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投标施工组织设计342页(含路桥隧图表丰富).doc
内容介绍
[辽宁]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投标施工组织设计342页(含路桥隧图表丰富)项目位置:辽宁施工组织设计类型:投标铁路等级: I级铁路设计速度:120km/h线路长度:42.35km主体工程内容:特大桥,大桥,隧道,站场轨道道床:有砟轨道,双块式无砟轨道计划工期:36月附图及附表:施工总平面布置示意图,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组织机构图,工艺流程图,劳动力计划表,材料计划表,主要施工机具配置表,测量、实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临时工程占地计划表编制时间:2014资料目录li 1、 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1 li 1.1 工程概况 1 li 1.1.1 线路概况 1 li 1.1.2 标段划分及概况 2 li 1.1.3 建设条件 2 li 1.1.4 工程特点 5 li 1.1.5 控制工程和重难点工程 6 li 1.2 总体施工组织安排 6 li 1.2.1 建设总体目标 7 li 1.2.2 施工组织机构 8 li 1.3 施工组织措施 11 li 1.3.1 本项目管理工作准则 11 li 1.3.2 施工组织措施 13 li 1.4 施工临时设施布置及规划 15 li 1.4.1 临时工程设计原则 15 li 1.4.2 汽车运输便道 15 li 1.4.3 施工供水 15 li 1.4.4 施工供电 15 li 1.4.5 生产、生活房屋 16 li 1.4.6 混凝土拌和站 16 li 1.4.7 通信 16 li 1.4.8 污水处理设施 16 li 1.4.9 消防设施 16 li 1.4.10 工地试验室 16 li 1.4.11 施工总平面布置 16 li 2、 总体施工方案控制工程和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案各主要专业工程施工方案过渡工程及接口工程方案各主要专业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 17 li 2.1 总体施工方案 17 li 2.1.1 总体施工组织原则 17 li 2.1.2 总体施工组织安排 17 li 2.1.3 总体施工顺序 17 li 2.1.4 施工配合与协调方案 18 li 2.1.5 竣工验交方案 18 li 2.1.6 施工技术措施 19 li 2.2 控制工程和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案 20 li 2.2.1 XX特大桥下部工程 20 li 2.2.2 XX隧道 24 li 2.2.3 无碴道床 29 li 2.3 各主要专业工程施工方案 32 li 2.3.1 拆迁工程 32 li 2.3.2 路基工程 33 li 2.3.3 桥梁工程 36 li 2.3.4 涵洞工程 38 li 2.3.5 隧道工程 38 li 2.3.6 轨道工程 40 li 2.3.7 其他运营生产设备及建筑物工程 42 li 2.4 过渡工程及接口工程施工方案 43 li 2.4.1 过渡工程 43 li 2.4.2 接口工程 43 li 2.5 各主要专业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 44 li 2.5.1 拆迁工程 45 li 2.5.2 路基工程 51 li 2.5.3 桥涵工程 76 li 2.5.4 隧道工程 112 li 2.5.5 轨道工程 153 li 2.5.6 其他运营生产设备及建筑物工程 167 li 3、 施工进度安排及各专业工程施工组织衔接安排 171 li 3.1 施工进度安排 171 li 3.1.1 工期目标 171 li 3.1.2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原则 171 li 3.1.3 各专业工程施工工期 172 li 3.1.4 施工进度横道图 173 li 3.1.5 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图 173 li 3.1.6 开竣工日期及关键线路 174 li 3.2 各专业工程施工组织衔接安排 174 li 3.2.1 与前期单位的衔接安排 174 li 3.2.2 施工过程中工作面的管理及衔接 174 li 3.2.3 各专业工程施工组织衔接施工保证措施 174 li 4、 “架子队”及劳动力组织、配置计划 176 li 4.1 架子队管理组织实施方案 176 li 4.1.1 架子队组建 176 li 4.1.2 保证架子队用工行为措施 177 li 4.1.3 架子队管理措施 177 li 4.2 劳动力组织计划 178 li 4.2.1 劳动力配备计划 178 li 4.2.2 劳动力动态配置 178 li 4.2.3 劳动力组织措施 178 li 4.2.4 劳动力管理和培训 178 li 4.2.5 特殊季节劳动力保障措施 179 li 5、 物资供应计划及物流组织安排 180 li 5.1 组织机构 180 li 5.2 物资供应计划 180 li 5.2.1 物资供应原则 180 li 5.2.2 工程主要材料及设备供应计划 181 li 5.3 物流组织安排 181 li 5.3.1 主材供应来源 181 li 5.3.2 材料供应程序 181 li 5.3.3 材料质量控制 182 li 5.3.4 物资材料储存及防护 183 li 5.4 材料供应保证措施 183 li 5.4.1 特殊季节材料保证措施 183 li 5.4.2 材料供应的紧急预案 184 li 6、 施工机械及测试设备组织及配置计划 185 li 6.1 拟投入本工程的施工机械设备 185 li 6.1.1 施工机械设备配置原则 185 li 6.1.2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 185 li 6.2 拟投入本工程的测量、试验、检测仪器 185 li 6.3 主要施工机械、试验设备调配计划 185 li 7、 工程用款、临时用地与施工用电计划 186 li 7.1 工程用款计划 186 li 7.1.1 资金管理 186 li 7.1.2 资金流动计划 186 li 7.1.3 工程用款计划 186 li 7.2 临时用地计划 186 li 7.3 施工用电计划 187 li 8、 标准化管理 188 li 8.1 目标管理标准化 188 li 8.1.1 总体部署 188 li 8.1.2 落实措施 188 li 8.2 积极推行“四化”管理措施 191 li 8.2.1 工厂化 191 li 8.2.2 机械化 192 li 8.2.3 专业化 192 li 8.2.4 信息化 192 li 8.3 积极推行标准化管理措施 192 li 8.3.1 标准化项目经理部和项目经理部管理 192 li 8.3.2 标准化工地管理 195 li 8.3.3 标准化架子队管理 202 li 8.3.4 标准化试验室 207 li 8.3.5 标准化混凝土集中拌和站措施 211 li 9、 质量保证系统及措施 213 li 9.1 质量目标 213 li 9.2 质量保证体系 213 li 9.2.1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213 li 9.2.2 主要人员及部门职责 213 li 9.2.3 质量保证体系 216 li 9.3 试验检测机构 220 li 9.3.1 试验检测组织机构 220 li 9.3.2 保证试验检测质量措施 220 li 9.3.3 监督检查措施 220 li 9.4 质量保证措施 221 li 9.4.1 质量管理制度 221 li 9.4.2 质检制度保证措施 222 li 9.4.3 主要项目质量保证措施 222 li 9.4.4 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230 li 9.4.5 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232 li 9.5 控制和预防质量通病的措施 235 li 9.5.1 桥梁工程 235 li 9.5.2 钢筋工程 236 li 9.5.3 混凝土工程 236 li 9.6 已完工程和设备的保护措施 237 li 9.6.1 推行文明施工教育落实已完工程保护责任制 237 li 9.6.2 加强现场管理科学组织作业 237 li 9.6.3 成品及半成品保护措施 238 li 10、 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240 li 10.1 安全目标 240 li 10.2 安全保证体系 240 li 10.3 安全保证措施 240 li 10.3.1 安全生产组织保证措施 240 li 10.3.2 安全生产经济保证措施 241 li 10.3.3 安全生产管理保证措施 241 li 10.3.4 安全生产技术保证措施 246 li 10.3.5 分项工程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248 li 10.3.6 施工机械安全技术措施 255 li 10.3.7 高空作业安全保证措施 255 li 10.3.8 临近既有线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55 li 10.3.9 既有线封锁施工安全措施 257 li 10.3.10 保证人身安全的具体措施 259 li 10.3.11 施工用电安全保证措施 260 li 10.3.12 防火安全保障措施 260 li 10.3.13 防洪安全保障措施 260 li 10.3.14 跨越公路段安全技术措施 261 li 10.3.15 安全风险预防措施 261 li 10.4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262 li 10.4.1 灾情事件和紧急情况清单 262 li 10.4.2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原则 263 li 10.4.3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组织机构 263 li 10.4.4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培训制度 263 li 10.4.5 日常检查和演习 263 li 10.4.6 救援物资的准备 264 li 10.4.7 应急方案响应程序 264 li 11、 工期保证措施 269 li 11.1 保证工期的四项保障措施 269 li 11.2 保证工期的组织措施 270 li 11.3 保证工期的管理措施 271 li 11.4 保证工期的资源保障措施 272 li 11.5 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 272 li 11.6 保证工期的协调措施 273 li 11.7 保证工期的经济措施 274 li 11.8 意外情况下保证工期的措施 274 li 11.9 重点控制工程的工期保证措施 274 li 11.10 对影响工期目标实现的内、外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的对策措施 275 li 11.10.1 项目经理部影响工期的因素及对策措施 275 li 11.10.2 建设单位影响工期的因素及对策措施 276 li 11.10.3 设计单位影响工期的因素及对策措施 277 li 11.10.4 不可预见影响工期的因素及对策措施 278 li 12、 投资控制措施 279 li 12.1 投资控制目标 279 li 12.2 投资控制措施 279 li 12.2.1 项目投资的分解及降低措施 279 li 12.2.2 优化施工技术措施合理有效降低投资 279 li 12.2.3 施工过程投资控制措施 279 li 13、 施工环保、水土保护目标及措施 281 li 13.1 环保水保目标 281 li 13.2 建立健全环保水保管理组织机构和保证体系 281 li 13.2.1 建立健全环保水保管理组织机构 281 li 13.2.2 建立健全环保水保保证体系 281 li 13.3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281 li 13.3.1 环境保护措施 281 li 13.3.2 环境保护具体措施 283 li 13.3.3 水土保持措施 285 li 13.3.4 临时用地复垦措施 286 li 14、 文明施工、文物保护措施 288 li 14.1 文明施工 288 li 14.1.1 文明施工目标 288 li 14.1.2 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288 li 14.1.3 文明施工措施 289 li 14.2 文物保护 291 li 14.2.1 文物保护目标 291 li 14.2.2 建立文物保护保证体系 292 li 14.2.3 文物保护措施 292 li 15、 职业健康目标及保障措施 294 li 15.1 职业健康目标 294 li 15.2 职业劳动卫生保障体系 294 li 15.3 组织机构 294 li 15.4 劳动保护措施 294 li 15.5 医疗卫生保障措施 296 li 15.6 职业病防治措施 296 li 15.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 296 li 15.6.2 工作场所防护措施 296 li 16、 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297 li 16.1 信息化管理 297 li 16.1.1 目的 297 li 16.1.2 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 297 li 16.1.3 管理程序 297 li 16.1.4 信息化工作的主要工作职责 298 li 16.1.5 信息安全 298 li 16.1.6 具体内容 299 li 16.2 保护地下管线和周围构筑物措施 299 li 16.3 节约用地措施 299 li 16.4 减少施工与运输干扰的措施 303 li 16.5 夏季施工措施 304 li 16.6 交通配合措施 305 li 16.7 缺陷责任期内的维护方案 305 li 16.8 与相邻标段、下道工序及相关单位、部门配合协作措施 306 li 16.8.1 与相邻标段及下道工序的配合协作措施 306 li 16.8.2 与业主、监理、设计和质量监督部门的配合协作措施 306 li 16.9 密切联系当地政府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的措施 307 li 16.10 预警机制 307 li 16.10.1 工期预警机制 307 li 16.10.2 质量安全预警机制 308 li 16.10.3 物资供应预警机制 308 li ㈡ 施工组织设计图表部分 309 li 表6-1 拟为承包本工程设立的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图 309 li 表6-2 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310 li 表6-3拟配备本工程的测量、试验仪器设备表 312 li 表6-4 施工进度计划 314 li 表6-4-1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 314 li 表6-4-2 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315 li 表6-5 劳动力配置计划表 316 li 表6-6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317 li 表6-7 临时工程占地计划表 318 li 表6-8 外部电力需求计划表 319 li 表6-9 合同用款估算表 320 li 表6-10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321 li 表6-11 质量管理人员配备表 322 li 表6-12 质量保证体系图 326 li 表6-13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 327 li 表6-14 安全管理人员配备表 328 li 表6-15 安全保证体系图 332 li 表6-16 主要材料供应计划表 333 li 表6-17 梁场、板场、铺架基地等平面布置图 334内容简介内容介绍br铁路扩能工程投标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拆迁工程、路基工程、桥涵工程、轨道工程、隧道工程、站场工程等内容全面并附丰富图表。……
本标段改建后线路全长42.35公里。本段线路正线延长34.746公里设3个车站;全线双线特大桥1座、1600双延米双线大桥4座、1478双延米新建双线隧道3座、5010双延米等工程。
技术标准:
(1)铁路等级:国铁I级;
(2)正线数目:双线;
(3)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20km/h;
(4)最小曲线半径:
既有线改建地段:一般800m困难500m;
增建第二线地段:一般1200m困难800m;
(5)限制坡度:6‰;
(6)牵引质量:5000 t;
(7)到发线有效长度:1050m;
(8)牵引种类:电力;
(9)机车类型:HXD3B;
(10)闭塞类型:自动闭塞。
……
工程主要特点如下:
⑴工期短施工协调任务重质量控制、安全保障难度大对施工组织、调度指挥和现场控制的有效性要求高;
⑵既有线改造施工比例大并行地段干扰大安全压力较大;
⑶桥梁隧道比例较大且施工条件较差部分地段无可利用便道。
⑷冬季施工时间长季节对施工进度影响大;
⑸地质条件差自然条件恶劣雨季水害严重对施工条件不利。
……
编制于2014年。
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
文件大小
3.51MB
上传作者
乙方领
文件类型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