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站前及三电迁改工程施工总承包技术标646页(路桥涵隧轨道).doc
内容介绍
[北京]高速铁路站前及三电迁改工程施工总承包技术标646页(路桥涵隧轨道) -2p项目位置:北京施工组织设计类型:投标
铁路等级:高速铁路
设计速度:≥250
线路长度:173.964km
主体工程内容:特大桥,大桥,中小桥,隧道,涵洞,站场
路基地基处理:换填土,砂碎石土工材料,加筋垫层,挤密桩,CFG桩,强夯
路基支挡:混凝土挡土墙
轨道道床:双块式无砟轨道
计划工期:45月
质量目标:合格
附图及附表:组织机构图,工艺流程图,主要工程数量表,劳动力计划表,材料计划表,资金计划表,主要施工机具配置表,测量、实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编制时间:2016/p资料目录 -2p1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1
1.1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及编制范围1
1.1.1编制依据1
1.1.2编制原则1
1.1.3编制范围2
1.2工程概况2
1.2.1项目简介2
1.2.2主要技术标准3
1.2.3主要工程数量3
1.2.4自然地理特征4
1.2.4.1地形地貌4
1.2.4.2工程地质5
1.2.4.3水文地质6
1.2.4.4地震6
1.2.4.5气象特征7
1.2.4.6主要河流水系特征8
1.2.4.7水源保护地8
1.2.4.8 沿线景区及文物9
1.2.5工程建设条件9
1.2.5.1交通运输条件9
1.2.5.2沿线水源、电源、燃料等可利用的情况9
1.2.5.3当地建筑材料的分布情况9
1.2.5.4沿线民俗及卫生防疫情况10
1.2.6工程特点、重难点分析及控制工程10
1.2.6.1工程主要特点10
1.2.6.2重难点分析11
1.2.6.3控制工程及重难点工程12
1.3工程施工管理目标12
1.3.1 建设总体目标12
1.3.2质量目标12
1.3.3施工安全目标13
1.3.4工期目标13
1.3.5环保、水保、文保、节能目标13
1.3.6文明施工目标13
1.3.7投资控制目标13
1.3.8维护社会稳定目标13
1.3.9职业健康安全目标14
1.3.10信息化管理目标14
1.3.11标准化管理目标14
1.3.12科技创新目标14
1.3.13廉政建设目标14
1.3.14劳动卫生保障目标14
1.4施工总体布置15
1.4.1施工总体布局15
1.4.2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和施工任务划分15
1.4.2.1项目管理模式及组织机构15
1.4.2.2项目经理部管理制度及各部门职责分工16
1.4.2.3施工区段划分30
1.4.3施工总平面布置31
1.4.4大型临时工程总体布局31
1.4.4.1大型临时工程设置的原则31
1.4.4.2大临设施工程总数量32
1.4.5临时工程设置实施方案32
1.4.5.1生产生活房屋32
1.4.5.2施工便道、便桥33
1.4.5.3施工供水、供电及通信33
1.4.5.4混凝土拌和站33
1.4.5.5填料集中拌和站34
1.4.5.6材料厂35
1.4.5.7箱梁制存梁场(含T梁预制)35
1.4.5.8隧道钢筋与型钢支架加工场35
1.4.5.9火工品库35
1.4.5.10生产生活排污及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设施35
1.4.5.11取、弃土场36
1.5施工组织措施37
1.5.1施工准备阶段组织措施37
1.5.1.1施工调查37
1.5.1.2技术准备38
1.5.1.3施工资源筹集39
1.5.2施工阶段组织措施40
1.5.3竣工验收阶段组织措施41
2总体施工方案控制工程和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案各主要专业工程施工方案过渡工程及接口工程方案各主要专业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43
2.1总体施工方案43
2.1.1指导思想及原则43
2.1.2施工总体部署43
2.1.3施工组织方案44
2.1.3.1总体施工组织44
2.1.3.2施工准备44
2.1.3.3协助征地拆迁方案44
2.1.3.4施工顺序45
2.1.4工程接口及配合46
2.1.4.1各专业间的接口与配合46
2.1.4.2物流组织47
2.2控制工程和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案48
2.2.1张家口南特大桥(60m+100+60m)悬臂梁(跨公路)施工方案(重难点工程)48
2.2.1.1工程概况48
2.2.1.2施工条件48
2.2.1.3主要施工方案和方法48
2.2.1.4施工辅助措施52
2.2.1.5工期安排52
2.2.1.6难点问题及其处理措施53
2.2.2 隧道施工方案(控制性工程)53
2.2.2.1工程概况53
2.2.2.2总体施工方案56
2.2.2.3施工顺序56
2.2.2.4施工方法及工艺57
2.2.2.5施工进度指标57
2.2.2.6施工组织方案57
2.2.2.7劳动力及作业组织方式58
2.2.2.8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方案58
2.2.2.9重难点分析及对策措施59
2.2.3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61
2.2.3.1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61
2.2.3.2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65
2.2.3.3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工艺67
2.2.3.4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检验74
2.2.3.5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原则及质量控制措施75
2.3各主要专业工程施工方案77
2.3.1拆迁工程施工方案77
2.3.2路基工程施工方案78
2.3.2.1施工总体原则78
2.3.2.2总体施工方案79
2.3.2.3施工顺序79
2.3.2.4作业组织方式80
2.3.2.5施工技术方案80
2.3.3桥涵工程施工方案81
2.3.3.1桥梁工程施工方案81
2.3.3.2涵洞工程施工方案83
2.3.4隧道工程施工方案83
2.3.5轨道工程施工方案84
2.3.6电力工程施工方案84
2.3.7站场工程施工方案85
2.3.8综合接地工程施工方案85
2.3.9大型临时设施施工方案86
2.4过渡工程及接口工程施工方案86
2.4.1过渡工程施工方案86
2.4.2接口工程施工方案86
2.4.2.1工程接口管理措施86
2.4.2.2四电工程与站前、房建工程接口关系87
2.4.2.3路基接口工程施工方案90
2.4.2.4桥梁接口工程施工方案91
2.4.2.5隧道接口工程施工方案91
2.4.2.6征地拆迁工程施工方案92
2.5各主要专业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92
2.5.1施工准备与测量试验检测92
2.5.1.1征地拆迁、道路改移及临时工程92
2.5.1.2施工测量和试验检测101
2.5.2路基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116
2.5.2.1路基处理116
2.5.2.2路基开挖134
2.5.2.3路基填筑138
2.5.2.4路基过渡段施工142
2.5.2.5级配碎石及改良土施工143
2.5.2.6路基防护施工146
2.5.2.7路基相关工程155
2.5.2.8线路防护栅栏157
2.5.2.9路基变形观测及工后沉降评价157
2.5.3桥涵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161
2.5.3.1桥梁基础施工161
2.5.3.2桥梁承台施工171
2.5.3.3桥墩、台身施工174
2.5.3.4悬臂浇筑连续梁施工175
2.5.3.5移动模架浇梁施工197
2.5.3.6钢筋混凝土简支箱梁预制施工225
2.5.3.7 T梁预制施工方法及工艺240
2.5.3.8整孔箱梁运输架设261
2.5.3.9支架法现浇框架桥施工269
2.5.3.10涵洞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272
2.5.3.11桥面系273
2.5.3.12生态敏感区泥浆深度处理274
2.5.4隧道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274
2.5.4.1明洞及洞口段施工274
2.5.4.2隧道洞身开挖施工275
2.5.4.3隧道超前及初期支护施工283
2.5.4.4仰拱及铺底施工293
2.5.4.5防水板施工295
2.5.4.6隧道防排水系统施工297
2.5.4.7隧道二次衬砌施工299
2.5.4.8初支注浆和二衬注浆302
2.5.4.9隧道地质超前预报302
2.5.4.10隧道监控量测和测量306
2.5.4.11隧道施工通风降尘、排水313
2.5.4.12 洞内供电、供风和供水布置方案317
2.5.4.13 各种不良地质施工保证措施319
2.5.5无碴道床施工方法及工艺324
2.5.5.1施工方案324
2.5.5.2工艺流程324
2.5.5.3CRTS I型双块式无碴轨道施工测量325
2.5.5.4隧道支承层施工325
2.5.5.5施工放样329
2.5.5.6底层钢筋安装329
2.5.5.7人工散枕及扣件安装329
2.5.5.8轨排框架安装329
2.5.5.9轨排粗调330
2.5.5.10绑扎上层钢筋330
2.5.5.11综合接地焊接与测试330
2.5.5.12模板安装330
2.5.5.13轨排精调330
2.5.5.14钢轨、扣件、轨枕保护331
2.5.5.15道床板混凝土施工331
2.5.5.16道床板收面331
2.5.5.17混凝土养护331
2.5.5.18工后数据采集332
2.5.5.19拆模及堵塞螺杆孔332
2.5.5.20成品保护332
2.5.6综合接地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332
2.5.6.1贯通地线铜缆敷设方法及工艺332
2.5.6.2接地端子预埋方法及工艺333
2.5.6.3路基结构接地施工方法及工艺334
2.5.6.4桥梁接地的施工方法及工艺334
2.5.6.5隧道接地的施工方法及工艺335
2.5.6.6站场接地施工方法及工艺336
2.5.7电力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337
2.5.7.1架空电力线路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337
2.5.7.2电缆线路施工方法及工艺345
2.5.7.3电力电缆头的制作方法及工艺346
2.5.8站场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349
2.5.9大型临时设施和过渡工程349
2.5.9.1大型临时设施工程349
2.5.9.2过渡工程350
3施工进度安排及各专业工程施工组织衔接安排351
3.1总体施工进度安排351
3.1.1施工进度安排原则351
3.1.2计划工期及计划开竣工日期351
3.1.3分阶段工期计划351
3.1.4关键路线352
3.1.5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352
3.1.6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352
3.2主要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指标352
3.2.1路基工程352
3.2.2桥涵工程352
3.2.3隧道工程353
3.2.4站场工程354
3.2.5无碴道床354
3.3各专业工程施工组织衔接安排354
4“架子队”及劳动力组织、配置计划356
4.1“架子队”管理组织实施方案356
4.1.1承诺356
4.1.2架子队设置方案356
4.1.3架子队构成框图356
4.1.4架子队管理制度357
4.1.5架子队管理措施357
4.2主要劳动力组织计划359
4.2.1人员动员周期359
4.2.2人员、设备进场计划359
4.2.3各工种劳动力组织配置计划359
4.3特殊时期劳动力保证措施359
4.3.1农忙季节劳动力保证措施359
4.3.2春节期间劳动力保证措施360
5物资供应计划及物流组织安排361
5.1物资供应计划361
5.1.1物资供应原则361
5.1.1.1甲供料361
5.1.1.2自购料361
5.1.2物资供应计划362
5.2物流组织安排362
5.2.1物流组织结构362
5.2.2物流组织目标363
5.2.3物流组织方案363
5.2.3.1地材供应363
5.2.3.2建筑主材363
5.2.3.3砼和成品与半成品建筑材料363
5.3物流组织措施363
5.3.1物流供应保证措施363
5.3.1.1物流组织程序363
5.3.1.2物流组织管理措施364
5.3.1.3物流组织364
5.3.2应急保障措施364
5.4物资质量保证措施365
5.4.1物资材料的检查与验收366
5.4.1.1物资材料的试验和检验366
5.4.1.2现场材料试验366
5.4.1.3现场工艺试验366
5.4.2产品标识及可追溯性367
5.4.2.1对原材料、零配件、构配件的标识367
5.4.2.2施工过程中的标识367
5.4.2.3竣工产品的标识367
5.4.3产品可追溯性管理办法367
5.4.4主要材料技术标准及技术要求368
5.4.4.1水泥368
5.4.4.2钢材370
5.4.4.3其它物资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要求371
5.5物资供应保障措施372
6施工机械及测试设备组织及配置计划373
6.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备原则373
6.2施工机械设备进场保障373
6.2.1设备进场方案373
6.2.2设备保障方案374
6.3施工机械及测试设备配置计划375
6.3.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配备计划375
6.3.2施工测试设备配备计划375
6.4机械设备供应应急预案376
7工程用款、临时用地与施工用电计划377
7.1工程用款计划377
7.2临时用地计划377
7.3施工用电计划377
7.3.1施工用电规划377
7.3.2外部电力需求计划377
8标准化管理378
8.1标准化管理目标及承诺378
8.2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378
8.2.1管理制度标准化378
8.2.1.1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378
8.2.1.2建立完善架子队的五项管理制度379
8.2.1.3建立完善管理人员岗位工作手册379
8.2.1.4建立完善作业指导书、作业要点卡片和安全操作规程380
8.2.2人员配备标准化380
8.2.2.1标准的组织机构框架380
8.2.2.2标准的人员配备380
8.2.2.3标准的人员考评办法382
8.2.3现场管理标准化382
8.2.4过程控制标准化397
8.3标准化管理组织措施398
8.3.1建立健全标准化施工管理监督机构和网络398
8.3.2狠抓制度和措施的完善398
8.3.3狠抓职责落实与执行398
8.3.4通过全面进行标准化建设实现项目施工的全过程控制398
8.3.4.1做好事前预控398
8.3.4.2加强过程控制398
8.3.4.3强化事后纠偏399
9质量保证系统及措施400
9.1质量目标及要求400
9.2工程创优及质量保证体系400
9.2.1工程质量保证体系400
9.2.2工程创优规划401
9.3质量管理制度402
9.3.1现场核查和施工技术交底制度402
9.3.2物资设备配件采购制度403
9.3.3工艺流程设计及试验制度403
9.3.4加强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案审查403
9.3.5坚持首件评估验收及样板引路制度403
9.3.5.1首件工程评估单元初步划分403
9.3.5.2成立相应的评估领导小组404
9.3.5.3评估内容404
9.3.5.4首件工程实施与评估验收流程405
9.3.5.5评估标准405
9.3.5.6样板引路406
9.3.6分项分工序实施专职质量管理制度406
9.3.7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406
9.3.8质量检测制度406
9.3.9质量定期检查及质量例会制度406
9.3.10质量监督制度406
9.4试验检测机构407
9.4.1试验检测机构设置407
9.4.2试验监测制度407
9.5质量保证措施408
9.5.1质量保证组织管理措施408
9.5.1.1标准化管理质量控制408
9.5.1.2组织保证408
9.5.1.3思想保证408
9.5.1.4技术保证409
9.5.1.5经济保证410
9.5.1.6质量管理保证410
9.5.1.7材料、机械设备保证410
9.5.1.8测量、试验检测保证411
9.5.2各专业工程质量保证措施412
9.5.2.1路基及站场工程412
9.5.2.2桥涵工程质量保证措施412
9.5.2.3隧道工程质量保证措施421
9.5.2.4无碴轨道工程质量保证措施426
9.5.2.5成品半成品的保护措施427
9.5.3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427
9.5.3.1冬季物资准备427
9.5.3.2冬季混凝土工程428
9.5.3.3冬季钢筋工程428
9.5.3.4冬季路基施工质量保证措施429
9.5.3.5冬季隧道施工质量保证措施430
9.5.3.6冬季施工机械防冻措施430
9.5.4雨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430
9.5.5 夏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431
9.5.5.1 高温混凝土施工431
9.5.5.2 夏季施工安排433
9.5.6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和信息化保证措施434
9.5.6.1机械化管理434
9.5.6.2工厂化管理434
9.5.6.3专业化管理434
9.5.6.4信息化管理434
9.6质量通病预防措施435
9.6.1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435
9.6.2桥梁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435
9.6.3隧道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438
9.7已完工程和设备的保护措施441
9.7.1路基工程保护措施441
9.7.2桥梁工程保护措施441
9.7.3隧道工程保护措施441
9.7.4综合接地工程保护措施441
9.7.5无碴道床工程保护措施442
9.8质量保修期质量责任期442
9.9工程质量保修措施及维护方案444
9.9.1工程质量保修措施444
9.9.2工程质量维护方案444
10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445
10.1施工安全目标445
10.2安全保证体系445
10.3安全生产管理制度445
10.4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447
10.5安全保证措施448
10.5.1各重点专业工程安全保证措施448
10.5.1.1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措施448
10.5.1.2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措施449
10.5.1.3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措施452
10.5.1.4制架梁工程施工安全保证措施456
10.5.1.5无碴道床工程施工安全措施464
10.5.2营业线施工安全保证措施464
10.5.3高空作业施工安全措施465
10.5.4防火(包括火工品)、用电安全保证措施466
10.5.5防洪安全保护措施468
10.5.6安全应急救援预案469
10.5.6.1应急预案的目标和任务469
10.5.6.2风险源的识别469
10.5.6.3应急机构469
10.5.6.4险情报告及应急预案启动程序470
10.5.6.5应急预案实施470
10.5.7其他特殊要求安全保证措施471
10.5.7.1保证人身安全措施471
10.5.7.2迁改工程施工安全措施472
10.5.7.3脚手架施工安全措施473
10.5.7.4施工机械安全保证措施473
10.5.7.5交通安全措施474
10.5.7.6季节性施工安全保证措施474
10.5.7.7临时工程、附属辅助生产工程安全保证措施475
10.5.7.8施工期间的防地震措施476
10.5.7.9特种作业安全措施477
10.5.7.9.10施工用电安全措施488
10.5.7.9.11跨河道安全保证措施489
10.6实行架子队管理490
10.7设置安全生产远程视频监控系统490
11工期保证措施492
11.1工期目标492
11.2工期保证体系492
11.3保证工期的主要措施494
11.3.1组织保证措施494
11.3.2管理措施494
11.3.3过程控制措施497
11.3.3.1路基工程工期保证措施497
11.3.3.2桥涵工程工期保证措施497
11.3.3.3隧道工程工期保证措施498
11.3.3.4无碴道床工程工期保证措施498
11.3.3.5夜间工期保证措施498
11.3.3.6电力工程工期保证措施499
11.3.3.7信息和数字管理工期保证措施499
11.3.3.8交叉施工工期保证措施499
11.3.4物资设备保证措施499
11.3.5后勤保证措施500
11.3.6冬季施工保证措施500
11.3.7雨季施工保证措施500
11.3.8征地拆迁进度保证措施501
11.4重(难)点工程工期保证措施502
11.4.1制度保证措施502
11.4.2技术保证措施504
11.4.3人力、财力、机械设备保证措施504
11.4.4其他保证措施505
12投资控制措施506
12.1投资控制目标506
12.2管理措施506
13环保、水保、文保、节能目标及措施508
13.1环保、水保、文保、节能目标508
13.2施工环保、水土保护管理体系508
13.2.1施工环保、水土保护组织机构508
13.2.2施工环保、水土保护机构的主要职责508
13.2.3环保工作重点509
13.2.4施工环保、水土保护保证体系图509
13.2.5施工环保、水土保护管理检查制度509
13.2.5.1施工环保、水土保护规划制度509
13.2.5.2施工环保、水土保护“三同时”制度510
13.2.5.3施工环保、水土保护目标责任制510
13.3沿线环境敏感区及防护措施511
13.3.1声环境保护措施511
13.3.2生态保护措施513
13.3.3绿色通道施工措施513
13.3.4振动环境保护措施514
13.3.5水环境保护措施514
13.4施工环保措施516
13.4.1减小生态破坏516
13.4.2噪声、光污染控制517
13.4.3水环境保护517
13.4.4大气环境保护518
13.4.5固体废弃物处理518
13.5水土保护措施518
13.6临时用地复垦方案519
13.6.1复垦承诺519
13.6.2土地复垦管理体系519
13.6.3土地复垦措施519
14文明施工、文物保护措施522
14.1文明施工522
14.1.1文明施工目标522
14.1.2文明施工保证体系522
14.1.3文明施工措施523
14.1.3.1文明施工管理措施523
14.1.3.2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措施523
14.1.3.3现场机械管理525
14.2文物保护526
14.2.1文物保护管理目标526
14.2.2文物保护保证体系526
14.2.3文物保护管理措施527
14.3特殊地区施工措施527
15职业健康目标及保障措施528
15.1职业健康安全目标528
15.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528
15.3职业健康安全保证体系528
15.4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529
15.4.1劳动保护措施529
15.4.1.1重视劳动保护工作529
15.4.1.2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530
15.4.1.3完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530
15.4.1.4降低劳动强度530
15.4.1.5实行劳逸结合530
15.4.1.6职业危害监测531
15.4.1.7定期体检531
15.4.2医疗卫生保护措施531
15.4.3职业病防治措施531
15.4.4疫情报告532
16其他应说明的事项533
16.1信息化管理533
16.1.1信息化管理目标533
16.1.2信息化管理机构及项目信息管理系统533
16.1.3信息化管理制度533
16.2工程保险533
16.3廉政建设保证措施533
16.3.1总原则533
16.3.2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534
16.3.3工程管理中的廉政建设保证措施534
16.3.4职工队伍廉政建设保证措施535
16.3.5建立监督举报制度535
16.3.6惩处规定535
16.4施工配合措施535
16.4.1与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配合措施535
16.4.2与甲方的配合措施536
16.4.3与设计单位的配合措施536
16.4.4与监理的配合措施536
16.4.5与相邻施工单位的配合措施537
16.4.6与后续工程配合措施537
16.4.7交通配合措施537
16.5保证及时支付民工工资的措施538
16.6科技创新和科研项目538
16.7沉降控制及观测措施539
16.7.1观测内容及测点布设539
16.7.1.1路基工程539
16.7.1.2桥涵工程539
16.7.1.3隧道工程539
16.7.1.4轨道工程539
16.7.1.5过渡段540
16.7.2观测要求540
16.7.2.1路基工程540
16.7.2.2桥涵工程540
16.7.2.3隧道工程542
16.7.2.4过渡段542
16.7.3观测结果的分析、评估542
16.7.3.1路基工程542
16.7.3.2桥涵工程543
16.7.3.3隧道工程543
16.7.3.4过渡段工程543
16.7.4资料整理及提交543
16.8维稳措施544
16.8.1维护社会稳定目标544
16.8.2具体措施544
16.9执行的技术标准及要求545
附表:
主要材料供应计划表
安全保证体系图
安全管理人员配备表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
质量保证体系图
质量管理人员配备表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合同用款估算表
外部电力需求计划表
临时工程占地计划表
劳动力配置计划表
拟配备本工程的测量、试验仪器设备表
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图/p内容简介铁路等级:高速铁路。正线数目:双线。设计行车速度:具备条件路段250km/h基础设施按350km/h标准设计。正线线间距:4~5.0m枢纽地区结合速度目标值合理选用。最小曲线半径:下花园北至张家口南段段4000米(困难地段3500米)。最大坡度:一般20‰局部经行车检算可不大于30‰。轨道类型:一般地段为有砟轨道长度≥1km的隧道内和隧道集中地段采用CRTSⅠ型双块式无碴轨道。牵引种类:电力。机车类型:动车组。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新建正线全长173.964km正线桥梁总长67.2km隧道总长48.386km桥隧总长115.586km桥隧比例为66.4%。标段含隧道2座全长约8.61Km;特大、大中桥15座全长约14.986Km;车站1座;含制存梁场及预制简支箱梁制、运、架及配套改建工程所用T梁的预制。工程内容主要包含设计范围内拆迁及征地、路基及附属、桥涵49座、8610m隧道2座、双块式轨枕道床轨道、通信信号及信息工程、电力及电力牵引工程、站场工程(含地道)、大型临时过渡工程。沿线的特殊岩土有填土、软土、松软土和新黄土。不良地质类型主要为泥石流、采空区等。
/ 开工日期:2016年3月1日竣工日期:2019年12月31日。
/ ……
/ 工程特点、重难点:沿线地貌基本为山岳区路基挖方工点深挖路堑较多填方工点湿陷性黄土地基地段较多。路基防护有浆砌石、播草籽、植灌木、土工格栅、填碎石及三七灰土、声屏障、线路防护栅等地基处理有水泥土柱垂夯扩桩、水泥土挤密桩、CFG桩、螺杆桩等。地处于寒冷地区最大冻结深度达1.36m。桥梁上构为现浇连续箱梁(最大跨径100m)、24m及32m双线整孔简支箱梁移动模架制梁52孔其它为预制。隧道均采用单洞双线断面为宽大断面隧道浅埋段多下穿敏感构筑物的软弱围岩极高风险。隧道口明洞采取明挖法施工隧道口暗洞开挖采取长大管棚预加固后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隧道V级浅埋、偏压及断层破碎带地段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开挖采用人工风镐铲凿岩或弱爆破无碴轨道双块式轨枕道床铺设工序多要求精度高。
/ ……
/ 施工组织:按项目法设立项目经理部、作业架子队。项目经理部设工程部、安质环保部、财务部、物机部、工经部、征地拆迁部、综合办公室、中心试验室等职能部门经理部下设11个架子队。
/ ……
/ 编制于2016年
/ br/br//p
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
文件大小
3.13MB
上传作者
消防考
文件类型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