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水软土区明挖车站及盾构区间矿山法联络通道地铁工程施工组织279页.doc
内容介绍
[湖北]富水软土区明挖车站及盾构区间矿山法联络通道地铁工程施工组织279页资料目录li 第1章 总体筹划及工程重难点分析 li 1.1 编制依据及原则 li 1.1.1 编制依据 li 1.1.2 编制原则 li 1.1.3 编制范围 li 1.2 工程概况 li 1.2.1工程地理位置 li 1.2.2设计概况 li 1.2.3 工程水文地质 li 1.3 施工环境及自然条件 li 1.3.1 周边建筑物 li 1.3.2 交通条件 li 1.3.3 地下管线情况 li 1.3.4 气候条件 li 1.4 工程建设要求 li 1.5 总体施工组织方案及部署 li 1.5.1施工总体目标 li 1.5.2施工组织安排及流程 li 1.5.3总体施工组织方案 li 1.6 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li 1.6.1 富水、软土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是本工程重难点之一 li 1.6.2 车站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是本工程重点之一 li 1.6.3 车站和盾构沿线建筑物及地下管道的保护是本工程重难点之一 li 1.6.4 联络通道施工是本工程重难点之一 li 1.6.5 溶洞处理是本工程重难点之一 li 1.6.6 盾构区间上软下硬地层是本工程重难点之一 li 第2章 主要施工方法 li 2.1基坑围护施工方案 li 2.1.1钻孔灌注桩施工 li 2.1.2旋喷桩施工 li 2.1.3墙(桩)顶冠梁、钢筋砼支撑施工 li 2.2基坑降水方案 li 2.2.1降水设计 li 2.2.2降水井施工 li 2.2.3降水质量保证措施 li 2.2.4降水管理 li 2.2.5降水监测 li 2.2.6基坑内降水井的处理 li 2.2.7潜水残留水处理 li 2.2.8深井使用注意事项 li 2.2.9降水井雨季施工要求 li 2.3基坑开挖方案 li 2.3.1基坑开挖方法 li 2.3.2基坑分段、分层开挖 li 2.3.3现场土方调配 li 2.3.4土方开挖技术措施 li 2.3.5土方回填 li 2.4基坑支撑方案 li 2.4.1 钢支撑设计与构造 li 2.4.2 钢管支撑的安装 li 2.4.3 内支撑体系安装的施工要点 li 2.4.4 支撑拆除 li 2.4.5 支撑保护 li 2.4.6 技术措施 li 2.5主体结构施工 li 2.5.1施工总体安排 li 2.5.2基底垫层施工 li 2.5.3接地网施工 li 2.5.4底板施工 li 2.5.5内衬墙、柱施工 li 2.5.6板、梁施工方法 li 2.5.7站台等结构施工 li 2.5.8杂散电流防护施工 li 2.5.9技术措施 li 2.6 出入口及通道施工方案 li 2.6.1 施工说明 li 2.6.2 明挖附属主体结构施工注意事项 li 2.7 防水施工工艺 li 2.7.1 施工准备 li 2.7.2 顶板防水施工 li 2.7.3 侧墙和底板防水施工 li 2.7.4 结构自防水施工 li 2.7.5 质量检查 li 2.7.6 特殊部位防水施工 li 2.8 盾构机选型 li 2.8.1盾构机提供方式 li 2.8.2盾构机选型 li 2.8.3盾构机各部主要功能 li 2.9盾构机的始发 li 2.9.1 盾构机始发的准备工作 li 2.9.2盾构始发 li 2.9.3盾构机的始发注意事项 li 2.10盾构推进方案 li 2.10.1盾构推进施工前的工作准备 li 2.10.2盾构机试掘进 li 2.10.3盾构机正常掘进 li 2.10.4 盾构到达施工 li 2.10.5盾构机的拆卸 li 2.10.6特殊地段施工 li 2.10.7施工辅助系统 li 2.10.8 区间防水 li 2.11盾构区间洞门及联络通道施工方法 li 2.11.1洞门施工 li 2.11.2应急平台施工 li 2.11.3联络通道及泵房施工方法 li 2.12施工测量方案 li 2.12.1施工测量总体方案 li 2.12.2车站测量方案 li 2.12.3区间施工测量方案 li 2.12.4 竣工测量 li 2.12.5地下控制网平差和中线调整 li 2.12.6施工控制测量成果的检查和检测 li 2.12.7 测量施工组织 li 2.13监测方案 li 2.13.1 监测目的 li 2.13.2 监测范围与内容 li 2.13.3 监测原则 li 2.13.4监测方案 li 2.13.5 监测管理 li 2.14周边建筑物保护方案及措施 li 2.14.1 邻近建、构筑物保护措施 li 2.14.2 周边环境综合保护措施 li 2.14.3 地上设施保护措施 li 2.14.4 高压线杆保护措施 li 2.15其他工程方案 li 2.15.1 袖阀管注浆 li 2.15.2盾构区间溶洞施工处理方案 li 第3章 工程投入主要物资和主要机械、设备配置及保障 li 3.1 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li 3.1.1设备配置的原则 li 3.1.2 主要施工机械配置计划 li 3.1.3 车站施工主要机械设备配备 li 3.1.4 区间主要机械设备配备 li 3.2 机械设备保养及日常管理 li 3.2.1资料的管理 li 3.2.2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li 3.2.3机械设备进、出场管理 li 3.3 主要测量、试验仪器配置计划 li 3.4主要材料需求计划 li 3.5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li 3.6主要材料现场管理 li 第4章 劳动力安排计划及劳务分包情况 li 4.1项目部组织机构 li 4.2劳动力配备 li 4.3人力资源及劳动力保障措施 li 4.3.1 项目管理团队 li 4.3.2 重视员工教育 li 4.3.3节假日期间的劳动力保证措施 li 4.3.4确保按时发放农民工工资 li 第5章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组织措施 li 5.1 质量目标 li 5.2 质量保证体系 li 5.3 质量创优规划 li 5.3.1 创优总目标 li 5.3.2 创优组织机构 li 5.3.3 创优工作程序 li 5.3.4 创优保证措施 li 5.4 质量保证措施 li 5.4.1 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li 5.4.2 钢筋质量保证措施 li 5.4.3 防渗漏保证措施 li 5.4.4 施工期间对隐蔽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li 5.4.5 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保证措施 li 5.4.6 为确保质量所采取的检测试验手段 li 5.4.7 为确保质量所采取的措施 li 第6章 工程安全管理体系及组织措施 li 6.1 安全目标 li 6.2 安全保证体系 li 6.2.1 安全保证组织机构 li 6.2.2 安全保证体系 li 6.2.3 安全生产责任制 li 6.3 安全保证措施 li 6.3.1 安全技术施工组织设计 li 6.3.2 组织思想保证措施 li 6.3.3 制度保证措施 li 6.3.4 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li 6.3.5 盾构施工的安全防范措施 li 6.3.6 特种作业安全管理措施 li 6.3.7 施工机械作业安全措施 li 6.3.8 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li 6.3.9 脚手架及高处作业安全管理 li 6.3.10 提升作业安全措施 li 6.3.11 现场施工安全措施 li 6.3.12 防火安全措施 li 6.3.13 防洪安全措施 li 6.3.14 安全保卫措施 li 6.3.15 安全技术施工组织技术审批程序 li 6.3.16 安全标准化工地建设 li 第7章 施工工期计划及组织措施 li 7.1 工期策划 li 7.1.1总工期目标 li 7.1.2施工关键节点工期 li 7.2主要项目进度指标分析 li 7.3 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li 7.3.1 组织保证措施 li 7.3.2 技术保证措施 li 7.3.3分项分部工程进度保证措施 li 7.3.4关键工期及保证措施 li 7.3.5节假日情况下的工期保证措施 li 7.3.6风雨季、冬季工期保证措施 li 7.3.7特殊情况下的赶工措施 li 7.3.8工程进度的控制方法 li 第8章 文明施工管理体系及组织措施 li 8.1文明施工目标 li 8.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li 8.2.1文明施工组织措施 li 8.2.2管理保证措施 li 8.2.3设施建设方面的措施 li 8.2.4工地卫生管理 li 8.2.5 “净畅宁”工程 li 8.3环境保护体系及控制措施 li 8.3.1环境保护目标和指标 li 8.3.2环境保护体系的建立和运作 li 8.4影响环境主要因素及相关的控制措施 li 8.4.1噪声 li 8.4.2城市生态 li 8.4.3水污染 li 8.4.4大气污染 li 8.4.5固体废弃物 li 8.4.6文物保护 li 8.5 消防、保卫、健康体系及措施 li 8.5.1工地消防配备 li 8.5.2工地消防保证措施 li 8.5.3治安保卫措施 li 8.5.4职业健康措施 li 第9章 施工总进度表和施工总平面图 li 9.1施工总进度表 li 9.2 施工平面布置图 li 9.2.1 平面布置原则 li 9.2.2 临时设施安排 li 第10章 雨季、冬季施工措施 li 10.1 雨季施工措施 li 10.1.1 雨季施工的管理目标 li 10.1.2 雨季施工的准备工作 li 10.1.3 主要施工措施 li 10.2 冬季施工措施 li 10.2.1冬季施工准备措施 li 10.1.2冬季施工技术质量措施 li 10.1.3冬季安全措施 li 第11章 接口界面协调配合措施 li 11.1对专业分包单位间的协调 li 11.2与业主协调配合措施 li 11.3与监理协调配合措施 li 11.4与设计院协调配合措施 li 11.5与质监站协调配合措施 li 11.6 与武汉市有关部门协调配合措施 li 11.6.1与文物保护单位的协调配合 li 11.6.2与市政管线部门的协调配合 li 11.6.3与园林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 li 11.6.4与城市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 li 11.7扰民与民扰协调配合措施 li 第12章 风险源分析及应急预案 li 12.1施工期间潜在风险辩识与分析 li 12.1.1 盾构机适应性和可靠性 li 12.1.2 盾构始发和到达施工 li 12.1.3 盾构掘进姿态失控导致管片无法拼装 li 12.1.4 盾构吊装作业 li 12.1.5 深基坑失稳和出现管涌 li 12.1.6 盾构区间联络通道暗挖法施工 li 12.1.7 其他危险源辨识 li 12.2 规避施工期间风险的对策和措施 li 12.2.1 规避地质勘探资料准确性差带来风险的措施 li 12.2.2 规避盾构机适应性和可靠性风险措施 li 12.2.3 规避盾构始发和到达施工风险措施 li 12.2.4 规避盾构掘进姿态失控导致管片无法拼装风险措施 li 12.2.5 规避盾构在软弱不均地层中掘进施工风险措施 li 12.2.6 规避盾构开挖面遇障碍物风险措施 li 12.2.7 规避盾构吊装作业风险措施 li 12.2.8 规避深基坑失稳和出现管涌风险措施 li 12.2.9 规避联络通道暗挖法施工坍塌风险措施 li 12.2.10 规避临近建筑物沉降风险的措施 li 12.2.11 规避下穿建筑物沉降风险的措施 li 12.2.12 规避盾构穿越岩溶风险的措施 li 12.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保障 li 12.3.1应急救援组织 li 12.3.2突发事件抢险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li 12.3.3 应急救援预案编制 li 12.3.4 应急物资与设备 li 12.3.5 应急预案的维护 li 12.3.6 预案的日常检查和演习 li 附表1 主要材料使用计划表 li 附表2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li 附表3 劳动力安排计划表 li 附表4 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横道图 li 附表5-1 车站施工场地总平面图 li 附表5-2 车站盾构盾构施工场地总平面图 li 附表6-1 车站一期交通疏解图 li 附表6-2 车站二期交通疏解图 li 附表6-3 车站三期交通疏解图 li 附表7 临时用地表内容简介地铁线路长13.444km均为地下线。标段包含一个车站(明挖两层车站)、一个盾构区间。工程内容主要有永久性结构、防水工程及其他永久工程;临建设施、场地用水及临时排水、场地内施工用电、施工区域内的障碍物清除与处理、临时便道及交通疏解、工程范围内公用设施修复工作、工程范围内的道路及市政设施养护、维修、保洁工作、临时工程的施工安装及拆除。全长247.60m。车站土建包括车站主体、附属(包括出入口、通道、风道和风亭)工程的建筑、结构设计。主体围护结构采用φ1200mm@1500钻孔灌注桩+旋喷桩止水竖向采用三道支撑。附属结构采用φ1000mm@1300钻孔灌注桩作为施工开挖期间的围护结构。地下二层岛式站台车站总建筑面积为17067㎡。车站埋深约16.66m。采用明挖法施工。区间右线全长1671.749m左线全长1671.749m。区间两端车站均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为365米设置2个联络通道其中一个联络通道与泵房合建。管片设计采用防水强度等级为C50钢筋混凝土管片。区间联络通道宽度2.5m直墙部分为1.93m并向上起拱。通道处采用特殊管片由两环钢管片与钢筋砼管片组成的复合管片构成其中两环可从隧道内局部拆卸的钢管片。土压平衡法盾构到达端头均采用三管旋喷桩+素桩(桩间袖阀管注浆)进行加固。联络通道采用矿山法施工复合式衬砌结构。本工程为标准地铁深基坑施工且施工范围大自上而下分布有杂土层、素填土、粘土、粉质粘土、粘土夹碎石、碎石夹粘性土工程所处地层坐落在粘性土层上。开工日期:2015年7月31日 完工日期:2017年1月24日
……
施工组织:按项目法组织施工。
……
工程重难点:富水、软土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是难点。车站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是本工程重点之一。车站和盾构沿线建筑物及地下管道的保护是难点。联络通道采用矿山法施工是重有岩溶及岩溶漏斗车站、区间穿越地层岩溶非常发育溶洞处理是难点。盾构区间上软下硬地层。
……
编制于2015年
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
文件大小
37.13MB
上传作者
再见
文件类型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