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溶蚀构造丘陵区铁路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59页(新奥法).doc

投稿: Jacky 更新: 2021-07-15 浏览: 3次
侵权违规举报

内容介绍

[贵州]高原溶蚀构造丘陵区铁路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59页(新奥法)项目位置:贵州隧道用途:铁路隧道隧道总长度:1122m隧道埋深类型:深埋隧道超前地质预报:TSP,超前红外探水,超前钻探,地质雷达,其他方法超前支护:超前锚杆支护,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支护,超前管棚支护,地面砂浆锚杆初期支护类型:喷射混凝土,锚杆,格栅钢架,型钢钢架,其他初期支护隧道衬砌类型:复合式衬砌隧道施工方法:矿山(钻爆)法隧道开挖方法:全断面法,台阶法计划工期:21月质量目标:国家级优质附图及附表:组织机构图,工艺流程图,主要工程数量表,劳动力计划表,材料计划表,主要施工机具配置表,测量、实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编制时间:2010资料目录li 第一章 编制依据、编制原则1 li 1.编制依据1 li 2.编制原则1 li 第二章 工程概况3 li 1.沿线自然地理状况3 li 1.1地形地貌3 li 1.2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3 li 1.3地震动参数4 li 1.4水文地质特征4 li 1.5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5 li 1.6交通、电力及通讯5 li 1.7建议岩土物理力学指标6 li 2.设计限界与轨道7 li 3.洞口设计7 li 4.洞身衬砌8 li 5.弃渣及环保8 li 6.隧道围岩分级、开挖及衬砌情况8 li 7.主要工程数量9 li 第三章 施工总体部署10 li 1.总体施工管理目标10 li 1.1质量目标10 li 1.2安全目标10 li 1.3工期目标10 li 1.4环保目标10 li 1.5文明施工目标10 li 2.施工指导思想及组织原则10 li 2.1施工指导思想10 li 2.2总体施工组织原则10 li 3.施工管理机构及职责划分11 li 3.1项目部组织机构11 li 3.2施工队伍安排情况11 li 3.3劳动力资源配置12 li 3.4机械设备配置13 li 3.5施工进度安排13 li 第四章 临时工程及施工场地平面布置15 li 1.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15 li 2.临时工程规划原则15 li 3.生活、生产房屋15 li 4.工地试验室16 li 5.火工品仓库16 li 6.钢筋加工场、拌合站16 li 7.污水处理设施17 li 8.仓库、贮料场17 li 9.弃碴场17 li 第五章 洞内外管路布置情况18 li 1.施工用电情况18 li 2.施工用风情况18 li 3.施工用水情况19 li 4.施工排水情况19 li 5.隧道降尘方案19 li 6.施工便道20 li 7.通讯系统20 li 第六章 施工方案、方法及措施21 li 1. 隧道工程施工方案综述21 li 1.1开挖方法21 li 1.2开挖进尺21 li 1.3出碴21 li 1.4衬砌21 li 1.5通风22 li 2.主要施工方案、施工工艺22 li 2.1隧道洞口施工22 li 2.2进洞施工25 li 2.3正洞超前支护施工26 li 2.4洞身开挖27 li 2.5初期支护40 li 2.6二次衬砌56 li 2.7接触网槽型滑道预埋及综合接地施工66 li 2.8施工测量70 li 2.9超前地质预报81 li 2.10主要的技术措施90 li 2.11钻爆设计94 li 2.12岩溶处理101 li 第七章 安全保证措施108 li 1.安全目标108 li 2. 安全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108 li 2.1安全保证体系108 li 2.2 人员配置108 li 2.3安全管理职责109 li 2.4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11 li 2.5 专项安全措施112 li 3.分项工程施工安全措施118 li 3.1 安全风险管理118 li 3.2 应急救援预案实施120 li 4.安全奖惩制度121 li 4.1 不能实现安全目标的受罚承诺122 li 4.2 安全管理人员不到位的受罚承诺122 li 4.3 施工工人违章的受罚承诺122 li 第八章 质量保证体系124 li 1.质量目标124 li 2.质量管理体系及组织机构124 li 2.1 质量管理体系124 li 2.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124 li 2.3 主要人员分配及部门职责125 li 3.创优规划126 li 3.1 创优目标126 li 3.2 创优规划的落实措施126 li 4.质量保证措施127 li 4.1 质量管理制度127 li 4.2 质量保证控制措施129 li 4.3 隐蔽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31 li 5.控制和防止工程质量通病的措施131 li 5.1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控制和防止措施131 li 5.2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控制和防止措施132 li 6.已完工程和设备的保护措施132 li 6.1 推行文明施工教育落实已完工程保护责任制132 li 6.2 加强现场管理科学组织作业133 li 7.接受质量监督和监理工程师质量检查的承诺133 li 8.质量奖惩制度133 li 8.1 实行“质量保证金制度”133 li 8.2 奖罚制度134 li 第九章 其他保证措施135 li 1.文明施工措施135 li 1.1文明施工目标135 li 1.2文明工地建设135 li 1.3文明施工管理措施136 li 2.环境保护措施138 li 2.1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目标138 li 2.2环保、水保管理组织机构与保证体系139 li 3.施工水土保持措施143 li 4.文物保护措施144 li 4.1文物保护的目标144 li 4.2文物保护措施144 li 5.消防、保卫、职业健康保证措施145 li 5.1消防安全措施145 li 5.2保卫安全措施145 li 5.3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145内容简介隧道左右线线距为5.0m设计为8.9‰的单面上坡全隧位于半径R=11005m的右偏曲线上。隧道全长1122m。隧道进口紧邻特大桥桥台最大埋深约45m。洞身左侧为既有沪昆铁路。隧道位于高原溶蚀构造丘陵区测区地形地貌较简单隧道进、出口段自然坡度40~50°植被较发育。岩溶主要为岩溶洞穴:在隧道进出、口部分钻孔中揭露多呈串珠状溶洞发育洞径0.5~5m溶洞多为无充填部分溶洞充填充填物为黏土充填一般呈软塑状~流塑状其中BDZ-MCDQ-06钻孔揭示为串珠状溶洞最大洞径有5m无充填。因此隧道岩溶强烈发育。隧道进出口地段存在于高达30~60余米的陡崖。隧道洞内采用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铺设60kg/m钢轨内轨顶面至道床底面高度为515mm。拱顶出露范围采用2m厚C20砼护拱回填。坡面危石来源侧设被动防护网防护网高6m。边仰坡开挖边缘线外5m处设置截水沟。洞身处进出口明洞外均采用复合衬砌。明暗衬砌分界处各设一段变形缝变形缝宽2cm。
  2010年12月1日开工建设2011年9月1日前完成隧道施工。
  ……
  施工方案:施工遵循“新奥法”原理。强化锚喷支护关键把握防水衬砌焦点强化配置“超前地质预报”、“开挖钻爆”、“装碴运输”、“锚喷支护”、“防水衬砌”等几条机械化作业线。Ⅱ、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或台阶法开挖Ⅳ级围岩采用台阶法开挖Ⅴ级围岩地段台阶法加临时横撑。采用非电毫秒雷管微差爆破。采用楔形掏槽。周边眼采用导爆索、小药卷间隔装药。出碴采取无轨运输。衬砌采用全断面液压衬砌台车。
  ……
  编制于2010年

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
文件大小
1.59MB
上传作者
Jacky
文件类型
.doc

健康绿色上网,共建和谐网络环境,禁止发布任何违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