟的电影故事片陆续上映;/// 1905年,美国的匹兹堡出现了5分种院线 ;/// 1910年,美国共有10000家放映默片的电影院

⊙广播:1906年,广播产生;/// 1933年,罗斯福的“炉边谈话”

⊙ 电视

4.3 电子媒介的影响:促进经济;推动政治;方便生活;传承文化

五、网络传播时代

特点:信息量巨大;技术融合;信息双向流动;超越时空限制

六、人类传播革命的规律:语言-文字-印刷-电子-网络

A人类传播革命的步伐呈加速状态发展,新技术出现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B 传播符号、传播科技呈叠加状态民展;各种传播手段呈融合状态发展;C 信息复制和传送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和知识的增加和积累呈金字塔状发展。

(二)媒介理论的演进

一、英尼斯的媒介理论:他的第一篇传播学论文《报纸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代表《传播的偏向》《帝国与传播》

⊙媒介偏向:即媒介的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的特性 前者指质地较重、耐久性强的媒介,如石头、羊皮等,适合于克服时间,能长久保存,后者指质地较轻,容易运送的媒介,适合于克服空间的障碍,任何媒介若不具有长久保持的特性来控制时间,就具有便于运送的特点来控制空间,二者必有其一。

⊙媒介与权力的关系

二、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被誉为“思想家、先知、圣人” 有“媒介即讯息”“地球村”等论断

2.1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的核心观点,媒介四定律:放大、过时、再现、逆转

2.2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媒介的作用与传播的信息无关,不单是传播渠道,而是延伸人体的器官

⊙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等

2.3媒介的凉热之分:

⊙热媒介:传播的信息明确清楚,受者的参与度相对降低的媒介,广播,电影,报纸

⊙凉媒介:传播的信息模糊,受都参与度提高的媒介,电视,电话,交谈,讨论会等

2.4地球村

2.5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评价

⊙把大众传播的媒介技术本身当做传播巨大社会影响的根源。

⊙认为新媒介的产生往往会导致社会文明和整个社会进程的改变。

⊙其文风和严谨性也颇受非议。

三、莱文森的媒介理论:代表《手机:挡不住的呼唤》《新新媒介》

⊙人性化趋势:趋势是越来越人性化,技术模仿甚至复制人体的某些功能,并模仿或复制人的感知模式和认知模式。

⊙补偿性媒介:任何一种后继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都是对以往的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

⊙对手机的哲学解读

(三)媒介融合

一、媒介融合形式:高登:媒介科技融合、所有权融合、战术融合、结构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闻呈现方式的融合

⊙詹金斯:技术融合、经济融合、社会或组织融合、文化融合、全球融合

二、进展:论坛公司的实验、媒介综合集团的经验、中国媒介探索1933,杭州日报是第一家有网络版的报社

三、前景:数字化是媒介融合的技术基础、受众需求使媒介产业融合进一步向跨媒体集团方向发展、媒介融合将对新闻传播和新闻教育产生重大影响

《传播学概论》第四章 传播制度的建构(上)

(一)传播与政治

1、传播与政治的互动关系

1.1政治对传播的影响

⊙政治对大众传媒的政治性和阶段性归属具有决定性影响

⊙政治发展对大众传媒的发展水平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1.2传播对政治的影响

⊙大众传媒通过信息沟通与交流,形成自身独特的影响与作用,并成为政治活动的重要手段与工具,延伸政治活动的影响范围,成为政治伸展的“触角”

⊙大众传媒对政治发展发挥一定的制约作用

⊙在社会政治经济矛盾激化的条件下,大众传媒可以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成为新的政治活动出现的导火索和鼓动者,并在一定时刻发挥关键性作用

⊙也可能出现一些负面影响和作用,两者还可能互相“勾结”,或制造谣言,或封锁消息,从而导致公众对形势的错误判断

2、大众传媒舆论监督的内容

⊙首先要保证媒介与公民的知情权,这是舆论监督的前提条件 ⊙在强调新闻自由的基础上,舆论监督对政治权力有效制约

A提高政治行为和活动的透明度

B新闻媒体通过曝光、报道、改善社会民主环境

3、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舆论监督的内容

⊙通过公开报道,使公众了解政府工作内容,有效减少腐败现象,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通过公开报道,使某些事件或现象在一定阶段成为热点,从而引导公众舆论向有利于社会和谐的方向发展

⊙通过公开报道,强调公众观点,坚持舆论监督,重视大众传媒与人民之间的联系

⊙通过公开报道,调动公众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参与国家事务的热情,重视公民的舆论监督

4、新媒体:就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之上,以多媒体作为信息的呈现方式,体现出充分的交互性、个性化和共享性,以及媒介融合的趋势,如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网络电视、微博、博客等。

(二)传播与社会

一、社会对传播的影响

A社会的分层为传播的阶梯性提供了可能 B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传播技术的进步 C社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传播的发展水平

二、传播对社会的作用

A协调社会关系 B监视社会环境 C塑造社会形象 D促进个人的社会化

三、大众传播与社会控制

3.1、施拉姆等人的“报刊四种理论”包括: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集权主义理论】集中体现集权主义政治制度的要求和利益

⊙ 维护专制王权的权威和利益

⊙ 报刊必须绝对服从政治权力,不允许直接批评

⊙ 国家和政府有权对报刊等出版物进行事先审查和严格控制

⊙对散步不利于政府的消息或意见的人,法院可依据公诉,给予严厉的处罚和制裁

⊙最大的特点:主张媒介必须一切以权力的意志为转移,一切为统治者服务

【自由主义理论】主要原则:

⊙任何人都拥有新闻、出版的自由

⊙ 除人身攻击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

⊙新闻出版不应当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制

⊙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

【社会责任理论】

⊙提倡积极的自由,不排除政府在必要时对媒介进行干预,以保障真正的传播自由,

⊙主张在媒介、公众和政府之间,找出三方都认可的共同点,以有效条件传播体制内的各种矛盾

【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苏联媒介主要是用于阐明马克思主义,实现工人阶级或党的政策的工具。

⊙苏联对于报刊等媒介的控制,无外乎三种方式,即任命可靠的党员担任要职,发出大量的指示和训令,以及经常的检查和批评。 ⊙苏联并不禁止报刊批评政府,但重点是要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号召人民拥护领袖及其纲领,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等

3.2、阿特休尔讲新闻媒介划分为三个体系:市场经济世界的媒介体系、马克思主义世界的媒介体系、进入中世界的媒介体系

3.3“阿特休尔提出的“媒介三种体系”与“报刊四种理论”的联系

⊙主要共同之处在于,都强调了媒介的社会责任

⊙不同之处在于,一个偏重横向对比,一个偏重纵向梳理。

四、各国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内容的共同点

⊙新闻要真实、客观与公正,发现错误及时更正⊙维护国家安全与司法公正

⊙ 以正当方式从事本职工作,不受贿、不剽窃,保守职业秘密 ⊙ 尊重他人名誉与隐私,不诽谤中伤他人

⊙不伤风败俗,注意保护青少年

4.2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特殊的媒介自律,是新闻工作者恪守的最主要的新闻职业规范,也是新闻学的重要概念

4.3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有二:一是客观性,二是公共利益至上

4.4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原则 1) 新闻自由 2) 媒介平等 3) 媒介多元 4) 信息的平衡/中立/准确/充分/相关 5) 维护社会及文化秩序

4.5新闻专业主义的困境

新闻专业主义的最大现实困境,就是面临着媒介消费主义对它的消解,具体表现:

⊙ 新闻娱乐化、低俗化现象日益明显,各类媒介为吸引受众,大量充斥煽情、低俗的新闻

⊙ 媒介内容出现同质化倾向,真正有益于人们的有效信息却越来越少,硬新闻软着陆现象严重

⊙媒介只关注“有影响力的主流人群”,非主流群体被迫边缘化,处于“失语与缺位”境地

⊙媒介公信力全面下降

⊙金钱主义、物欲崇拜主义观念驱逐社会传统的道德观与价值观

4.6新闻专业主义的出路

要解决新闻专业主义缺失、媒介职业道德滑坡的问题,就必须有的放矢地针对上述症状,从政治生态、商业环境两方面入手,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以职业道德教育为基础,以中央、主流媒介为表率,才可望逐步改善现状,最终达到坚守新闻专业主义、贯彻媒介自律精神的目标。

《传播学概论》第五章 传播制度的建构(下)

(一)传播与文化

1、大众传播对文化的积极作用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最佳载体

⊙ 大众传媒是维护主流价值观念的有力工具

⊙大众传媒是促使大众文化兴起的重要平台

2、大众传播对文化的消极作用

⊙降低大众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

⊙湮没文化的独创性和个性

⊙ 助长社会的消费主义倾向

3、全球化与跨文化传播

3.1大众传播与文化帝国主义

3.2大众传播与文化偏见

⊙文化偏见:多指对某一文化群体负面、消极,甚至带有贬毁性的观点,而且由于个体情感的深度卷入,很难在形成后加以改变或匡正,反而容易引起文化歧视

⊙大众传播在文化偏见现象中的作用

A:在跨文化交往的过程中,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所属文化群体(通常以国家、民族味单位)的成员视为“自己人”,而将其他文化群体成员一概划为“外人”,并对“外人”抱有一种本能的不信任和排斥感,同时,由于民族中心主义观念作祟,人们往往把本民族、本国的文化置于中心地位,体现出一种民族优越感。

B:久而久之,这些有欠客观、真实的文化描述,主要通过媒介呈现、学校教育、社会交往等途径广泛传播,在固定人群中就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或“思维定势”。当人们依据这些“定势思维”去认知具体对象时,往往容易得出以偏概全的片面结论。而这些结论,又反过来进一步固化已形成的“文化定势”,并在高度整合和概括之后,产生文化偏见,严重妨碍人们正常的信息感知和处事方式

(二)传播与经济

一、传播与经济的关系

1、大众传播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1) 传递与解释经济信息 2) 监督市场秩序 3) 刊载商业广告以刺激和满足消费需求 4) 发展媒介产业以丰富经济主体

2、经济对传播的决定性影响

1) 经济体制制约传播的功能发挥 2) 经济体制决定大众媒介的运作方式 3) 经济发展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二、媒介新经济之路

1、媒介产业:狭义的媒介产业,也称传播产业,是经营报纸、杂志、出版、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介,并以此获取利润的产业的统称。广义的媒介产业还包括:大众传媒的辅助行业,如通讯社、广告业等;文化产业,也称知识产业,包括电讯等信息传输机构,公共关系机构等。

1.1目前,一般把媒介产业分为四大类:印刷媒介产业、电子媒介产业、互联网产业、广告产业

⊙印刷媒介产业包括:报纸产业、杂志产业、出版产业

⊙电子媒介产业又可分为:广播产业、电视产业、电影产业

2、媒介产业化必然导致媒介集团化

媒介资本的集中,能迅速有效地提高媒介企业的核心经营能力和主导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西方国家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介集团的形成方式,往往是兼并和垄断,经济效益好的媒介企业,通过兼并小企业、联合大企业、集约化经营,占据更大的市场空间,覆盖更多的受众,提高市场竞争力。

2.1、以中国媒介产业为例,首先实现经营管理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是报纸

2.2、新闻集团的媒介集团化启示 1) 深化改革,跨媒体发展 2) 横向联合,多种经营

《传播学概论》第六章 传播活动的实践

第一节:人际交流

1、人际传播的概念中有三个核心要素:个人、信息传播及意义的生成

2、人际传播的特点包括:社会性、互动性、灵活性和个体性

3、人际交流利用的手段,主要有: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其他媒介物

4、网络人际传播手段的特点:

⊙从载体和方式看,网络人际传播生成了网络语言这一特殊的符号系统

⊙ 从范围和对象看,网络人际传播具有广泛性、随意性和不稳定性

⊙从性质和关系看,网络人际传播更加放松、平等和自由

第二节:群体传播

1、群体具有的特点 :

⊙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

⊙群体是组织化的人群,具有一定的结构

⊙群体成员在心理上具有一种依存关系和共同感,并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于相互影响

2、群体传播:是指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传播互动机制

3、群体意识:是指一定人群结成的社会共同体的共同意识,是为群体的实践、利益和需要服务的

4、群体规范的功能 1) 维系作用 2) 认知的标准化作用 3) 行为的定向作用 4) 惰性作用

第三节:组织沟通

1、组织、传播和目的是构成组织传播这一概念不可或缺的要素

2、传播渠道

⊙下行传播:是指有关组织目标、任务、方针、政策的信息,自上而下地传达、贯彻的过程。它是一种以指示、教育、说服和灌输为主的传播活动

⊙上行传播:是指下级部门或部下向上司汇报情况,提出建议、愿望和要求的信息传递活动

⊙横向传播:是指组织内同级部门或成员之间相互沟通情况,交流信息的活动,其目的是达成相互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3、非正式传播渠道具有的特点

⊙ 属于人际传播和非正式群体的传播,是人际互动的一种形式

⊙ 传者发布消息时不一定有目的,常常是随机的传播 ⊙传播速度快 ⊙有很强的穿透力

⊙ 能散布大量信息,多采用口传或其他人际传播方式,信息容易失真

4、组织传播的媒介手段

⊙组织内传播的传播形式多样,包括:书面媒体、会议、电话、组织内公共媒体和计算机通信系统等

⊙组织外传播的主要形式有:公关宣传、广告宣传和企业识别系统CIS宣传

5、组织传播的功能和目标

⊙组织内传播的首要目标,是实现组织内成员的融合、价值的趋同

⊙组织外传播的首要目标,是对环境的适应

6、组织传播的作用:

⊙组织外传播的作用 1) 向社会促销产品 2) 塑造一个美好的组织形象 3) 影响社会对该组织的舆论 4) 告知社会该组织的变化 ⊙组织内传播的作用 1) 协调内部 2) 保障组织安全 3) 促进组织变化和发展 4) 鼓舞员工士气 5) 满足内部的补偿与获益

7、组织传播中的沟通障碍:

⊙下行传播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1) 信息过载或信息泛滥 2) 传播时间安排不当 3) 信息受到过滤和改变 4) 信息反馈欠缺或不足

⊙上行传播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1) 过滤 2) 延迟 3) 缺少直接沟通 (“组织人“具有四重属性:个性、个人独立性、组织性、社会性 )

第四节:公众表达

1、网络公众表达与传统公众表达的差异

⊙与传统的公众表达相比,网络公众表达的主体更加多元

⊙ 与传统的公众表达相比,网络公众表达的内容更加广泛

⊙与传统的公众表达相比,网络公众表达的情绪中的非理性成分增加

⊙与传统的公众表达相比,网络公众表达中的意见领袖作用甚为突出

2、网路公众表达的影响

⊙没有来自现实环境的压力,人们的表达更加放松和自由,网络公众表达因而成为很多人宣泄情绪的通道。

⊙一方面,它有利于疏导不良情绪,从而减少其在实际生活中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如果任由类似情绪在网络上发酵、升级,也可能产生危害社会的行为和结果

⊙值得肯定的是,网络公众表达对于推动公共事务的解决,推进社会的民主进程,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第五节:大众传播

1、大众传播具有传者、信息、大众媒介、受众四个要素

2、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众传播分为:传统大众传播、网络大众传播两种类型

3、传统大众传播的优点是: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传播信息数量多、传播信息质量高等

4、传统大众传播的缺点是:反馈慢、互动频率低

5、网络大众传播的特点:

⊙与传统大众传播相比,受众特征发生了改变

⊙与传统大众传播相比,传者身份发生了变化

⊙ 与传统大众传播相比,传播手段兼容并包

⊙与传统大众传播相比,传播速度更快

6、美国学者赖特继承了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第四个功能——提供娱乐

7、网络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影响

⊙在中国的现实情境下,网络大众传播对社会生活的一个突出影响,就是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日益彰显,在实施舆论监督、推动社会

问题的解决以及促进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等方面,正起着重要的作用。网络舆论作为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舆论的一般特性,如公开性、及时性、自发性和评论性等。

⊙同时,网络传播具有覆盖面广、速度快的特点,正在成为有效的舆论监督方式和平台。网络舆论在促进信息公开、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促进公民的社会参与,以及推动中国社会的民主进程等方面,都产生了显著的作用。

⊙不过,网络大众传播显示的特点,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带来诸多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导致了一些负面问题 1) 垃圾信息泛滥 2) 网络暴力肆虐 3) 责任意识淡薄

第六节:国际传播

1、国际传播:广义的国际传播,是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往来、信息交流,包括首脑互访、双边会谈以及其他各种相关事务;狭义的国际传播,就是跨越国界的大众传播

2、国际传播的特点: 1) 目的 2) 频道 3) 传输技术 4) 内容形式 5) 文化影响 6) 政治本质

3、国际传播的发展趋势 :

1) 以全球性重大事件报道增强国际传播的影响 2) 跨国传媒集团日益成为国际传播的主角 3) 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正在成为国际传播的新路径

《传播学概论》第七章 传播主体的互动

第一节:传者图像

1、传者:即传布者,又称信源,指传播活动中运用特定手段向传播对象发出信息的行为主体。传者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 ⊙从传者和受者之间的空间形态来考察,传者可分为:直接传者和间接传者两类 ⊙根据传者在传播活动中的角色特点来划分,传者可分为:普通传者和专职传者两类 ⊙根据传者的传播对象的性质划分,传者分为人际传播中的传者、群体传播中的传者、组织传播中的传者和大众传播中的传者四类

2、传者的特性 1) 代表性 2) 自主性 3) 专业性 4) 机构性

3、传者的特权 ⊙采访权也叫知察权或知闻权,是在法律认可的范围内,记者拥有为采集新闻信息而进行调查或访问活动的权利 ⊙报道权指记者有传送、报道公众关心的信息的权利 8、批评权指记者拥有对报道对象的言行进行议论和批评的权利 ⊙编辑权指专职传者有权对信息进行编辑,即有权根据自己个人或所属群体及社会的需要、意见、主张、立场等,对信息进行取舍、修改和组织 ⊙秘匿权又称消息来源保密权或取材秘密权、新闻来源守密权,指记者和新闻媒介有权利、也有义务,对新闻或消息提供者的情况实行保密,不向任何人提供有关他们的基本情况,也不得向任何人泄露他们所提供的文件、资料等 ⊙安全保护权指要保证大众传播从业人员在本国或国外都能得到保护,保障他们生命安全,保证他们获得开展本职工作的最好条件 ⊙版权也称著作权,是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对已创作出来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专有权利

4、传者的义务

⊙不泄露国家机密、法庭秘密,自觉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义务

⊙坚持社会效益至上原则的义务

⊙尊重采访对象个人隐私的义务

⊙不以权谋私、不行贿索贿的义务

⊙与职业相关的契约性义务 (目的性、准确性、系统性、时效性、相关性、合法性等原则)

a从职业的信息传播活动的角度看,大众传播的传者的契约性义务,分收集信息、制作信息、发送信息、收集反馈信息四个步骤 。 b对职业传者来说,应具备对有用信息的敏感性秉持的原则 1) 目的性原则,即收集信息,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 2) 准确性原则,即

收集的信息需准确 3) 系统性原则,在手机信息时,需注意手机相关背景信息,不能“见木不见林” 4) 时效性原则,指收集信息必须及时,具有时效性 5) 相关性原则,即收集的信息,与收集的目的相关 6) 合法性原则,即收集的过程和手段必须合法

第二节:受者形貌

1、受众:是指信息传播的接收者,包括报刊和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的观众以及网络的使用者。从宏观上看,受众是一个巨大的集合体,从微观上看,受众又体现为具有丰富的社会多样性的个人。

2、从信息方面看,受众是传布权、知晓权、媒介接近权和隐私权四种权利的主体

⊙传布权指受众应有的言论自由以及通过大众传播渠道进行传播的权利

⊙知晓权:广义的知晓权指社会成员有获得关于自身所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各种有用的信息的权利。狭义的知晓权指公民对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知察的权利

⊙媒介接近权:指的是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文化活动的权利

⊙隐私权:受众的隐私权也称免知权,指受众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

3、不同理论视角下的受众

⊙受众“市场”“商品”论——关于受众角色的理论

⊙“使用与满足”论——关于受众行为的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是一种以受众为主体的研究 ) ⊙“制码/解码”论——关于受众生产意义的理论 (霍尔提出了著名的“制码/解码”或称“编码/译码”模式 )

⊙“观展/表演”论——关于受众接触,参与媒介的理论 (扩散型受众现象的特点)

⊙ 花费大量的视觉消费媒介

⊙ 媒介无所不在,且难以和日常生活区分开来

⊙ 当代社会是一个表演的社会,相当多的人类活动都包含了表演的成分

⊙ 扩散型受众是观看与自恋交互作用的结果

4、一种特殊的积极受众:粉丝

4.1粉丝现象的两种取向

⊙ 病态与非理性,着迷的孤独者和歇斯底里的群众

⊙富有辨识力与创造力,盗猎者和游牧民

4.2粉丝现象的两面性

粉丝不只是“积极的受众”,在新媒介的技术的帮助下,他们更是信息的创造者与传播者。粉丝文化的繁荣中隐藏的负面因素也值得注意,尤其是青少年粉丝的非理性行为表现出的几近疯狂的偏执,引人深思

第三节:传授者展望

1、新媒介环境下传受角色与互动关系的突破

⊙新媒介环境下传受角色与互动关系的突破

⊙受众与传者之间的角色界限日益模糊

⊙ 受众的话语权得到空前扩张

⊙ 受众的社会网络得以强力拓展

1.1、传播技术带来的一些负面问题

⊙ 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麻醉作用吞噬时间

⊙新媒介的信息内容,娱乐至上和深度缺失

⊙ 新媒介的信息质量,真伪难辨和良莠不齐

⊙新媒介的传播话语权,平等中隐含的不平等

2、媒介素养:指人们面对媒介的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思辨性应变能力以及创造和制作媒介信息的能力 。

2.1努力提高自身的新媒介素养以兴利除弊

⊙ 受众有必要加强学习、了解新媒介的基本知识,包括体系结构、运行机制、功能特点、写作技巧、传播方式等

⊙ 加强解读和评估新媒介信息的能力

⊙ 加强创造和传播新媒介信息的能力

⊙有必要加强利用新媒介服务个人和社会的能力

2.2、正确看待网络中的转型期社会冲突以审时度势 1) 发挥“安全阀”作用 2) 谨防网络暴力 3) 理性使用网络

《传播学概论》第八章 传播效果的探索

第一节:从迷思到科学

1.1、传播效果:一般指传者发出的讯息,通过一定的媒介(渠道)到达受众后,对受者的思想(包括认知、态度、情感等)与行为造成的影响。

1.2、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过程:

⊙早期大众传播效果理论,直接来源于大众社会的概念,认为大众传媒对每一个人都具有强效果,而且效果是一样的

⊙ 随后的研究,逐渐对这一思想提出疑问,新的理论假设大众传播效果具有选择性,是有限的

⊙ 随着研究的深入,着重短期、直接的效果研究也遭到怀疑,不得不又一次修改,转向研究媒介间接、长期的效果

2、早期的思潮和研究

2.1、大众社会的特征:1) 多元分散、彼此疏离 2) 缺乏紧密的社会联系 3) 人们的行为更多地依靠情感冲动而非理性

2.2、对“魔弹论”的认识

⊙传媒把信息传送给大众社会的成员,每一个成员感知的信息几乎是一样的

⊙ 这样的信息刺激,会强烈影响个体的情感和情绪

⊙ 每一个个体对这种刺激的反应,基本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在思想和行动上的反应都是一样的

⊙每一个个体不受强有力的社会控制,诸如共同的习俗和传统的约束,因而大众传播的效果是强有力的、一致的、直接的

2.3、佩恩基金会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主要研究电影对儿童的影响

3、有效效果伦的研究视角和主要成果

3.0

信息总是先由大众媒介传播给社会成员中的少数意见领袖,然后再由意见领袖扩散给全体公众,这就是著名的“两级传播”模式/理论

3.2、罗杰斯等人开展的“创新扩散”理论的五个阶段 1) 获知阶段 2) 关心阶段 3) 评价阶段 4) 试用阶段 5) 采用阶段

3.3、“可信性效果”一般来说,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

3.4“休眠效果”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面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面影响减弱或消失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对于这一现象,霍夫兰等人称为“休眠效果”

3.5、“两面提示”包含了相反的观点,犹如接种牛痘疫苗一样,能使人们在以后遇到对立观点的宣传时,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因此,这种效果也称“免疫效果”或“接种效果”

3.6、克拉伯在其著作《大众传播的效果》一书中,完整地勾勒了“有限效果论”的基本框架

第二节:从单一到多元

1、“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中心观点是大众传媒可通过设置重要议程来影响公众关注什么

1.1、“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从酝酿到确立,经历了数十年的历史变迁

⊙从宏观层面看,国际、国内政治环境变幻莫测,美国各大利益集团都想方设法争取选票,传播学界的很多学者也把握这一机会,开展相关的传播效果研究,取得不菲成绩,而麦考姆斯等人的议程设置功能研究,就是其中的代表性成果

⊙从微观层面看,科学技术的发展丰富了媒体的形式,电视媒介在社会生活中的崛起,使议程设置功能的视野由报纸扩展到电视。

同时,相关理论的出现和成熟,使议程设置功能理论获得进一步发展

⊙另外,从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前期发展到后期完善,整个过程伴随着“强效果论”的弱化和“受众本位论”的强化,在此背景下,该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有助于“媒介效果研究”回归自身的重要位置

2、“沉默的螺旋”的概念,最早见于纽曼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

2.1、“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意义

⊙ 它把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了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

⊙它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地指出了这种影响来自大众传播营造“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

3、“知沟”理论的中心内容

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确实给受众带来了信息量的普遍增长,但由于社会地位高的人比社会地位低的人能更快、更多地获取信息,因而,随着不断地累计,两个群体获取的信息量将出现差距,久而久之,必然形成知识的鸿沟

3.1、“知识沟”理论的意义

⊙蒂奇纳等人提出的“知沟”理论,其积极意义在于,揭示出造成“知沟”的根源在于人们社会经济地位的高低不同 。

⊙而布林达.德温在对“知沟”假说的批评中提出,“知沟”假说建立在传统的“信源—信道—受众”传播模式的基础上,这一模式在美国的传播学研究中根深蒂固,但其本身也有一定的假设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强调的是实现信源的目标,并以此为目的来操纵受众,这可能导致一种“指责受害者”的综合征。

⊙为此,传播活动和传播研究应更多地基于信息使用者的立场,关注为使用者建构的信息以及由使用者界定的信息

4、理论的发展

4.1、J.S.爱蒂玛和F.G.克莱因1977年提出的“上限效果”假说与“知识沟”假说持相反观点

“上限效果”假说受到三个“上限”的制约

⊙信息源的性质决定的“上限”

⊙受众本身的“上限”

⊙ 现有知识已达到的“上限”

4.2、卡茨曼提出“信息沟”理论

5、“涵化”理论:也称“培养”理论,指的是受众在媒介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社会认知模式

5.1、“涵化”理论的概要

⊙涵化理论最早研究的主体是暴力。其基本论点,由暴力、重要收视者、轻度收视者、电视世界和真实世界,以及“卑鄙世界”综合征等概念而组成 .

⊙其主要思想是:在当今社会,电视充斥着大量的暴力内容,电视又称为人们接受资讯的主要来源。透过媒介,社会的价值体系和标准得以传递,成为主流文化,得到大众认同。当电视传递暴力信息时,重度收视者将基于电视提供的真实世界印象,建构起“卑鄙世界”的社会信念,即认为社会充满暴力、犯罪,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从而面对个人产生害怕犯罪、害怕变成犯罪受害者的认知心理影响

6、198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者菲利普斯.戴维森在《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一文中,正式提出了“第三人效果”的概念

7、“框架”理论包含的内容

⊙“框架”建构(研究媒介框架的影响因果)

⊙ “框架”设定(研究媒介框架对受众框架的影响)

⊙ 个人层面的“框架”效果(研究受众框架对受众归因、态度、行为等的影响)

⊙ “作为受众的新闻记者”(研究受众框架对媒介框架的反作用)

第三节:中国船舶效果的本土化研究

1、中国传播效果的本土化研究主要成果的特点:开拓性、科学性、创新性

2、中国传播效果的本土化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国内“第三人效果”研究的国际影响力欠缺,国际期刊发表论文仍未取得突破 2) 国内研究的时间较短,理论深度不够

⊙国内的研究方法仍需加强,尤其在量化研究方面

⊙国内研究的宏观文献综述很少

⊙ 国内在此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不多

⊙ 研究领域方面,国内尚有待扩展

⊙中国传播效果的发展前景与方向

3、中国的大众传播效果已有可能走入结合西方理论与中国现实的理论建构或理论创新阶段。要达到此目标,至少需注意以下三点: ⊙深入解读经典理论

⊙紧密结合中国实际

⊙高度重视新媒体研究

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免费下载,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园林史名词解释
    长城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 上一篇:毕业论文《衡管连铸工艺探讨》
  • 下一篇: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前必做试题及答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