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施工总价承包技术标351页(路桥涵隧道轨道).doc
内容介绍
[福建]铁路工程施工总价承包技术标351页(路桥涵隧道轨道)项目位置:福建施工组织设计类型:投标铁路等级: I级铁路设计速度:200km/h线路长度:994.62km主体工程内容:特大桥,大桥,中小桥,隧道,涵洞路基地基处理:换填土,砂碎石土工材料,喷射搅拌桩,其他路基处理路基支挡:锚杆挡土墙,桩板挡土墙,预应力锚索轨道道床:有砟轨道,双块式无砟轨道计划工期:42月质量目标:国家级优质国家级获奖目标:国家优质工程奖附图及附表:组织机构图,工艺流程图,主要工程数量表,劳动力计划表,材料计划表,主要施工机具配置表编制时间:2008资料目录li 前 言1 li 第1章 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4 li 1.1工程概况4 li 1.1.1地埋位置4 li 1.1.2工程范围4 li 1.1.3设计概况4 li 1.1.4主要工程项目及数量8 li 1.1.5自然特征14 li 1.2 本标段工程的特点、重点及难点17 li 1.2.1工程特点17 li 1.2.2工程重、难点17 li 1.3 总体施工规划18 li 1.3.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18 li 1.3.2总体施工部署19 li 1.3.3总体施工安排27 li 第2章 施工进度安排37 li 2.1施工进度安排原则37 li 2.2工期目标及工期安排37 li 2.2.1工期目标37 li 2.2.2主要节点工期安排37 li 2.2.3主要项目工期安排38 li 2.3主要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指标及工作循环时间计算分析48 li 2.3.1桥梁工程主要施工进度指标及工作循环时间48 li 2.3.2隧道工程主要施工进度指标及工作循环时间48 li 2.4本工程关键线路51 li 2.5施工进度图52 li 2.5.1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52 li 2.5.2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52 li 2.5.3关键隧道项目施工进度计划斜率图52 li 第3章 主要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方法63 li 3.1路基工程与路基附属工程63 li 3.1.1工程概况63 li 3.1.2施工方案63 li 3.1.3 路堑开挖65 li 3.1.4路堤填筑68 li 3.1.5软土路基基底处理77 li 3.1.6路基附属工程施工79 li 3.1.7支挡及防护工程施工81 li 3.2桥涵工程87 li 3.2.1工程概况87 li 3.2.2桥梁施工方案87 li 3.2.3基础施工88 li 3.2.4桥梁下部结构墩(台)身、帽施工93 li 3.2.5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93 li 3.2.6桥面系及附属工程97 li 3.2.7涵洞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方法98 li 3.3隧道工程100 li 3.3.1隧道施工方案100 li 3.3.2隧道开挖101 li 3.3.3超前预支护106 li 3.3.4初期支护109 li 3.3.5结构防排水113 li 3.3.6二次衬砌116 li 3.3.7附属结构施工120 li 3.3.8施工测量与监控量测123 li 3.3.9施工通风128 li 3.3.10施工排水及管线布置131 li 3.3.11超前地质预报132 li 3.3.12不良地质地段施工方法135 li 3.4轨道工程135 li 3.4.1 总体施工方法135 li 3.4.2双块式无砟轨道135 li 3.4.3无碴轨道道床过渡段施工139 li 3.4.4碎石道床140 li 3.5三电迁改及电力永临结合140 li 3.5.1 施工测量140 li 3.5.2 线路电杆大、小运141 li 3.5.3 线路排杆、连接143 li 3.5.4 基坑开挖143 li 3.5.5 石质基坑开挖及爆破144 li 3.5.6 铁塔基础浇注145 li 3.5.7 电杆组立148 li 3.5.8 横担安装149 li 3.5.9 铁塔组立150 li 3.5.10 导线架设151 li 3.5.11 接地装置制安152 li 3.5.12 电力电缆敷设153 li 3.5.13 高压电缆热缩终端头制作154 li 3.5.14 高压电缆冷缩终端头制作156 li 3.6声屏障工程157 li 第4章 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159 li 4.1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159 li 4.1.1思想保证措施159 li 4.1.2组织保证措施159 li 4.1.3制度保证措施160 li 4.1.4技术保证措施161 li 4.1.5经济保证措施162 li 4.2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162 li 4.2.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162 li 4.2.2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162 li 4.2.3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163 li 4.2.4保修回访阶段的质量控制163 li 4.3确保工期的措施163 li 4.3.1进度控制机构163 li 4.3.2进度控制流程163 li 4.3.3确保工期的措施163 li 第5章 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168 li 5.1XX隧道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168 li 5.1.1概况168 li 5.1.2施工方案168 li 5.1.3施工方法及支护措施168 li 5.1.4弃碴处理169 li 5.1.5施工通风、排水169 li 5.1.6不良地质施工方法170 li 5.2XX隧道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171 li 5.2.1概况171 li 5.2.2施工方案172 li 5.2.3施工方法及支护措施172 li 5.2.4弃碴场173 li 5.2.5施工通风、排水173 li 5.2.6不良地质施工方法174 li 5.2.7辅助导坑施工174 li 5.3XX山隧道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176 li 5.3.1概况176 li 5.3.2施工方案177 li 5.3.3施工方法及支护措施177 li 5.3.4弃碴场181 li 5.3.5施工通风、排水181 li 5.3.6不良地质施工方法189 li 5.3.7辅助导坑施工195 li 5.3.8隧道出口挖孔桩施工196 li 5.4XX山隧道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197 li 5.4.1概况197 li 5.4.2施工方案199 li 5.4.3施工方法及支护措施199 li 5.4.4弃碴场203 li 5.4.5施工通风、排水203 li 5.4.6不良地质施工方法213 li 5.4.7辅助导坑施工213 li 5.4.8施工技术措施213 li 5.5金溪特大桥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214 li 5.5.1工程概况214 li 5.5.2施工方案215 li 5.5.3施工方法及其措施215 li 5.6高墩大桥、特大桥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254 li 5.6.1工程概况254 li 5.6.2施工方法及措施255 li 第6章 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257 li 6.1冬季施工安排257 li 6.1.1冬季施工气候条件257 li 6.1.2冬季施工措施257 li 6.2雨季施工安排257 li 6.2.1雨季施工气候条件257 li 6.2.2雨季施工措施257 li 6.3防洪258 li 6.4防台风258 li 第7章 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及已完工程和设备的保护措施260 li 7.1质量目标260 li 7.2质量管理机构及质量保证体系260 li 7.2.1质量管理机构260 li 7.2.2 质量检查人员配备260 li 7.2.3质量保证体系261 li 7.3质量保证措施261 li 7.3.1施工准备阶段质量保证措施261 li 7.3.2保证施工工艺质量措施261 li 7.3.3保证工程材料的质量措施266 li 7.3.4保证工序质量措施267 li 7.3.5竣工验收阶段质量保证措施268 li 7.3.6保修回访阶段的质量控制268 li 7.4创优规划268 li 7.4.1创优规划268 li 7.4.2创优措施268 li 7.5已完工程和设备的保护措施269 li 第8章 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270 li 8.1安全目标270 li 8.2安全管理机构、管理职责及安全保证体系270 li 8.2.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270 li 8.2.2安全管理职责270 li 8.2.3安全保证体系272 li 8.3安全保证措施272 li 8.3.1路基及站场施工安全保证措施272 li 8.3.2桥涵施工安全保证措施273 li 8.3.3隧道施工安全保证措施274 li 8.3.4三电迁改及电力永临结合工程安全保证措施275 li 8.3.5防火、防洪、防台风、洞内排水安全保证措施276 li 8.4安全生产检查制度277 li 8.4.1开工前的安全检查277 li 8.4.2定期安全生产检查277 li 8.4.3经常性的安全检查277 li 8.4.4专业性的安全检查277 li 8.4.5季节性、节假日安全生产专项检查277 li 8.5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安全技术方案的编制审批278 li 8.6突发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78 li 8.6.1组织机构与管理职责278 li 8.6.2避乱措施279 li 8.6.3救援措施279 li 第9章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282 li 9.1环境保护目标282 li 9.2环境保护管理体系282 li 9.2.1环境保护组织机构282 li 9.2.2环境保护管理体系282 li 9.3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283 li 9.3.1综合环保措施283 li 9.3.2水土保持措施284 li 9.3.3大气污染及粉尘污染防治285 li 9.3.4噪声污染防治285 li 9.3.5固体废弃物处理286 li 9.3.6弃碴防护286 li 第10章 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287 li 1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287 li 10.2职业健康安全保障体系287 li 10.3法律法规识别287 li 10.4识别职业健康危险源287 li 10.5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287 li 10.5.1劳动保护措施287 li 10.5.2医疗卫生保护措施288 li 10.5.3职业病及传染病预防措施288 li 第11章 劳动力组织计划290 li 11.1劳动力组织290 li 11.2劳动力配置计划290 li 11.3劳动力技能培训计划290 li 11.4劳动力保障措施290 li 第12章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试验、质量检测设备配备291 li 12.1配备原则291 li 12.2设备配套选型291 li 12.3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试验检验设备配备数量表292 li 12.3.1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292 li 12.3.2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试验、测量、检测仪器293 li 第13章 临时用地与施工用电计划294 li 13.1临时用地计划294 li 13.2施工用电计划294 li 第14章 主要材料供应计划295 li 14.1主要材料供应办法295 li 14.2主要材料运到现场的办法295 li 14.3材料供应保障措施295 li 14.4主要材料供应计划表296 li 第15章 合同用款估算298 li 第16章 文明施工、文物保护措施299 li 16.1文明施工299 li 16.1.1文明施工目标299 li 16.1.2文明施工管理体系299 li 16.1.3文明施工保障措施299 li 16.2文物保护301 li 第17章 其他应说明的事项302 li 17.1工程风险管理302 li 17.1.1风险辨识302 li 17.1.2风险评估302 li 17.1.3工程主要风险及其应对措施303 li 17.2廉政建设措施305 li 17.3确保农民工工资支付的措施306 li 17.4确保既有道路交通畅通的措施306 li 第18章 附表308内容简介铁路等级Ⅰ级;正线数目:双线;最小曲线半径:3500 m;旅客列车设计速度:200km/h;限制坡度:9‰。区间直线地段路基面宽度单线路堤8.3 m、路堑8.5m双线路堤13.0m、路堑13.4 m线间距4.6m;道床厚度为0.35m。一般桥下净高6.55m另预留0.2m桥梁沉降及抬道量设计按6.75m控制。桥梁采用32m简支T梁为主24m梁跨及以下可用于调跨等布置16m及以下小跨度考虑采用整体式T梁、刚构连续梁、框架或其它结构形式;跨越公路、通航河流等需要大跨度时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连续刚构、系杆拱等结构形式。桥梁孔间布置:25-32m简支T梁梁平均墩高42.5m最大墩高56m。暗挖隧道均采用曲墙复合式衬砌。Ⅳ~V级围岩隧道采用曲墙带仰拱的衬砌结构形式Ⅱ级围岩采用曲墙带钢筋混凝土底板的结构形式Ⅲ级围岩视地质条件采用曲墙带仰拱的衬砌结构形式或曲墙带钢筋混凝土底板的结构形式;洞口段及偏压浅埋地段进行结构加强明挖地段采用整体式衬砌。长度6km及以上的隧道铺设双块式无碴轨道其它地段均按有碴轨道设计。开工日期:2008年10月1日 竣工日期:2012年4月15日
工程范围:站前工程(不含铺轨、T梁预制、架设)主要隧道33.5座(含斜井)有特大桥等大、中桥梁37座路基工程及两座车站;其他运营生产设备及建筑物含站后工程需在站前工程预留的接口(接触网支柱基础、综合接地等)三电迁改道砟及整道(不含大机养)、桥面系、线路及信号标志大桥至隧道进口电力永临结合工程等。线路长度994.62km。单洞双线隧道埋深最大处埋深约670m斜井、平导。
……
主要施工方法:
路基地基加固处理有填砂、填碎石、水泥搅拌桩等;支挡与防护有锚杆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桩板挡土墙、预应力锚索、干砌石、浆砌石、播草籽、喷播植草、喷混植生、栽植乔木灌木等。正线软土路堤地基采用复合地基法处理主要方法有:软土换填、搅拌桩在桩顶面设置0.5米厚碎石垫层内铺设一层土工格栅。挡土墙包括片石混凝土、锚杆钢筋混凝土。
桥梁连续梁施工采用挂篮悬臂灌注方法挂篮选用菱形挂篮。水中墩采用筑岛围堰进行钻孔桩施工。桥台施工使用覆膜竹胶模板模板采用竹胶板组合∠75角钢形式。
单洞双线的隧道开挖:围岩采用全断面法、台阶法、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明洞段采用明挖法施工。采用超前锚杆超前预支护、超前双层小导管支护、超前长管棚支护、格栅及钢架支撑。
……
编制于2008年
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
文件大小
1.50MB
上传作者
奢求
文件类型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