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人苏东坡

 

林语堂在他的《苏东坡传》序言中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这么多的评价中,我唯感动于“月下漫步者”一说,细细思量,东坡的确是一个夜游人。

读了甚多东坡的文章诗词,发现他写夜与夜游的文章非常之多,信手拈来人们耳熟能详的几首作品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西江月照野弥约浅浪》、《石钟山记》、《赤壁赋》、《后赤壁赋》、《承天寺夜游》等等皆是写夜景与夜游的。东坡一生历经坎坷、宦游四方,所到之处无不留下夜景与夜游的文章诗词,此时尽述,不免过于烦琐,还是待我在以后慢慢道来吧。今天暂且说一说东坡在评价别人的文章中,表现出对夜景与夜游的喜爱之情。

有一个和尚法号惠诠曾经在西湖上一山寺壁题诗,曰:“落日寒蝉鸣,独归林下寺。柴扉夜未掩,片月随行屦。唯闻犬吠声,又入青萝去。”苏轼很欣赏此诗,为和于后,曰:“唯闻烟外钟,不见烟中寺。幽人夜未寝,草露湿芒屦。”可见他对僧惠诠这首夜游诗是十分喜欢的。 另外还有一个年少的僧人法号思聪,写了一句“千点乱山横紫翠,一钩新月挂黄昏。”苏轼对此大加赞赏。

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当时有一妇人名曹希蕴,颇能诗,苏轼评其诗格韵不高,但对他的《黑竹》诗中“记得小轩岑寂夜,月移疏影上东墙。”一句却颇为欣赏。

另外一位被他评为诗格不高的人李伯祥也有一句他认为可爱的诗:“夜过修竹寺,醉打老僧门。”

他的朋友辩才有诗曰:“当年步月来幽谷,拄杖穿云冒夕烟。”也为他所爱。

苏轼好游,自然喜爱同样好游的柳宗元和谢灵运,而他却因柳子厚的两句诗“鸣鹤楚山静”、“隐忧倦永夜”而评道:“子厚此诗,远出灵运上。”常为后人所不解,在我看来,这与苏轼喜爱夜的诗句是分不开的。杜甫是苏轼非常欣赏的诗人,对他的夜景文字,他更是喜爱。在杜的众多诗句中,他尤爱两句: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后者被他称为“古今绝唱”,还因其句作了《江月五首》。

此类例子不胜枚举。

编辑评语 对苏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我看来,他却是一个月下漫步的夜游人。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


TOP最近更新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上课实录
    高考历史三轮复习:考前提分冲刺练2
  • 上一篇:大千世界没有世外桃源
  • 下一篇:处花前柳月,心怀天下

  • TOP相关资料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