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视角下通用学术英语教学模式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99jianzhu.com

ESP视角下通用学术英语教学模式探析 作者:马丹 刘岩 高琳琳

来源:《商情》2015年第35期

摘要:目前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改革举措已成为英语教育界关注的热点,ESP教学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结合ESP理论,探讨“综合英语+学术英语”的教学模式,对增强学生利用学术英语进行专业学习和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ESP 学术英语 教学模式

一、研究背景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简称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Purpose,简称 EAP)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旨在提高英语学习者使用英语进行学术学习、研究、交流等具有明确语言交流目的活动的能力,现已成为国内外众多高校面向中高级学习者的英语教学以及英语水平测试的重要内容。

目前,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的综合英语课程与专业英语课程之间缺乏衔接性,又由于学生专业方面的词汇量不够,对句子和语篇结构不熟悉,使得现有的专业英语课程大多围绕专业英语词汇、句法和篇章结构特点开展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学生技能层面和语言层面能力的培养,而这两种能力恰恰是大学生进行专业学习迫切需要的。

二、课程设计思路:

EAP的教学重点应在语类层面,围绕各学科学术活动中通用的主要学术语类展开,以语类层面的特征为主线,将其他层面的特征融入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对学术语类的敏感性,使其了解学术用途英语的本质特征,从而使课程教学起到长效作用。

教学内容与目的:EAP课程教学内容应该是各学科学术活动中常见的、学生需要掌握的语类,也称目标语类。在专业学术英语课程教学的需求分析和课程设置工作完成以后,处于战术层面上的具体技术支撑和执行细则是接下来工作的中心和关键,主要涉及教学内容的组织架构和教学任务的实施细节。各专业的学术英语课程教学应作为一系列独立的学位课程或必修环节,纳入全校的学术英语教学体系中来,包括第一阶段的学位或非学位英语课程阶段,第二阶段的学术英语课程阶段以及第三阶段的专门用途学术英语阶段。

基本教学步骤:本课程教学重点在语类层面,围绕学术活动中的主要学术语类展开,借鉴语类分析方法,从某一语类的交际情景、交际目的着手,采用自上而下、从输入到输出、从一种语类到另一种语类的循环式教学步骤,从而强化语类意识,实现交流目的。在开始阶段开设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


TOP最近更新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上课实录
    高考历史三轮复习:考前提分冲刺练2
  • 上一篇:教育托管中心 学习托管新模式
  • 下一篇:教育托管中心学习托管新模式

  • TOP相关资料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