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的责任究竟是什么

 

基础教育的责任究竟是什么

对这个问题,恐怕连三岁的孩子也答得出来。然而,有人在报上撰文说: “学生的成绩就是我们的责任”,并强调,这就是对基础教育的“诠释”。读此文章,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基础教育的责任究竟是什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重温一下有关领导的指示和文件精神。 1985年5月,邓小平同志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同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不难看出,基础教育的责任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把青少年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的接班人和劳动者。

要不要抓学生的成绩?回答是肯定的。但这决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更不是基础教育的全部内涵。素质教育涵盖德、智、体诸多方面,文化成绩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用一位特级教师的话来说,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乐群、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可以这样说,这十个 “学会”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把尺子。如果把学生的成绩特别是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只会放松德育和体育,只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将学生整天捆绑上“应试教育的战车”。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的任务,教师的责任,就是教书育人。学生成才首先要成人,离开良好的道德品质,离开健康的体魄,学习成绩再好又有什么用?最高人民法院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从 2000年以来,中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从2000年到2004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平均每年上升14.18%,今年1--7月,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3.96%。(2005年9月19日《扬子晚报》)撇开其他原因,这不能不说是放松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带来的严重后果。看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确实至关重要,刻不容缓。

早在 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同志就“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他60年代中期又提出:“课程多,压得太重,是很摧残人的,学制、课程、教学方法、考试方法都要改。”素质教育喊了多年,至今还出现对基础教育的片面理解,甚至提出“理直气壮抓升学”,确实令人不可思议!愚以为,有了这样的“诠释”和理念,不管“旗帜鲜明抓质量”的口号喊得多响,不仅挡不住“应试教育”的脚步,还会自觉不自觉地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基础教育的责任,说白了就是要打好学生做人成才的基础。要尽到这一责任,教育者首先要确立为国全面育才的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这个问题不从根本上解决,学校要走出 “应试教育”的怪圈,则难矣!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


TOP最近更新内容

    高考历史三轮复习:考前提分冲刺练2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上课实录
  • 上一篇:25-36计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 下一篇:小学开学安全教育讲座材料

  • TOP相关资料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