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线+双线隧道整体施工方案192页.doc

投稿: 河北小伙 更新: 2021-07-15 浏览: 3次
侵权违规举报

内容介绍

[浙江]单线+双线隧道整体施工方案192页资料目录li 1. 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1 li 1.1 编制说明 1 li 1.1.1 编制依据 1 li 1.1.2 编制原则 1 li 1.1.3 编制范围 2 li 1.2 工程概况 2 li 1.2.1 线路概况 2 li 1.2.2 主要技术标准 2 li 1.2.3 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 3 li 1.2.4 工程特点 4 li 1.2.5 自然特征 4 li 1.2.6 交通运输情况 6 li 1.2.7 水电、燃料 6 li 1.2.8 建筑材料 6 li 1.3 总体施工组织安排 6 li 1.3.1 施工总体目标 6 li 1.3.2 施工组织机构、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 7 li 1.3.3 总体施工安排和主要阶段工期 8 li 1.4 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图 10 li 1.5 施工组织措施 10 li 1.5.1 施工准备阶段组织措施 10 li 1.5.2 正式施工阶段组织措施 11 li 1.5.3 竣工验收阶段组织措施 12 li 1.6 临时工程 13 li 1.6.1 隧道洞口建设规划方案 13 li 1.6.2 临时施工便道 13 li 1.6.3 拌合站 14 li 1.6.4 钢构件加工厂 14 li 1.6.5 变压器 14 li 1.6.6 炸药库 14 li 1.6.7 弃砟场 14 li 1.7 洞内风水管线布置 14 li 1.7.1 风管设置 14 li 1.7.2 水管设置 15 li 1.7.3 管线设置 15 li 1.7.4 排水设施 17 li 2. 施工方案 18 li 2.1 主体施工方案 18 li 2.1.1 施工组织方案 18 li 2.1.2 施工技术方案 18 li 2.1.3 隧道施工原则及工序安排 18 li 2.1.4 不良地质处理 19 li 2.1.5 监控量测 19 li 2.1.6 运输方式 19 li 2.2 隧道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19 li 2.2.1 洞口边仰坡 20 li 2.2.2 进口处明洞施工 24 li 2.2.3 洞门工程 27 li 2.2.4 洞口段施工 29 li 2.2.5 进洞方案 34 li 2.2.6 隧道洞身开挖 34 li 2.2.7 钻爆设计 40 li 2.2.8 通风设计 49 li 2.2.9 初期支护 52 li 2.2.10 结构防排水 65 li 2.2.11 仰拱及填充 72 li 2.2.12 拱墙衬砌 72 li 2.2.13 接触网下锚段 76 li 2.2.14 附属设施 79 li 2.2.15 监控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 83 li 2.2.16 不良地质防治措施 95 li 2.2.17 隧道风险管理 96 li 2.2.18 隧道质量检测和问题整治 97 li 3. 施工进度安排 99 li 3.1 工期目标 99 li 3.2 总体施工进度计划 99 li 3.2.1 施工进度计划 99 li 3.3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99 li 3.4 各专业工程施工工期衔接关系 100 li 4. “架子队”及劳动力组织、配置计划 101 li 4.1 架子队设置及数量 101 li 4.2 架子队构成结构 101 li 4.2.1 架子队构成结构图 101 li 4.2.2 架子队人员组成 101 li 4.3 架子队管理制度 102 li 4.3.1 建立健全架子队管理制度 102 li 4.3.2 内部管理制度 102 li 4.3.3 上岗管理制度 102 li 4.3.4 安全制度 103 li 4.3.5 质量制度 103 li 4.4 劳动力组织计划 104 li 4.5 劳动力组成 104 li 4.6 劳动力管理 104 li 4.6.1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104 li 4.6.2 员工队伍的管理 104 li 4.6.3 岗前培训 104 li 4.7 特殊时期劳动力保证措施 105 li 4.7.1 农忙季节劳动力保证措施 105 li 4.7.2 春节期间劳动力保证措施 105 li 5. 物资供应计划及物流组织安排 106 li 5.1 物资设备的管理原则和供应方式 106 li 5.2 材料仓库的设置 106 li 5.3 物资供应方案 106 li 5.3.1 甲供材料的供应与管理 106 li 5.3.2 自购物资和地方材料的供应与管理 106 li 5.4 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106 li 5.5 物资材料的检查与验收 106 li 5.6 物资供应保障措施 107 li 5.6.1 物资质量保障措施 107 li 5.6.2 物资供应保障措施 108 li 5.7 物资设备供应应急措施 108 li 6. 施工机械及测试设备组织及配置计划 110 li 6.1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原则 110 li 6.2 施工机械配置说明 110 li 6.3 主要施工机械计划 110 li 6.4 机械设备仪器保障措施 110 li 7. 标准化管理 113 li 7.1.1 标准化管理措施 113 li 8. 质量保证系统及措施 115 li 8.1 质量目标 115 li 8.2 质量管理机构 115 li 8.2.1 质量管理机构及职责 115 li 8.2.2 主要质量管理人员和部门职责 115 li 8.3 质量保证体系 118 li 8.3.1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118 li 8.4 质量管理制度 118 li 8.4.1 教育、培训、持证上岗制度 118 li 8.4.2 图纸审核和技术交底制度 119 li 8.4.3 质量“三检”制度 119 li 8.4.4 质量事故报告制度 119 li 8.4.5 质量回访制度 120 li 8.5 质量保证措施 120 li 8.5.1 组织保证措施 120 li 8.5.2 思想保证措施 120 li 8.5.3 专业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20 li 8.5.4 专业工程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122 li 8.6 夏季的施工措施 126 li 8.6.1 夏季施工措施 126 li 8.6.2 季节施工应急预案 128 li 8.7 已完工程和设备的保护措施 130 li 9. 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131 li 9.1 安全目标 131 li 9.2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131 li 9.3 安全管理人员配备 131 li 9.4 安全生产责任制 131 li 9.5 安全保证体系 138 li 9.5.1 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138 li 9.5.2 安全保证体系要素及职能分配 139 li 9.6 安全保证措施 140 li 9.6.1 组织保证措施 140 li 9.6.2 制度保证措施 141 li 9.6.3 技术保证措施 144 li 9.7 安全风险预防措施及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150 li 9.7.1 安全风险预防措施 150 li 9.7.2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 150 li 9.7.3 应急指挥中心 152 li 9.7.4 报警系统和通告程序 152 li 9.7.5 应急处理程序 153 li 9.7.6 大型机械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53 li 9.7.7 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应急预案 154 li 9.7.8 突发火灾应急救援预案 155 li 9.7.9 突发洪水的应急预案 155 li 9.7.10 其它事故应急救援 156 li 10. 工期保证措施 158 li 10.1 工期保证体系 158 li 10.2 组织保证措施 158 li 10.3 制度保证措施 160 li 10.4 技术保证措施 160 li 10.4.1 各专项工程工期控制要点 160 li 10.4.2 设备物资保证措施 161 li 10.4.3 后勤保证措施 161 li 11.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目标及措施 162 li 11.1 环境保护方针 162 li 11.2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目标 162 li 11.3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 162 li 11.4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 163 li 11.4.1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组织措施 163 li 11.4.2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措施 164 li 11.4.3 环境保护工程措施 165 li 11.4.4 水土保持措施 168 li 11.4.5 临时用地复垦方案 169 li 12. 文明施工、文物保护措施 171 li 12.1 文明施工措施 171 li 12.1.1 文明施工目标 171 li 12.1.2 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171 li 12.1.3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72 li 12.2 文物保护措施 175 li 13. 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176 li 13.1 保卫工作措施 176 li 13.2 施工配合措施 176 li 13.2.1 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配合措施 176 li 13.2.2 与征地拆迁单位等部门的配合措施 176 li 13.2.3 与监理咨询的配合措施 177 li 13.2.4 沿线及既有设施保护措施 177 li 13.3 节约用地措施 178 li 13.3.1 永久用地 178 li 13.3.2 临时用地 178 li 附一: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179 li 附二:劳动力配置计划表 180 li 附三:机械配置计划表 181 li 附四:隧道进口洞口平面布置图 182 li 附五:隧道出口洞口平面布置图 183 li 附六:隧道施工进度横道图 184内容简介隧道设置为单线+双线隧道其中DK137+985~DK139+355段1370m为单线单洞DK139+355~DK139+809段454m为双线单洞建筑长度1829m隧道长度1824m进口隧线分界里程DK137+980进口里程DK137+985进口轨面设计标高250.533m;出口隧线分界里程DK139+809出口里程DK139+809出口轨面设计标高259.835m;隧道最大埋深208m。
  隧道进口采用单挡墙明洞I式洞门进口里程DK137+985洞口永久边仰坡采用骨架护坡防护;隧道出口采用倒切I式隧道门出口里程DK139+809洞口永久边仰坡采用框架锚杆防护;在进行暗洞施工前对洞口衬砌外1~3m范围内的边仰坡进行锚喷(网)加固然后开挖进洞。隧道除明洞及洞门采用整体式衬砌外其余地段均采用复合式衬砌。
  隧道内单线设置弹性支撑块式无砟轨道轨道结构高度为600mm其中进口DK137+985~DK138+060段和DK139+230~DK139+809段采用有砟轨道轨道结构高度766mm。
  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Ⅰ级;正线数目:单线;设计时速:160Km/h;最小曲线半径:2500米。
  本隧道计划2016年1月1日开工2017年12月31日完工总工期24个月。
  隧道按照新奥法组织施工。隧道开挖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围岩稳定或减少对围岩扰动的前提条件下选择恰当的开挖方法或掘进方式并尽量提高掘进速度。在施工中要坚持先探后挖的施工原则将不良地质地段超前地质预报纳入施工循环不探明前方地质不能开挖。在不良地质地段隧道主要施工顺序是: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支护→开挖→初期支护→仰拱开挖及浇筑砼→铺设防水板→拱墙二次衬砌。
  ......
  编制于2016年。

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
文件大小
2.74MB
上传作者
河北小伙
文件类型
.doc

健康绿色上网,共建和谐网络环境,禁止发布任何违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