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工程总体布置
本工程灌溉面积2500亩,根据地块分布情况划分为3个片区:南流片区灌溉面积222亩,划分为1个灌溉小区。大安片区灌溉面积1305亩,划分为3个灌溉小区。长茅片区灌溉面积973亩,划分为6个灌溉小区。
各片区根据引用水源情况,引水调蓄及加压输水方式的不同分别进行工程布置,具体工程布置情况分述如下:
南流片区划分为1个灌溉小区,各灌溉小区分别用(NL-小区序号)表示。
NL-1区采用小区东侧南流河作为灌溉水源,小区农户在南流河岸边建有蓄水池,利用已建好的引水管向蓄水池引水,水池边新建加压泵站,提水至小区南侧坡顶新建蓄水池中,在新建蓄水池旁建加压泵站,自蓄水池取水直接加压通过输水干管输水到小区地头,再分流至各支管。
大安片区划分为3个灌溉小区,各灌溉小区分别用(DA-小区序号)表示。
DA-1~DA-3小区共用一个取水点。采用小区北侧大安水库作为灌溉水源,在水库旁新建一级提水泵站提水至DA-1小区北侧坡脚新建蓄水池(1#),在蓄水池旁新建二级提水泵站,然后新建供水管往DA-1小区已有蓄水池供水,在DA-1小区已有蓄水池旁新建加压泵站,自已有蓄水池取水直接加压通过6条输水干管输水到DA-1小区地头,再分流至各支管。
DA-2小区采用DA-1小区已有蓄水池的水作为灌溉水源,设计于小区东侧边缘新建蓄水池(2#),利用新建自流引水管向蓄水池(2#)引水,在水池旁新建加压泵站,自蓄水池(2#)取水直接加压通过输水干管输水到DA-2小区地头,再分流至各支管。
DA-3区采用DA-1小区已有蓄水池的水作为灌溉水源,设计于DA-3小区西部道路旁283.00高程处新建蓄水池(3#),自DA-1小区已有蓄水池引自流供水管到新建蓄水池(3#),在蓄水池旁新建加压泵站,自蓄水池取水直接加压到小区北侧坡顶已有蓄水池中,在已有蓄水池旁新建加压泵站,小区一部分地块采用直接加压通过输水1、2干管输水到小区地头,再分流至各支管。另一部分地块采用3、4自流灌溉干管输水到小区地头,再分流至各支管。
长茅片区划分为6个灌溉小区,各灌溉小区分别用(CM-小区序号)表示。
CM-1、CM-2、CM-6小区共用一个取水点。采用小区地块南侧池塘作为灌溉水源,设计于池塘岸边建提水泵房,在小区东北坡顶新建蓄水池,利用新建引水管向蓄水池引水,在蓄水池旁新建加压泵房,自蓄水池取水直接加压通过输水干管输水到CM-1小区地头,再分流至各支管。
CM-2区采用CM-1小区蓄水池的水作为灌溉水源,设计于小区中部坡顶新建蓄水池,利用新建引水管向蓄水池引水,在蓄水池旁新建加压泵房,自蓄水池取水直接加压通过输水干管输水到CM-2区地头,再分流至各支管。
CM-6采用小区地块南侧池塘作为灌溉水源,设计于池塘岸边新建提水泵房,在小区北部坡顶新建蓄水池,利用新建引水管向蓄水池引水,在蓄水池旁新建加压泵房,自蓄水池取水直接加压通过4条输水干管输水到CM-6小区地头,再分流至各支管。
CM-3区采用小区中部池塘作为灌溉水源,设计于池塘岸边新建提水加压泵房,自池塘取水直接加压通过输水干管输水到3-3区地头,再分流至各支管。
CM-4、CM-5小区共用一个取水点。采用小区地块东侧长茅水库作为灌溉水源,设计于水库岸边新建提水泵房,在小区西南坡顶新建蓄水池,利用新建引水管向蓄水池引水,在蓄水池旁新建加压泵房,自蓄水池取水直接加压通过输水干管输水到CM-4小区地头,再分流至各支管。
CM-5区采用CM-4小区蓄水池的水作为灌溉水源,设计于小区中部坡顶已有蓄水池旁新建加压泵房,利用新建引水管向蓄水池引水,自蓄水池取水直接加压通过输水干管输水到CM-5区地头,再分流至各支管。
各片区灌溉小区管网从高级至末级依次按照干管—分干管—支管—毛管布设,干管从加压泵房或提水加压泵房接出后引水至地头。分干管垂直于干管布设,引水至各灌水单元,支管垂直于分干管布设,毛管垂直于支管布设,管网整体格局为“丰”字形。干管及分干管采用DN110PVC-U管;支管采用DN75PVC-U管,标准铺设长度60m;毛管采用DN25PE管,标准铺设长度30m,局部不规则地块根据实际需要,考虑毛管和支管压力及流量分配情况进行管道长度局部调整。
5.4 灌水方式选择
项目区种植作物有:龙眼、芒果,作物灌溉方式及选用灌水器见表5.4-1。
表5.4-1 灌溉方式及灌水器选型
5.5 灌溉运行制度
5.5.1 设计灌水定额
最大净灌水定额按下式确定:
mmax?0.001?zp(?1??2)
式中:mmax——最大净灌水定额(mm);
γ——土壤容重(g/cm3),取1.4g/cm3;
θ1——适宜土壤含水量上限(重量百分比)(%),取土
壤持水量的65%;
θ2——适宜土壤含水量下限(重量百分比)(%),取土
壤持水量的85%;
z——土壤计划湿润土层深度(cm),取80cm;
p——设计土壤湿润比(%),取40%。
项目区为沙土,土壤持水量取土体的18%,计算芒果、龙眼mmax=16.12mm。
5.5.2 灌水周期
T?Tmax?mmax/Ia
式中:T——设计灌水周期(d);
Tmax——最大灌水周期(d);
Ia——设计供水强度(mm/d)。
作物耗水强度为4mm/d,设计供水强度取4mm/d,计算芒果、龙眼Tmax=4.03d,取T=4d。
5.5.3 一次灌水延续时间
t?m'SeSl qd
式中:t——一次灌水延续时间(h);
Se——灌水器间距(m),4m;
Sl——毛管间距(m),4m;
qd——灌水器设计流量(m3/h),0.1m3/h;
m’——设计毛灌水定额(mm),m'?md/??TIa/?;
η——灌溉水利用系数,0.9。
芒果、龙眼局部湿润灌水器及毛管间距采用微喷头有效射程范围为3.2m,芒果、龙眼t=2.86h,取t=2h。
5.5.4 轮灌组数
为减少工程投资,提高设备利用率,采用轮灌的工作制度,轮灌区数目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N?CT/t
式中:N——轮灌区数目,取整数;
C——系统设计日运行时间(h);
T——灌水周期(d);
t——一次灌水延续时间(h)。
系统最大日运行时间取22小时,计算龙眼、芒果最大N=44个,根据地块根据实际需要,轮灌组数在14~43个,具体见管网布置及轮灌分组图。
5.5.5 灌溉运行方案
轮灌区和灌水单元一定时,每次灌溉的灌水单元越多,干管管径越大,投资越高,灌水次数越少,操作越简单。为保障项目区所有轮灌区在灌水周期内完成灌溉,且投资较少的情况下灌水次数较少(人工较少),根据上述管网布置比较计算的支管控灌面积,综合考虑日运行时间、工作人员灌溉效率和灌水均匀度,确定每次灌水开启同条分干管同侧的两条支管。具体运行方案详见各片区管网布置及轮灌分组图。
项目区根据作物种植片区大小,划分单个灌溉小区面积170亩~467亩不等,南流片区和长茅片区每次灌溉开启同一条分干管同侧的2条支管,一次灌水延续时间2小时,根据灌溉小区大小,每天灌溉6~18小时,灌水周期4天。大安片区每次灌溉开启同一条分干管同侧的3条支管,一次灌水延续时间2小时,根据灌溉小区大小,每天灌溉6~18小时,灌水周期4天。运行方案参数选择详见“5.6管网系统设计”,具体运行方案详见各片区管网布置及轮灌分组图(轮灌分组-01~08)。
5.6 管网系统设计
5.6.1 管网布置形式
管道管径和铺设长度是影响投资的重要因素,管网布局初步拟定按照干管—分干管—支管—毛管的格局布置,分干管垂直于干管,支管垂直于分干管,毛管垂直于支管。本次设计对单个灌水单元的
管网布置进行支管长度不变和支管管径不变两种情况下,毛管铺设长度20m、30m和40m方案比较。
每次灌水开启同条分干管同侧的两条支管。微喷头工作水头15~25m,为保证灌水均匀度不小于80%,每次灌水水头偏差控制在10m以内(预留地形高差3~4m)。本次设计管网实际布设中,地块规则片区尽量采用通过方案比选确定的管长,局部不规则地块,考虑毛管和支管压力及流量分配情况进行管道长度局部调整。
(1)支管管径不变
表5.6-1 支管管径不变管道铺设长度比选表
表5.6-2 支管管径不变每条支管灌溉面积、工程量及投资表
支管管径保持不变,毛管铺设长度分别为20m、30m、40m时,分干管、支管铺设长度见表5.6-1,每条支管灌溉面积、工程量及投资见表5.6-2。根据表5.6-2,支管管径不变,毛管铺设长度30m时单位投资最少,此时支管铺设长度60m,灌溉单元最大水头偏差小于10m,灌水均匀度满足要求。
(2)支管长度不变
支管长度保持不变,毛管铺设长度分别为20m、30m、40m时,分干管铺设长度及管径见表5.6-3,每条支管灌溉面积、工程量及投资见表5.5-4。根据表5.6-4,支管长度不变,毛管铺设长度30m时单位投资最少,此时干管管径DN110,支管管径DN75,灌溉单元最大水头偏差小于10m,灌水均匀度满足要求。
表5.6-3 支管长度不变管道管径比选表
表5.6-4 支管长度不变每条支管灌溉面积、工程量及投资表
5.6.2 管道设计流量
微灌系统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
Q?n0qd/1000
式中:Q——微灌系统设计流量(m3/h);
n0——同时工作的灌水器个数;
qd——灌水器设计流量(m3/h);
芒果:毛管铺设长度30m,果树间距4m,每条毛管每次灌溉8株果树,每株果树设1个微喷头,毛管设计流量Q=8×100/1000=0.8m3/h;支管铺设长度60m,毛管间距4m,双边灌每条支管连接32条毛管,支管流量Q=32×0.8=51.2m3/h;每次灌水每条干管灌溉2条支管,则干管设计流量Q=2×25.6=51.2m3/h。
龙眼:毛管铺设长度30m,果树间距5m,每条毛管每次灌溉7株果树,每株果树设1个微喷头,毛管设计流量Q=7×100/1000=0.7m3/h;支管铺设长度60m,毛管间距5m,双边灌每条支管连接26条毛管,支管流量Q=26×0.7=18.2m3/h;每次灌水每条干管灌溉3条支管,则干管设计流量Q=3×25.6=54.6m3/h。
5.6.3 管道管径
bbs.99jianzhu.com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