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隧道浅埋段地面沉降量(44P)doc
内容介绍
[QC]降低隧道浅埋段地面沉降量(44页)资料目录课题背景 小组概况 选题理由 目标设定 目标可行性分析 原因分析 要因确认 制定对策 对策实施 -采用盾构管片稳定装置 -添加泡沫剂 -调整同步浆液配比参数 效果检查 巩固措施 总结及下一步打算内容简介本工程为城际快速轨道站至机场段工程区间隧道工程浅埋盾构段采用地面出入式新型盾构法隧道施工隧道左右线各长124m隧道内径Ф5500mm管片环宽1.2m厚度0.35m。【选题理由】 鉴于建成隧道将应用于后期地铁运营必须保证产品的高质量提高竣工交付后运行的可靠性业主对我施工方提出了要求:上方地面沉降要求控制在+10mm~-30mm以内。
【内容节选】 管片稳定装置设计 针对超浅覆土和无覆土盾构施工特殊的工况条件对成型隧道的稳定和变形控制技术难点进行分析研究隧道在超浅覆土和无覆土中周边无土体对隧道进行约束针对性设计盾构管片稳定装置在隧道成型稳定前支撑约束隧道并结合施工监测数据对实施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 选择合适的泡沫剂 泡沫剂的产品性能可以通过泡沫混合液发出的气泡的性能进行评价。在试验室内把泡沫剂设定成不同浓度的溶液采用高速搅拌机定时、定速进行发泡试验检测所得气泡的半衰期(稳泡时间)来评价气泡的性能从而对各类泡沫剂产品进行比选。
…… 母液由拌站拌制现场加入水泥: 施工中结合盾构法隧道施工特点对同步注浆施工工艺采用分段式施工控制理念进行GPST工况同步注浆施工。
具体施工内容如下: 1)母液拌制——由搅拌站完成 2)掺入水泥——盾构掘进前 每方浆液加入40kg水泥;浆液输送至施工现场后盾构开始掘进前加入水泥;水泥的加入采用搅拌成水泥浆后使用 …… 社会经济效益: 该新工法将隧道和暗埋段一起施工不用施工竖井和大开挖施工暗埋段减少了大型设备的施工减少土方量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降低减少了CO2排放既节约了能源又减少了碳排放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要求具有节约与开发并举、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积极意义。
地面出入式盾构法隧道新技术能够大量减少地面施工面积从而减少地面构筑物拆迁、地面交通翻交改道、河道临时封闭或改道、管线搬迁等问题。
…… 总结: 此次QC活动地面沉降控制在+10mm~-30mm以内合格!通过此次QC活动项经部内部的管理制度日趋完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有效推动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的大大提升有效解决盾构施工过程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对完善施工质量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小组成员在各个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我们小组变得更加团结、自信和进取。
…… 编制于2013年
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
文件大小
9.78MB
上传作者
Jacky
文件类型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