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30%。所分析的结构山墙的窗下墙很少,两模型的第1阶周期相差为5.8%。
表1图13
双片联肢剪力墙模型应力云图(总高20层)Fig.13
Stresscontourofcouplingwall(twenty-storeymodels
)
周期计算结果
注:误差=(模型C1J-模型C)/模型C
进一步对结构整体的偏心率进行了分析,两计算模型结构的y方向偏心率相对误差为2.2%,对于x方向偏心率相对误差为3.1%。所分析的结构模型对称型良好,外墙开窗也对称规则,该结构模型窗下墙对结构偏心率影响不显著。3.2双向小震作用下,层间位移、层剪力和层弯矩
对比分析
图14Fig.14
建筑标准层示意Typicalfloor
plan
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按设计规范
[2]
要求分
别对两模型在双向小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进行了对比分析,窗下墙对层间位移影响如图17所示,对层位移角影响如图18所示,对层剪力影响如图19所示。
图15
Fig.15
墙肢编号及整体结构模型
图17
Fig.17
层位移计算结果
Numberofwallsandintegralstructuralmodel
3.1
周期和偏心率对比分析
[4]
采用SAP2000程序,计算了模型C和模型C1J的周期和偏心率,周期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到,窗下墙的存在显著提高了结构纵向(x向)刚度,两模型的第2阶周期相差超过
Inter-storeydriftofdifferentmodels
18可以看出,窗下墙对结构纵向(x从图17,
x向层位移最大值的相对误向)层间位移影响显著,
差为37%,对y向为12%;x向层间位移角影响的最y向为12%。大相对误差为45%,
图16
Fig.16
典型墙外墙简化计算模型示意
Typicalanalysismodelsofouterprecastshearwall
board
30施工技术
表2
Table2
墙肢编号模型C/kN模型C1J/kN误差/%
1
3
第44
卷
墙肢剪力对比
2638.8361.9259.46
2825.9139.9754.29
2957.7498.9471.35
3435.9557.5260.01
Maximumshearforceofwalls
60.8636.9076.3774.2025.49101.07
注:误差=(模型C1J-模型C)/模型C
构的外墙板的窗下墙原有的构造形式对结构墙肢的受力影响较大,设计时不能忽略窗下墙的影响,
图18
Fig.18
层间位移角计算结果
应该引起各设计单位的重视。4结语
本文系统计算分析了新型高层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局部填充轻质材料的常用构造做法对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从单片墙到联肢墙,再到具体工程实例,对比分析了不同填充构造、不同计算模型、不同高宽比的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刚度、层间位移角、层剪力和墙肢内力的差异。
分析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新型高层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常用的填充夹心构造,对整体结构刚度和墙肢内力影响较大,在设计中不应简单忽略其影响,建议进行进一步理论和试验研究,在掌握其极限破坏规律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法。鉴于该夹心构造较复杂,建议在设计中加以简
Inter-storeydriftangleofdifferentmodels
窗下墙对结构纵向(x向)层从图19可以看出,
x向层剪力最大值的相间剪力和层弯矩影响显著,对误差为55%,对y向为5%
。
图19
Fig.19
层剪力包络对比
Maximumstoreyshearforceofdifferentmodels
化:一种简化方法是仍使用实心窗下墙,在设计中
考虑窗下墙的作用,进行整体分析和配筋设计;另一种是对窗下墙和内填充墙采用现场后砌筑等填充方式,结构分析中仅作为荷载来考虑。
参考文献:
[1]北京金土木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SAP2000中文版使用指南(2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2012.社,
[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S].北京: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0.
3.3
墙肢剪力对比
经计算,在地震作用下,窗下墙对结构墙肢的
剪力影响显著,部分底部和角部关键受力部位的墙肢剪力增加1倍以上。为了更清楚了解这种变化,3,26,28,29,34分别将剪力墙的角部墙肢编号为1,
的墙肢底层的剪力进行对比,如表2所示。
从表2分析中可以看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新版发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验收规定;⑤增加了无黏结预应力筋全封闭防水性告》第705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混凝土结构能的验收规定;⑥完善了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验收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定;⑦完善了预制构件的进场验收规定;⑧增加了GB50204—2015,自2015年9月1日起实施。其中,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的实体检验规定;⑨增加了回
5.2.1,5.2.3,5.5.1,6.2.1,6.3.1,6.4.2,第4.1.2,弹-取芯法检验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的方法。
7.2.1,7.4.1条为强制性条文,《规范》必须严格执行。原强制性条文由2002版的15条减少为9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条,均为在2002版强条基础上修订而成。减少6条GB50204—2002同时废止。的原因为条文取消(施工技术要求在国家标准《混
《规范》GB50666—2011已有规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①完善了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验收基本规定;②增加了认证产品或连续检验合格定)和修订后不适合再强制(严重缺陷、严重偏差的产品的检验批容量扩大规定;③删除了模板拆除的处理和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
(摘自“中国建筑新闻网”2014-12-30)验收规定;④增加了成型钢筋等钢筋应用新技术的
bbs.99jianzhu.com内容:建筑图纸、PDF/word 流程,表格,案例,最新,施工方案、工程书籍、建筑论文、合同表格、标准规范、CAD图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