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99jianzhu.com
主观题解题策略
作者:梅其蕉
来源:《试题与研究·高考文综政治》2016年第01期
政治主观题一般是大背景、小切口,重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主观题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是广大考生复习备考的重点,也是得分的难点。下面,结合实例谈谈其解答策略。
一、划分层次,明了题意
试题背景材料是命题者精心选择的,往往蕴含丰富的信息,是回答问题的重要依据,许多题目的答案甚至就在材料中。因此,在审题过程中必须重视审读材料、明确信息,做到材料“有什么”就“答什么”,避免信息遗漏,以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从主观题的命题形式看,试题多结合背景材料出现,在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审读材料,获取和解读信息。在主观题中,试题提供的背景材料一般是文字、图表和漫画等。在审读文字材料时,我们可采用分层法、主干法(找出关键词句把握主干)、倒读法(先审设问再读材料),也可以根据标点符号(如句号、分号)来确定层次。在审读图表材料时,我们要审读图表标题,明确答题方向;审读内容,注意纵横对比,找出规律性;审读附注,领会图表本意。在审读漫画时,我们不但要读题目,还要读漫画内容并理解其寓意。总之,背景材料在一定程度上是解题的向导和信息源,读懂材料、明了题意应是我们解答主观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二、审清设问,明确任务
[]设问明确了答题方向。在具体审设问的过程中,我们要明确设问的各种限定条件,提高答题的针对性。在审设问的内容时,一要注意设问对知识范围的限定,如015年浙江卷第40题设问(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村成功建设礼堂文化所包含的道理”,知识范围为“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二要注意对设问主体的限定,如015年山东卷第4题设问(1)“据材料一,结合《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的合理性”,主体为全国人大常委会;三要注意对设问角度的限定,设问角度主要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大类,如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第39题设问()“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属于“为什么”类;四要注意对设问指向的限定,如015年广东卷第36题设问()“结合材料二,阐释该企业的发展历程所蕴含的矛盾观”,设问指向为“企业的发展历程”。[]
三、揣摩意图,明确目的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