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总价承包施工组织设计493页(路桥隧无砟轨道).doc
内容介绍
[甘肃]新建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总价承包施工组织设计493页(路桥隧无砟轨道)项目位置:甘肃施工组织设计类型:投标线路长度:24.268km主体工程内容:大桥,中小桥,隧道,涵洞,站场路基地基处理:换填土,堆载预压,挤密桩,桩板结构路基支挡:混凝土挡土墙轨道道床:双块式无砟轨道计划工期:58月质量目标:合格附图及附表:施工总平面布置示意图,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组织机构图,工艺流程图,主要工程数量表,劳动力计划表,材料计划表,主要施工机具配置表,测量、实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编制时间:2013资料目录li 第一章 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1 li 1. 编制说明1 li 1.1. 编制依据1 li 1.2. 编制原则1 li 1.3. 编制范围2 li 2. 工程概述3 li 2.1. 主要技术标准3 li 2.2. 工程概况3 li 2.3. 自然地理特征4 li 2.3.1. 地理位置4 li 2.3.2. 地形地貌4 li 2.3.3. 工程地质4 li 2.3.4. 水文地质5 li 2.3.5. 气象条件5 li 2.3.6. 地震参数5 li 2.3.7. 沿线的有关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和水源保护区等5 li 2.4. 主要工程数量5 li 3. 工程建设条件7 li 3.1. 交通运输条件8 li 3.2. 建筑材料分布情况8 li 3.3. 水、电、燃料等可用资源情况8 li 4. 工程特点、重难点分析及其对策8 li 4.1. 主要工程特点8 li 4.2. 主要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其对策措施9 li 5. 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11 li 5.1. 施工管理目标规划11 li 5.1.1. 质量目标11 li 5.1.2. 安全目标11 li 5.1.3. 工期目标11 li 5.1.4. 环保、水保目标11 li 5.1.5.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12 li 5.1.6. 文明施工目标12 li 5.1.7. 文物保护目标12 li 5.2. 施工组织机构设置及职责12 li 5.2.1. 施工组织机构12 li 5.2.2. 管理职责12 li 5.3. 施工任务划分及队伍部署15 li 5.3.1. 施工区段划分15 li 5.3.2. 施工队伍部署15 li 5.4. 临时工程设置16 li 5.4.1. 施工场地布置原则16 li 5.4.2.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17 li 5.4.3. 施工驻地17 li 5.4.4. 施工便道、便桥17 li 5.4.5. 混凝土集中拌和站18 li 5.4.6. 火工品仓库18 li 5.4.7. 施工排水及排污18 li 5.4.8. 工地卫生保健19 li 5.4.9. 消防设施19 li 5.4.10. 施工用水19 li 5.4.11. 施工用电19 li 5.4.12. 通讯联络19 li 5.4.13. 主要临时工程数量19 li 6. 施工组织措施20 li 6.1. 施工准备阶段组织措施20 li 6.1.1. 施工动员、人员培训20 li 6.1.2. 人员、机械设备进场及保障20 li 6.1.3. 技术准备20 li 6.2. 施工过程阶段组织措施22 li 6.2.1. 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效率22 li 6.2.2. 抓住重点难点工程突出阶段重点22 li 6.2.3. 做好后勤保障保证材料供应22 li 6.2.4. 提前安排计划、确保施工顺利进行23 li 6.3. 施工验收阶段组织措施23 li 6.3.1. 组织验收整改进行缺陷修复23 li 6.3.2. 编制竣工文件移交技术资料23 li 6.3.3. 保护成品、清理现场24 li 第二章 总体施工方案控制工程和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案各主要专业工程施工方案过渡工程及接口工程方案各主要专业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25 li 1. 总体施工方案25 li 1.1. 总体原则25 li 1.2. 总体施工顺序25 li 1.3. 施工顺序兼顾的因素25 li 2. 各专业工程施工方案、方法及工艺27 li 2.1. 路基工程27 li 2.1.1. 工程概况27 li 2.1.2. 施工安排原则27 li 2.1.3. 施工组织顺序28 li 2.1.4. 土石方调配28 li 2.1.5. 施工队伍及进度安排28 li 2.1.6. 主要施工机械配备29 li 2.1.7. 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29 li 2.1.8. 地基处理施工方法及工艺30 li 2.1.9. 基床表层以下路基填筑施工方法及工艺36 li 2.1.10. 路堑开挖施工方法及工艺40 li 2.1.11.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施工方法及工艺42 li 2.1.12. 支挡及防护施工方法及工艺45 li 2.1.13. 排水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48 li 2.1.14. 相关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49 li 2.1.15. 路基沉降观测55 li 2.1.16. 确保路基填料标准、压实标准、工后沉降标准措施60 li 2.1.17. 确保接触网立柱基础、声屏障基础、综合接地线、连通管道等设施修建过程不损坏路基稳固与安全的工程措施63 li 2.2. 桥涵工程64 li 2.2.1. 工程概况64 li 2.2.2. 施工队伍安排64 li 2.2.3. 施工顺序及进度安排64 li 2.2.4. 主要施工机械配备65 li 2.2.5. 主要项目施工方案65 li 2.2.6. 基础施工方法及工艺65 li 2.2.7. 墩台施工方法及工艺78 li 2.2.8. 连续刚构施工方法及工艺82 li 2.2.9. 简支箱梁支架现浇施工方法及工艺85 li 2.2.10. 移动模架施工方法及工艺89 li 2.2.11. 桥面系施工方法及工艺98 li 2.2.12. 桥涵附属施工方法及工艺100 li 2.2.13. 涵洞施工方法及工艺100 li 2.2.14.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103 li 2.2.15. 墩台工后沉降控制技术措施108 li 2.2.16.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技术措施109 li 2.2.17. 保证桥涵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及规范所规定的强度、刚度所采取的必要工程技术与工艺措施111 li 2.2.18. 保证桥涵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及规范所规定的结构几何尺寸、变形、变位等要求所采取的必要工程技术与工艺措施112 li 2.2.19. 跨既有公路施工防护措施112 li 2.3. 隧道工程115 li 2.3.1. 工程概况115 li 2.3.2. 施工队伍安排及任务划分115 li 2.3.3. 施工组织顺序116 li 2.3.4. 施工进度安排116 li 2.3.5. 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116 li 2.3.6. 施工测量116 li 2.3.7. 洞口段施工方法及工艺118 li 2.3.8. 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方法及工艺122 li 2.3.9. 洞身开挖施工方法及工艺127 li 2.3.10. 钻爆施工138 li 2.3.11. 超前支护施工方法及工艺142 li 2.3.12. 初期支护施工方法及工艺151 li 2.3.13. 出渣运输施工方法及工艺158 li 2.3.14. 监控量测159 li 2.3.15. 结构防、排水施工方法及工艺168 li 2.3.16. 结构衬砌施工方法及工艺178 li 2.3.17. 附属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188 li 2.3.18. 施工辅助作业188 li 2.3.19. 隧道达到一级防水等级的技术措施195 li 2.3.20. 确保衬砌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措施195 li 2.3.21. 提高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技术措施197 li 2.3.22. 防腐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措施199 li 2.3.23. 大断面隧道超欠挖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199 li 2.3.24. 施工救援应急通道200 li 2.3.25. 黄土隧道施工措施200 li 2.4. 无砟道床工程206 li 2.4.1. 工程概况206 li 2.4.2. 施工队伍安排及任务划分206 li 2.4.3. 施工组织顺序206 li 2.4.4. 施工进度计划207 li 2.4.5. 主要机械设备配备207 li 2.4.6. CRTS-I型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207 li 2.4.7. 物流组织方案230 li 2.4.8. 轨道铺设后无缝线路精调232 li 2.4.9.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技术措施235 li 2.5. 房屋、其它运营生产设备及建筑物239 li 2.5.1. 工程概况239 li 2.5.2. 总体施工方案239 li 2.5.3. 主要项目施工方法及工艺239 li 2.5.4. 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239 li 2.5.5. 主要技术措施244 li 2.6. 施工控制测量及施工测量244 li 2.6.1. 施工控制测量与施工测量的组织245 li 2.6.2. 测量的基本工作内容245 li 2.6.3. 平面控制测量245 li 2.6.4. 高程控制测量246 li 2.6.5. 施工测量246 li 2.6.6. 竣工测量247 li 2.7. 原材料检测、工程试验方案249 li 2.7.1. 检测、试验工作流程249 li 2.7.2. 检测、试验项目试验方案249 li 2.8. 新技术、新工艺研究与应用251 li 2.8.1. 桥梁沉降控制与监测技术252 li 2.8.2. 高性能混凝土研究253 li 2.8.3. 无砟轨道施工技术应用254 li 2.8.4. 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应用256 li 2.8.5. 隧道爆破中节能环保水压爆破技术应用。256 li 2.8.6. 预应力孔道真空压浆技术应用257 li 2.8.7. 桩基钢筋接长冷挤压连接技术应用257 li 2.8.8. 泥浆净化分离设备应用257 li 2.8.9. 无拉杆厂制钢模复合式大模板技术应用257 li 3. 控制工程和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案259 li 3.1. x隧道259 li 3.1.1. 工程概况259 li 3.1.2. 施工队伍部署及任务划分259 li 3.1.3. 劳动力配置260 li 3.1.4. 主要机械设备配置261 li 3.1.5. 施工进度安排262 li 3.1.6. 施工平面布置262 li 3.1.7. 主要项目施工方案270 li 3.1.8. 施工辅助作业方案271 li 3.1.8.1. 高压供风方案271 li 3.1.8.2. 施工通风方案272 li 3.1.8.3. 施工排水设计276 li 3.1.8.4. 其他辅助作业278 li 3.1.8.4.1. 弃渣利用及弃置方案278 li 3.1.9. 正洞施工方法及工艺278 li 3.1.10. 辅助坑道施工方法及工艺278 li 3.1.10.1. 辅助坑道开挖支护278 li 3.1.10.2. 辅助坑道衬砌279 li 4. 过渡工程及接口工程方案280 li 4.1. 过渡工程方案280 li 4.1.1. 地方道路过渡280 li 4.2. 接口工程方案280 li 4.2.1. 路基与桥涵施工接口配合方案280 li 4.2.2. 桥梁与隧道施工接口配合方案280 li 4.2.3. 路基、桥梁、隧道与无砟道床工程施工接口配合方案280 li 4.2.4. 其它接口方案280 li 第三章 施工进度安排及各专业工程施工组织衔接安排282 li 1. 施工进度安排282 li 1.1. 总体施工进度安排282 li 1.2. 各专业工程施工进度安排282 li 1.2.1. 路基工程282 li 1.2.2. 桥涵工程283 li 1.2.3. 隧道工程284 li 1.2.4. 无砟道床工程287 li 1.2.5. 房屋、其它运营生产设备及建筑物工程287 li 2. 各专业工程施工组织衔接安排288 li 3. 工程进度网络计划图、进度横道图289 li 4. 关键线路289 li 第四章 “架子队”及劳动力组织、配置计划290 li 1. 架子队管理实施方案290 li 1.1. 架子队构成及人员配置说明290 li 1.2. 架子队管理制度291 li 1.2.1. 集中管理制度291 li 1.2.2. 技术与安全交底制度291 li 1.2.3. 劳务作业人员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291 li 1.2.4. 工资支付保障制度292 li 1.2.5. 架子队用工情况的检查与监管制度292 li 1.2.6. 劳务管理制度292 li 2. 劳动力组织及配置计划292 li 第五章 物资供应计划及物流组织安排294 li 1. 物资供应原则294 li 2. 物资供应计划294 li 3. 物流组织安排及措施294 li 第六章 施工机械及测试设备组织及配置计划296 li 1. 机械设备配备原则296 li 2. 主要机械作业线设备配备296 li 3. 施工机械及测试设备组织计划296 li 3.1. 机械设备进场方式296 li 3.2. 机械设备进场计划297 li 4. 施工机械及测试设备配备计划297 li 4.1. 主要机械设备297 li 4.2. 试验和检测仪器配备297 li 第七章 工程用款、临时用地与施工用电计划298 li 1. 工程用款计划298 li 1.1. 工程用款管理298 li 1.2. 工程用款计划298 li 2. 临时用地计划298 li 3. 外部电力需求计划299 li 第八章 标准化管理301 li 1. 编制目的和编制原则301 li 2. 标准化管理要求301 li 3. “四化”支撑301 li 3.1. 工厂化301 li 3.2. 机械化303 li 3.3. 专业化304 li 3.4. 信息化304 li 4. 标准化实施方案305 li 5. 标准化管理实施要点305 li 5.1. 管理制度标准化305 li 5.2. 人员配备标准化306 li 5.3. 设备配置标准化306 li 5.4. 现场管理标准化307 li 5.4.1. 工地建设标准化307 li 5.4.2. 施工工艺标准化309 li 5.4.3. 用工模式标准化310 li 5.4.4. 物资材料质量检验标准化310 li 5.4.5. 试验室管理标准化311 li 5.4.6. 控制测量标准化311 li 5.5. 过程控制标准化311 li 5.5.1. 路基工程施工过程控制312 li 5.5.2. 桥涵工程施工过程控制313 li 5.5.3. 隧道工程施工过程控制315 li 5.5.4. 无砟道床施工过程控制318 li 第九章 质量保证系统及措施320 li 1. 质量目标320 li 2. 质量保证体系320 li 2.1. 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机制320 li 2.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320 li 2.3. 质量管理职责分配321 li 2.4. 质量管理制度321 li 3. 试验检测机构及监测制度324 li 3.1. 试验检测机构324 li 3.2. 检测、试验工作流程324 li 3.3. 检测、试验项目试验方案324 li 3.4. 监测制度324 li 3.4.1. 检验和试验324 li 3.4.2. 检验、试验设备的控制328 li 3.4.3. 检验和试验状态328 li 4. 创优规划及创优保证措施328 li 4.1. 创优规划328 li 4.1.1. 创优总体目标328 li 4.1.2. 具体创优目标328 li 4.2. 创优措施329 li 5.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330 li 5.1. 组织措施330 li 5.2. 管理措施331 li 5.2.1. PDCA循环控制质量331 li 5.2.2. 三阶段控制质量331 li 5.2.3. “三全”质量控制332 li 5.3. 经济措施333 li 5.4. 各专业工程质量保证措施333 li 5.4.1. 路基工程质量保证措施333 li 5.4.2. 桥涵工程质量保证措施336 li 5.4.3. 隧道工程质量保证措施339 li 5.4.4. 无砟道床施工质量保证措施343 li 5.5. 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343 li 5.5.1. 冬季施工准备工作343 li 5.5.2. 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措施344 li 5.5.3. 钢筋工程冬季施工措施345 li 5.5.4. 桥涵工程冬季施工措施346 li 5.5.5. 隧道工程冬季施工措施346 li 5.6. 雨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347 li 5.6.1. 雨季施工准备工作347 li 5.6.2. 路基工程雨季施工措施347 li 5.6.3. 桥涵工程雨季施工措施348 li 5.6.4. 隧道工程雨季施工措施348 li 5.6.5. 无砟道床雨季施工措施349 li 6. 对已完工程的保护措施349 li 6.1. 组织措施349 li 6.2. 管理措施349 li 6.3. 经济措施350 li 6.4. 技术措施350 li 7. 保证工程质量的其他相关措施352 li 7.1. 施工工艺保证质量措施352 li 7.2. 原材料保证质量措施353 li 7.3. 竣工验收质量控制355 li 8. 克服质量通病的针对性措施355 li 9. 解决质量缺陷的有关措施360 li 第十章 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361 li 1. 安全目标361 li 2. 安全保证体系361 li 2.1. 安全保证体系及说明361 li 2.2.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361 li 2.2.1.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361 li 2.2.2. 安全人员配备361 li 2.3. 安全管理职责分配362 li 2.3.1. 项目经理职责362 li 2.3.2. 安全总监职责362 li 2.3.3. 总工程师职责362 li 2.3.4. 安质环保部部长职责363 li 2.3.5. 专职安全专业工程师职责363 li 2.3.6. 专职安全员职责363 li 2.3.7. 兼职安全员职责363 li 2.4. 安全管理制度364 li 2.4.1. 安全生产责任制364 li 2.4.2. 安全检查制度364 li 2.4.3.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365 li 2.4.4. 特殊工种职工持证上岗制度365 li 2.4.5. 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366 li 2.4.6. 安全奖罚制度367 li 3. 安全保证措施367 li 3.1. 安全管理重点367 li 3.2. 重点专业工程安全保证措施368 li 3.2.1. 现场布置安全技术措施368 li 3.2.2. 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措施369 li 3.2.3. 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措施370 li 3.2.4.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措施371 li 3.2.5. 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措施376 li 3.3. 其它安全保障措施376 li 3.3.1. 施工机械安全控制措施376 li 3.3.2. 高空作业安全防护措施377 li 3.3.3. 施工用电安全措施378 li 3.3.4. 防火防爆安全管理措施379 li 3.3.5. 火工品的使用与管理安全措施380 li 3.3.6. 防洪渡汛安全措施381 li 4. 安全风险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382 li 4.1. 施工风险评估382 li 4.1.1. 风险管理机构及职责382 li 4.1.2. 危险源辨识382 li 4.1.3. 主要风险项目385 li 4.2. 安全应急预案385 li 4.2.1. 基本原则385 li 4.2.2. 应急救援预案内容385 li 4.2.3. 突发事故报告385 li 4.2.4. 救灾防备措施386 li 4.2.5. 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387 li 第十一章 工期保证措施390 li 1. 确保工期的组织措施390 li 1.1. 成立保证工期领导小组390 li 1.2. 建立完善的工期保证体系390 li 1.3. 具体组织措施392 li 1.3.1. 抓紧做好施工准备工作392 li 1.3.2. 发挥技术及设备优势全力保障施工生产392 li 1.3.3. 现场科学组织加强工序衔接392 li 1.3.4. 开展生产竞赛掀起施工高潮392 li 1.3.5. 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392 li 2. 保证工期的制度措施392 li 2.1. 建立和健全工期目标责任制393 li 2.1.1. 明确项目管理层的责任393 li 2.1.2. 明确项目作业层的责任393 li 2.2. 实施工程调度管理制度393 li 2.3. 建立值班制度393 li 2.4. 建立请示制度393 li 2.5. 建立汇报制度394 li 2.6. 建立例会制度394 li 2.7. 建立检查反馈制度394 li 3. 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394 li 3.1. 编制完善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394 li 3.2. 积极推广应用先进工艺提高施工效率394 li 3.3. 实行网络管理、优化施工组织395 li 3.4. 保质量、保安全、加强环境保护以保证工期395 li 3.5. 加强技术管理落实技术责任制395 li 4. 保证工期的劳力、材料、机械保障措施395 li 4.1. 劳力组织保障措施395 li 4.2. 材料保障措施396 li 4.2.1. 计划用料措施396 li 4.2.2. 先检验后使用措施396 li 4.2.3. 材料储备396 li 4.3. 机械保障措施396 li 5. 特殊时段工期保证措施397 li 6. 确保工期的应急措施398 li 7. 工程进度的监控方法398 li 7.1. 关键线路网络监控法398 li 7.2. 形象进度监控法398 li 7.3. 单项进度指标监控法398 li 8. 重(难)点工程保证工期的措施398 li 第十二章 投资控制措施401 li 1. 组织措施401 li 2. 管理措施401 li 3. 技术措施402 li 第十三章 施工环保、水土保护目标及措施403 li 1. 施工环保、水土保护目标403 li 2. 环保、水保管理体系403 li 3. 环保、水保管理机构及职责分配403 li 3.1. 环保、水保管理机构403 li 3.2. 环保、水保人员配置403 li 3.3. 环保、水保管理职责分配405 li 4. 施工环境保护内容及措施405 li 4.1. 施工环境保护内容405 li 4.2. 环境保护措施406 li 4.2.1. 水污染的防治406 li 4.2.2. 大气污染的防治406 li 4.2.3. 噪音污染防治407 li 4.2.4.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408 li 4.2.5. 植被保护措施408 li 4.2.6. 弃渣的处理409 li 4.2.7. 大临工程的环保409 li 4.2.8. 隧道内施工环境保护措施409 li 5. 水土保护内容及措施409 li 5.1. 水土保护内容410 li 5.1.1. 水环境保护410 li 5.1.2. 生态环境保护410 li 5.2. 水土保护措施410 li 5.2.1. 桥梁工程水土保护410 li 5.2.2. 隧道工程水土保护410 li 5.2.3. 大临工程水土保护411 li 5.2.4. 小临工程水土保护411 li 6. 临时用地复垦方案及保护耕地措施411 li 6.1. 取、弃土场土地复垦412 li 6.2. 施工便道土地复垦412 li 6.3. 施工场地土地复垦413 li 6.4. 生物化学措施413 li 7. 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的施工环境保护措施414 li 7.1. 植被保护措施414 li 7.2. 动物保护措施415 li 7.3. 鱼类保护措施415 li 第十四章 文明施工、文物保护措施416 li 1. 文明施工、文物保护目标416 li 1.1. 文明施工目标416 li 1.2. 文物保护目标416 li 2. 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体系416 li 3. 文明施工措施416 li 3.1. 文明施工的宣传教育措施416 li 3.2. 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措施418 li 3.3. 施工过程中的文明施工管理措施419 li 3.4. 创建良好的生产与生活环境420 li 3.5. 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创造宽松的外部社会环境420 li 4. 文物保护措施420 li 第十五章 职业健康目标及保障措施422 li 1. 职业健康目标422 li 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422 li 2.1. 管理机构422 li 2.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423 li 2.2.1. 职业健康安全教育与培训423 li 2.2.2. 职业健康安全检查423 li 2.2.3.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交底424 li 3. 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424 li 3.1. 劳动保护措施424 li 3.1.1. 重视劳动保护工作424 li 3.1.2. 劳动保护用品配备424 li 3.1.3. 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425 li 3.1.4. 完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425 li 3.1.5. 卫生勘察及健康教育426 li 3.1.6. 降低劳动强度426 li 3.1.7. 实行劳逸结合426 li 3.1.8. 职业危害因素监测427 li 3.1.9. 定期体检427 li 3.2. 医疗卫生保护措施427 li 3.2.1. 医疗保障措施427 li 3.2.2. 卫生防病措施427 li 3.2.3. 疫情报告制度428 li 3.2.4. 食品卫生管理措施428 li 3.2.5. 生活区卫生措施428 li 3.3. 职业病防治措施429 li 3.3.1. 加强职业健康体检429 li 3.3.2. 加强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429 li 3.3.3. 严格执行《职业病防治法》规范劳动施工组织430 li 4. 突发性公编制于2013年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
文件大小
3.34MB
上传作者
中南雅雅
文件类型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