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涵洞设计要点的探讨

 
公路涵洞设计要点的探讨

公路涵洞设计要点的探讨

摘要:涵洞设计是公路工程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涵洞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公路工程建设质量及工程造价。本文主要探讨了公路工程涵洞设计的要点,阐述了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很好的完善了涵洞的设计方法,为实际工程涵洞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涵洞;设计要点;孔径设计;基础设计

1 前言

涵洞是公路排水构造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特别是在雨水较多的广东地区尤为普遍,一般平原区每公里1~3道涵洞,山区3~5道涵洞,由此看来,涵洞工程量占公路工程比重较大。涵洞设计的妥当与否,不仅对工程造价有重大影响,而且直接关系到公路的整体质量和使用效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对涵洞的设计重视并不够,导致涵洞在设计上还存在不少缺陷和不足。为此,本文特对涵洞设计要点做一简要总结,并提出了相关的注意事项。

2 涵洞设计要点

涵洞设计应合理、充分地利用勘测设计的资料,在综合考虑实际地形、路线平纵面总体布置等数据的基础上,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内容:

2.1 流量计算

利用初定涵位处的汇水面积、比降等资料和相应的小桥涵计算公式,一般采用径流形成法计算出该涵位处的设计流量Qp,为后续涵位、孔径的最终确定做准备。

2.2 涵位的最终确定

实际工作中,涵位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涵洞的位置应在考虑路线平纵线形的布设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在地形较好,地质条件良好,地基承载力较高、较稳定的地方。

(2)原则上每个汇水区或每条河沟、冲沟都应设置小桥涵,但实际工作中,在地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了节省造价,合理利用地形条件,可以考虑将相邻的多个汇水区域或河沟、冲沟合并到一个涵洞处排水、灌溉。如图1所示。

图1多个汇水区域或河沟处涵位布置图


(3)在河沟位置处布设涵洞时,涵洞与路线平面的交角应尽量和河沟与路线的交角相一致。实际设计工作中,为了便于设计和施工,斜交涵洞的角度一般由河沟与路线实际交角和设计单位既有的斜交盖板通用图的尺寸来决定。如图2所示。

图2斜交涵涵位布置图

(4)当与路线斜交处河沟地质较差,地基承载力不足或斜交涵洞涵长较长时,从经济和技术上考虑,可改移河沟位置至附近地质良好、经济技术评价较好的位置设涵。切不可单纯为了缩短涵长、降低造价而硬性地改沟改河。如图3所示。

图3改沟改河涵位布置图

(5)在冲沟处设涵时,应对比冲沟底及冲沟两侧山体的地质、水文情况。当冲沟底的地质较差、坡率很大时,应将涵位设置于地质良好的山体一侧,涵底坡率应适当减缓,以防止水流过急对洞口和基础造成过大冲刷。如图4所示。

图4冲沟处涵位布置图

(6)当河沟顺着路线方向,河沟两岸地形较陡,用改沟改河的方法不能解决灌排水问题时,可考虑设置纵向涵(涵轴线与路线相平行或相一致)。如图5所示。

图5纵向涵涵位布置图

2.3 涵底纵坡的确定

涵底纵坡应与涵位处的实际地形相适应,主要根据外业调查资料来具体确定。根据规范及本人的设计经验,对于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纵坡宜≯3%;对于钢筋混凝土盖板涵,纵坡宜≯5%,否则应考虑将涵洞做成台阶式的,即阶梯涵。此外,八字墙的进出口纵坡应与涵底纵坡相一致。

2.4 涵洞洞口的布置设计

涵洞洞口形式多样,构造多变,十分灵活,洞口形式主要有:八字墙、一字墙、跌水井以及各种组合式洞口等。一般正交涵洞洞口的水流扩散角取15°~30°,特殊情况下可设为0°,顺沟以利水流通过。涵洞洞口的布置设计应注意以下几


点:

(1)当涵洞上下游地形较缓时,进出口形式一般设置为八字墙。

(2)当涵洞上游进口处地形较陡,设置八字墙导致开挖过多时,应改为设置跌水井。设置跌水井时,要注意防止井底过小导致淤积。当井口较大,应在井口处设置盖板,防止人畜掉落井中。

(3)八字墙的翼墙低端高度应与河沟的深度相一致,避免因翼墙低端高度较低造成水流分散,影响灌溉和排水功能。同时较低的翼墙低端高度没有对水流起引导作用,从工程经济和功能作用方面来说是一种浪费。

(4)当河沟较深(一般>1.5m)时,八字墙前端高度应与河沟深度相协调,为了保证翼墙稳定,应适当加厚八字墙垂直墙顶的宽度。

(5)对于河沟较深处的涵洞,在八字墙进出口的翼墙前设置一定长度的平头段(长度一般以路基边坡的边界作为参考)引导排水。

2.5 涵洞的孔径设计

涵洞孔径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

(1)从本人的设计经验来看,合理的跨高比能够很好地改善涵洞使用性能,降低工程造价。一般情况下,涵洞的跨高比通常为0.75~1.125。

(2)涵洞的跨径大小需综合考虑河沟水深、河沟冲刷强度来确定。此外为了防止涵前雍水过高、水流无法迅速宣泄等不良情况出现,涵洞的净高应与跨径结合到一起考虑。

(3)本着充分有效利用资源,缩短涵长,节省造价,提高涵洞使用性能的原则,在涵洞孔径设计时要考虑最不利情况,例如:洪峰时,水流充满整个洞身。

(4)涵洞孔径设计时用到的水力图式有:无压力式,半压力式及压力式。工程中一般常用的是无压力式涵洞,而压力式涵洞用得较多的形式是倒虹吸圆管涵。无压力式涵洞通俗的含义是:水流没有充满整个洞身,上游洞口有一定雍水,但未高至洞顶的涵洞。其常用的简化计算公式为:

①盖板涵:

B=Qp/(1.575H3/2)(1)

②圆管涵:

D=(Qp/1.69)2/5(2)


式中:

B、D—涵洞净宽,m;

Qp—设计流量;

H—涵前水深。

2.6 涵洞的基础设计

盖板涵的基础形式主要有整体式和分离式两种。涵洞基础形式的确定要结合基础应力计算结果和涵位处的地质情况综合考虑。涵洞基础,在无冲刷处(岩石地基除外),应设在地面或河床底以下埋深≮1m处;如有冲刷,基底埋深应在局部冲刷线以下≮1m;如河床上有铺砌层时,基础底面宜设置在铺砌层顶面以下≮1m。在软弱地基或软土上修建涵洞基础时,可采用砂砾垫层或粉砂桩处理。砂砾垫层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素填土、杂填土的浅层处理。不含植物残体等杂质,其中黏粒含量应≯5%,粉粒含量≮25%,砾料粒径以≯50mm为宜。砂砾垫层的变形模量和强度比软弱地基或软土大,基础底面的压应力通过砂砾垫层的扩散作用分布到较大的实体面积上。砂砾垫层顶面尺寸应为基底尺寸每边加宽≮0.3m,垫层厚度宜≮0.5m,且≯3m。

3 结语

总而言之,涵洞的设计跟其他构造物一样,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不管是涵位的确定、涵洞洞口的布置,还是涵洞孔径设计、基础设计均应适应地形、地质条件的变化,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笔者相信,在涵洞设计上,只有本着“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不断提高细部设计的质量,这样才能满足高性能、高质量的公路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赵江辉.高速公路涵洞设计浅谈[J].山西建筑.2010年08期

[2] 邹海萍.公路工程涵洞设计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第22期

bbs.99jianzhu.com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


TOP最近更新内容

    备战2017高考技巧大全之高中数学黄金解题模
    师生认同和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 上一篇:公路软土地基粉喷桩处理施工工艺探讨
  • 下一篇: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外加剂施工技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