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切式洞门双线隧道出口段施工组织设计(140页大管棚支护).doc
内容介绍
[云南]斜切式洞门双线隧道出口段施工组织设计(140页大管棚支护)项目位置:云南隧道用途:铁路隧道隧道总长度:2103m隧道埋深类型:深埋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地质雷达超前支护:超前管棚支护,超前预注资,地面砂浆锚杆初期支护类型:喷射混凝土,锚杆,格栅钢架,型钢钢架隧道衬砌类型:复合式衬砌隧道施工方法:明挖法隧道开挖方法:台阶法计划工期:15月附图及附表: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组织机构图,工艺流程图,主要工程数量表,材料计划表,主要施工机具配置表,测量、实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编制时间:2014资料目录li 1 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1 li 1.1 编制依据1 li 1.2 编制范围1 li 2 工程概况1 li 2.1 线路概况1 li 2.2 主要技术标准1 li 2.3 主要工程数量2 li 2.3.1 洞身工程数量数量表2 li 2.3.2 洞口工程数量数量表4 li 2.3.3 隧道弃碴及环保工程数量表7 li 2.4 工程特点7 li 2.5 控制和重难点工程的分析和对策8 li 3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8 li 3.1 自然特征8 li 3.1.1地形地貌9 li 3.1.2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9 li 3.1.3 气象特征9 li 3.1.4 水文地质特征10 li 3.1.5 地震动参数11 li 3.2 交通运输情况11 li 3.3 沿线水源11 li 3.4 沿线电源11 li 3.5 当地建筑材料的分布情况11 li 3.6 其它有关情况12 li 4 总体施工组织安排12 li 4.1 施工总体目标12 li 4.1.1质量目标12 li 4.1.2 安全生产目标12 li 4.1.3工期目标13 li 4.2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13 li 4.2.1施工组织机构13 li 4.2.2职责分工13 li 4.3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16 li 4.4 开竣工日期及总工期17 li 4.5 总体施工顺序及主要阶段工期安排18 li 4.5.1 总体施工顺序18 li 4.5.2主要阶段工期安排18 li 4.6 施工准备18 li 4.7 征地拆迁和建设协调19 li 4.8主要进度指标及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19 li 4.8.1 主要进度指标19 li 4.8.2 施工进度计划20 li 4.8.3 施工平面图21 li 5 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21 li 5.1汽车运输便道方案设计21 li 5.1.1便道设置总体方案21 li 5.1.2施工便道参数的确定21 li 5.1.3施工道路设置22 li 5.2 施工用电22 li 5.3施工用水22 li 5.4 驻地建设22 li 5.5 混凝土搅拌站22 li 5.6 钢筋加工场22 li 5.7隧道弃碴场22 li 6控制工程及重难点工程(包括高风险工程)的施工方案23 li 6.1 爆破作业23 li 6.1.1 爆破器材的选择、爆破参数拟定、炮眼数量。23 li 6.1.2 钻爆作业施工流程27 li 6.2 监控量测29 li 6.3 地质超前预报32 li 6.4 不良地质下隧道施工方案35 li 6.4.1突水涌泥施工方案35 li 6.4.2 不良地质施工37 li 7施工方案38 li 7.1 施工供风、防尘、通风、供电、供水及各种管线布置38 li 7.1.1 隧道供风方案38 li 7.1.2 隧道防尘方案38 li 7.1.3 通风方案38 li 7.1.4 供水和排水方案39 li 7.1.5 照明供电方案39 li 7.1.6 隧道内各种管线布置40 li 7.2 运输方案40 li 7.3 弃土场施工41 li 7.4 洞门开挖41 li 7.5 正洞掘进42 li 7.5.1 三台阶法施工42 li 7.5.2 Ⅳ级围岩两台阶开挖施工47 li 7.5.3 三台阶临时仰拱法48 li 7.6 隧道支护及其他工序施工方法50 li 7.6.1支护工艺及方法50 li 7.6.2隧道防排水59 li 7.6.3二次衬砌-仰拱-水沟电缆槽61 li 7.6.1回填注浆施工66 li 7.6.2 明洞段施工67 li 7.6.2.1仰拱及仰拱填充施工67 li 7.6.2.2 明洞衬砌施工68 li 7.6.2.3明洞防水施工74 li 7.6.2.4 C35混凝土施工及洞顶回填76 li 8 资源配置77 li 8.1 工程材料设备采购供应及管理方案77 li 8.1.1材料进场方案77 li 8.1.2物流组织安排77 li 8.1.3 材料、设备的检验和交货验收78 li 8.1.4 物资材料、设备的供应保障措施78 li 8.1.5物资、设备供应应急预案78 li 8.1.6 材料配置标准化管理78 li 8.1.7物资供应预警机制80 li 8.2 关键施工设备的数量及进场计划80 li 8.3 劳动力计划82 li 9 管理措施82 li 9.1标准化管理措施82 li 9.1.1施工质量管理措施83 li 9.1.2 施工安全管理措施84 li 9.1.3施工工期管理措施86 li 9.1.4施工成本管理措施88 li 9.1.5环境保护管理措施88 li 9.1.6技术创新管理措施90 li 9.2质量管理措施91 li 9.2.1质量保证体系91 li 9.2.2 质量管理标准化措施94 li 9.2.3 质量过程控制流程97 li 9.2.4 质量保证措施98 li 9.3 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104 li 9.3.1安全保证体系104 li 9.3.2 安全制度标准化管理106 li 9.3.3各工序工程施工过程控制安全技术措施114 li 9.4工期保证措施118 li 9.4.1保证工期的组织措施118 li 9.4.2 隧道工程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121 li 9.4.3 工期预警机制122 li 9.4.4雨季施工工期保证措施123 li 9.4.5夜间施工工期保证措施123 li 9.5投资控制措施123 li 9.5.1 合理确定材料价格124 li 9.5.2 合理使用现场变更、设计变更124 li 9.5.3 准确处理现场签证125 li 9.5.4加强投资控制管理125 li 9.6环境保护措施、水土保持措施126 li 9.6.1环境保护目标126 li 9.6.2环境保护体系126 li 9.6.3环境保护的保证措施129 li 9.6.4 水土保持措施131 li 9.7文物保护措施、文明施工措施131 li 9.7.1文明施工措施131 li 9.7.2文物保护措施132 li 9.8 冬季、夏季、雨季施工的保证措施133 li 9.8.1冬季施工133 li 9.8.2夏季施工133 li 9.8.3雨季施工134 li 9.8.4其他保证措施134 li 9.9 建立应急预案机制134 li 10 引用的设计文件与施工规范134 li 11 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及建议135 li 12 施工组织图表135 li 12.1 隧道出口施工进度图136内容简介隧道为双线隧道线路等级:I级。正线设计速度:160km/h。机车类型:动车组。左右线间距4.209~5.351米设计为12‰的单面上坡全隧位于半径2800m的右偏曲线上。最大埋深约129米全长2103米其中Ⅲ级848米、占总长40.3%Ⅳ级762米占总长36.2%Ⅴ级457米占总长22.5%。横洞总长140米其中Ⅲ级50米占总长35.7%Ⅳ级60米占总长42.8%Ⅴ级30米占总长21.4%。施工范围:包括出口段隧道的洞口工程、明洞工程、洞身开挖、初期支护、衬砌、防排水、电缆沟及附属工程等分部、分项工程施工。隧道暗洞均采用复合式衬砌明洞采用明洞结构。隧道均采用内轮廓完全相同的曲墙式衬砌采用10m衬砌台车。仰拱采用移动式栈桥施工。2015年3月10日开工2016年6月20日竣工
工程特难点:隧道出口岩体较破碎隧道开挖过程中可能造成部分斜坡临空。隧道出口洞门为斜切式洞门洞门至隧道明暗交界段55m采用明挖法施工支护采用大管棚。地下水对混凝土具硫酸盐侵蚀及酸性侵蚀。洞身围岩主要以Ⅳ、Ⅴ级岩为主角砾土、大理岩夹千枚岩辉绿岩和断层角砾节理裂隙发育,围岩质软,自稳性较差易出现拱顶落石和塌方。
总体施工顺序:隧道采用重型自卸汽车运输。洞口段采用明挖法Ⅴ级围岩段采用三台阶法浅埋段及局部围岩破碎地段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Ⅳ级围岩采用台阶法Ⅲ级围堰采用光面爆破加台阶法施工。在隧道出口明暗交界处拱部采用Ф108大管棚壁厚8mm)超前支护出口每根长30m大管棚环向间距0.4m并设导向墙及导向管导向管采用Ф152钢管每根长1m(壁厚6mm)加固地层其余地段拱部设Ф42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地层。
……
编制于2015年
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
文件大小
1.30MB
上传作者
林似水
文件类型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