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阅读欲望来得较晚,我记得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一次心血来潮声明要建个图书室,然后以组织的形势强制学生们捐钱捐书。钱我是没有的,爸妈也不会给,这钱毕竟不是用在正当渠道上,当然,在他们认为,举凡学费以外的收费都是非法不正当的。而且那个时候,农村家庭的经济状况相对都比较拮据,哪有家长心甘情愿为学校出钱捐赠书籍的?不过学校也有学校的对策,不如说阴招,校长发话了,他要求全校的同学必须每人捐出三本来,不论种类新旧,只要凑够这个数都行,否则的话,便不是一个合格的三好学生。这话当时确实把我们给威慑住了,同学们回家以后都哭着喊着问父母索钱买书。我记得当时我爸特别恼火,我爸是个对钱特别敏感的人,当然,农村人基本上个个对钱都敏感,我爸当时是不想出这份去路不明的钱的,我是好说歹说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苦诉了一个下午才征得他的点头。我记得我爸慢吞吞地把一块钱的纸币递给我,然后嘱我省着点花,花不完的话再回来把剩余的交给他,他还要买烟抽的。我手里紧攥着我爸的血汗钱由一个同村人陪着赶了趟集儿,然后又经人指点找到了一家旧书报摊,专卖废旧报纸的,我在那里第一次买了课外书,是三本连环画,内容都是《水浒传》上面的,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整本几乎都是由插图连串而成,每幅图像的下方配有几行文字以作解释,我当时看得是如痴如醉啊,从这上面我知道了武松打虎的故事,还有花和尚拔杨柳以及宋江题反诗等。我是自己先看完了才捐给学校的,后来学校还真的自力更生弄出了个像模像样图书室,只可惜,这图书室似乎一次也没有对我们开放过。
然后稍大一些,我对童话故事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记得我当时最喜欢的一个童话是《农夫和鱼》,我至今不知道其作者是谁,那个时候我把这个故事全篇地背诵下来,然后有板有眼地讲给周围的小朋友们听,他们听了之后都很佩服我,佩服完了让我接着讲。于是我去翻了很多童话书,我给他们讲了《小白兔与大灰狼》、《丑小鸭与白天鹅》、《小红帽》以及《卖火柴的小女孩》和《皇帝的新衣》,尽管当时的我并不知道安徒生为何物,而且还不知道中国有个很牛x的童话大王郑渊洁。我总是先在书上找到了有趣的故事,然后再把它大致地记下来,作为我向其它小朋友炫耀的资本。这就是我当时的真实想法。有一天我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了一本小人书,我今天猜想那可能是本童话故事集,我至今记得是个日本人写的,是个有关小不点寻宝的故事,我兴奋坏了,比妈妈赏我一个煮鸡蛋还要兴奋百倍,我不敢拿到教室里去,我怕那帮坏小子给我夺了去,我把它藏在家中,我的床头下的小纸盒里,每天上床睡觉之后总会小心翼翼地拿出来,一页一面的翻看,那情景,就像津津有味地吃着一顿美餐一样。 我曾在一篇回忆文章提说过,我在读小学期间阴差阳错地参加了一次比较正统的作文大赛,结果阴差阳错地捧回了个三等奖,我深入思考了一下,我觉得这肯定和我平时爱偷偷的翻阅童话书脱不了干系。
我去镇上读初中那一年,刚好十二岁,我承认我还是个懵懂少年,最具说服力的是,我还没有身体上明显的发育,比如嘴上没毛、腋下没毛甚至胯下也没毛,我却疯狂迷恋上了武侠小说,梦想着有朝一日成为一代侠客。之所以对武侠的东西情有独衷,我认为与我喜看功夫片电视剧有一定关联。记得我当时最爱看的两部电视剧是《情定少林》和《雪山飞狐》,后者一直到两年以后才知道是金大侠的名作。我是非常向往里面的武侠世界的,我总想象着把自己溶入进去,最好是男一号,并且专做一些诸如劫富济贫啊英雄救美啊之类的事情,并且还得武功高超能够飞檐走壁点石成金啥的。但是因为我上学了我就是一名学生了,爸妈为了让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不允许我放学之后看电视了,即使看最多也不能超过三十分钟,他们说如不这样的话会影响到我的学习,而事实上,我再天天不看电视天天埋头读书我的成绩也好不到哪儿去。我就有预感,我天生就不是一读书上学的料儿。
家里没电视可看了,我在学校就如鱼得水了,几乎每天上课我的书桌抽屉下层都会放上一本武侠书。书是一混混同学借给我的,我瞅时间去过一次他家,他爷爷是个老书迷,家里存放的书不计其数,堆得满屋都是,而且什么样儿的书都有,可谓琳琅满目,数不胜数。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