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某车站给排水施工图..dwg
内容介绍
四川某车站给排水施工图p一、设计说明给水说明
1.本工程为金山谷公交首末站室外工程。
2.区内管线尽量避免交叉。出现交叉时应以小管让大管、压力管让自重力管的方式进行避让。
3.本图尺寸标高及管长,管道放样以米计, 其余以毫米计。
4.本工程是根据(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0年版))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进行设计。
5.给水管道应埋地安装,埋深不宜小于0.5m,安装时应注意避让其他管线,当遇电力、电信或电视管
线时管道向下绕,当遇排水管线时管道向上绕。给水管与电缆沟之间水平净距离不小于1.0m,给水
管与污水管之间水平净距离不宜小于1.5m。
6.管道材料:本工程生活、消防、绿化独立管网,埋地管统一采用防腐性能较强的球墨铸铁管,采用承
插连接,表面作防腐蚀处理(三油两布)。
7.室外消防用水量为10L/S,室外消防用水水源为市政自来水。
8.本工程水源为市政给水管网。生活用水,绿化用水及室外消防用水由市政给水管网供水,室外消火栓
给水系统试验压力为0.6mpa。
9.室外消防栓采用地上式,其型号为SS150-A型,室外消防栓的间距不应大于120m,室外消火栓
的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m。每个室外消防栓均设一个检修阀门,采用弹性软密封球墨铸铁阀门,
工作压力为1.6Mpa,并应有明显启闭标示。
10.本图尺寸以米为单位,管径以毫米为单位,标高为绝对标高。
11.图中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规范、规定进行施工。
管道基础:
1.地基:开槽施工时土压力荷载系数取1.2,施工前应现场测定地基承载力,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应小于
100KPa。对达不到100KPa的地段应进行地基处理,对地基承载力测定合格后方可施工。地基的
处理应按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对于承载力在80KPa~100KPa之间的地段,采用原土夯实,夯实系
数要达到95%%%以上;对于承载力在50KPa~80KPa之间或槽底处在地下水位之下的地段,采用换
填厚度不小于200mm中粗砂进行处理;对于承载力小于50KPa的地段,根椐具体情况采用抛石挤
淤、打木桩或其它方法进行处理。
2.管基:管道基础必须采用沙砾垫层基础。对一般的土质地段,基底可铺一层厚度H为0.1M的粗砂基础;
对软土地基,且槽底处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宜铺垫厚度为不小于0.2M的沙砾基础,亦可分两层铺设,
下层用粒径为5~40mm的碎石,上层铺粗砂,厚度不得小于0.05m。管道基础在接口部位的凹槽,
图例:
宜在铺设管道时随铺随挖。凹槽长度按管径大小采用,宜为0.4~0.6m,凹槽深度H宜为0.05~0.1m,
凹槽宽度B宜为管外径的1.1倍。在接口完成后,凹槽随即用砂回填密实。
排水说明
1.本工程为金山谷公交首末站室外工程。
2.区内管线尽量避免交叉。出现交叉时应以小管让大管、压力管让自重力管。
3.本图尺寸标高及管长,管道放样以米计, 其余以毫米计。
4.图中排水检查井的井径根据所接管的管径确定如下:
D<=400时, 采用 %%C700圆形检查井
D>400时, 采用 %%C1000圆形检查井
5.所有检查井面平所处地面;排水管的路面标高仅供参考,施工中应以实际道路标高
为准。绿化带检查井采用轻型井盖。其余检查井均采用过重车型,重型双层球墨铸铁井盖。
6.所有雨水口接入检查井的支管管径均为D200, 坡度均为1%%%,采用钢筋混凝土管
或UPVC排水平壁管,接出管始端埋深不小于0.7m。
7.排水管在检查井内除注明标高者外,均采用管内顶平接。
8.为避免基础沉降引起管道破坏,排水管必须置于夯实的基础上。
9.管径>=400排水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承插(或企口)接口,橡胶圈连接;
管径<400采用UPVC排水平壁管,橡胶圈连接。
10.除图中已单独标示外,管径<700,坡度为0.3%%%;管径>=700,坡度为0.2%%%。
11.绿地上的及检查井面标高H表示该点绿地地面标高,井底标高仅为参考,施工时可
根据现场情况调整,但排水管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7m,坡度不应小于0.2%%%。
12.本工程所有采用的管道,阀门及附件等,均应符合国家现行的"产品质量标准"的
要求。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7m,坡度不宜小于0.3%%%。
13.未尽事项严格遵照《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及《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要求进行施工。
14.管道基础及接口做法参照《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04S516)第21页。
15.检查井井盖做法参照国标图集97S501-1第37页(%%C700),踏步做法参照第第65~67页。
%%C1000雨水井参照第11,12页。雨水口做法参照国标图集05S518-1第6页。
沉沙井参照参照国标图集02S515第132页。
比例尺 1:250
17.雨水主干管排至地下室外墙时,管道外200mm范围内做沙砾填土。管道200mm
19
范围外做200mm混泥土墙做保护。
管道基础:
1.地基:开槽施工时土压力荷载系数取1.2,施工前应现场测定地基承载力,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应小于
100KPa。对达不到100KPa的地段应进行地基处理,对地基承载力测定合格后方可施工。地基的
处理应按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对于承载力在80KPa~100KPa之间的地段,采用原土夯实,夯实系
数要达到95%%%以上;对于承载力在50KPa~80KPa之间或槽底处在地下水位之下的地段,采用换
填厚度不小于200mm中粗砂进行处理;对于承载力小于50KPa的地段,根椐具体情况采用抛石挤
淤、打木桩或其它方法进行处理。
2.管基:管道基础必须采用沙砾垫层基础。对一般的土质地段,基底可铺一层厚度H为0.1M的粗砂基础;
对软土地基,且槽底处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宜铺垫厚度为不小于0.2M的沙砾基础,亦可分两层铺设,
下层用粒径为5~40mm的碎石,上层铺粗砂,厚度不得小于0.05m。管道基础在接口部位的凹槽,
宜在铺设管道时随铺随挖。凹槽长度按管径大小采用,宜为0.4~0.6m,凹槽深度H宜为0.05~0.1m,
凹槽宽度B宜为管外径的1.1倍。在接口完成后,凹槽随即用砂回填密实。
strong style=font-size: 20px;二、图纸展示br/
strong style=font-size: 20px;img tfs/pic/v1/tfs/T1joD_ByKT1RCvBVdK.png
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
文件大小
325.98KB
上传作者
中南雅雅
文件类型
..dwg