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拌制及运输.doc

投稿: 扇羽可爱淘 更新: 2021-07-14 浏览: 3次
侵权违规举报

内容介绍

混凝土的拌制及运输内容简介 水泥裹砂法搅拌混凝土技术
   传统的混凝土搅拌方法是在水泥、粗细骨料及添加剂中加入适量的水一次搅拌完成。在预制构件生产中采用水泥裹砂法搅拌混凝土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改善混凝土性能而且节约大量水泥取得的经济效益是较好的。
   1 工艺过程
   (1)首先调节搅拌机中砂的含水率使其在15%~25%投入石子及水泥搅拌使砂的表面形成水泥浆壳。2)二次加水(水灰比要求的剩余水量)和外加剂进行搅拌。3)施工中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
   2 工作原理:大量试验证实砂的表面含水量对于砂浆、混凝土的强度有很大影响。如果砂的表面是干燥的将水泥与干砂混合在一起这时砂与水泥呈分散的状态。如果砂的表面含有少量水分含水率小于15%这时水泥颗粒便会附着在砂颗粒的表面形成一层水泥浆壳。这层水泥浆壳水灰比较小且呈毛细孔状其余的水泥分散在这些壳体之间如果砂的表面含有较多的水分含水率在15%~25%之间则水泥与砂混合后砂的表面形成一层较厚的水泥浆壳并且相互粘结在一起;而其余分散状的水泥颗粒与水拌合成水泥浆被封在壳体之间的空隙里。如果砂的表面含水率很高大于25%就不会在砂的表面形成水泥浆壳而会形成水泥浆……
   3、优点:采用水泥裹砂法搅拌混凝土由于砂表面形成了一层较厚的水泥浆壳水泥浆被封在壳体之间的空隙里起到了防止泌水的作用避免了混凝土的分层离析增加了骨料与水泥浆相互间的粘结力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
   用坍落度控制水灰比不可取: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际上是确定四种基本材料(水泥、水、砂和石子)用量的三个比例关系(水和水泥的关系用水灰比表示;砂与石子的关系用砂率表示;水泥浆与骨料的关系用单位用水量来反映)。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首先应根据强度等级和耐久性要求确定水灰比然后根据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截面大小、钢筋密集程度、骨料种类和粒径大小。以及施工操作方式确定单位用水量。对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尚应考虑外加剂的影响因素。由此可见:水灰比大小受控于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要求而坍落度的某一坍落度而是有一定波动范围的则制约混凝土施工操作的流动性需要。
   …………
   编制于2012年。

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
文件大小
40.10KB
上传作者
扇羽可爱淘
文件类型
.doc

健康绿色上网,共建和谐网络环境,禁止发布任何违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