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站后停车线区间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24页矿山法盾构法).doc

投稿: 三秋树木 更新: 2021-07-15 浏览: 3次
侵权违规举报

内容介绍

[北京]地铁站后停车线区间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24页矿山法盾构法)资料目录li 第1章 编制依据及说明1 li 1.1 编制依据1 li 1.2 编制原则2 li 第2章 工程概况3 li 2.1 工程简介3 li 2.2 工程地点3 li 2.3 线路条件3 li 2.4 结构型式3 li 2.5工程环境5 li 2.5.1场地现状、地面交通及周边建筑5 li 2.5.2地下管线及构筑物情况5 li 2.6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5 li 2.6.1工程地质5 li 2.6.2水文地质10 li 2.6.3不良地质情况11 li 2.6.4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11 li 2.7 主要工程量12 li 第3章 工程特点、重点、难点及相应措施14 li 3.1 工程特点14 li 3.1.1周边环境复杂邻近建筑物多14 li 3.1.2区间隧道拱顶地下管线密布且沿区间线路走向长距离顺行14 li 3.1.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差开挖面大粒径砂卵石集中14 li 3.1.4停车线区间结构复杂、断面变化多结构变换施工难度大14 li 3.2 施工重点、难点及主要对策14 li 3.2.1砂卵石地层中超前支护、成孔困难14 li 3.2.2保护地下管线及构筑物施工中对变形的控制是施工的重点与难点16 li 3.2.3停车线区间大断面隧道断面变换施工难度大16 li 3.2.4 确保防水质量是施工重点17 li 第4章 施工风险源专项施工方案19 li 4.1风险源识别19 li 4.2风险等级划分21 li 4.2.1自身风险分级原则21 li 4.2.2环境风险分级原则21 li 4.3应急管理方法与程序21 li 4.3.1应急领导小组组织机构21 li 4.3.2职责与分工22 li 4.3.3管理培训与应急演练22 li 4.3.4施工风险管理方法23 li 4.3.5上报和应急处理程序框图24 li 4.3.6各单位联系方式24 li 4.4预警及响应25 li 4.4.1预警分类25 li 4.4.2施工巡视预警内容及频率26 li 4.4.3预警的响应、处理34 li 4.5风险点防控对策35 li 4.5.1塌方预防措施35 li 4.5.2突然涌水、涌砂预防措施36 li 4.5.3建(构)筑物保护措施36 li 4.5.4地下管线保护措施40 li 4.6应急预案42 li 4.6.1塌方应急预案42 li 4.6.2过街天桥安全应急预案43 li 4.6.3雨污水管线安全应急预案44 li 4.6.4建(构)筑物安全应急预案45 li 4.6.5突然涌水、涌砂应急预案45 li 第5章 施工总体部署及施工进度计划46 li 5.1 总体施工部署的指导思想46 li 5.2 总体施工目标46 li 5.2.1工期目标46 li 5.2.2 质量目标:46 li 5.2.3安全目标46 li 5.2.4文明施工目标46 li 5.2.5 环境保护目标47 li 5.3总体施工顺序及组织47 li 5.3.1 施工工区及任务划分47 li 5.3.2 总体施工顺序47 li 5.3.3 总体施工组织49 li 5.4进度计划50 li 5.4.1 进度计划安排依据50 li 5.4.2 进度计划安排原则51 li 5.4.3 进度计划指标分析51 li 5.5 工期安排54 li 5.6 进度计划横道55 li 第6章 施工平面布置图及说明56 li 6.1 施工总平面布置56 li 6.1.1施工场地布置原则56 li 6.1.2施工场地布置图56 li 6.2 临时设施56 li 6.2.1施工临时设施56 li 6.2.2办公及生活设施60 li 6.3 临时供电、供水、供风及洞内施工通风61 li 6.3.1临时供电61 li 6.3.2临时供水62 li 6.3.3临时供风63 li 6.3.4洞内施工通风系统64 li 6.3.5管线布置65 li 6.4 垂直运输和水平运输系统66 li 6.4.1 土建施工阶段出土量计算66 li 6.4.2垂直运输系统设计与安装66 li 6.4.3水平运输68 li 6.5施工期间的交通疏导69 li 6.6施工排水70 li 6.6.1暗挖施工排水要求70 li 6.6.2 初期支护施工排水70 li 6.6.3 洞内盲管排降水措施70 li 6.6.4 混凝土喷射前围岩渗水的处理71 li 第7章 相应资源配置72 li 7.1 人力资源计划72 li 7.1.1项目部组织机构72 li 7.1.2管理职责72 li 7.1.3劳动力计划76 li 7.2 主要机械设备78 li 7.2.1 机械设备配置计划78 li 7.2.2 主要检测设备配置计划79 li 7.2.3 主要试验、监测、测量仪器设备79 li 7.3 资金使用控制措施83 li 第8章 施工配合与协调84 li 8.1与甲方的施工配合及协调措施84 li 8.2与设计单位的施工配合及协调措施84 li 8.3与监理单位的施工配合及协调措施84 li 8.4与相邻施工单位的施工配合及协调措施84 li 8.5.与交通、市政等政府职能部门的施工配合及协调措施85 li 8.6与当地政府、单位和居民的施工配合及协调措施85 li 8.7分包计划和对分包商的管理措施85 li 第9章 施工测量87 li 9.1本工程测量特点87 li 9.2施工测量控制87 li 9.2.1地面控制测量87 li 9.2.2联系测量89 li 9.2.3地下控制测量90 li 9.2.4施工测量方式90 li 9.2.5贯通误差测量90 li 9.2.6地下控制测量成果的检查与检测91 li 9.3竣工测量91 li 9.4施工测量的组织和管理91 li 9.4.1测量工作实行分级管理91 li 9.4.2测量仪器管理92 li 9.4.3保证测量精度及措施92 li 第10章 区间隧道施工方法94 li 10.1暗挖区间隧道结构型式94 li 10. 2暗挖区间隧道总体施工原则95 li 10.3区间隧道结构施工参数96 li 10.4区间隧道总体施工顺序97 li 10.5施工方法实施要点98 li 10.5.1各种区间断面施工方法98 li 10.5.2隧道初支施工工艺104 li 10.5.3断面转换施工方法105 li 10.5.4隧道交岔口处土体加固技术111 li 10.5.5特殊地质问题处理措施112 li 10.6隧道二次衬砌114 li 10.6.1二衬施工原则114 li 10.6.2不同断面二衬施工方法115 li 10.6.3二衬施工工艺116 li 第11章 施工工艺123 li 11.1超前小导管注浆技术123 li 11.1.1 注浆材料123 li 11.1.2 注浆工艺123 li 11.2钢格栅施工工艺125 li 11.2.1施工顺序125 li 11.2.2钢格栅构造125 li 11.2.3钢格栅的加工125 li 11.2.4钢格栅的安装126 li 11.2.5钢格栅安装标准126 li 11.2.6钢格栅的加工焊接要求126 li 11.3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127 li 11.3.1施工准备127 li 11.3.2工艺流程128 li 11.3.3操作方法129 li 第12章 结构防水施工131 li 12.1防水设计原则及标准131 li 12.1.1防水设计原则131 li 12.1.2防水等级、标准131 li 12.1.3质量要求131 li 12.2结构防水形式131 li 12.3区间防水施工132 li 12.3.1区间防水设置及施工顺序132 li 12.3.2基面处理132 li 12.3.3 EVA防水层施工134 li 12.3.4防水施作注意事项136 li 12.3.5防水层的成品保护措施136 li 12.4特殊部位结构防水137 li 12.4.1阴阳角处的防水处理137 li 12.4.2施工缝防水处理138 li 12.4.3变形缝防水处理141 li 12.4.4穿墙管的防水处理144 li 12.5防水分区系统144 li 12.5.1分区系统施工技术要求144 li 12.5.2注浆系统施工技术要求145 li 12.6防水施工辅助措施146 li 12.6.1初支背后注浆防水146 li 12.6.2二衬背后注浆防水147 li 第13章 监控量测148 li 13.1监测目的148 li 13.2监控量测设计148 li 13.2.1监测原则148 li 13.2.2监测项目148 li 13.2.3监测点布置149 li 13.2.4监控量测控制标准154 li 13.2.5监控量测技术要求154 li 13.3监控量测的实施155 li 13.3.1 暗挖施工监测155 li 13.3.2 地表建筑物沉降、倾斜及裂缝监测156 li 13.3.3 地下管线安全监测157 li 13.4监测网建立158 li 13.5资料整理和分析反馈158 li 13.5.1监控量测结果的整理158 li 13.5.2监控量测结果的分析反馈158 li 13.6信息化施工和组织措施159 li 第14章 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161 li 14.1质量控制目标161 li 14.2质量控制体系161 li 14.2.1质量管理方针161 li 14.2.2质量管理体系161 li 14.2.3质量保证体系161 li 14.2.4质量管理体系及组织机构161 li 14.3 质量保证措施164 li 14.3.1组织保证措施164 li 14.3.2制度保证措施164 li 14.3.3技术保证措施165 li 14.3.4主要工序专项质量保证措施167 li 第15章 安全管理体系及措施179 li 15.1安全体系方针179 li 15. 2施工安全目标179 li 15. 3安全保证体系179 li 15. 4安全保证措施181 li 15. 5安全技术措施189 li 第16章消防、保卫、健康体系及措施193 li 16.1消防体系及措施193 li 16.2保卫体系及措施194 li 16.3健康体系及措施195 li 16.3.1职业安全健康方针195 li 16.3.2职业安全健康目标196 li 16.3.3健康体系组织机构196 li 16.3.4管理措施197 li 第17章 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及措施198 li 17.1文明施工保证体系198 li 17.1.1文明施工目标198 li 17.1.2建立项目经理责任制198 li 17.1.3文明施工管理网络198 li 17.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98 li 第18章 冬雨季施工措施202 li 18.1冬季施工技术措施202 li 18.1.1冬期施工技术措施202 li 18.1.2冬期施工组织管理203 li 18.1.3冬期施工的物资设备准备管理203 li 18.1.4冬期施工安全技术措施205 li 18.1.5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205 li 18.2雨季施工技术措施206 li 18.2.1雨期施工技术措施206 li 18.2.2竖井基坑开挖施工要求207 li 18.2.3混凝土工程施工要求207 li 18.2.4材料、构件储存及保管207 li 18.2.5机械设备208 li 18.2.6电气设备208 li 18.2.7雨期施工组织管理208 li 18.2.8雨期施工安全技术措施208 li 18.2.9暴雨应急措施209 li 第19章 工期保障措施210 li 19.1工期影响因素210 li 19.2工期总体保证措施210 li 19.3关键工序工期保证措施212 li 19.4突发事件的处理措施212 li 19.5节假日施工保证措施212 li 19.6 优化方案、合理组织212内容简介地铁站后停车线右线区间长454.073m左线区间长207.613m。区间覆土厚度15.7m~17.4m。设盾构始发井和盾构接收井各一座。盾构井负责南段矿山法停车线区间和北段盾构法区间正线施工。左右线中间设置联络线及存车线各一条右线隧道与左线隧道最薄处间距仅为0.9m左右线线间距为15.00m。停车线区间隧道结构型式比较复杂隧道洞室断面主要分为单孔单线、单孔双线、单孔三线等形式具体编制于2009年

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
文件大小
11.91MB
上传作者
三秋树木
文件类型
.doc

健康绿色上网,共建和谐网络环境,禁止发布任何违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