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一叶轻舟还轻舟第二讲

 

《增广贤文》一叶轻舟还轻舟第二讲

解释文/一叶轻舟还

2016年1月15日14点

子夫学堂,狼群百家讲坛,学宫9群,学宫14群同步分享

前言:《增广贤文》又叫《今古贤文》《昔日贤文》,是明代万历年间编写的儿童启蒙书,后来通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形成了今天的这个模样。一直到民国时期,孩童读私塾,是先生教的小学生课本之一,本书一直没有确切的作者,因为没有记载,到清朝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进行过重订新修订,据说有可能是民间创作的。

本文虽然庞杂,但句句耐品,有对人生的感悟,对命运的感悟,对世道的感悟等等,不同思想的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认可的格言,使之具有了广泛的代表性。

我声明一下,全文是我自己的理解和解释,对句子有不同理解和看法的朋友们,请在课堂结束后欢迎与我来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另外,有些句子用今人的眼光和现实的判断是有些瑕疵的,但这毕竟是几百年前的贤文,我们能接受就接受,不接受的也没必要去批判它。

句子有:

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为人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当时若不登高望,谁知东流海样深。

两心一般心,有钱堪买金。

一人一般心,有钱难买针。

相见易得好,久处难为人。

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解释】马行走没有力气是因为它身体瘦弱了。没有了力气就很难负起身上的重担,而一个家境贫穷之人又哪来的钱财为自己的风流提供支撑呢?风流潇洒是需要经济基础的。这里喻示着每个人做事要量力而行。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解释】能宽恕别人的人,是明事理的人,并不是傻瓜。傻瓜则从来不会宽恕他人,因为他不明事理,所以叫做傻瓜。

清康熙时,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老家桐城,其府第与吴宅为邻,两宅之间有块空地属于张家的,向来作过往通道,后吴氏建房子想越界占用,张家不服,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因两家都是显贵望族,县官不敢判决。张英家人见有理难申,遂写家书快马至北京,向张英汇报此事。张英看完来信,认为事情简单,在家书上批诗四句:“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得诗,深感愧疚,毫不迟疑地让出三尺地基,吴家见状,觉得张家有权有势,却不仗势欺人,深受感动,于是也效仿张家向后退让三尺。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名谓“六尺巷”。两家礼让之举亦被传为美谈。这就是饶人不是痴汉的最好的注解。

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

【解释】有些人是血缘关系的亲人,却不像亲人啊,手足相残,父子相残,母女相残古今有太多的故事。有些人虽然不是亲人,没有一丝半点的血缘关系,但比亲人还亲近。《舞出我人生》中的那个哑巴男孩秋捡,就是在某个秋天被亲生父母遗弃后被一个阿姨捡回去收养,至长大成人,阿姨对秋捡百般呵护,没有嫌弃他,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不是亲人,但通过抚养关系相依为命,秋捡在《舞出我人生》的节目中出彩。一对父母能把亲生骨肉遗弃掉,一个陌生路人能把这个被遗弃的小生命捡起来、带回家抚养成才。这就是真实版的“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的生动写照。

http://www.99jianzhu.com/包含内容:PDF/word/ppt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作文 数学 英语 考试题库等内容免费下载。


TOP最近更新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上课实录
    高考历史三轮复习:考前提分冲刺练2
  • 上一篇:少年中国说朗诵稿(全版)
  • 下一篇:古诗词鉴赏答题模板

  • TOP相关资料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