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横瞧“红袖”杂文作者,满眼都是作家、编剧、学者、记者,还有众多的才男才女。因而初进“红袖”时,面对这样雄厚的作者阵容,我这普通写手在写作时便有了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感觉。不过时间一久,也就琢磨出写杂文的几点心得。
一是写杂文者不应有滥用词语(包括成语)的毛病,也不宜过多使用文言来写文章。为文者只需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用朴实通俗的文字流畅地写出,则文章大致即为佳品。当然,作者的行文风格如果具有独创性,则所写的文章又更佳。但是少数“红袖”作者,在杂文写作中过多过滥地使用华丽的词藻(更令人头晕的是,作者还要把这样写成的文句不合逻辑地联结成篇)。似乎不用花哨的文句来装点门面,便不能显示自己的文笔绚烂。其实这是不必要的。因为这样的文章就像一个将脂粉搽得过厚的女子一样,给人们的感觉必然是不见其美,反觉其丑。鲁迅先生与托尔斯泰、莎士比亚一样,是世上少有的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运用了一万以上不同词语的作家。但是,在鲁迅先生任何的单篇作品中,他并不会刻意堆砌而是恰到好处地使用词语。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以一名高中生的一篇使用了大量成语的作文为例,在评说中告诫广大为文者,文章中过多过滥地使用成语,犹如让读者吃满桌油腻的荤菜,定然令人反胃。正确的写作方法,应是在需要使用成语时才使用。而这样写就的文章,人们阅读时就如同品尝可口的素菜之时,偶尔来口荤菜一样,会觉得很惬意。吕老先生在另一篇反对人们滥用成语典故的文章中也说:“汉语有丰富的宝贵遗产,值得咱们骄傲。可是毕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言,现代人说现代话,听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好得很。干吗老想掏老祖宗的兜儿呢?”这话也是提醒那些爱用文言写作的作者注意:写作时根据语境需要,适当使用文言本也无可厚非。但是满篇都是文言或文白相间地炫耀自己的古文底子“厚”,这种掏老祖宗兜儿的事情是没有必要去做的。
二是所写杂文要讲究逻辑。写杂文主要还是表达一些观点,给人们以某些思想上的启迪。一个杂文作者若想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多读书多思考,使头脑中贮存着较为丰富而睿智的知识。不过要注意,读书读迂了,那么书读得再多也没用;带着偏激的情绪思考问题,那么就不能拥有理智。缺乏知识的人和不能正确应用知识的人一样,在杂文中经常会提出迂腐甚至荒谬的观点,然后竭力想通过论证自圆其说。因为这种论证必然缺乏最基本的逻辑,所以就显得相当可笑。而杂文的灵魂就是说理要逻辑严密,一个观点即使是真理,也是需要这个灵魂来支撑的。
编辑评语 此文当为所有红袖作者鉴。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