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总结.doc

投稿: 奢求 更新: 2021-07-14 浏览: 3次
侵权违规举报

内容介绍

钢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总结内容简介1. 后浇带的主要功能
   在建筑工程中通过设置后浇带来解决设计中考虑沉降差异或钢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以及混凝土的温度应力等问题已广泛应用。
  1.1 解决沉降差
   高层建筑和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在施工时用后浇带把两部分暂时断开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己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以后再浇灌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将高低层连成整体。设计时基础应考虑两个阶段不同的受力状态分别进行强度校核。连成整体后的计算应当考虑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内力。这种做法要求地基土较好房屋的沉降能在施工期间内基本完成。同时还可以采取以下调整措施:
  (1)调压力差。主楼荷载大采用整体基础降低土压力并加大埋深减少附加压力;低层部分采用较浅的十字交叉梁基础增加土压力使高低层沉降接近。
  ……
  2. 后浇带的设置
  3. 后浇带的施工
  3.2 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浇筑厚度应严格按规范和施工方案进行以免因浇筑厚度较大钢丝网模板的侧压力增大而向外凸出造成尺寸偏差。
  (2)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分层浇筑厚度和振捣器距钢丝网模板的距离。为了防止混凝土搅拌中水泥浆流失严重应限制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采用¢50振捣器时不小于40cm;采用¢70振捣器时不小于50cm。
  ……
  5页附图

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
文件大小
133.10KB
上传作者
奢求
文件类型
.doc

健康绿色上网,共建和谐网络环境,禁止发布任何违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