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99jianzhu.com
古诗词教学的“三味”
作者:龚正美
来源:《亚太教育》2015年第28期
摘要:和语文教师同行们交流,大多都对古诗词教学非常头疼。中小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都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畏难情绪和厌恶感。然而,古诗词教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较大权重,低效的教学效率必然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根据20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笔者试从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激发、品读方式、以及素养提升三个方面谈谈对古诗词教学的想法。即:“趣味”“品味”“玩味”。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问题;趣味;品味;玩味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10-0045-02
一、问题分析
古诗词教学教师难教、学生厌学、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1.文本方面的原因。文言文毕竟是古代的语言,现在几乎没有使用价值了,和白话文相去甚远,从词句、语法到平仄都令人感觉晦涩难懂。学生有一种文言文很难学,甚至是没有办法学好文言文的畏惧心理。他们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听教师讲解,缺乏主动的思考。
2.教师教学的原因。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的热情。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大多数老师在走模式化的道路,“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悟思想,齐背诵[1]。”在这种模式下,不少老师都把教学的时间花在翻译层面上,逐字逐句串讲,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注释上,讲完就要求学生背诵,这种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很难体会到古诗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把一篇血肉丰满的文章分割得支离破碎,忽略了古诗词的神秘和美丽,令学生对古诗词大感枯燥无味。同时老师也缺少了上课的热情,学生不能体味到古诗词的魅力,课后的背诵也只是机械的死记硬背,觉得既难懂又乏味,对古诗词提不起兴趣,甚至反感。
二、我的观点
综上分析,要提高中小学古诗词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必须从古诗词的本质、语文教学的本源、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品读能力的培养入手,以情感升华为目标,让课堂洋溢浓浓语文味,充盈悠悠古诗情。让学生在“趣”中探索、“读”中品味。“情”中陶冶,获得经典的赏析、情感的熏陶、文化的滋养和教学的启迪。
三、古诗文教学的“三味”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