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一首诗并没有给我们带来精神或心灵上的冲击,但我们会迷恋于诗人的语气——带有夸张的、灵动的、诙谐的、随意的、甚至是无序的诉说。因为,这时诗的语言不是朝着哪个目的哪个方向去制造什么,而是内心生活的一种方式,回到自我与真实。自我,是什么样的?在诗的写作中,或许对很多人都是个疑虑、是个问题,不用说,每一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我的意识里,自我,首先不是一个虚假问题,这就够了。这就意味着诗歌能够从心灵出发,去寻找它自己的“快乐的仙子”。沈明贤的这组诗歌,在我看来,就是真实地再现他诗歌的风格。这一组诗歌写得很平和,可以说自始至终都平心静气,但就在这平静的叙述中不乏流动的诗意。
这一组写秋天的诗,是我喜欢的一组。作者以其娴熟的手法,把整组诗染上了独特的基调。写秋天的山村:“柿子熟了/次第挂起一盏盏灯/摘完最后一枚柿子/爷爷就走进山林睡甜/睡得很沉很香/夜深人静时/村民听见有甜甜的呼噜/在青山间四处回荡。”
美好的生活不会却少美好的诗句,而这美好的诗句在“秋风里情寄快乐的仙子”,它的步伐是坚定而执著的。这体现在“雨中朝拜九华山观音岩”里“都说神仙灵/其实人也不笨/一块木然的石头/在众说纷纭之间/便被点化成/救苦救难的观音/呵今冒雨远道而来/望大士能轻启紧闭的唇”。这样的句子看似不经意,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随意得到的。作者擅长采用委婉的暗喻和意向的转换,所以诗歌中常常会频繁呈现纷繁的意向和朦胧所带来的那种灵动美,“被汗水和脚印抛光磨亮/美丽的三角梅/别在小村的胸上/小房老屋草屋/四季风里脱胎换骨/红绿蓝白的眼光/扫射情感危险地带。”诗紧扣秋天这一意象,表现错综复杂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诗体现出复杂意识和多层的建构,既有明朗的色调,又蒙上了一层朦胧婉转的氛围。 “花开出艳艳的明天/远方依然是天是云是水/忽略了几多细小的情结/鸥翅划过水天一线。”所以这组诗歌里以语言夸张、灵动,句式以简短精练见长,诗力求精雕细刻,既点到为止,这些来源生活本质的诗歌,很容易和欣赏者产生共鸣。
多数时候,我们似乎都在这样的现实中生活着、奔跑着。而敏感的诗人,体察到了这生活的真谛。观察入微,语言诙谐体现在这首他的《草屋里的老太太》/幡旗影里升格成寿星/日月保持的纪录时时刷新/易得感冒的岁月/连头发也不可避免/半仙掐遍了指头/仍疑是患上了草屋的病/秋风来临草屋就中邪/蓬松的黄发随风飘零/心思暗了天秤儿微倾/桃木梳不直叹息的神经/秋天也许真的快来了/屋里屋外传来一片秋声“。描写生活真实得令人判案叫绝。纵观整组诗歌,在繁复中深入现实。
个别诗歌在张弛中或许还显得不够细致,但它在自我的真实感受上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考空间,这点,已足够了。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