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奖地铁明挖顺筑法岛式车站及盾构区间施工技术总结223页(地下连续墙)doc
内容介绍
[广东]鲁班奖地铁明挖顺筑法岛式车站及盾构区间施工技术总结223页(地下连续墙)资料目录1、工程概况 1.1工程范围及主要建设内容 1.2设计概况 1.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1.3.1工程地质 1.3.2水文地质 1.3.3气象概况 1.3.4本工程所处地层 1.4工程环境及施工条件 1.5工程沿线地面及地下建(构)筑物 1.5.1沿线构筑物 1.5.2地下管线 2、总体部署 2.1工程施工资源投入与分配 2.1.1主要机械设备投入与分配表 2.1.2项目机构设置及工作情况 3、进度计划 3.1施工进度计划 3.1.2施工总进度 3.1.3分阶段施工进度安排 3.1.4实际进度计划与原计划的对比 4、完成的主要工程量 5、主要施工方法和创新 5.1施工中采用的主要方法和工艺措施 5.1.1车站、轨排井主要施工方法 5.1.1.1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 5.1.1.2钻孔桩施工工艺 5.1.1.3旋喷桩施工 5.1.1.4挖孔桩施工 5.1.1.5 冠梁施工 5.1.1.6 降水井降水 5.1.1.7基坑开挖及支撑 5.1.1.8 接地网施工 5.1.1.9杂散电流防护 5.1.1.10垫层施工 5.1.1.11 底板(包括底梁)施工 5.1.1.12 侧墙、中柱及电梯井施工图 5.1.1.13 顶板(中板)施工 5.1.1.14 防水施工 5.1.1.15 车站站台板施工 5.1.1.16轨顶风道施工 5.1.1.17顶板回填及恢复 5.1.1.18锚索施工 5.1.1.19 地下工程后期防水堵漏 5.1.2盾构区间主要施工方法和措施 5.1.2.1施工前期准备 5.1.2.2盾构机及管模 5.1.2.3盾构机组装与调试 5.1.2.4盾构掘进、到达、转场施工 5.1.2.5联络通道施工 5.1.2.6泵房施工 5.1.2.7洞门施工 5.1.2.8盾构井(兼轨排井)施工 5.1.2.9区间隧道防水及防腐施工 5.1.2.10管片生产 5.2应用于本工程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新工艺和科研情况 5.3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工程及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5.3.1穿越构筑物的安全施工 5.3.2富水性地层地段的处理 5.3.3盾构穿越软硬差异较大的地层 5.3.4下穿运营中的地铁四号线区间 6、施工质量管理 6.1主要技术标准 6.1.1施工验收规范 6.1.2设计规范 6.1.3 计价规范 6.2质量保证体系 6.2.1质量职责分配 6.2.2管理职责 6.2.3质量控制程序 6.3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数据统计 6.3.1原材料检验 6.3.2检测情况 6.3.3质量事故 6.3.4渗漏水处理及缺陷修补 7、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 7.1安全控制目标 7.2施工安全保证体系 7.3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的主要措施 7.3.1安全生产主要措施 7.3.2文明施工主要措施 7.4安全事故统计 8、投资完成情况 9、工程移交及遗留问题处理 10、工程自检自评情况及评定等级 10.1区间质量评定 10.2车站质量评定 11、重要的照片等资料 12、工程施工大事记内容简介地铁线标段包括2座明挖车站和3段盾构区间采用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车站1为地下三层岛式换乘车站、车站总长150米标准段宽21.5米岛站台宽12米有效站台长度140米;设置了3个出入口通道另外预留出入口1个。车站采用800mm厚地下连续墙的围护结构主体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车站2地下两层12米岛式车站。车站西端设置盾构始发井东端设置盾构到达井。车站总长201.5米标准段宽21.1米有效站台长度140米。本站设置了2个出入口通道。车站采用800mm厚连续墙的围护结构主体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区间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砾质粘土层、全—强风化岩层。本区间下穿运营中的另一条线路矿山法隧道该隧道跨度11.66米两区间隧道最小净距约1.07米中间夹土体为风化岩层。本区间单线隧道总长699.02米左线342.48m右线342.54m。另一区间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砾质粘土层、全—强风化岩层。左线长601.278米右线长601.29米。设1座联络通道。本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隧道拱顶埋深9.3m~20.7m。车站主体基坑范围内已避让一根1800mm × 1800mm的雨水渠箱。车站附属基坑范围内沿线路走向的地下管线主要有:污水、给水、雨水、电力、燃气和电缆等。
2008年5月28日正式开工 2011年5月10日完工。
…… 车站、轨排井主要施工方法: 导墙施工→地下连续墙、临时立柱桩施工→冠梁及第一道钢筋砼支撑施工→基坑降水基坑开挖及支撑的安设→抗拔桩施工→接地网施工施工主体结构底板、部分边墙及中柱→待底板、底纵梁及侧墙砼强度达70%以上加设倒换撑→拆除第五道钢支撑→施工地下三层剩余部分侧墙、地下二层中板及中纵梁→待中板混砼强度达到70%以上拆除第四、三道支撑→施工地下二层侧墙、中柱及中板→待中板砼强度达到70%以上拆除第二道支撑→施工地下一层侧墙、中柱及顶板→待中板砼强度达到70%以上拆除第二道支撑及倒换撑→施工作顶板防水层→施工压顶梁、覆土、恢复管线和路面绿化→站台板等内部结构及附属结构施工。
基坑工程包括地下连续墙、钻孔桩、人工挖孔桩、冠梁、降水、土方开挖、钢支撑架设及拆除、钢筋砼支撑施工及破除、锚索、洞门破除、回填等; 主体工程包括高支模工程、钢筋加工及安装、混凝土工程、防水、接地、防迷流等。
…… 盾构区间组织专门的管线调查小组配备管线探测仪进行调查工作。首先完成各个盾构施工场地的龙门吊轨道梁施工及盾构下井场地布置并完成盾构始发端头加固施工。盾构始发加固长度一般为6m加固宽度为盾构外径两侧3m和底部2m;盾构到达加固长度一般为4m加固宽度为盾构外径两侧3m和底部2m。盾构进洞前应对工作井端头一定范围内土体进行加固加固措施采用φ600mm旋喷桩间距为450mm咬合布置。始发洞门凿除在盾构机组装调试后进行、接收洞门凿除在盾构机抵达围护结构前约0.5~1m进行。开凿前搭设双排脚手架。
…… 编制于2011年
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
文件大小
38.36MB
上传作者
乙方领
文件类型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