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受损隧道改线抢险救灾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55P).doc
内容介绍
汶川地震受损隧道改线抢险救灾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55页)隧道造成的主要病害类型为开裂、掉块、衬砌表层剥落、拱脚或拱腰错台、棚洞“T”梁损毁等损毁较为严重经对隧道内受损结构进行加固后至5月24日10点30分才临时恢复慢行通车。因既有隧道自身结构和强度已经不能满足今后行车安全的需要为消除安全隐患保证宝成线长期安全运营确定了两跨嘉陵江加短隧道(即新109隧道)的改线方案。改线段起始于徽县车站出站端(谈家庄)终止于既有线111隧道进口附近(高家坪)起止里程DK149+074.23~DK151+165.71全长2.09148km。新建隧道1座长873m大桥2座长381.78m/2座处理滑坡1处改建既有小桥1座接长既有涵洞1座铺轨2.09148公里。废弃既有线长2.57557km废弃既有隧道2座838m。线路平面共设3个曲线受既有线条件及地形限制半径分别为R-350m、R-600m、R-500m。曲线段长1067m直线段长1023m。夹直线最小长度20m。改线起点端由于既有线为R-350加R-400米复曲线为使拨距值最小最大限度地利用既有线改建线采用R350半径利用不等长缓和曲线(L1-75mL2-110m)减小拨距。改线终点处受既有高家坪隧道及高家岩隧道洞门控制采用R500半径减少既有工程的改建和废弃。采用13%的限制坡度坡度代数差一般采用10%困难采用12%新建线地段当坡度代数差大于3%时采用R10000圆形竖曲线连接最短坡长200m。两跨嘉陵江采用300年洪水位控制线路路肩设计高程。受水位控制改线终点接坡时竖缓重合采用抛物线形竖曲线连接。【目录】一、编制依据二、编制范围三、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
文件大小
3.52MB
上传作者
宝宝
文件类型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