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衬砌隧道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78页(新奥法TSP地质预报).doc

投稿: 銘記 更新: 2021-07-15 浏览: 3次
侵权违规举报

内容介绍

[山西]复合式衬砌隧道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78页(新奥法TSP地质预报)项目位置:山西隧道用途:公路隧道隧道总长度:8790m隧道埋深类型:深埋隧道超前地质预报:TSP,超前红外探水,超前钻探,地质雷达超前支护: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支护,超前管棚支护初期支护类型:喷射混凝土,锚杆,格栅钢架,型钢钢架隧道衬砌类型:复合式衬砌隧道施工方法:矿山(钻爆)法,明挖法隧道开挖方法:全断面法,台阶法,双侧壁导坑法计划工期:29月附图及附表:施工总平面布置示意图,组织机构图,工艺流程图,主要工程数量表,劳动力计划表,材料计划表,资金计划表,测量、实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临时工程占地计划表编制时间:2010资料目录li 1、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1 li 1.1编制说明1 li 1.1.1编制依据1 li 1.1.2编制原则1 li 1.2工程概述2 li 1.2.1工程概况2 li 1.2.2自然地理特征3 li 1.2.2青龙隧道各段衬砌类型及施工方法4 li 1.2.3青龙隧道各段辅助施工措施5 li 1.2.4主要工程数量6 li 1.3管理目标6 li 1.3.1质量目标6 li 1.3.2安全目标6 li 1.3.3工期目标6 li 1.3.4环保、水保目标7 li 1.3.5职业健康安全目标7 li 1.3.6文明施工目标7 li 1.4现场组织机构设置7 li 1.4.1施工组织机构7 li 1.4.2管理职责8 li 1.5施工场地布置、临时工程及设施规划9 li 1.5.1施工场地布置原则9 li 1.5.2平面布置10 li 1.5.3施工驻地10 li 1.5.4施工便道、便桥10 li 1.5.5混凝土搅拌站11 li 1.5.6火工品仓库11 li 1.5.7施工用水11 li 1.5.8施工用电12 li 1.5.9通信联络12 li 1.6施工组织措施12 li 1.6.1施工准备阶段组织措施12 li 1.6.2施工过程阶段组织措施14 li 1.6.3施工验收阶段组织措施15 li 2、施工进度安排17 li 2. 1隧道工程进度指标17 li 2.2工程进度网络计划图、进度横道图17 li 3、总体施工方案18 li 3.1施工队伍安排及施工组织顺序18 li 3.2隧道弃渣方案18 li 3.3主要项目施工方案19 li 3.4施工测量控制20 li 3.5超前地质预测预报22 li 3.6隧道洞口施工28 li 3.6.1地表处理及截水天沟28 li 3.6.2边仰坡刷坡与支护28 li 3.7明洞施工29 li 3.7.1仰拱施工29 li 3.7.2明洞洞身衬砌施工29 li 3.7.3明洞回填施工29 li 3.8洞身施工30 li 3.8.1 洞口黄土Ⅴ级加强及Ⅴ级加强段围岩施工方法及工艺30 li 3.8.2正洞Ⅴ级及Ⅴ级加强段围岩施工方法及工艺33 li 3.8.3正洞Ⅳ级围岩施工方法及工艺34 li 3.8.4正洞Ⅲ级围岩隧道全断面施工方法35 li 3.8.5正洞浅埋段施工方法及工艺36 li 3.8.6斜井开挖38 li 3.8.7斜井进正洞后挑顶施工方法41 li 3.8.8出渣运输施工方法及工艺41 li 3.9隧道钻爆工艺42 li 3.10超前支护44 li 3.10.1超前大管棚施工44 li 3.10.2超前小导管施工48 li 3.11初期支护51 li 3.11.1砂浆锚杆52 li 3.11.2中空锚杆54 li 3.11.3钢筋网施工54 li 3.11.4格栅钢架施工55 li 3.11.5喷射砼56 li 3.12围岩监控量测59 li 3.12.1监控量测的目的59 li 3.12.2量测项目60 li 3.12.3监控量测作业61 li 3.12.4监控量测管理64 li 3.12.5量测数据分析和信息反馈65 li 3.13结构防排水施工方法及工艺67 li 3.13.1系统排水盲管的布设、安装68 li 3.13.2防排水板的拼装与铺设69 li 3.13.3施工缝、变形缝防水处理73 li 3.14结构衬砌施工方法及工艺75 li 3.14.1衬砌钢筋施工75 li 3.14.2二次衬砌施工77 li 3.14.3底板、仰拱、仰拱填充施工84 li 3.14.4斜井洞内二次衬砌85 li 3.15附属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86 li 3.15.1综合设备洞室施工86 li 3.15.2水沟、电缆槽施工86 li 3.15.3辅助坑道的竣工后处理86 li 3.16施工辅助作业87 li 3.16.1高压供风87 li 3.16.2高压供水87 li 3.16.3供电及照明87 li 3.16.4洞内降尘88 li 3.16.5施工通风88 li 4、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90 li 4.1不良地质地段施工技术措施90 li 4.1.1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技术措施90 li 4.1.2水平岩层施工的技术措施90 li 4.2隧道达到一级防水等级的技术措施91 li 4.2.1铺设防水板91 li 4.2.2铺设环向排水盲沟91 li 4.2.3砼防水91 li 4.2.4施工缝处理91 li 4.2.5衬砌防水措施92 li 4.2.6预防裂缝的措施92 li 4.3确保衬砌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措施92 li 4.4提高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技术措施93 li 4.5光面爆破质量控制的技术措施95 li 4.6保证隧道施工进度的快速掘进的技术措施96 li 4.7隧道无碴轨道基床处理及工后沉降控制技术措施98 li 4.7.1基床处理措施98 li 4.7.2基底工后沉降观测方法98 li 4.7.3基底工后沉降控制技术措施98 li 4.8原材料检测、工程试验方案98 li 4.8.1检测、试验工作流程99 li 4.8.2检测、试验项目试验方案99 li 4.9确保工程质量的管理措施104 li 4.9.1 PDCA循环控制质量104 li 4.9.2三阶段控制质量104 li 4.9.3“三全”质量控制106 li 4.9.4质量管理三大标准和八项制度106 li 4.10确保工期的组织措施109 li 4.10.1成立保证工期领导小组109 li 4.10.2建立完善的工期保证体系109 li 4.10.3具体组织措施110 li 5、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113 li 5.1冬季施工安排及保证措施113 li 5.1.1冬季施工安排113 li 5.1.2.冬季施工准备工作113 li 5.1.3冬季施工保证措施113 li 5.2雨季施工安排及保证措施116 li 5.2.1雨季施工安排116 li 5.2.2雨季施工准备工作116 li 5.2.3雨季施工保证措施116 li 6、安全目标和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118 li 6.1安全目标118 li 6.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118 li 6.2.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118 li 6.2.2安全人员配备118 li 6.3安全保证措施119 li 6.3.1安全管理制度119 li 6.3.2安全保障技术措施123 li 6.4安全应急预案130 li 6.4.1基本原则130 li 6.4.2隧道塌方的应急处理预案131 li 6.4.3机械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131 li 6.4.4触电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132 li 6.4.5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132 li 6.4.6洪涝灾害应急处理预案132 li 6.4.7地震等不可抗力自然灾害应急处理预案132 li 6.4.8人员逃逸预案133 li 7、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及已完工程和设备的保护措施134 li 7.1质量目标134 li 7.2质量保证体系134 li 7.2.1质量保证体系及说明134 li 7.2.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134 li 7.2.3质量管理职责分配137 li 7.3创优规划及创优保证措施137 li 7.3.1创优规划137 li 7.3.2创优措施138 li 7.4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39 li 7.4.1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139 li 7.4.2原材料保证质量措施145 li 7.5已完工程和设备的保护措施146 li 7.5.1组织措施146 li 7.5.2管理措施146 li 7.5.3经济措施147 li 7.5.4技术措施147 li 8、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149 li 8.1 环境保护措施149 li 8.1.1.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149 li 8.1.2.水环保措施151 li 8.1.3.大气污染及粉尘、噪声污染防治152 li 8.1.4.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减少噪声和污染152 li 8.1.5.固体废弃物152 li 8.2.弃碴防护152 li 9、文明施工目标、体系及文物保护措施154 li 9.1文明施工目标154 li 9.2文明施工管理体系154 li 9.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55 li 9.3.1文明施工组织措施155 li 9.3.2文明施工的宣传教育措施155 li 9.3.3.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措施155 li 9.4文物保护措施156 li 9.4.1文物保护目标156 li 9.4.2文物保护管理体系156 li 9.4.3文物保护具体措施157 li 10、它应说明的事项159 li 10.1施工配合措施159 li 10.1.1施工接口界面协调配合措施159 li 10.1.2与业主的配合协作措施159 li 10.1.3与监理单位的配合协作措施160 li 10.1.4与设计单位的配合协作措施160 li 10.1.5与质量监督部门的配合协作措施160 li 10.1.6与地方政府的配合协作措施160 li 10.1.7与相邻施工单位的配合措施160 li 10.1.8与地方公路交通部门的配合措施161 li 10.2土地复垦措施161 li 10.2.1正式工程161 li 10.2.2临时工程162 li 表6-1拟为本工程设计的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图164 li 表6-2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设备表165 li 表6-3 拟配备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166 li 表6-4 施工进度计划167 li 表6-5 劳动力资源计划表169 li 表6-6 施工总平面图171内容简介隧道最大埋深229m隧道长8790m。隧道进口位于山坡上山体自然坡度约40°线位与等高线大角度斜交洞口处为黄土山脚出露基岩山体植被较茂盛为杂草及枣树。进口前方河沟较深左侧发育一条大型冲沟沟底出露基石易汇水沟内植被茂盛。出口位于直线上。隧道出口位于一山坡上山体自然坡度约40°线位与等高线斜交出口处见基石上部覆盖黄土。引入线以及取弃土场引入便道按双车道设计路基宽6.5m路面宽5.5m。便道路基采用碎石土填筑路基本体20cm厚泥结碎石路面道路两侧设排水沟。
  开工日期2010年7月10日 竣工日期2012年12月31日
  工程地质:新黄土具湿陷性泥岩具弱膨胀性。围岩失稳、塌方。隧道洞身编制于2010年

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
文件大小
887.10KB
上传作者
銘記
文件类型
.doc

健康绿色上网,共建和谐网络环境,禁止发布任何违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