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偏心受压构件(如框架柱、有吊车厂房柱、桁架上弦等)或偏心受拉构件作钢筋代换时,不取整个截面配筋量计算,应按受力面(受压或受拉)分别代换。
6.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控制时,如以小直径钢筋代换大直径钢筋,强度等级低的钢筋代替强度等级高的钢筋,则可不作裂缝宽度验算。
9-3-2-5 钢筋代换实例
[例1] 今有一块6m宽的现浇混凝土楼板,原设计的底部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PB235级φ12钢筋@120mm,共计50根。现拟改用HRB335级Φ12钢筋,求所需Φ12钢筋根数及其间距。
[解]本题属于直径相同、强度等级不同的钢筋代换,采用公式(9-13)计算: n2=50×210/300=35根,间距=120×50/35=171.4取170mm
[例2] 今有一根400mm宽的现浇混凝土梁,原设计的底部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级Φ22钢筋,共计9根,分二排布置,底排为7根,上排为2根。现拟改用HRB400级 25钢筋,求所需 25钢筋根数及其布置。
[解] 本题属于直径不同、强度等级不同的钢筋代换,采用公式(9-11)计算: =5.81根,取6根。
一排布置,增大了代换钢筋的合力点至构件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h0,有利于提高构件的承载力。
[例3] 已知梁的截面面积尺寸如图9-57a所示,采用C20混凝土制作,原设计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 20钢筋,共计6根,单排布置,中间4根分别在二处弯起。现拟改用HRB335级Φ22钢筋,求所需钢筋根数及其布置。 图9-57 矩形梁钢筋代换
(a)原设计钢筋;(b)代换钢筋
[解] 1.弯起钢筋与纵向受力钢筋分别代换,以2 20为单位,按公式(9-11)代换Φ22钢筋, =1.98,取2根。
2.代换后的钢筋根数不变,但直径增大,需要复核钢筋净间距s:
s=(300-2×25-6×22)/5=23.6<25mm,需要布置为两排(底排4根、二排2根)。
3.代换后的构件截面有效高度h02减小,需要按公式(9-14)复核截面强度。
4.角部两根改为Φ25钢筋,再复核截面强度
小结:代换钢筋采用4Φ22+2Φ25,按图9-57(b)布置,满足原设计要求。 计算机和软件不仅是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更是钢筋翻样的助手和武器,为准确计算钢筋提供有力保证。特别是一些大型复杂基础,如果没有CAD,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以下简单介绍一下CAD计算钢筋时基本操作思路和模式。
如果有CAD电子文件,可以直接在它上面操作,先删除一些无关的图层,只留轴线、基础梁边线、基坑底板边线,自己画基坑,放坡出轮廓线。基坑定位放坡必须正确,否则筏板钢筋计算不会正确,同时考察一下现场,是否遇到特殊情况导致基坑偏位和尺寸变化。然后
依次画筏板内横向底筋、纵向底筋、纵向面筋、横向面筋。应分别设置不同的图层和颜色。底筋伸入基坑内一个锚固长度,
面筋伸入基坑洞边减保护层。用陈列命令,排布钢筋。底板边线外的钢筋需要剪切和删除,相同长度的钢筋只留一根其余删除,随便用个什么命令都可以统计出所选钢筋的根数。用标注命令或DIST命令计算每种各钢筋的水平长度,然后用MTEXT命令给每种钢筋编号,同时写上根数和长度。做钢筋料单时还要加上钢筋弯折长度,同时扣除钢筋延伸率。
基坑内钢筋计算前先对基坑三维建模,当基坑伸出筏板时用SLICE命令进行切割。
bbs.99jianzhu.com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